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通用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49.50 KB
- 文档页数:8
目录1 目的………………………………………………………………Page 12 范围………………………………………………………………Page 1-Page 33 检验条件及外观判定……………………………………………Page 34 整机抽样计划:…………………………………………………Page 45 检验内容:………………………………………………………Page 4-Page 126 包装检测:………………………………………………………Page 127. 功能测试:………………………………………………………Page 13- Page 148. 备注:……………………………………………………………Page 14- Page 151 目的本成品检验指导书旨在描述手机成品的外观检验标准及产品验收相关要求,以作为我司及外协厂成品手机产品验收的依据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我司和客户的质量要求。
2 范围本检验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成品手机项目产品的整机检验。
2.1 外观等级面定义:2.1.1 特级面(A面):指L CD 显示区及L ens,要求有最佳的外观质量。
2.1.2 一级面(B面):手机前表面(除L CD、Lens 外),键盘。
2.1.3 二级面(C面):手机侧面,后表面 .2.1.4 三级面(D面):正常使用中看不到的表面。
(如:在更换手机壳或电池时才可看到的表面)2.2 顺差与逆差:2.2.1 顺差: 在正常使用时,正视使用面所看到的段差.2.2.2 逆差: 在正常使用时,正视使用面所看不到的段差.2.3 缺陷定义:2.3.1 塑料件不良缺陷定义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异色点: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气泡:由于原料未充分干燥,造成成型后产品内部有缩孔。
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产品表面有细小的塑胶凸起。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OQC检验标准1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手机的出货检验。
2 职责本标准由质量管理部制程控制课负责编制。
3 引用标准GB/T 2828.1-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4 定义4.1 不合格定义4.1.1 A类不合格:造成手机不能使用的缺陷或不符合手机出厂配置要求的缺陷或严重影响主要性能指标/功能不能实现的缺陷。
4.1.2 B类不合格:影响手机使用/性能的缺陷或手机装配产生的缺陷或严重影响手机外观的缺陷。
4.1.3 C类不合格: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的轻微外观缺陷。
4.2 产品外观定义4.2.1 A面:正常使用时第一眼可看到的表面。
如次屏LCD和镜片的正面、翻面、天线表面正面。
4.2.2 B面:不在直视范围。
打开翻盖后出现的面,如按键表面、手机侧面、电池面、底面。
4.2.3 C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
如取出电池后出现的面。
5 检验的程序5.1 规定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执行产品《技术规格书》,产品《各机型MMI初始化状态》,产品《手机外观检验标准》及有效BOM、ECN传递的包装和配色方案。
5.2 规定产品不合格分类按照实际需要将不合格区分为A类、B类及C类三种类别;详见不合格定义。
5.3 规定合格品质水平产品合格质量水平由定货方与供货方协商确定。
除非另有规定,一般情况采用下列AQL值:A类不合格: AQL=02005-03-25发布 2005-03-30实施- 1 -B类不合格: AQL = 0.65C类不合格: AQL = 2.55.4 检查水平的规定除射频参数测试按每批抽5部外,其它一般情况下采用正常检查水平Ⅱ级抽检。
5.5 组成与提出检查批除非另有规定,通常采用检查批:150部(尾数除外)5.6 检查严格度的确定按三级检查规程执行(正常、加严、放宽),在新机型取消100%高温老化前,按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水平Ⅱ检查及判定;取消高温老化后,使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水平Ⅱ,除非另有特别规定。
