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新课导入
图2.1 庐山与鄱阳湖航拍照片
材料
•
对庐山的险峻,毛泽东有诗赞道:“一山飞
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位于长江
南岸、鄱阳湖之滨,山体拔地而起,四周陡立。
在海拔1100米左右,却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
阔地,并建有一座城镇(牯岭镇)。
1.内力作用 2.外力作用
相离
➢ 岩层弯曲隆起 ➢ 形成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
➢ 岩层断裂
➢ 形成裂谷或者海洋,如东非大裂谷、 红海
水平运动的例子
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东非大裂谷——维多利亚瀑布
岩层受到水平拉伸形成裂谷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阿尔卑斯山
这些大型山脉遭受水平方向的挤压而褶皱 隆起,构建了世界地形的“骨架”
变 质 岩石受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其成分、结构等发生改变的过程 作 用 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统称为变质岩(如片麻岩、板岩)
接触带
石灰变质岩作用会影响变地表质形态吗?
石灰岩
发生在岩地浆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大形态理岩
变质带
岩浆
(2)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常发生在岩浆、断裂带附近
石灰岩
高温 高压
高温 高压 大理岩
➢ 如台湾海峡、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 迁、华山陡崖、庐山、泰山、青藏高原
下降/凹陷
陡峻的华山
雄伟的泰山
地表沉降凹陷
形成的谷地、低地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莱茵地堑
【知识解密】一山飞峙大江边
庐山五老峰
庐山是地壳垂直上升运动形成的。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 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 明显的错动、位移,相对上升的岩块,常成为断块山地或高地。 鄱阳湖则是岩体相对下降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