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
- 格式:docx
- 大小:75.25 KB
- 文档页数:131
行业产业划分以及企业规模划分目录第一章产业与行业 (3)一、产业与行业概念 (3)(一)产业的定义 (3)(二)行业的定义 (3)二、产业和行业的关系 (3)三、产业的基本划分 (3)四、行业基本划分 (4)(一)门类列表为 (4)(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2011最新整理版本》 (4)第二章我国产业政策 (4)一、总领性文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4)(一)出台的背景 (4)(二)主要内容 (5)(三)政策要求 (6)二、国家鼓励类产业的认定和优惠政策 (6)(一)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的优惠政策 (6)(二)广东省现代产业的规划以及鼓励措施 (7)第三章资本市场对于产业、行业的政策与要求 (12)一、主办、中小板产业要求 (12)二、创业板对于产业要求 (13)(一)创业板具有产业要求 (13)(二)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的规定 (13)(三)符合《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 .. 13三、场外市场对于产业的要求 (14)(一)新三板对于产业的要求 (14)(二)场外交易市场对于产业的要求 (14)(三)地方产权交易所对于行业无特定要求 (14)第四章重点关注的领域和部分行业产业政策 (15)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15)二、电子信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16)(一)增值税 (16)(二)企业所得税 (16)(三)出口退税 (16)三、生物行业优惠政策 (17)四、高技术服务业 (17)五、其他产业优惠政策见《税收优惠政策》 (17)六、其他配套支持措施 (17)(一)拓展融资渠道 (17)(二)完善市场环境 (17)(三)培育市场需求 (17)(四)增强创新能力 (17)(五)加强人才培养 (18)(六)深化对外合作 (18)(七)引导集聚发展 (18)(八)特色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18)第五章中小企业 (18)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18)二、中小企业的划分: (18)三、产业优惠政策 (20)(一)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20%优惠税率 (20)(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降低 (20)(三)核定征收企业应税所得率幅度标准降低 (20)(四)支持中小企业筹资融资 (20)(五)创投的税收优惠 (20)(六)中小企业可以享受的其他优惠政策 (21)第一章产业与行业一、产业与行业概念(一)产业的定义:是指按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要求集成起来的行业群体,涵盖范围不仅指工业,还包括非工业。
章和高被引次数的文献内容,还可以发现针对宅基地抵押的法律层面的研究也很多。
而涉及宅基地估值或是农房估值的学术文献较少,因此宅基地的价值估值这一方面可以算的上是学术真空领域。
本文利用NOTEEXPRESS 和EXCEL 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快速地了解宅基地抵押的研究现状、作者发文状况以及当前研究热点。
因为NO-TEEXPRESS 和EXCEL 的操作简便,界面友好。
因此,本文借助NO-TEEXPRESS 和EXCEL 进行统计分析,希望下一步可以利用Python Data Analysis Library 进行更详尽的探索性分析。
(二)研究展望。
当前对宅基地参与意愿和法律困境等领域的研究,一方面丰富了农村金融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又揭示了当前宅基地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空白领域。
当前的学者研究领域都集中在宅基地参与意愿和法律困境等方面,而宅基地估值的研究却鲜少涉及。
宅基地价值的大小会直接反映到贷款额度的多寡,而贷款金额又会影响到农户的利益,最终影响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实践与推进。
因此,未来应将学术研究的方向转移至宅基地的价值评估和宅基地的流转问题上来。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是:(1)客观、科学和因地制宜地对宅基地价值进行评估。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不一,各地区的地价和区位环境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一刀切”的评估方式显然不适用于所有的宅基地。
所以,应当在考虑宅基地所在地区的地价、经济和区位等因素的基础上,遵循客观、科学的价格估值标准进行估值,并形成一个基础的价值评估基准。
(2)探寻多样化的宅基地流转机制。
宅基地在集体内部的流转局限了宅基地抵押贷款的深入推广。
应当放松宅基地流转的限制,允许宅基地在集体外部转租和经营,更深层次地激发宅基地的财产属性。
主要参考文献:[1]惠献波.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7(06).[2]朱丽丽,曾舒.我国宅基地土地经济价值评估研究[J ].宿州学院学报,2019(10).[3]高勇.农村住房抵押融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首批试点地区的样本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05).[4]朱宝丽.农村宅基地抵押的法律约束、实践与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2011(11).一、引言1982年到2019年,国家颁布的多个“一号文件”持续将重点聚焦于“三农”问题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既是其他产业发展与优化的前提之一,也是推动并巩固中国经济高效增长与发展的保证。
国家统计局新产品定义“三新”是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近年来,以“三新”为主体的我国新动能蓬勃发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国家统计局积极推进“三新”统计调查工作。
1.建立“三新”统计分类。
为科学界定“三新”活动范围,满足统计上观察、测算“三新”经济活动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等需要,国家统计局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对其中符合“三新”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并参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和《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等相关分类,重点体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跨界综合管理等“三新”活动,2018年2月制定并印发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
2.完善“三新”统计监测制度。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16年,国家统计局建立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统计报表制度》。