手机外观检验标准手机外观是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首先看到的部分,也是手机品质的重要体现。
为了确保手机外观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机外观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于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了解手机外观的质量标准。
首先,手机外观检验标准包括外观结构、表面处理、颜色和标识等方面。
在外观结构方面,要求手机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密,无松动、错位等情况。
表面处理要求手机外壳表面应平整、无划痕、气泡、凹凸不平等情况。
颜色要求手机外观颜色应均匀、鲜艳、无色差、无虚色等情况。
标识要求手机上的标识文字清晰、无模糊、漏印等情况。
其次,手机外观检验标准还包括外观尺寸、边缘处理、按键和接口等方面。
在外观尺寸方面,要求手机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无变形、错位等情况。
边缘处理要求手机边缘光滑、无毛刺、无划伤等情况。
按键和接口要求手机按键灵活、无卡滞、无失灵等情况,接口应牢固、无松动、无接触不良等情况。
最后,手机外观检验标准还包括外观装饰、外观附件和外观包装等方面。
在外观装饰方面,要求手机外观装饰件应完整、无脱落、无损坏等情况。
外观附件要求手机附件应齐全、无缺失、无错配等情况。
外观包装要求手机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渍等情况。
总的来说,手机外观检验标准涵盖了手机外观的各个方面,确保了手机外观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生产厂家可以根据这些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确保手机外观的质量符合要求。
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也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检验手机外观的质量,确保购买到优质的产品。
手机外观检验标准的执行,将有助于提升手机外观质量,促进手机市场的健康发展。
适用范围: (贴牌)手机检验规范文件编号: AS-WI-QA-0158 版本号 : A/0制定日期: 2007年6月1日发行日期 : 2007年6月6日一、目的:1.1为规范塑料外观检验标准及测试规范,确保经品管或产线全检员检验之部品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二、职责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2.2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主管协调处理。
2.3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品质工程师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三、参考文件3.1 GSM FQA手机行业外观检验标准3.2 客供外观检验标准3.3客户要求的相关文件四、缺陷定义4.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4.2 毛边: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也有喷油毛边现象4.3 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这些气体大多为树脂内的湿气,某些树脂易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4.4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4.5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或烘烤温度等原因造成的变形等4.6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4.7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4.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4.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0.3mm,也被认为有漏印。
