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语态转换译法
- 格式:ppt
- 大小:790.00 KB
- 文档页数:91
Chapter 14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语态转换译法)(参考译文)
14.1.1 补充例句 (P 213)
例1. The novel I had thrown away was chosen by the Book Society.
【译文】我一度扔掉的那部小说后来被书社选中。
例2. The sun and the earth are in a great group of stars;it is called the galaxy.
【译文】太阳和地球处于一个巨大的星群之中,这个星群叫做银河系。
例3. The γ-rays are not affec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译文】γ射线不受电场影响。
例4. The finished products must be carefully inspected before delivery.
【译文】商品出厂前必须仔细地予以检查。
例5.Other processes will be discussed briefly.
【译文】其它方法将简单地加以讨论。
例6.The atomic theory was not accepted until the last century.
【译文】原子学说直到上世纪才为人们所接受。
例7.I was possessed by the very novelty of what I did.
【译文】我被自己所干的事的新鲜劲迷住了。(译成“被”字句)
例8.Premier Zhou is respected and loved by the people of the whole country.
【译文】周总理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译成“被”字句)
例9.The laws of mot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next article.
由于在英汉两种语⾔当中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在英译汉时,⼈们常常会简单地认为只要按照原句的语态处理就⾏了。事实上并⾮如此。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频率要远远⾼于汉语。如果⼀味按照英语的语态来翻译,往往会使译⽂显得⼗分别扭,带有明显的翻译腔,甚⾄出现⽂理不通的情况。
⼀、主动句转换成被动句
There are more than60,000 prosecutions a year for shoplifting.
参考译⽂:每年有六万多⼈因在超市偷窃⽽被起诉。
⼆、被动句转换成主动句
1.转换成含被动义的主动句
汉语译⽂的句型从形式上看是主动语态,但其中被动的含义不⾔⽽喻。在翻译英语被动句时,⼀般不⽤改变原句的结构,直接译出即可。
If understanding prevails, UNCTAD is in a position to replace confrontation with agreement; it cannot be put off.
参考译⽂:若能普遍形成谅解,联合国贸发会议就能⽤协议取代对抗;这项⼯作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2.转换成带表语的主动句
英语中许多表⽰某种结果或状态的被动结构⼀般应转换成汉语的系表结构,把原句中的有关状语或施事⽅移到汉语的表语之中。
A dialect is known by every linguist in this room.
参考译⽂:有⼀种⽅⾔是在座的每⼀位语⾔学家都懂得的。
3.转换成⽆主句⽆主句是汉语特有的句⼦形式,其作⽤和效果相当于英语中⽆施事⽅的被动句,因⽽可以⽤来翻译某些英语被动形式。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 only when we get a taste of its abuse will we feel the full meaning of cloning.
参考译⽂:必须承认,只有当我们尝到克隆被滥⽤的恶果之后,我们才会彻底明⽩其价值所在。
语态转换的方法与技巧
语态是英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动作或状态的表达方式。通过语态的转换,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改变句子的结构和语气。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语态转换方法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态。
语态转换主要有两个方向:主动语态转被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转主动语态。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转换的方法和技巧。
一、主动语态转被动语态
当我们把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主动语态中,主语是执行动作的主体,而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语态中,主语变为宾语,而宾语则变为主语。
2. 确定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被动语态的时态和主动语态一致,只是谓语动词要形式上改为被动形式,即由“动词原形+宾语”变为“be+过去分词+by+主语”。
3.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被动词形式。常见的被动词形式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适当的时态和语态。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一个主动语态的句子:“The cat chased the
mouse.”(猫追逐老鼠。)我们可以使用上述方法将其转换为被动语态:“The mouse was chased by the cat.”(老鼠被猫追逐。)
二、被动语态转主动语态
当我们把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句子的主语和宾语。被动语态中,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宾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转换为主动语态后,主语变为原来的宾语,宾语变为新的主语。
2. 确定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被动语态的时态和主动语态一致,只是谓语动词要形式上改为主动形式,即由“be+过去分词+by+主语”变为“动词原形+宾语”。
3. 使用合适的主动词形式。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主动词形式,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等。
以一个例句来说明转换的过程:“The car was repaired by the
实用翻译教程
转态译法
一、定义
所谓转态译法是指在翻译中把原文中的被动语态转换成译文中的主动语态,或把原文中的主动语态转换成译文中的被动语态。这里说的语态是指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这两种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是很不相同的:英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很少使用,即便使用, 也不像英语那样有固定或比较统-的构成形式。比如说,汉语的被动不是只用一“被”字表示。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要经常变换语态,以使译文符合习惯用法。显得地道而自然。
二、翻译方法
(一)、被动句翻译成主动句
(1)The novel A Dream of Red Mansion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foreign languages.小说红楼梦已译成许多外国文字.
