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的小故事20篇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0
关于数学的童话故事与我们息息相关,不管是买菜,还是工作,我们都需要用到数学。
关于数学的童话故事你了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数学的童话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关于数学的童话故事篇一前言:由于哪吒得罪了东海龙王,东海龙王以引发海啸来要挟哪吒的父亲,要哪吒交出他的四件武器,哪吒的父亲为了乡亲们的,只能把哪吒的宝贝:“乾坤圈、混天绫、火箭枪、风火轮”交给了东海龙王,东海龙王请来了南海龙王、西海龙王、北海龙王,和他的大将们一起看管四件宝贝,并告诉哪吒,想取回宝贝,就得闯过一道道难关。
哪吒为了拿回自己的宝贝,独自一人闯水晶宫。
此故事就是哪吒在取宝过程中发生的。
哪吒告别了父母,采用“避水法”,向水晶宫游去,来到海底,见到一座雄伟的宫殿,上面悬挂着一块水晶牌,上面用珍珠镶嵌着三个字“水晶宫”,哪吒刚想进入宫中,忽然从四面八方跳出来许多虾兵蟹将,排成一列,为首是就是巡海大将“夜叉”,只见夜叉手持“戟枪”恶狠狠的说:“哪吒,哪里去?”哪吒回道:“我到水晶宫取拿回我的宝贝。
”夜叉一听哈哈大笑道:“想进水晶宫,得先过我第一关,不过今天我不用武力,出道题目考考你,如果你答对了,就让你进宫。
答不出来,就别想进入宫中。
”哪吒也不想和他打仗说道:“行!你问吧。
”夜叉:“现在连我在里面共有54个人,每个人手里都有武器,而且顺序都是按戟、斧、弓、刀、枪、剑排列的,你说说,排在最后一位的人手里拿的兵器是什么?”哪吒无法看到排在最后一位手里拿的兵器,想了想说:“剑!”夜叉:“你看不到是怎么知道的?”哪吒笑着说:“这难不住我,你们一共有6种兵器,而且是按戟、斧、弓、刀、枪、剑的顺序排列的,因为6×9=54,说明你们按戟、斧、弓、刀、枪、剑正好排列了9次,那最后一位一定是剑。
”夜叉听后,只能乖乖让开道路让哪吒进入了水晶宫。
关于数学的童话故事篇二花狗兄弟今天很高兴,因为从今天开始,它俩就是二年级的学生了。
兄弟俩背着新书包,一蹦(bènɡ)一跳地去学校报到。
数学趣味小故事数学故事(19个) 今天,我们要来讲一个关于数学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小男孩。
小明非常喜欢数学,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数学题上。
他觉得数学就像一个大游戏,每次解决一个难题,都像是赢得了一场胜利。
小明决定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数学竞赛,他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脱颖而出。
比赛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小明早早地来到了比赛现场,看到了很多和他一样热爱数学的人。
大家都在紧张地准备着,有的人在背公式,有的人在做题目。
小明也拿出了自己的试卷,开始认真地做题。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几何的。
题目说:“有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把它的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那么它的面积就会减少一半。
请问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小明想了一下,然后用笔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图。
他发现,把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之后,长方形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因为正方形的面积是长和宽相等的时候的平方,所以只要找到一个数,使得这个数的平方等于原来长方形的面积除以2,就可以知道这个数就是长方形的宽。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代数的。
题目说:“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0,它们的差是4。
请问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小明觉得这道题目有点难度,但他还是努力地想了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把两个数分别用x和y表示,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列出了一个方程组:x + y = 10 和 x y = 4。
他用消元法解这个方程组,最后得出了x=7和y=3这两个答案。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概率的。
题目说:“在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绿球,你随机从袋子里摸出一个球。
请问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小明觉得这道题目很简单,因为红球明显比绿球多嘛!所以他很快就算出了摸到红球的概率是5/8。
就这样,小明一道接一道地做题,每解决一个难题,他都会感到一阵成就感。
当他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他高兴得跳了起来,觉得自己就像是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其实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
关于数学小故事汇总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识工具的泉源。
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小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小故事(一)1.三个人住旅馆,每人每天的价格是10元,每人付了10元钱,一共给老板三十元钱,后来老板优惠了5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2元,剩下的3元每人退了1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一共29元,那么谁知道那1元哪里去了?这是一个最常见的困扰很多学生的题目,看似很简单,又很容易掉进作者设置的误区,那么具体的解题过程又是如何呢?首先我们来看这道题目:�咳嗽诳嫉氖焙蚪涣�10元钱,后来又被退回1元,所以每人交了9元钱,这个是符合逻辑的,而服务员从中拿走的2元钱是包含在旅客交的这27元中的,所以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旅馆钱是25,服务员拿走2元的小费,再加上每人退回来的1元钱,一共是3元,加在一起是25+2+3=30元刚刚好。
2.有一位年轻的数学工作者,新婚期间和妻子度蜜月——我忘了他的具体职位了,既然是新婚那从年龄推断应该还不是教授吧。
然后他在蜜月期间犯了一个很可怕的错误:他打开了自己的工作邮箱,开始查收邮件。
结果他收到自己领域内另一位年轻人的邮件,对方指出他前不久发表的一篇论文的主要结论是错误的,还把构造出的反例发过来了——对一个数学工作者来说,收到这种消息的惊恐程度不亚于家中失火。
可想而知他已经完全没什么心思度蜜月了,专心修改自己的论文。
——最后结果我忘了怎么回事,好像确实是证错了,只能撤稿。
我之所以知道这个故事,是因为发邮件的当事人现在就在我们系做助理教授。
他当时显然不知道那个可怜人正在度蜜月。