4.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11同色点: 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4.12流水纹: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4.13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4.14装配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4.15细碎划伤: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6硬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7凹痕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4.18颜色分离:塑料生产中,流动区出现的条状或点状色痕(通常由于加入再生材料引起)4.19不可见:指瑕疵直径<0.03mm为不可见,LENS透明区除外(依每部品材料所订定之检测距离)4.20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4.21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4.22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4.23修边不良: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4.24毛屑:分布在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4.25飞油: 指喷涂过程中由于治夹具问题油漆喷到应该遮住的地方AABA品管检验测试规范版本:A/0 7.3 B面检验条件距离:40cm 时间:10秒光源:600-800 流明八、喷漆可靠度测试:8.1 耐磨擦试验8.1.1 试验条件:橡胶漆施加175g荷重,30转;其它UV漆施加175g荷重,300转.8.1.2 测试设备:RCA耐磨擦机.8.1.3 判定方法:8.1.3.1 透过表层到基层可见, 判定为不良;8.1.3.2透过表层到表层下面其它颜色的油漆, 判定为不良;8.1.3.3 磨损到肉眼可见时,判定为不良.8.2 百格附着力试验8.2.1试验条件:胶带黏贴30-90秒内180°迅速拉起胶带8.2.2测试设备: 百格刀(.锋角15°`30°),3M(600 or 610型)胶带.8.2.3判定方法:划痕边缘及交点处有部份脱漆, 受影响区域> 15%判定为不良.8.3溶剂试验8.3.1试验条件:使用MEK(乙丙醇、丁酮)涂擦喷漆层表面,静置3min8.3.2判定方法:喷漆外观应可抵抗3min 的MEK腐蚀﹐无明显的覆盖层破裂和起泡,起皱或油漆潜在的分解.8.4 铅笔硬度试验8.4.1试验条件:中华铅笔500g,以45°划过喷漆件表面,由5H-HB依序降低硬度,直到不能划破表层为止,判定方法:表面硬度需>2H为OK。
手机检验标准引言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手机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一套手机检验标准,以便对手机进行检验和评估。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手机检验标准的框架,以作为参考和指导。
检验范围手机检验标准应包括以下方面:1. 外观检验:手机外壳、按键、屏幕等部分的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划痕和损坏。
2. 功能检验:手机各功能模块的正常运行,包括通话、短信、网络连接、摄像头、触摸屏、传感器等。
3. 耐用性检验:手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4. 电池性能检验:手机电池的使用时间、充电时间、电池容量等数据。
5. 安全性检验:手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辐射量、防火防爆性能等安全性能。
6. 软件检验:手机操作系统的版本、应用程序的安装和运行是否正常。
检验项目和要求具体的手机检验项目和要求需要根据不同的手机类型和品牌进行制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验项目和要求示例:1. 外观检验:- 无明显划痕和变形。
- 外壳与屏幕之间无间隙。
- 按键灵敏且无卡顿。
2. 功能检验:- 通话功能:音质清晰,无杂音。
- 短信功能:正常发送、接收短信。
- 网络连接功能:稳定连接网络,无断网情况。
- 摄像头功能:拍照、摄像清晰度良好。
- 触摸屏功能:触摸灵敏,无盲点。