(2) During the world cup the streets were filled with football
fans. 世界杯期间,接上挤满了球迷.
(二). 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判断句。
1.The poetry was chanted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the lyre.诗歌吟唱是用七弦琴伴奏的。
2.The credit system in America was first adop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in 1872.美国的学分制是1872年在哈佛大学首先实行的。
(三)、被动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1.In many countries, authority is seldom, if ever, questioned.
在很多国家, 很少向权威提出质疑。
2.Wrong must be righted when they are discovered.
发现了错误一定要纠正。
(四)、被动句译成被动句。
1.用“被、受、得”等字
(1). I hope that the resolution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will
翻译常用的八种技巧
1.增译法、增词法:amplification
2.重译法、重复法:repetition
3.省译法、减词法:omission
4.词性转换法、词类转移法:conversion
5.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negation
6.语态变换法:the change of the voices
7.分译法、分句法(OPP:合句法):division
8.语序调整法、词序调整法(顺序法与逆序法)inversion
增词法
译文中添加一些原文没有的词句,表面上看似不忠实于原文,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增加的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并非无中生有,而是隐含在原文中的。要知道,从一种语言文字向另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有时可以找到一种语言文字在另一种语言文字中的对等词,然而要想全部依赖对等词的转换来达到翻译的目的是几乎不可能的。不同语言文字所持有的习惯决定了必须根据其中一种语言文字的习惯来适当地增词(或减词)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如果机械地按照字面意义直译,不仅不能表达原文的思想,精神与形象,而且还会使译文前后矛盾,闹出笑话。
例1 听到你平安的消息,非常高兴!
译文: I was very glad on hearing that you were in safety!
例2对不起,打扰一下!
译文: Excuse me for interrupting you!(增补作宾语的代词you)
例3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m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译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译文中添补了谓语和宾语:增词法;重译法)
句型转换题是中考英语中常采用的一种
题型。此题一般采用限词填空的形式,主要考
查考生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句子的构成、变 化、运用等的掌握情况。对于该题型,考生绝
不能死记语法规则,而应在夯实基础知识的
同时,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现
结合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英语试题,就句型
转换题的考点及其解题要诀作以归纳和简
析。
考点一、陈述句变一般疑问句
例1.There will be a lot more tourists to
Sichuan this year.
be a lot more tourists to Sichuan this year? (乐山市) 【解析与答案】此题是一般将来时,因此
其一般疑问句形式应用wil1+主语+动词原
形+其它形式。故第一空应填Will,第二空应
填there。 【解题要诀】f1)带有系动词be、助动词
haye/has/will/shall或情态动词的句子,
变为一般疑问句时,可直接将这些词提到句
首f注意首字母要大写);(2)2谓语动词为行为
动词的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时,要将助动
词do/does/did放在句首,且首字母要大
写,谓语动词用原形。还要注意下列一些词的
变化,如:some改为any,already改为yet等; f31当句中含有always,both,all等词时,要分
清应变的句子是部分否定还是完全否定。若
是完全否定,上述j个词应作如下变化:
always改为never;a11改为none;both改为
neither。 考点二、肯定句变否定旬
The office building——一——一— …——一next to the hote1. (重庆市)
例3.We LISe plastic bags when shopping.
