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堂实录
- 格式:docx
- 大小:37.53 KB
- 文档页数:3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断起义。
宋金联合:当金军攻占了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取得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出示宋金结盟的材料材料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订立所谓“海上之盟”。
双方商定:北宋和金从南北双方同时夹击辽,金兵攻辽的中京大定府,攻取辽长城以北州县;宋兵攻辽的燕京析津府。
灭辽以后,燕云诸州归宋;北宋原来给辽的银和绢如数给予金朝。
——《三朝北盟汇编》卷四引赵良嗣:《燕云奉使录》提出问题:攻辽的结果如何?北宋:被辽军打得大败。
金: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1125年,辽被金灭亡。
出示金灭辽形势图。
(二)金灭北宋原因:在攻辽的过程中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
人物:宋徽宗、宋钦宗时间:1127年(靖康二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出示靖康之变的材料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学生分析材料学生思考学生读材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使学生对战争形势有一个直观、形象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能力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出示靖康之变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北宋灭亡的原因?北宋亡国的原因: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
三、南宋的偏安《满江红》朗诵《满江红》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所写,岳飞为什么会写满江红,当时的统治是怎样的?(一)南宋建立时间:1127年建立者:赵构(宋高宗)都城:临安(杭州)出示宋高宗图片。
(三)岳飞抗金出示岳母刺字的图片。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京城开封失陷,徽、钦二帝被俘。
岳飞在国难当头之际,立志要恢复中原。
岳母看到国家沦亡,心里十分悲愤,为教儿不忘靖康之耻,特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剌上“精忠报国”4个字。
岳飞透过铜镜看到背上“精忠报国”的“国”字少了一点,就问道:“娘亲,您刺的‘精忠报国’4个字,孩儿终生不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20xx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一要求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正确的考察,并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就历史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那么如何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升历史素养呢?本课中提出以下一些历史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依据课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组织灵魂,人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问题。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本课上承第6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教材一方面讲述了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并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遭到了岳飞等南宋军民的奋起抵抗,最终和南宋达成和议,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另一方面课文贯穿了民族交融这条暗线。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与先进文化,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这就需要在唯物史观引领下整体把握这时期的民族关系。
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经验,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观察图片、地图,并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并对北宋亡国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学习岳飞精忠报国、正气凛然的`精神;学习相关史实,尝试对宋金和议进行分析和评价,知道南宋偏安;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2.能力培养目标: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族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观察《金、南宋、西夏对峙图》,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民风民俗和宋朝军民抗金的故事,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3.思想认识目标: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金与南宋的关系。
难点是金对辽战争前后性质的变化和宋金战争的性质。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满江红》,说出这首词作者的身份,思考“胡虏”指的是哪一个民族?2、讲授新课一、女真的兴起参考教材,观察《女真人像》了解他们的生活地区是白山黑水,生活方式是游牧和渔猎。
观察《女真狩猎图》,女真地区物产丰富,有黄金、人参、珍珠、牛、马、麋鹿、狐貂、海东青等。
特别是海东青,尤为珍稀名贵,是捕捉天鹅的能手,常是辽向女真勒索的重要物品。
辽对女真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是女真人反辽的原因之一。
一、女真部的统一播放《阿骨打》像,了解阿骨打生平和统一女真的功绩二、金政权的建立1.三要素:建立者:完颜阿古打(金太祖)时间:1115年都城:会宁2.建制与汉化举措观察金文、金朝遗物和遗址,了解金朝的文明程度。
四、金灭辽辽天祚帝统治的时候,政治愈来愈腐朽。
天祚帝奢侈享乐。
唯务游猎,不理国政。
官吏贪污腐化,腐败不堪。
这些起义极大地削弱了辽的统治力量。
阿骨打建立政权前后,在对辽的一系列战争中,辽不仅失掉了对女真族的控制,而且丧师失地,京城失落,皇帝西逃。
1123年,阿骨打病逝,其弟完颜晟继位,是为金太宗。
金太宗继续对辽发动猛烈进攻。
1125年2月,辽天祚帝在应州被金兵俘获,辽亡。
五、金灭北宋1125年春天,金兵灭辽后,继续挥师南下,进攻北宋。
《金和南宋的对峙》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本课共分三个子目介绍了内容:“靖康之变”介绍了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北宋;“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介绍了在岳飞等将领的领导下,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金朝变革女真习俗”介绍了金统治者注意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习俗,推动女真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的了解,因此将本课内容作了相应调整,将三个子目内容整合为二部分,前两目合为一体,即金与宋政权的战和关系;第三目则为女真与汉的融合。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女真政权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建立与宋金和战以及金朝变革习俗等重要史实。