所以大家学到了两点:第一,永远不要在蜜月期间与外界做任何与工作相关的交流;第二,永远不要在一个人蜜月期间发这种坏消息。
哦对了,他和他妻子现在应该还在一起,嗯。
数学小故事(二)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
有关数学的小故事在数学的世界里,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它们或许并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却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奥妙。
今天,就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数学的一些小故事吧。
故事一,小猫捉老鼠。
从前,有一只聪明的小猫,它总是能够轻松地捉到老鼠。
有一天,它捉到了一只老鼠,但老鼠却对它说,“如果你放了我,我就告诉你一个数学的秘密。
”小猫很好奇,便放了老鼠。
老鼠告诉小猫,“在数学中,1加1等于2,这是一个不变的定律。
”小猫听了很高兴,因为它学会了一个新的数学知识。
故事二,数学童话。
从前,有一个数学王国,里面住着许多数字和运算符号,它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有一天,加号和减号发生了争吵,它们互相指责对方不重要。
乘号和除号赶紧上前劝解,告诉它们每个运算符号在数学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没有谁比谁更重要。
最后,它们和好如初,继续快乐地生活在数学王国里。
故事三,数学的魔力。
有一位数学家,他深信数学有着无穷的魔力。
有一次,他对着一块黑板默默地计算,突然,他解开了一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
这个难题原来困扰着许多数学家,但在这位数学家的努力下,最终被解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的魔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肯用心去探索,就能发现数学的奥秘。
故事四,数学的趣味。
有一位老师,他总是用有趣的方式教授数学知识。
他会用游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反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许多数学知识。
这些小故事或许只是虚构的,但它们却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奥妙,让我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它充满了趣味和挑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的世界,发现数学的美丽吧!。
十篇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有时它是一个伟大的科学领域,而有时它也是一种诗意的艺术。
为了更好地了解它,本文将介绍十篇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故事一:蒙特卡罗和他的概率数学几百年前,蒙特卡罗是个爱投机取巧的商人,他有一种体系化的做法,可以用来评估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他称之为概率数学。
事实证明,他的完美无瑕的理论和方法既可以用于投资,也可以用于研究自然现象,从而改变了世界。
故事二:哥白尼的圆周定理哥白尼是法国的一个科学家,他在16世纪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圆的周长等于其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
他最终发现了这一圆周定理,并将其发表在了著名的《圆周率及比例》一书中,从而纳入了数学史册。
故事三:贝尔定理和投机取巧贝尔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定理,它指明了三角形内角的总度数为180度。
这个定理最初是由希腊数学家贝尔发现的,但其实它的真正发现源于一个古老的投机取巧,当时有一个叫布拉克斯的商人,他用它来骗取了一笔巨额财富,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
故事四: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它提出了整数的惊人联系,它指出这个定理可以用两个不同的质数之和来表达。
达罗士哥德巴赫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数学家,他发现了这个现象,但是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证明它的真实性。
故事五:牛顿的数学与物理学英国科学家牛顿是数学和物理学领域的巨人,他发现了一种叫做牛顿力学的革命性理论,并用它来证明各种现象,例如重力定律和圆周运动。
他发现了宇宙的秩序,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从而使人类对自然的奥秘有了更多的了解。
故事六:勒莱定理的无限可能勒莱定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定理,它说明整数间存在一种奇妙的联系,并提出一种无限的可能性。
这个定理的研究者是著名的德国数学家勒莱,他证明了不同的数字之间存在着某种神奇的联系,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数学家们的共鸣。
故事七:瓦莱乌定理的实用性瓦莱乌定理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数学定理,它指出了任何单形两顶点之距离总是相同的。
数学有趣小故事数学有趣小故事1如果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的水,有两个空的水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水,那么,怎样样用这两个水壶来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呢?答案是:先使用五升的水壶装满水,然后倒到六升的水壶里面,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水倒一些在六升的水壶里面,六升的水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还有四升的水。
然后把六升的水壶的水倒掉,把五升的水倒在六升的水壶里,这个时候,六升的水壶就只有四升的水了,然后将五升的水壶装满,装到六升壶里去,然后六升的壶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就剩下我们要的三升水了。
一个农民带了三只小兔子去集市,每只小兔子大概有3~4千克,但是,农夫的秤只能够秤5千克,农民,如何进行称量呢?答案是:先把三只放到一齐来称,然后拿出一只,称量之后算差即可。
数学有趣小故事2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刘建明先生请他坐下,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我是内地的导游,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个旅游团到香港来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住你们酒店。
”刘建明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欢迎光临,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人嘛,还能够,是个大团。