- 传感器功能:重力感应、陀螺仪等传感器正常工作。
3. 耐用性检验:- 经过正常使用后无异常故障。
- 进行多次摔落测试后,仍保持正常功能。
4. 电池性能检验:- 使用时间:满足厂商标称的续航时间。
- 充电时间:满足厂商标称的充电时间。
- 电池容量:与厂商标称的容量相符。
5. 安全性检验:- 辐射量:低于国家标准限制。
- 防火防爆性能:通过相关测试,无异常情况。
6. 软件检验:- 操作系统版本:与厂商宣传一致。
- 应用程序安装和运行:正常安装和运行常用应用程序。
检验流程1. 外观检验:对手机外观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有明显损坏和不良影响。
手机产品质量标准
本产品质量标准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产品技术规格书(电性能部分)第二部分: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第三部分:产品功能检验标准
第四部分:产品可靠性检验标准
第一部分:产品技术规格书(电性能部分)
4.DCS 1800MHz电性能测试标准(续)
第二部分: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注:1。
因装配原因引起的功能/电性能的缺陷,按照功能/电性能检验标准和缺陷定义判断。
2.缝隙的检验方法:使用塞尺在最大缝隙处进行测量(不能用力塞入)为参考。
第三部分:产品功能检验标准
第四部分:产品可靠性检验标准项目常规性能测试项目及标准
项目可靠性实验标准
项目Reliability Test Standard
蓝牙耳机产品测试标准
手机合缝标准版本:0.1
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姓名:
职务:职务:
日期:日期:。
手机外观检验标准
手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其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品牌形象。
因此,手机外观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手机外观的几个关键方面,为大家介绍手机外观检验标准。
首先,我们要从手机的整体外观来检验。
手机整体外观应该完整无损,没有明显的划痕、凹陷或者色差。
屏幕应该干净透亮,无明显的灰尘或者划痕。
手机的边框和机身连接处应该平整,没有明显的缝隙或者不贴合的现象。
其次,我们要检验手机的按键和接口。
手机的按键应该灵敏,没有卡顿或者松动的现象。
接口应该干净整洁,没有杂质或者生锈的痕迹。
同时,接口的使用寿命也是需要检验的重点,应该可以正常插拔使用,无异常情况发生。
再次,我们需要检验手机的摄像头和外壳。
手机的摄像头应该清晰透亮,没有模糊或者异物遮挡的现象。
外壳应该坚固耐用,不易变形或者磨损,保持良好的外观状态。
最后,我们要检验手机的屏幕和外壳的连接。
屏幕和外壳的连接应该牢固,没有松动或者异响的情况发生。
同时,屏幕和外壳的连接处也应该平整,无明显的缝隙或者不贴合的现象。
总的来说,手机外观检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品牌形象。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来检验手机外观,才能保证手机的质量和用户的满意度。
希望手机生产厂家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手机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手机产品。
产品名称检验注意事项检验方法使用工治具附图1.外观: 此部件属A面,不可有明显划碰伤、压伤、斑点及其它影响视觉之瑕疵.轻微瑕疵以限度样或行规(产品距眼睛30CM,光线在800雷克斯,视觉成45度角,5秒见不到瑕疵即判定OK,否则NG)判定.目视限度样品2.颜色: 比对色板,不可有明显色差,且面壳与电池壳颜色要一致.目视色板3.结构: 比对样板,不可有结构差异及变形现象,且要与塑件实配确认效果.目视样板及塑件4.平面度:需将产品放在大理石平台上,压紧,用厚薄规确认,产品与平台间间隙不可超过0.1MM.测量平台、厚薄规5.尺寸: 本产品请管控长宽及料厚尺寸,依图面、样品及整体组合效果.测量卡尺1.外观: 此部件属B面,不可有明显划碰伤、压伤、斑点及其它影响视觉之瑕疵.轻微瑕疵以限度样或行规判定.目视限度样品2.颜色: 比对色板,不可有明显色差,且面壳与电池壳颜色要一致.目视色板3.结构: 比对样板,不可有结构差异及变形现象,且要与塑件实配确认效果.不可有边缘缺料状况.目视样板及塑件4.尺寸: 本品需管控长宽尺寸,并与后壳实配后,不可有逆断差,顺差单边控制在0.1MM以内.测量厚薄规1.外观: 此部件属A面且要求镜面效果,不可有划碰伤、压伤、斑点及其它影响视觉之瑕疵.