这一时期虽然政权更迭和战乱频繁,但仍然体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岳飞抗金斗争是本课教学的中心,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并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宋金战争的性质及影响、不同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等问题历史认识。
本课内容与上节内容紧密联系,教学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整合,可通过对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兴起、政权更迭及其与两宋政权的战和关系、融合发展进行归纳,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化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线索脉络和总体特征的理解。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选择题1.辽、西夏、金时期,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是()A. 女真族B. 鲜卑族C. 党项族D. 吐蕃族2.阿骨打统治时期,女真势力迅速壮大的主要原因是()A. 大力发展边界贸易B. 建立八旗制度C. 吸收中原先进文化D. 统一女真各部3.下列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A. B. C. D.4.元代脱脱在撰写《宋史》中的《徽宗纪》时,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下列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1125年金灭辽B. 澶渊之盟C. 杀害岳飞D. 1127年北宋被灭5.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这样评价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然而文化的辉煌却难以掩饰北宋时期屈辱的民族关系,灭亡北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A. 契丹族B. 党项族C. 女真族D. 蒙古族6.岳飞抗金发生在()A. 北宋时期B. 南宋时期C. 元朝时期D. 唐朝时期7.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这里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A. 女真统治者B. 匈奴统治者C. 契丹统治者D. 党项统治者8.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 岳飞B. 文天祥C. 寇准D. 秦桧9.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A. 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B.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C.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 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10.“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材料讲述的是()A. 卫青北击匈奴B. 文天祥抗元C. 戚继光抗倭D. 岳飞抗金11.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 南宋定都临安B. 宋军收复建康C. 宋金达成和议D.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2.南宋和金议和,双方约定的分界线是()A. 黄河至海为界B.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C. 划长江为界D. 以长城为界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优质教案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是:金与北宋的战争持续了近二十年,期间金军攻占了很多北宋的城池,北宋的皇帝和宗室被俘虏,北宋政权最终被推翻,XXX建立了对南宋的统治。
目标导学三:南宋的建立1.教师讲述:南宋的建立。
南宋是在金朝的统治下建立的,建立时期为1127年至1279年。
当时,南宋的皇帝XXX在临安即位,南宋政权在其统治下逐渐稳定。
)2.读教材,回答南宋建立时期的问题。
答案提示:南宋建立时期为1127年至1279年。
目标导学四:XXX抗金的事迹1.教师讲述:XXX抗金的事迹。
XXX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将领,他曾率领“岳家军”多次抗击金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郾城大战中的表现。
XXX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被后人誉为“忠义岳父”。
)2.读教材,总结XXX抗金的重要战役。
答案提示:XXX抗金的重要战役有:郾城大战、淝水之战、襄阳保卫战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XXX抗金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提示:XXX抗金表现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忠诚,他的事迹激励了后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三、课堂练1.填空题女真族的首领阿骨打建立了女真政权,国号为______。
答案提示:大金。
2.选择题金灭辽后,为什么会对北宋动手?A.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B.北宋对金的侵略C.北宋与辽朝结盟D.北宋皇帝拒绝向XXX称臣答案提示:A。
3.问答题请简要介绍一下XXX抗金的事迹。
答案提示:XXX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将领,他曾率领“岳家军”多次抗击金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郾城大战中的表现。
XXX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被后人誉为“忠义岳父”。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
2.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3.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进一步对汤阴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乡土史鹤壁北边汤阴历史名人——岳飞,千百年来在汤阴收到百姓的爱戴与缅怀,岳飞为什么会受到百姓的爱戴?他所抗击的金朝又是怎样崛起的?岳飞最终的结局又会怎样?以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全课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马上雄鹰——女真族的崛起第二篇章:靖康耻,犹未雪第三篇章:十二道金牌饮恨班师,宋高宗求和偏安一隅。
第一篇章:马上雄鹰——女真族的崛起1.(出示问题:金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结合图片与文字材料让学生分析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白山黑水东三省,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