”刘建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名导游,于江看出刘建明先生的心思,他记上心来,慢条斯理的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们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
”“您请说吧。
”刘建明先生自信的说。
“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结果多出一个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再把分成的四个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一共多少呢?”刘建明先生立刻思考起来,他必须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就应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就明白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于江先生高兴地说:“一点都不错,就是八十五个人。
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人数最少的状况下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好,我们这天就住那里了。
关于数学的童话故事1:小白兔买萝卜小白兔来到嘟嘟熊的萝卜店,准备买1千克的胡萝卜去看望外婆。
小白兔打量着众多用篮子装好的萝卜,从中挑选了一篮萝卜,把它放在天平秤上秤后,嘟嘟熊指着天平上的刻度说:“呀!你的眼光真好!这篮萝卜正好是1千克!”说完,嘟嘟熊把萝卜递给了小白兔。
小白兔如数付费后,提着萝卜打算走,站在一旁的机灵猴指着萝卜篮子对它说:“兄弟,你买萝卜回家吃,难道连篮子也吃下肚子吗?”小白兔沉思了片刻,恍然大悟:“呀,我太糊涂啦!我只顾着看装萝卜的篮子的外形,竟然忘了篮子自身的重量。
”它回头问嘟嘟熊:“篮子的重量是多少呢?这篮子里究竟有多少萝卜?”嘟嘟熊重新取来一个一模一样的空篮子,放在天平上,称出重量为280克。
随后,嘟嘟熊往里面放进了一些萝卜。
这时,篮子与萝卜的总重量为1千克。
小白兔摸了摸脑门儿说:“篮子的重量为280克,萝卜的重量则为1000——280=720(克),还少280克萝卜。
”嘟嘟熊继续往篮子里放进一些萝卜,这时,萝卜和篮子的总重量为1280克。
小白兔挠了挠脑袋说:“现在,萝卜的重量为1280——280=1000(克)。
1000克=1千克,这才正好是1千克萝卜呢!”说完,小白兔提起这篮萝卜,开开心心地朝外婆家走去。
关于数学的童话故事2:数学森林探险记有一天,三只小猫去数学森林探险,可是每人只能带一件宝物。
于是第一只小白猫带了一把量角器,第二只小花猫带了一把直尺,第三只小黑猫带了一支笔,就一起上路了。
刚进森林没多久,一堵厚厚的大墙挡在了他们的面前。
他们本想翻过这堵墙,但是他们发现,要做数学题才可以通过。
小花猫拿出直尺一指,墙上出示了一道题目:一周角等于多少平角?等于多少直角?小白猫说:“这太简单了,看我的吧!”它拿出量角器比划了几下,说:“一周角等于2平角,等于4直角。
”小黑猫就把答案唰唰地写了上去。
咦,大墙居然消失了,他们又可以前行了。
走着走着,到了小河边。
这几只小猫正商量着怎么过河,突然一只小鸟叼走了他们的直尺,说是要答对题目才能还给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过河。
有关数学的故事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堆数字和公式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故事一,勾股定理的发现。
相传在古希腊时期,有一位叫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家,他发现了一条神奇的定理,即著名的勾股定理。
据说,有一天,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生们在一片田地里发现了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三条边的长度。
毕达哥拉斯很感兴趣,他开始研究这个三角形,最终发现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个定理后来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成为了数学中的经典之一。
故事二,费马大定理的解答。
费马大定理是数学史上的一大谜题,它由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德·费马在17世纪提出,直到1994年才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
费马大定理的内容是,对于大于2的整数n,不存在三个不全为零的整数x、y、z,使得x^n + y^n =z^n成立。
这个定理曾经困扰了无数数学家几百年之久,直到怀尔斯在1994年找到了证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中的难题也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只要坚持下去,问题总会迎刃而解。
故事三,黄金分割的奥秘。
黄金分割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数学概念,它被广泛运用在建筑、艺术和自然界中。
据说,在古希腊时期,有一位叫菲迪亚斯的雕塑家,他发现了黄金分割的美妙之处,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雕塑作品中。
黄金分割是指将一条线段分割成两部分,使得整条线段和较短部分的比值等于较短部分和较长部分的比值。
这个比值被称为黄金分割比,约等于1.618。
黄金分割被认为是一种最具美感的比例,它出现在许多古代建筑和艺术作品中,给人一种和谐、美丽的感觉。
故事四,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数学与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艺术作品中都融入了数学的元素。
比如,莫比乌斯环是一个奇特的数学结构,它只有一个面和一个边,被称为“单面体”。
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受到莫比乌斯环的启发,创作出了许多奇特的作品。
关于数学小故事故事一,小猫捉老鼠。
有一只老鼠在房间里到处乱窜,一只小猫想要捉住它。
小猫和老鼠之间的距离是10米,而小猫的奔跑速度是每秒5米,老鼠的奔跑速度是每秒3米。
那么,小猫能在多长时间内捉住老鼠呢?假设小猫和老鼠之间的距离为x米,小猫的速度为5米/秒,老鼠的速度为3米/秒。
那么,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5-3=2米/秒。
所以,小猫能在x/2秒内捉住老鼠。
代入x=10,得到小猫捉住老鼠的时间为5秒。
故事二,分糖果。
小明和小红有一堆糖果,他们决定公平地分配这些糖果。
首先,小明拿出了一半的糖果,然后再多拿出一个。
接着,小红也拿走了一半的糖果,再多拿出一个。
经过这样的分配后,两人手中的糖果数量一样多。
那么,原来两人手中共有多少个糖果呢?假设原来小明手中有x个糖果,小红手中有y个糖果。
按照题目的描述,我们可以列出方程组:(1) x/2-1=y。
(2) y/2-1=x。
解方程组得到x=7,y=5。
所以,原来两人手中共有12个糖果。
故事三,购买水果。
小明去水果店买了一些苹果和梨,一共花了30元。
已知每个苹果的价格是1元,每个梨的价格是2元,且小明买的苹果数是梨数的两倍。
那么,小明分别买了多少个苹果和梨呢?设小明买的苹果数为x个,梨数为y个。