目视样品2.结构尺寸: 比对样品,不可有颜色及结构差异,且需管控长宽尺寸,并要与前壳实配确认无干涉及间隙,并要开机确认透光效果.目视样品、卡尺1.外观: 此部件为A面,不可有明显划碰伤、压伤、斑点及其它影响视觉之瑕疵.轻微瑕疵以限度样或行规判定.目视限度样品2.颜色: 比对色板,不可有明显色差.目视色板3.镭雕: 比对字符稿,确认字符是否正确,镭雕是否清晰完整,字体不可歪斜.目视字稿4.组装手感: 整机组装,确认尺寸及组装效果,并逐一确认按键手感是否良好.目视整机组合面壳装饰铁件主镜片主按键电池盖装饰铁件***实业有限公司###机种产品检验规范1.外观: 此组合件上铁件及听筒装饰件为外观A面,以装饰铁件外观标准、行规及限样判定.目视限度样品 2.结构: 比对样品,不可漏件(一塑件,一装饰铁件,一听筒装饰件,一MYLAR 片,两导电泡棉,二螺母)塑件结构不可差异,不可影响组装.目视组装样品3.实组: 整机实配,确认组装效果,不可有逆差,顺差单边在0.1MM以内,间隙控制在0.15MM以内.测量厚薄规,样品1.外观:此部件除电池盖遮盖部位外,其余均属外观B面,不可有明显划碰伤、压伤、斑点及其它影响视觉之瑕疵.轻微瑕疵以限度样或行规判定.目视限度样品2.结构: 比对样品,不可漏件(一塑件,一摄像头装饰件,一摄像头双面胶,一块皮)塑件结构不可差异,不可影响组装.目视组装样品3.贴皮: 确认皮颜色与样品一致,且皮要贴合紧密,不可翘起,皮厚度不可高出塑胶件,且皮与塑件间间隙不可超过0.1MM.目视,测量厚薄规4.功能: 确认喷漆颜色与样品一致,且喷漆相关可靠性测试要通过(厂商提供)必要时现场请厂商测试.目视,测量可靠性测试仪5.实组: 整机实配,确认组装效果,不可有逆差,顺差单边在0.1MM以内,间隙控制在0.15MM以内.测量厚薄规,样品1.外观: 此组合件为外观B面,不可有明显划碰伤、压伤、斑点及其它影响视觉之瑕疵.轻微瑕疵以限度样或行规判定.且要确认铁件颜色与样品一致.目视限度样品2.结构: 比对样品,不可漏件(一塑胶件,一外观铁件,二电镀装饰件,一块皮)塑件结构不可差异,不可影响组装.目视组装样品3.贴皮: 确认皮颜色与样品一致,且皮要贴合紧密,不可翘起,皮厚度不可高出铁件,且皮与铁件间间隙不可超过0.1MM.目视,测量厚薄规4.实组: 整机实配,确认组装效果,不可有逆差,顺差单边在0.1MM以内.目视,测量厚薄规1.外观: 依上述各部件相应标准及行规判定.目视限度样品2.实组效果: 组装后,各部位不可有逆段差、顺段差单边控制在0.1MM以内.间隙控制在0.15MM以内.测量厚薄规3.功能: 开机后确认通话音效、音量、耳机、画面效果、摄像头等效果,并按下*36#确认喇叭等功能是否正常.测试样机后壳组合前壳组合电池盖装组合整机组合。
手机产品通用检验标准A版本 V1.01.目的为整机产品外观质量检查及功能检查提供判断合格与否的依据、产品接收的标准,界定产品致命缺陷﹑严重缺陷﹑轻微缺陷,保证手机整机及部件外观、结构、标识、包装及一般性能符合规格要求。
2.适用范围本检验指导书适用于企业所有制式手机欧标产品的进料检验、制程检验及最终出货检验,对有特殊工艺和单独要求的产品,请参照具体型号的《产品检验指导书》执行。
3. 职责DQA:负责产品的检验标准制定。
CQA:负责对客户定制化标准的制定。
FQA:负责执行整机的标准检验。
MQA:负责产品物料的标准制定。
4. 定义4.1 缺陷级别定义4.1.1致命缺陷: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4.1.2 严重缺陷: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性能参数不符合设计规格和国家标准;错料;漏元件、配件及主要标识;多出无关标识及其它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非关联物品;包装存在可能影响产品形象的缺陷;结构及外观方面让顾客难以接受的严重缺陷;软件或者软件版本错误。
4.1.3 轻微缺陷:除致命、严重缺陷以外的其它不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
4.1.4 可接受缺陷:可以接受的缺陷,出厂检查时供参考。
4.2 外观缺陷检查条件4.2.1 检查者基本条件:正常裸眼(或纠正视力)单眼视力不低于1.0(无色盲)。
4.2.2检查距离:浅色产品检查距离为200mm;深色产品检查距离为300mm。
4.2.3照明:日光灯1000±200 Lux 且距离被检产品为1±0.2m。
4.2.4时间:3~5秒/遍, (即检查某一部位,视线停留时间不超过3~5秒):其中产品视窗部位不少于5秒。
4.2.5检查角度:4.2.5.1 AA和A表面检查角度θ角为45°,且摆动15°进行检查。
(见视角定义图)4.2.5.2 检查角度桌面示意图:4.2.5.3 B、C和D级表面检查角度θ角为0°。
(见视角定义图)4.3表面的定义:4.3.1 AA面:只显示信息的区域(LCD可见区域)、LOGO周边5mm范围内。