Weplastic bags when shopping. (济南市) 【解析与答案】例2中含有系动词be,故
语态转换与被动语态
语态转换是指通过变换谓语动词的形式,使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作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其中被动语态是一种常见的语态形式,它用来表达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受害者的情况。本文将就语态转换和被动语态进行详细探讨。
一、语态转换的基本概念
语态转换是指通过变换动词的形态,改变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一般而言,英语中的动词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形式。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则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受害者。
二、语态转换的方法和规则
在转换成被动语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将第一个人称(I)和第二个人称(you)改写成第三个人称(he/she/it/they)。
2. 将主语变成句子的宾语。
3. 将谓语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放在"be"动词后面。
4. 根据句子的时态转换"be"动词的时态。
5. 在需要时加上“by”引导的介词短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
三、被动语态的用法和特点 作为英语的一种语态形式,被动语态具有以下用法和特点:
1. 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受害者,而不强调动作的执行者。
2. 引起读者或听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3. 应用于被动语态的一些特殊情况,如不完全及物动词、双宾语和复合宾语等。
四、被动语态的应用场景
被动语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当我们不知道或不关心动作的执行者时。
2. 当动作的执行者是不重要的时。
3. 当我们要避免指责或控诉某人时。
五、常见被动语态的句型和例句
1.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主语+am/is/are+过去分词。
例句:The book is written by him. 这本书是他写的。
2.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主语+was/were+过去分词。
例句:The house was built last year. 这座房子是去年建的。
3. 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主语+have/has+been+过去分词。
.
. 作用与意义
1. 重译法 : 为了明确、为了强调、为了生动
2. 增译法 : 为了更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而又更合乎译文的表达习惯
3. 减译法 : 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互换的时候增译法就成了减译法
4. 词类转移法 :语言之间表达习惯的差异迫使译文中词类发生改变,词序有时也随之变化
5. 词序调整法 :语言之间构成形式并非完全相同,做必不可少的词序改变
6. 分译法 : 主要用于长句的翻译,有时存在于词语语义的分译
7. 正反翻译法 :由于语言的习惯差异---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8. 语态变换法 :主要指英汉两种语言间的主动与被动语态的转换
重译法(repetition)
:
In the event of one of the contracting parties being attacked by Japan or any other state allied with
it
and thus being involved in a
state of war, the other contracting
party
will immediate render
military and other assistance with all means at its disposal.
一旦缔约国的一方受到日本或者与日本同盟的任何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的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与军事及其他援助。
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我们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A large family has its difficulties.
大(家庭)有大(家庭)的难处。
Our old clothes and few sticks of furniture have been pawned or sold.
(完整)语态转换
四种特殊类型的语态转换
1.含有双宾语的主动句变为被动句
(1)把间接宾语变为主语,而把直接宾语仍然放在动词后面不变。如:
My father gave me a new book on my birthday。 →I was given a new book(by
my father)on my birthday.
(2)用直接宾语作被动句的主语时,间接宾语前有时要加介词to(在send,pass,write,give,show,bring等动词之后)或for(在buy,cook,make,order,choose等动词之后)。如:
My teacher gave me some advice. →Some advice was given to me by my teacher。
My father bought me a new watch. →A new watch was bought for me by my father.
2.含有复合宾语的主动句变为被动句
(1)由形容词、名词作宾语补足语(宾补)的句子,变为被动语态时,只需把宾语变为主语即可。如:
We call him Lao Zhang。 →He is called Lao Zhang。
He made the room beautiful. →The room was made beautiful by him。
(2)在主动句中,动词:听(hear,listen to),观(look at,see,notice,watch),感(feel),使(make,have),让(let),帮助(help)等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时,动词不定式要省去“to”,但在变为被动语态时要加上“to”。例如:
We heard her sing in her room. →She was heard to sing in her room. (完整)语态转换
翻译中时态和语态的转换
“转换”在翻译中是用的很广泛的一个概念,一种基本技法。译词有转换,译句也有转换。
语态的转换
1、汉语主动态→英语被动态(箭头表示转换)
英语中被动态使用范围很广。凡是在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是为了行文上的方便,使上下文更连贯等等场合,往往都用被动语态。
汉语与英语不同。汉语的被动式用的较少,这也是汉语的特征之一。严格说来,汉语动词不具备以形态作依据的“被动范畴”。汉语动词不具备英语动词那样的形态变化,而主要依靠词汇手段以及句式来表示被动。就翻译而言,有显性被动特征的句子在英译汉时是比较好处理的。但在很多情况下,汉语诸位之间的被动关系是隐含的,不一定非要借助“被”、“叫”、“给”、“受”、“遭”、“让”等助词来体现,也可以说汉语的被动在内容后和形式上并没有形成严谨的规范,以汉语做母语的人主要靠交流中的语感来表示主动与被动。
(1)、日本两位围棋高手接连受挫。
Two super go players from Japan were defeated one after another.