根据题目描述,我们可以列出方程组:(1) x+2y=30。
(2) x=2y。
解方程组得到x=20,y=5。
所以,小明买了20个苹果和5个梨。
通过这些数学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充满趣味和挑战的。
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些小故事的同时,能够更加喜欢数学,更加喜欢思考和解决问题。
数学,就像生活中的小故事一样,充满了无穷的乐趣和惊喜。
让我们一起享受数学的魅力吧!。
数学在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息息相关。
若能良好的使用数学,则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
进入数学的礼堂,让一个一个字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与方便。
其实计算,就是这么简单。
1、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
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
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
关于数学小故事20字1. 数学家欧拉一生都在研究数学,他的一生有88年都在与数学打交道,在数学的道路上,他一直坚持不懈,即使在双目失明的时候,他依然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在黑暗中与数学相伴。
2. 1966年一位名叫西蒙·史密斯的人徒步穿越曼哈顿,在所有的交叉路口他都选择走最近的那个方向。
尽管他选的路线可能比随意的走法要长得多,但他成功地穿越了整个曼哈顿。
史密斯的这次旅行表明,如果你始终选择最短的距离,你可能会绕很远的路,但如果你总是选择下一个最短的路径,你最终可能会到达目的地。
3. 数学家塔塔利亚发现他的邻居费德蒂经常使用一个密码来隐藏他的信息。
这个密码是一个简单的替换密码,它将每个字母替换为其在字母表中的位置的三个位置后的字母。
例如,"A"被替换为"D","B"被替换为"E",以此类推。
塔塔利亚破解了这个密码,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阴谋。
4. 有一次数学家罗素向他的学生解释说,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被完全分解的,比如一个苹果;另一种是不可以被完全分解的,比如这个讲台。
他的学生问:"那么老师你呢?是属于哪一类?"罗素思考了一下后回答说:"我属于那种分解自己的类型。
"5. 有一次,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请教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什么是数学。
爱因斯坦回答说:"数学是研究自由自在的量的科学。
"这个回答让希尔伯特感到困惑,因为在他看来,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并不研究自由自在的量。
但是后来希尔伯特明白了爱因斯坦的意思,他认为数学研究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自由的、创造性的力量,它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6. 数学家高斯在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
在他十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计算1到100的所有整数之和。
高斯很快就得出了答案,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从此被誉为“数学神童”。
年月日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年月日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故事一:逆向推导的神奇日子在某一天的历史上,一个数学家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该日期的年份、月份和日期的数字刚好可以组成一个等差数列。
他发现这个现象不仅仅是偶然的,而是一个规律。
数学家开始研究这个规律,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首先,他发现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固定的,为1。
其次,他发现这个规律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日期。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发现了一些“神奇日期”。
例如,2001年2月3日,数字1、2和3可以组成一个等差数列。
同样地,2012年1月0日(即2012年1月1日的前一天)也是一个这样的日期,数字0、1和2可以组成一个等差数列。
这个规律的发现引起了数学界的轰动。
数学家们开始探索这个规律的更多特性,并尝试推导出未来的“神奇日期”。
经过多年的努力,数学家们成功地推导出了未来的一些“神奇日期”。
例如,他们发现了2034年5月6日是一个这样的日期,数字3、4和5可以组成一个等差数列。
同样地,2045年6月7日也是一个这样的日期,数字4、5和6可以组成一个等差数列。
这个规律的发现不仅仅是数学上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它也启发了人们对时间和数字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它让我们意识到,数字的排列和组合可以隐藏着许多有趣的规律和特性,而这些规律和特性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故事二:特殊日期的数学之谜在数学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日期,被称为“完全日期”。
所谓的完全日期是指,该日期的日、月和年的数字之和等于该日期的星期数。
例如,1990年6月25日是一个完全日期。
它的日、月和年的数字之和为2+5+6+1+9+9+0=32,而它的星期数也是32。
令人惊奇的是,完全日期并不常见。
在历史上,只有很少的日期被发现是完全日期。
事实上,只有一些特殊的数字组合才能满足这个条件。
这个数学之谜引起了数学家们的兴趣。
他们开始研究完全日期的特性,并试图找到更多的完全日期。
数学家们发现,完全日期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律的。
关于数学的故事
故事一,数学之美。
在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叫做毕达哥拉斯。
他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定理——毕达
哥拉斯定理。
这个定理告诉我们,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个简单而优美的定理,揭示了数学之美,让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故事二,数学之谜。
在古埃及,人们建造金字塔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确定金字塔的高度?一
个叫做塞奇姆的数学家,通过观察太阳的影子和金字塔的比例关系,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定理——正弦定理。
有了这个定理,人们就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解决金字塔高度的问题,这个谜团也就迎刃而解了。