适用范围: 手机类产品零部件检验规范文件编号:制定日期:发行日期:一、目的:规范塑料外观检验标准及测试规范,确保经品管或产线全检员检验之部品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二、职责及范围2.1 职责 :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主管协调处理。
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品质工程师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2.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手机类产品之检验标准的判定依据。
三、检验条件3.1检验依据:产品SIP 、样板、图纸、BOM 单、订单等。
3.2抽样方案:外观抽样依据MIL-STD-105E 一般Ⅱ级 随机抽样。
3.3允收范围:AQL : CRI:0 MAJOR: 0.65 MINOR: 1.0 。
3.4检验仪器:菲林、 游标卡尺、塞尺、医用乙醇95%、3M 胶纸、磨擦检验仪、铅笔(中华牌)、光源对色箱、刀片、RCA 耐磨测试仪、盐雾测试仪、恒温恒温测试仪等专用测试设备。
3.5外观区域划分(图示非公司产品绘制,只做示例说明) 3.51 AA 面: 镜片显示区域 (如图示)3.52 A 面: Lens 非透明区及手机前盖正面 (如图示)3.53 B 面: 手机前盖侧面,后盖及电池盖正常使用中可看到之区域 (如图标) 3.54 C 面: 手机后盖被电池覆盖之部份,外置电池内侧表面及内置电池表面 (如图示)3.6检验方法:3.6.1在环境光度为600~800LUX 的条件下,人眼与被检测面距离为25~35cm ,观察角度要求垂直于被检测面的45±5°角,观察时间为10S ±5 S (如下图):45° 45° 45° 25cm3.6.2核对样板:结构样板(每个模号、穴号都需要与相应结构板相符合);BAACAB♦外观效果样板(需核对认可供应商、喷油范围、遮喷范围、颜色偏差、丝印范围、字体颜色效果等,同时注意核对上下限度样板);3.6.3外观检验步骤要求:先正面→下部→右侧→上部→左侧→反面。
手机整机检验标准
一、定义
1.测量面的定义
A测量面:手机上显示信息的重要区域,如镜片的透明区和LCD的透明区以及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如镜片的非信息显示区,键盘、前壳、后壳、电
池盖的正面,翻盖的正反两面。
B测量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如前壳、后壳、电池盖、翻盖的侧面,外置天线的外表面,以及手机配件如充电器、耳机等的外观面。
C测量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在装卸电池或SIM卡时可看到的内表面,如后壳上被电池遮住的面,电池盖的内表面。
二、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1.装配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2.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包括镜片,LCD以及塑料件、橡胶件、电池等结构件参照各配件标准执行。
3.功能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终端手机通用标准检验指导书编制/日期:评审/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受控文件□非受控文件三色灯孔外观要求点缺陷D≤允许1个,但密集点不允许;点缺陷D>不允许;其它缺陷不允许,三色灯颜色不一致的不允许,如有限度样请参照限度样判定。
√前摄像头(不开机情况下外观标准,包含摄像头镜片)不开机情况下:前摄像点缺陷:D≤, N≤1;当D<时,按照麻点标准判定:单位面积内N=3时允许有一处,大于3时不允许,数量N<3则不计前摄像头毛丝/纤维(镜片与摄像头之间毛丝):不允许;前摄像头端面划伤(非TP上): 前摄像头划伤(不区分软硬划伤,不区分是否镜片或端面)W≤,L≤,N≤1;印痕:无深度感印痕不管控。
针对镀膜面类的摄像头(指下面图1/图2样式的前摄像头):摄像头本体和镜片之间的异物类点缺陷/毛丝/划伤等参照上面标准。
密集雾状点(图1):参考签样,反光类点不管控。