2018年,进一步充实“三新”统计内容,理顺分工,改进重点领域统计调查,布置实施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涵盖“三新”经济综合情况和新兴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新服务、高技术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企业创新、电子商务、互联网平台、金融科技平台、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园区等13个重点领域。
2019年,国家统计局修订完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补充完善有关监测指标,如为反映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增加了反映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统计监测内容;增加了互联网平台节目服务收入、用户付费收入、节目版权收入等网络视听节目内容的相关指标。
2020年,数据发布时间整体提前,并进一步丰富监测内容,新增反映企业在财务、购销存、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情况,众创空间收入、企业(创业团队)数量、投融资情况,以及现代农业统计的种植规模户、畜禽养殖规模户数量等相关指标。
3.开展“三新”统计分析。
现代农业产业统计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逐渐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当前我国尚没有建立完备的涵盖一二三产的现代农业统计制度,现行农业统计制度的统计对象还是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统计存在脱节问题,不能全面反映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
因此,探索研究涵盖一二三产的现代农业产业统计制度,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试着通过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现行农业统计制度局限性的分析,结合丽水实际,对现代农业产业统计进行探索研究。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中和产后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1 / 9展的新型产业。
我国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林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
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也与传统模式有了很大变化,现代农业经营者,有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有的生产、观光、食宿于一体,“互联网” 成为农业经营模式,农业发展不再只是农产品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一个产业链。
生物类问题2基于生物习性的农业区位分析(真题回顾·提分干货·热点狂练)真题统计考点分布考情分析/热点解读2023年广东卷第17题农业区位条件、农业发展的影响和措施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是主干知识,属于高频、高分、高难度考点,选择题和综合题的考查都较多。
近年来全国卷并非每年、每卷必考,但始终是热点。
高考试题综合性强,试题背景材料新颖,研究小尺度区域农业发展已成为命题方向,生态农业新模式及取得的综合效益和农业技术措施及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将成为考查的新趋势。
常会在材料中介绍某生物的生长习性,要求学生据此分析该区域适合种养该生物的区位条件,命题角度灵活,分析区位因素时要以“生物习性”为基础,找出可满足“生物习性”的因素。
2021年浙江卷第13题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2020年全国卷第12题农业区位因素变化2020年山东卷第18题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023·广东卷·17题)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
该县是我国优质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
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产品售价低。
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右图),提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
(1)分析该县适宜龙胆草大规模种植的自然地理条件。
(2)简述农户参与图3所示的新型组织模式能获得哪些方面的益处。
(3)该县如何利用“清原龙胆”品牌优势进一步打造优质龙胆草产业基地?(2024·四川宜宾·一模)可可树原产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喜高温、忌大风,幼树怕强光。
证监会行业分类:A 农、林、牧、渔业A01 农业A0101 种植业A0199 其他农业A03 林业A05 畜牧业A0501 牲畜饲养放牧业A0505 家禽饲养业A0599 其他畜牧业A07 渔业A0701 海洋渔业A0705 淡水渔业A09 农、林、牧、渔服务业A0901 农业服务业A0905 林业服务业A0915 畜牧兽医服务业A0920 渔业服务业A0999 其他农、林、牧、渔服务业B 采掘业B01 煤炭采选业B0101 煤炭开采业B0105 煤炭洗选业B0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B0301 天然原油开采业B0305 天然气开采业B0310 油页岩洗选业B05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B0501 铁矿采选业B0599 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业B0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0701 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0715 轻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0730 贵金属矿采选业B0740 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业B09 非金属矿采选业B0901 土砂石开采业B0911 化学矿开采业B0921 采盐业B0999 其他非金属矿开采业B49 其他矿采选业B50 采掘服务业B5001 煤炭采选服务业B500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服务业B5005 黑色金属矿采选服务业B5007 有色金属矿采选服务业B5009 非金属矿采选服务业B5099 其他矿采选服务业C 制造业C0 食品、饮料C01 食品加工业C0101 粮食及饲料加工业C0111 植物油加工业C0115 制糖业C0120 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C0125 水产品加工业C0130 盐加工业C0199 其他加工业C03 食品制造业C0301 糕点、糖果制造业C0310 乳制品制造业C0320 罐头食品制造业C0330 发酵制造业C0340 调味品制造业C0399 其他食品制造业C05 饮料制造业C0501 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C0510 软饮料制造业C0520 制茶业C0599 其他饮料制造业C1 纺织、服装、皮毛C11 纺织业C1101 纤维原料初步加工业C1105 棉纺织业C1110 毛纺织业C1115 麻纺织业C1120 丝绢纺织业C1125 针织品业C1199 其他纺织品业C13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C1301 服装制造业C1320 制帽业C1340 制鞋业C1399 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C14 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制造业C1401 