故事三,数学之趣。
在古代印度,有一位叫做拉马努金的数学天才。
他在研究数学时,发现了许多
奇妙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拉马努金级数。
这个级数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数学内涵,让人们对数学之趣有了更深的体会。
故事四,数学之用。
在现代社会,数学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无论是工程、科学、经济,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都离不开数学的帮助。
数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数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
通过这些关于数学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感受
到数学的美感和神秘,还可以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的世界,感受数学的魅力,让数学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数学的简短小故事通用10篇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篇一数学故事杯子里的互质数从前,在匈牙利,有一个叫埃杜斯的数学家。
他听人说,有个叫波沙的12岁男孩,非常聪明,特别能解数学题。
埃杜斯就想,应该去考考他,看看这个小孩是不是真的像别人说的那么聪明。
埃杜斯就找到了波沙的家,见到了小波沙。
波沙家的人热情款待了他。
他向波沙提了一个问题:从1、2、3直到100,随便取出51个数,至少有两个是互质数的,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什么是互质数呢?比如说,2和7,它们之间没有公约数,我们就称它们为互质数。
波沙想了一会儿,就知道这个体该怎么解了。
只见他把爸爸、妈妈和埃杜斯先生面前的杯子都拿到自己的面前,说:先生,比如说这几只杯子是50个。
我把1和2这两个数放进第一个杯子,把3和4这两个数放进第二个杯子,这样两个两个地往杯子里放,最后把99和100两个数放进第50个杯子,我这样放可以吧?埃杜斯先生点点头。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杯子里的互质数》:小波沙又说:因为你刚才说,要从里面挑出51个数,所以至少有一只杯子里的数全被我挑走,而连续两个自然数,当然就会互质了!埃杜斯先生问:你为什么这么说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会互质呢?波沙说:如果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一个是a,一个是b,他们如果不互质,那么他们俩就必然有大于1的公约数c,那么c一定是b-a的约数。
可是b-a又等于1,不可能有大于1的约数。
既然不可能,那就说明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的!埃杜斯先生感叹地说:你答得真好啊!数学小故事篇二兵兵和群群都十分爱好骑车旅游。
趁暑假还没有结束,两人又制定了一个旅游计划:决定骑车到附近的云天湖去看看夏日的茶山。
这天一早,兵兵和群群同时从村里出发去云天湖茶场。
兵兵始终匀速前进。
而群群却不同,他在前进1/4的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倍;在后3/4路程,速度是兵兵的15/16、结果两人一前一后到达目的地。
那么究竟是谁先到的呢?请说出理由。
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篇三代数学这个词,是从拉丁文来的,不过它最早的源头是阿拉伯文。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关于数学的小故事(1):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2):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
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
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
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3):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
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
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
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
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
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
之后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4):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
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齐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八戒指着上方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这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哈哈,你明白八戒吃了几个山桃?关于数学的小故事(5):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一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
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
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就应每一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一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那里能够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
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能够明白苹果树是480棵。
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6):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
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务必回答对一道数学题。
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
孙悟空就答应了。
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关于数学的小故事(7):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 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