简单介绍阿骨打(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出示问题: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第二篇章:靖康耻,犹未雪(一)灭辽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宋金对峙形势图)2.提出问题:图中金灭辽的基本概况?教师指出:女真崛起之时,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
1125年,辽被金灭亡。
(二)灭北宋1.出示图片结合地图(金灭辽的地图)教师鼓励学生讲述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七年级历史《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实录教师:投影“三潭映月”图片,问学生:这是哪里的景色?学生:杭州。
教师:继续投影岳飞像,并配有“还我河山”的横幅文字,问学生:这是谁?学生:岳飞。
教师:那上面的文字呢?学生:读不出来(因为还字是繁体,四个字都是草书)教师:哈哈,猜不到了吧,那我给大家念念,是还我河山。
教师:老师我来自于杭州,三潭映月和岳王庙都在杭州,今天老师有一个问题是,岳飞当年为什么发出了“还我河山”的呐喊呢?学生:因为岳飞带兵和金打仗,后来打败了,收复的土地又被金夺取了,想夺回来。
教师:是不是这样呢?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个话题“金与南宋的对峙”,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围绕“金与南宋的对峙”设计出一个问题来。
学生小组:问题设计中(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小组学习中去)。
教师:已经设计好问题的小组,可以派代表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组1:金与南宋为什么对峙?学生组2:金与南宋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组3:金与南宋之间对峙的结果是什么?学生组4:金与南宋因为什么原因而发生了对峙?学生组5:金与南宋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组6:南宋与金之间为什么要发生对峙?教师:各个小组都板书了自己的问题,顺利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老师还有个不情之请,如果从数学合并同类项的角度,这六个问题可以怎么处理一下呢?为了方便,我把六个问题分别标上123456的序号。
学生:简单。
1和4和6是相同的,2和5是相同的。
教师:那3就剩下一个孤家寡人了是吧。
学生:哈哈,对的。
教师:我还有个小小的请求,如果给归好类的三个大问题排个顺序的话,你们觉得怎么排?学生:先排金和南宋是什么样的关系,再排二者为什么要对峙,最后排双方对峙有何结果。
教师:对峙的结果其实就是对峙所产生的影响,对不对?学生:对。
教师:同学们都比较厉害!那我下面问同学们,问题也写了,也排顺序了,那我们的课堂接下来干什么呢?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回答正确!那接下来请同学们还按刚才的小组来解决这三个大问题吧。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的教材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的《金与南宋的对峙》。
在本章中,主要介绍了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以及金朝和南宋之间的对峙和战争。
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金朝和南宋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引发的战争,以及影响。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南宋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南宋和金朝之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战争。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金与南宋的对峙。
这一章节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南宋时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南宋时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
南宋时期,宋朝的灭亡使得北方的民族政权兴起。
而南方则成为这些政权的攻击目标。
南宋是在混乱的背景下,由赵构领导创立的。
虽然赵构同样是宋朝的王族,但他在处理政治问题上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治理南宋的过程中,他提倡以文治代替武治,并推行科举制度。
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这一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源进行呈现,便于学生理解。
第二部分:金与南宋的对峙本部分主要介绍北方的金朝和南方的南宋之间的对峙。
金朝的入侵,使得南宋的边界和社会秩序遭到了破坏。
南宋政府为了保卫边疆,进行了多次防御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南宋的军队表现了出色的战斗力,但最终因战争导致的社会危机,使得南宋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出现了大的动荡。
本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源进行呈现,便于学生理解。
第三部分:金与南宋的战争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和南宋之间的战争。
在战争中,南宋的军队表现了出色的战斗力,但是最终还是败北了。
学习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战争的残酷和影响。
第四部分:金侵略对南宋社会的影响金色政权的侵略对南宋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这种影响。
在战争中,南宋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大的变化。
破坏的城市需要重建,广泛的社会移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女真族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宋金对峙等史实过程与方法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族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识读《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民风民俗和宋朝军民抗金的故事,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岳飞《满江红》朗诵音频)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
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的一支劲旅。
郾城大战后,面对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他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仔细观察图片,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提示:(1)女真人头戴兽皮帽,身穿窄袖长袍,束腰带,穿长靴;(2)女真人生活的环境比较寒冷;(3)图片中,女真人腰挂箭筒,肩挂长弓。
他们勇敢勤劳,擅长骑射。
总结归纳: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他们擅长骑射。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逐步统一女真各部。