制革业C1405 皮革制品制造业C1410 毛皮鞣制及制品业C1415 羽毛(绒)加工及制品业C2 木材、家具C21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C2101 锯材、木片加工业C2105 人造板制造业C2110 木制品业C2115 竹、藤、棕、草制品业C25 家具制造业C2501 木制家具制造业C2505 竹、藤家具制造业C2510 金属家具制造业C2525 塑料家具制造业C2599 其他家具制造业C3 造纸、印刷C31 造纸及纸制品业C3101 纸浆制造业C3105 造纸业C3110 纸制品业C35 印刷业C37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C3701 文化用品制造业C3710 体育用品制造业C3799 其他文教用品制造业C4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C41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C4101 人造原油生产业C4105 原油加工业C4110 石油制品业C4115 炼焦业C4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4301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C4310 化学肥料制造业C4320 化学农药制造业C4330 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C4350 合成材料制造业C4360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C4370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C47 化学纤维制造业C4701 纤维素纤维制造业C4705 合成纤维制造业C4710 渔具及渔具材料制造业C48 橡胶制造业C4801 轮胎制造业C4805 力车胎制造业C4810 橡胶板、管、带制造业C4815 橡胶零件制造业C4820 再生橡胶制造业C4825 橡胶靴鞋制造业C4830 日用橡胶制品业C4835 橡胶制品翻修业C4899 其他橡胶制品业C49 塑料制造业C4901 塑料薄膜制造业C4905 塑料板、管、棒材制造业C4910 塑料丝、绳及编织品制造业C4915 泡沫塑料及人造革、合成革制造业C4920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业C4925 塑料鞋制造业C4930 日用塑料杂品制造业C4935 塑料零件制造业C4999 其他塑料制造业C5 电子C51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C5110 电子器件制造业C5115 电子元件制造业C55 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C57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59 电子设备修理业C6 金属、非金属C6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6101 水泥制造业C6105 水泥制品和石棉水泥制品业C6115 砖瓦、石灰和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C6120 玻璃及玻璃制品业C6125 陶瓷制品业C6130 耐火材料制品业C6150 石墨及碳素制品业C6160 矿物纤维及其制品业C6199 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6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6501 炼铁业C6505 炼钢业C6510 钢压延加工业C6515 铁合金冶炼业C67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6701 重有色金属冶炼业C6715 轻有色金属冶炼业C6730 贵金属冶炼业C6740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业C6750 有色金属合金业C6760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C69 金属制品业C6901 金属结构制造业C6905 铸铁管制造业C6910 工具制造业C6920 集装箱和金属包装物品制造业C6925 金属丝绳及其制品业C6930 建筑用金属制品业C6935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C6999 其他金属制品业C7 机械、设备、仪表C71 普通机械制造业C7101 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C7105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C7110 通用设备制造业C7115 轴承、阀门制造业C7120 其他通用零部件制造业C7125 铸件制造业C73 专用设备制造业C7301 冶金、矿山、机电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C7310 石化及其他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C7320 轻纺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C7325 农、林、牧、渔、水利业机械制造业C7340 医疗器械制造业C7350 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业C7355 专用机械设备修理业C7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7501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C7505 汽车制造业C7510 摩托车制造业C7515 自行车制造业C7520 电车制造业C7525 船舶制造业C7530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C7540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7545 交通运输设备修理业C76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7601 电机制造业C7610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C7615 电工器械制造业C7620 日用电器制造业C7630 照明器具制造业C7640 其他电器机械制造业C7645 电器机械修理业C7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7801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C7805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C7810 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业C7815 计量器具制造业C7820 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7825 钟表制造业C7835 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C784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修理业C8 医药、生物制品C81 医药制造业C8101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C8105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C8110 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C8115 动物用药品制造业C85 生物制品业C8501 生物药品制造业C8599 其他生物制品业C99 其他制造业D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01 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0101 