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必须是相同的。
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
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8):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
十位数字怎样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就应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9):关于数字的故事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齐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齐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样样?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老4说话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来,最后+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你明白它是怎样算出来的吗?关于数学的小故事(10):关于0的故事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明白用0的。
他们使用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必须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一样的数目。
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
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十分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明白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十分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
教皇十分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
之后0最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11):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刘建明先生请他坐下,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我是内地的导游,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个旅游团到香港来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住你们酒店。
刘建明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欢迎光临,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人嘛,还能够,是个大团。
刘建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名导游,于江看出刘建明先生的心思,他记上心来,慢条斯理的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们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
您请说吧。
刘建明先生自信的说。
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结果多出一个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再把分成的四个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一共多少呢?刘建明先生立刻思考起来,他必须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就应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就明白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于江先生高兴地说:一点都不错,就是八十五个人。
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人数最少的状况下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好,我们这天就住那里了。
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有55个男的,30个女的。
我们这儿此刻只有11人的房间,7人、5人的房间,你们想怎样住?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但务必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
又出了个题目,刘建明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冥思苦想之后,他最后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两间11人房间,四间7人房间,一间5人房间;女的一间11人房间,两间7人房间,一间5人的,一共11间。
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十分满意,立刻办理了住宿手续。
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点,但刘建明先生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12):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明白用0的。
他们使用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必须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一样的数目。
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
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十分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明白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十分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
教皇十分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
之后0最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13):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4说:你应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样付呀?小4忙说: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