(2)、错误不应当加以掩饰,而必须加以揭露,才能得到改正。
Mistakes must not be covered up. They must be exposed before you can
correct them.
(3)、这种行为将为所有有良知的人所蔑视。
Such conduct will be looked down upon by all with sense with decency
解释:以上三例都有明显的被动标志:“受”、“加以”、“为……所”,这类汉语句子叫做显性被动语句,汉译英时可译成对应的英语被动态。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这些显性被动标志在翻译是不一定要用英语动词的被动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也可以用含有被动意义的名词、分词、形容词或介词短语来表达。如下二例:
转态翻译
一、 译成汉语主动句。
1.保存原文主语。原句中的主语、谓语不变,译文中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如“被、把”字等,形式上是主动句,表达被动意义。
On Practice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foreign languages.
《实践论》已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
The meeting is scheduled for April 6th.
会议定于四月六日举行。
Water can be changed from a liquid into a solid.
水能从液体变成固体。
When rust is formed, a chemical change has taken place.
当锈形成的时候,就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主宾颠倒。原句中的主语移到谓语之后,译作宾语。
She was given a new pen by her father.
她爸爸送给她一支新钢笔。
Heat and light can be given off by this chemical change.
这种化学反应能放出热和光。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solar energy is now being used by us.
现在我们只能利用一小部分太阳能。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have already been used for living transmission in our country.
我国已将通讯卫星用于实况转播。
The numerical data concerned are provided in the next chapter.
下一章提供了有关的数据资料。
Another middle school has been set up in our district. 我们区又办了一所中学。
语态转换知识点总结
语态转换是英语中的一个重要语法知识点,掌握好语态转换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意思,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语态转换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都是表达动作的两种不同方式。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则强调受动的对象。例如:
主动语态:The cat caught the mouse.(猫抓住了老鼠。)
被动语态:The mouse was caught by the cat.(老鼠被猫抓住了。)
二、语态转换的基本规则
在对语态进行转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谓语动词的形式要发生改变,由主动语态的时态和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的时态和语态;
2. 动作的承受者(即被动语态句子中的主语)变为主动语态句子中的宾语;
3. 主动语态句子中的宾语变为被动语态句子中的主语。
三、主动语态转被动语态的方法
1. 当主动语态中有直接宾语时,直接宾语变为被动语态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动词要用被动语态,并在谓语前加上适当的助动词。 例如:
主动语态:She wrote a letter.(她写了一封信。)
被动语态:A letter was written by her.(一封信被她写了。)
2. 当主动语态中有间接宾语时,可以使用两种方式进行转换。
- 将间接宾语变为被动语态句子中的主语,直接宾语保持不变。
例如:
主动语态:He gave me a present.(他给了我一个礼物。)
被动语态:I was given a present by him.(我被他给了一个礼物。)
- 将主动语态中的间接宾语变为介词短语,在被动语态中作为介词宾语。
例如:
主动语态:He gave a present to me.(他给了我一个礼物。)
被动语态:A present was given to me by him.(一个礼物被他给了我。)
转载 英语翻译技巧 转换法
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具体的说,就是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语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表语;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成主语。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成复合句,把复合句变成并列句,把状语从句变成定语从句。在语态方面,可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如: ①我们学院受教委和市政府的双重领导。
Ourinstituteisco-administratedbytheStatesEducationCommissionandthemunicipalgovernment.(名词转动词)
②ToomuchexposuretoTVprogramswilldogreatharmtotheeyesightofchildren.
孩子们看电视过多会大大地损坏视力。(名词转动词)
③由于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Thankstotheintroductionofourreformandopeningpolicy,ourc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hasgreatlyimproved.(动词转名词) ④I'mallforyouopinion.
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介词转动词) ⑤ThereformandopeningpolicyissupportedbythewholeChinesepeople.
改革开放政策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护。(动词转名词)
⑥Inhisarticletheauthoriscriticalofman'snegligencetowardhisenvironment.
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类疏忽自身环境作了批评。(形容词转名词) ⑦InsomeoftheEuropeancountries,thepeoplearegiventhebiggestsocialbenefitssuchasmedicalinsurance.