电力生产业D0105 电力供应业D0110 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03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D0301 煤气生产业D0305 煤气供应业D05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0501 自来水生产业D0505 自来水供应业E 建筑业E01 土木工程建筑业E0101 房屋建筑业E0105 矿山建筑业E0110 铁路、公路、隧道、桥梁建筑业E0115 堤坝、电站、码头建筑业E0103 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E0199 其他土木工程建筑业E05 装修装饰业F 交通运输、仓储业F01 铁路运输业F03 公路运输业F0301 汽车运输业F0399 其他公路运输业F05 管道运输业F07 水上运输业F0701 远洋运输业F0705 沿海运输业F0710 内河、内湖运输业F0799 其他水上运输业F09 航空运输业F0901 航空客货运输业F0910 通用航空业F11 交通运输辅助业F1101 公路管理及养护业F1105 港口业F1110 水运辅助业F1115 机场及航空运输辅助业F1120 装卸搬运业F1199 其他交通运输辅助业F19 其他交通运输业F21 仓储业G 信息技术业G81 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G8101 通信设备制造业G8110 雷达制造业G8115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G8120 通信设备修理业G83 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G8301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G8310 计算机相关设备制造业G8335 计算机修理业G85 通信服务业G8501 电信服务业G8599 其他通信服务业G87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G8701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G8705 计算机网络开发、维护与咨询G8710 计算机设备维护咨询业G8799 其他计算机应用服务业H 批发和零售贸易H01 食品、饮料、烟草和家庭用品批发业H0101 食品、饮料、烟草批发业H0110 绵、麻、土畜产品批发业H0120 纺织品、服装、鞋帽批发业H0130 日用百货批发业H0140 日用杂品批发业H0150 五金、交电、化工批发业H0160 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业H03 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H0301 能源批发业H0305 化工材料批发业H0310 木材批发业H0315 建筑材料批发业H0320 矿产品批发业H0325 金属材料批发业H0330 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H0335 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业H0340 再生物资回收批发业H09 其他批发业H11 零售业H1101 食品、饮料、烟草零售业H1120 纺织品、服装、鞋帽零售业H1130 日用百货零售业H1140 日用杂品零售业H1150 五金、交电、化工零售业H1160 药品及医疗器械零售业H1170 图书报刊零售业H1199 其他零售业H21 商业经纪与代理业I 金融、保险业I01 银行业I0101 政策性银行I0105 合作银行I0110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I0199 其他商业银行I11 保险业I1101 人寿保险业I1110 财产保险业I1115 再保险业I1199 其他保险业I21 证券、期货业I2101 证券交易所I2111 证券经纪公司I2121 综合类证券公司I2151 期货交易所I2161 期货经纪公司I2199 其他证券、期货业I31 金融信托业I41 基金业I99 其他金融业J 房地产业J01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J05 房地产管理业J09 房地产中介服务业J0901 房地产经纪业J0920 房地产评估业J0930 房地产咨询业J0999 其他房地产中介服务业K 社会服务业K01 公共设施服务业K0101 市内公共交通业K0199 其他公共设施服务业K10 邮政服务业K20 专业、科研服务业K2001 法律服务业K2005 广告业K2010 会计、统计、审计咨询服务业K2015 建筑、工程咨询服务业K2020 专业设计服务业K2025 管理、科技咨询服务业K2030 社会调查业K2035 科研开发服务业K2099 其他专业、科研服务业K30 餐饮业K32 旅馆业K34 旅游业K36 娱乐服务业K37 卫生、保健、护理服务业K39 租赁服务业K99 其他社会服务业L 传播与文化产业L01 出版业L0101 书、报、杂志、资料出版业L0110 软件出版业L0199 其他出版业L05 声像业L0501 声乐制品业L0505 影像制品业L10 广播电影电视业L1001 广播L1005 电影L1010 电视L15 艺术业L20 信息传播服务业L2001 信息、数据收集服务业L2005 数据处理业L2099 其他信息传播服务业L99 其他传播、文化产业M 综合类。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业机械化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0.03.02•【字号】川农函〔2020〕154号•【施行日期】2020.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业机械化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川农函〔2020〕154号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厅属相关单位: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20年工作要点》和《农业农村厅2020年工作要点》,我厅制定了《四川省农业机械化2020年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3月2日四川省农业机械化2020年工作要点2020年,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及省委1号文件部署要求,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深化巩固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先导支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贡献机械化力量。
力争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增加1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63%。
一、紧盯农业各产业需求,形成全程全面推进农机化的工作格局1.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创建行动。
以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等宜机化区域为重点,以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小麦等大宗粮油作物为突破口,扎实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大力推广运用大马力、智能化、复合型等现代农业新装备,大力推进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试点,促进农作物品种、种植模式、农田建设、生产道路、农业灌溉、农机作业有机融合,探索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学研推用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方案。