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2.阅读教材“女真族的崛起”一目,概括关于女真族的发展壮大过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课介绍的是南宋与金的对峙,可从岳飞导入,说明当时南宋政府的腐朽和人民的英勇,但还要注意古代民族战争的性质问题。
要客观地看待问题。
还有要正确看待金的发展,知道他对祖国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课前要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岳飞和岳家军的事迹,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金与南宋的对峙,指的是金的兴起;靖康之变;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其核心是金的建立和岳飞抗金,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弄清金的兴起和建立过程,利用课本上的地图使学生对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变更有进一步了解,让学生从地图上落实这些知识。
学生已经学过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本节课的内容金与南宋的对峙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的,由于它还与政治、地理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在本学科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金的建立和岳飞抗金,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教材内容观看历史地图、人物图片文字资料,设置问题,步步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历史观。
【学情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对如何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历史材料和历史事件已有一些最初步的认识,对历史事件、人物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传授的知识记忆深刻,在具体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较为薄弱,仍需要进一步引导,对人物和事件的分析仍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帮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金建立的史实,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杰出政治家。
使学生知道在金灭掉辽和北宋之后,出现了南宋和金的南北对峙局面。
使学生知道岳飞抗金的主要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能力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欣赏岳飞的事迹和搜集有关岳家军的事迹,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完颜阿骨打不向天祚帝屈服的史实,感受女真族不甘忍受辽的压迫,奋起反抗的抗争精神。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目标】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2.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3.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学习重难点】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金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教学重点: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宋金和战与岳飞等人的抗金斗争;金革旧俗和民族融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生于北宋末年,20岁从军,是南宋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在抗金形势大好之时被处死,年仅39岁。
他是谁?抗金大将岳飞何以会被处死?金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
(二)第一篇章、金国女真族的崛起出示材料:1. (女真人)俗勇悍(hàn),喜战斗,耐饥渴辛劳,善骑,上下崖壁如飞。
济江不用楫(jí),浮马而渡。
——《大金国志》结合材料概括女真民族的特点。
金国的建立第二篇章、金灭辽及北宋靖康之变:怒发冲冠,凭阑(lán)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lǔ)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què)。
——岳飞《满江红》抗金将领岳飞的人生:24岁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出示材料:1.(女真人)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辛劳,善骑,上下崖壁如飞。
济江不用楫,浮马而渡。
——《大金国志》2.当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军队全都望风而逃。
金军将领感叹道:“南朝(北宋)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书本38页“相关史事”师:概括北宋灭亡的原因第三篇章、名将岳飞之死岳飞抗金,郾城大捷,却遭小人构陷。
第四篇章、南宋偏安就此南宋偏安一隅。
《题临安邸》——林升(南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正确评价宋金和议知识辨析:1.南宋抗金属于反侵略战争;2. 宋金和议和澶渊之盟都是在宋朝战败的情况下议和的。
金与南宋的对峙设计说明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周边民族先后建立起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
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但同时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
此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政权的建立和统治。
2.把握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
3.知道南宋的建立,了解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通过学习岳飞抗金的事迹,增强对岳飞等抗金英雄的崇敬之情。
4.正确评价宋金议和。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女真族的崛起和金灭辽及北宋的相关史实。
难点:理解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两宋风云》《岳飞传》。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借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和杨康二人引入课题,郭靖和杨康这两个人的名字合起来是“靖康”,让学生思考他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教师进行总结,郭靖和杨康的名字是道长丘处机为让后人铭记“靖康之耻”而起的。
那么,“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金和宋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内容。