句式转换译法
第十五章
句式转换译法
Conversion of Clauses in
Translation
退出
15.3.1 名词性从句译成并列分句
15.3.2 名词性从句译成定语从句
15.3.3 名词性从句译成其他结构
第十五章句式转换译法
15.1 定语从句的翻译
15. 1. 1 前置译法
15. 1. 2 后置译法
A. 限定性定语从句可译为后置的并列句
B.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在意义上等于并列句
C. 重复翻译先行词
D. 不重复译先行词
A. 两种定语从句都可汉译为前置定语
B. 省译定语从句中的谓语
C. 译出定语从句中的谓语
D. 先译定语从句,但不作先行词的定语
15. 1. 3 转换译法
A. 译为时间状语从句
B. 译为原因状语从句
C. 译为条件状语从句
D. 译为目的状语从句
E. 译为结果状语从句
F. 译为让步状语从句
15. 1. 4 溶合译法 A. “There be”结构带定语从句
B. 强调句
15. 2 状语从句的翻译
15.2.1 译成状语
15.2.2 译成并列结构
15.2.3 译成定语
15. 3 名词性从句的翻译
课堂互动1
课堂互动2
课堂互动3
课堂互动4
课堂互动5
综合练习2
综合练习1
第十五章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重点
--end
退出
第十五章
句式转换译法
Conversion of Clauses in Translation
句式转换译法主要指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间的相互转换翻译。
定语从句是从句中比较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一种从句,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其翻译方法灵活多变,可以译成前置定语,也可以译成后置定语,还可以译成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目的状语、结果状语、让步状语,有时还可以译成插入语等。除了定语从句的转换翻译外,还有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都有句式转换的问题。
语态的转换与区分
语态是英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表示动作发出和受事的人或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语法形式。英语中常见的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本文将探讨语态的转换与区分,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态。
一、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则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主体,而被动语态则强调动作的对象。例如:
1. 主动语态:The cat ate the fish.(猫吃了鱼。)
2. 被动语态:The fish was eaten by the cat.(鱼被猫吃了。)
二、如何进行语态的转换
在英语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以及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转换方法:
1. 主动语态转被动语态:
- 将被动语态的宾语放在主动语态的主语位置。
- 使用正确的被动语态助动词(am/is/are/was/were)加上过去分词形式的动词。
- 将主动语态的主语放在介词"by"后作为被动语态的附加语。 2. 被动语态转主动语态:
- 找到被动语态的主语和附加语。
- 将被动语态的主语变为主动语态的宾语。
- 将被动语态的附加语成为主动语态的主语。
- 使用正确的主动语态动词形式。
三、适当使用语态的转换
1. 强调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
- 当我们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时,通常使用主动语态。例如:Scientists discovered a new planet.(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新行星。)
- 当我们要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通常使用被动语态。例如:A new
planet was discovered by scientists.(一个新行星被科学家们发现了。)
2. 省略执行者或承受者:
- 当我们不知道或不想提及动作的执行者时,可以使用被动语态。例如:The cake was eaten.(蛋糕被吃了。)
句子结构的变化及其转换
句子结构是指句子中各个成分的组织方式和排列顺序。句子结构的变化可以通过转换来实现,转换是指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句子中的成分位置、添加或删除成分等方式来改变句子结构。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转换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是句子的重要结构变化形式之一。在主动语态中,主语承担着动作的执行者,而在被动语态中,主语则成为动作的承受者。通过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转换,可以改变句子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
例如:
- 主动语态:小明吃了苹果。
- 被动语态:苹果被小明吃了。
简单句和复合句的转换
句子可以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两种结构。简单句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而复合句则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通过简单句和复合句的转换,可以增加句子的信息量和表达能力。
例如:
- 简单句:她研究。
- 复合句:她说她正在研究。
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转换
句子还可以根据语气和句型的不同进行转换。常见的句型包括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通过这些转换,可以改变句子的语气和表达意图。
例如:
- 陈述句:他喜欢吃水果。
- 疑问句:他喜欢吃水果吗? - 祈使句:请他喜欢吃水果。
结论
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变化及其转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句子结构,丰富语言表达的方式。在写作中,合理运用句子结构的转换,能够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丰富,提高文章质量和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