非密集雾状点(图2):D≤,N≤1;图1 图2√后摄像头(不开机情况下外观标准,包后摄像头点缺陷:D≤, N≤2,当D<时,点状物缺陷忽略不计,但当局部大量时,按照麻点标准判定:单位面积内N=3时允许有一处,大于3时不允许,数量N<3则不计后摄像头端面:√X方向间隙Y方向间隙---以如上六视图为例,当所观察的面部件之间产生的间隙在平面Y方向(部件分别在间隙的上下两侧)为Y方向间隙Y方向间隙TP/LCD检验判定标准外观标准(TP单独来料的整机)外观不良项接受标准手机严重度A级市场标准B级市场标准C级市场标准CR MA MI 点状不良(白点、黑点、尘埃粒子)<D≤,N≤2,DS≥5<D≤,N≤2,DS≥5<D≤,N≤2,DS≥5√<D≤,N≤1(仅限非显示区域允许,显示区域不允许)<D≤,N≤1(仅限非显示区域允许,显示区域不允许)<D≤,N≤1(仅限非显示区域允许,显示区域不允许)√D>,不允许D>,不允许<D≤,N≤1(仅限非显示区域允许,显示区域不允许)√泡同点缺陷要求反面:背面非可视区贴后的气泡,在不影响表面效果和性能前提下,只要求D≤1CG崩边、崩角D≤,D≤,D≤√深度不大于glass厚度的一半,每边N≤1,且无延伸性裂纹深度不影响性能不管控√浮凸(适用于电阻式触摸屏)浮凸高度H≤浮凸高度H≤浮凸高度H≤√牛顿环(适用于电阻式触摸屏)规则型:D ≤ 8,N≤1不规则型:以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最大值取平均直径,D=(length+width)/2D ≤ 8,N≤1√脏污TP里面脏污不允许;√点外的其它模糊点、污点、色点等)(检测画面红、绿、蓝、白、黑画面)DS≥10mm DS≥10mm DS≥10mmD>,不允许D>,不允许D>,不允许√手机线缺陷线缺陷(屏幕屏内线状杂质,包括线、纤维、贴片杂质,偏光片表面划伤,玻璃划伤)W≦,N不计;√L≦,< W≦,N≤3,DS≥5mm;√L >,不允许;< W,不允许。
手机外观检验标准
注:①A面为正常使用时,第一眼可看到的表面。
如正面(贴装饰牌的一面)。
B面为不是直视范围,如打开翻盖后出现的面。
如侧面、底面。
C面为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
如取出电池后出现的面。
②三级深度为轻擦痕(不反光时难看出的,在某一固定角度才能看得见的划
痕)
二级深度为轻度硬器划伤。
(不转换角度都能看得见且轻微的划痕)
一级深度为重硬器划伤。
(不转换角度都能看得见且较严重的划痕)
二、镜片检验标准:
四、合缝:
五、装饰钮、装饰圈外观检验标准:
1、装饰牌表面图案、饰纹应轮廓清晰、准确、不变形,无批锋毛刺、断续等。
2、所嵌宝石应均匀一致,镶嵌牢固,不下陷、不凸出,宝石应无明显杂色,无
破裂、无划痕。
3、装饰牌镀层均匀,无锈斑、剥落,无明显色泽异变。
4、饰牌背面双面胶应平整,粘性及尺寸符合要求。
5、饰牌表面凸凹点、混色点及划痕检验标准如下表:
一、凸凹点、混色点:
二、划痕:。
华为手机外观检验标准一、外观整体检验。
在进行华为手机外观检验时,首先需要对手机整体外观进行检查。
手机外观应该整体干净、无划痕、无变形、无色差、无气泡等缺陷。
同时,需要检查手机各个边角是否平整,各个部件之间的接口是否严密,以及手机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油渍或指纹等情况。
二、屏幕检验。
手机屏幕是用户最直接接触的部分,因此屏幕的质量对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在屏幕检验中,需要检查屏幕是否有坏点、漏光、色差、碎裂等情况。
同时,需要检查屏幕边框是否平整,触摸是否灵敏,显示效果是否清晰等方面。
三、按键检验。
手机的按键包括电源键、音量键、Home键等,这些按键的灵敏度和手感直接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按键检验中,需要检查按键是否灵敏、手感是否舒适、按下是否有异响等情况。
同时,需要检查按键的外观是否完整,有无刮痕或者脱落现象。
四、外壳检验。
手机外壳的材质和加工工艺直接关系到手机的质感和耐用性。
在外壳检验中,需要检查外壳是否有明显的划痕、变色、变形等情况。
同时,需要检查外壳的边缘是否平整,各个部件之间的接口是否紧密,有无异响或松动等现象。
五、摄像头检验。
手机摄像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拍摄效果,因此在检验中需要特别注意。
需要检查摄像头镜头是否清晰、无划痕、无灰尘等情况。
同时,需要检查摄像头的对焦速度、拍摄效果、光学防抖等功能是否正常。
六、辅助功能检验。
手机的辅助功能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快充等,这些功能的正常使用对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在检验中,需要检查这些辅助功能是否灵敏、准确、稳定。
同时,需要检查辅助功能的外观是否完整,有无刮痕或者脱落现象。
七、总体检验。
综合以上各项检验内容,对手机的外观进行总体检验。
需要确保手机外观完整、无明显缺陷,各项功能正常、无异常情况。
同时,需要确保手机的外观符合公司的外观设计标准,体现公司产品的品质和形象。
结语。
华为手机外观检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符合公司要求,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