二、预习检查1.说出金政权建立的相关史实。
2.说出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
三、学习任务一四、学习任务二五、学习任务三六、过程性评价《七彩作业》课堂练习。
七、课堂小结女真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为发展和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金与南宋的对峙,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舞台上复杂的政治格局,还使我们认识到祖国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之上的。
我们在了解宋金并立的政局之时,也要永远记住岳飞的抗金事迹,树立起强烈的报国之志和爱国之心,正确认识民族政权并立现象,树立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正确民族观。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女真的兴起和女真的统一;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金灭辽和北宋;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与宋金议和。
通过对金与辽、金与宋关系的学习和了解,认识到民族友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感受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髙爱国热情和高尚的个人品质,学习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各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融合,促进了他们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岳飞抗金、如何正确看待宋金对峙教学难点金对辽战争前后性质的变化及如何正确看待宋金对峙。
三、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四、教具“金、南宁、西夏对峙图”、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满江红》全文,提问:同学们这首词的作者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学生回答:教师过渡,导人新课:同学们都很好的从朗诵中感受到了岳飞对敌人的痛恨和收复河山的决心,那么《满江红》中提到的作战双方是谁呢?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南宋和金。
三、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金政权的建立及完颜阿骨打对女真的改革。
2.熟记:金灭辽、金灭北宋的史实。
3.了解南宋的建立,掌握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4. 熟记宋金议和内容及影响。
三、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内容P37——38,完成以下内容:1、女真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2、谁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3、金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改革的措施。
生答:1、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结合P37图片《女真人像》和《相关史事》了解女真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11世纪末,完颜部落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族各部的统一。
3、1115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堂实录
【前言】
本文记录的是某中学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的课堂实录。
在本次课堂中,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授了这一历史课题,并让同学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课堂中来,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正文】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金与南宋的对峙》这一课题。
在这个时期,南方和北方两个政权的对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我们将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一、视频观看
老师:首先,我们观看一段视频,介绍金与南宋的对峙。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观看后,我们将展开讨论。
(视频结束后)
老师:同学们,现在开放提问环节。
请大家发表自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和疑问。
小明:老师,为什么金朝要攻打南宋呢?
老师:很好的问题。
其实,金朝和南宋之间的对峙始于金朝太宗时期。
当时,金朝认为南宋侵占了自己的领土边界,并向辽
东地区发起了攻击。
之后,金朝先后与南宋爆发了三次战争,均以金朝的胜利告终。
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探究南宋和金朝的优势和劣势,为什么金朝能够战胜南宋。
二、PPT讲解
老师:接下来,我将通过PPT进行详细介绍。
请大家认真阅读,有问题的同学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探究解决。
(PPT介绍完毕)
老师:经过讲解,我们可以看出,金朝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那么,接下来,我们分组讨论南宋和金朝的战争原因,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三、小组探究
老师:现在,我将你们分成四组,两组代表南宋,两组代表金朝,共同探究南宋和金朝对峙的原因。
请同学们自由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5分钟后)
小组代表A:我们认为,南宋贪图利益,不断向北土地。
而金朝视这些土地是自己的领土,就无法容忍。
小组代表B:我们则认为,金朝的不断侵犯,导致南宋不得不拼命保护自己的领土。
小组代表C:我们认为,南宋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都相对优势,
但金朝将战线调整到了地势险要的长江以南,使用水战,打败了南宋。
小组代表D:我们则认为,金朝统一了女真各部,有人口优势和财力优势,此外,还有战争经验丰富的军队。
老师:非常好,每个小组的回答都非常有深度。
我们可以看出来,南宋和金朝之间的矛盾非常复杂,而导致矛盾产生和加剧的原因也非常多。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各方面的因素都对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四、总结
老师: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首先,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和PPT,了解了南宋和金朝的对峙的历史背景、优势和劣势。
接着,我们分组讨论了矛盾产生和加剧的原因。
同时,这一课题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更好地理解了历史。
【结语】
通过课堂教学和多种形式参与,同学们对《金与南宋的对峙》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本次课堂也让他们明白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深度,提高了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