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33号——关于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0.06.08•【文号】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33号•【施行日期】2020.06.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33号关于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特此公告。
附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生态环境部统计局农业农村部2020年6月8日附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0年6月8日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16〕59号)要求,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
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农业源)、生活污染源(以下简称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普查机构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广大普查人员无私奉献、艰苦努力,广大普查对象相关人员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现已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任务,摸清了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建立了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体情况(一)各类普查对象数量。
2017年末,全国普查对象数量358.32万个(不含移动源)。
包括工业源247.74万个,畜禽规模养殖场37.88万个,生活源63.95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8.40万个;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3497个。
(二)污染物排放量。
2017年,全国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2143.98万吨,氨氮96.34万吨,总氮304.14万吨,总磷31.54万吨,动植物油30.97万吨,石油类0.77万吨,挥发酚244.10吨,氰化物54.73吨,重金属(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下同)182.54吨。
四川农业农村厅关于切实加强农机化统计信息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0.04.22•【字号】川农函〔2020〕371号•【施行日期】2020.04.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四川农业农村厅关于切实加强农机化统计信息工作的通知川农函〔2020〕371号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有关单位:为切实加强全省农机化统计信息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机化统计信息工作质量,为现代农业“10 3”产业体系提供信息、决策支撑,现就加强全省农机化统计信息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机化统计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农机化统计工作,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机化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新任务和新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调查统计方式、统计数据审核、统计数据分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我省准确判断农机化发展形势,研究出台促进农机化发展重大政策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撑。
但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统计方法单一、统计分析不深入、队伍素质亟待加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农机化统计信息是国家赋予各级政府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是把握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重要信息来源,是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基础,是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机化统计信息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实施规范、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措施有力、要素全力保障,全面推进农机化信息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明确工作主要任务一是全面落实报表制度。
严格按照《四川农业农村厅关于转发〈全国农业机械化管理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川农函[2019]135号)有关要求,准确把握统计范围、指标体系、指标解释等,做好农机化管理统计年报的报送工作。
同时,按照有关要求,通过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生产信息直报平台报送春耕农机化作业信息、三夏农机化作业信息、三秋农机化作业信息、跨区(小麦、水稻、玉米)农业机械化作业信息、全年农机化作业信息。
农业类型知识点总结一、农业类型的分类农业类型是根据农业生产的不同特点和生产目标进行分类的。
常见的农业类型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四大类。
而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农业的主导产业,渔业和林业则是农业的重要支撑产业。
这些农业类型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种植业是指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进行植物生产的一种农业类型,主要包括粮食、油料、棉花、糖料、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的种植。
种植业的发展受到气候、土壤、地形、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也受到市场需求、技术水平、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种植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和农产品。
畜牧业是指利用草地和饲料资源进行动物饲养和养殖的一种农业类型,主要包括牛、羊、猪、家禽等家畜的养殖和生产。
畜牧业的发展受到牧草资源、饲料资源、养殖技术、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制约。
在农业生产中,畜牧业充当了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肉类、奶类、蛋类等动物产品。
渔业是指利用水域资源进行水生生物养殖和捕捞的一种农业类型,主要包括海洋渔业、内陆渔业、水产养殖等。
渔业的发展受到水质、水温、水深、水流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也受到捕捞技术、养殖技术、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制约。
在农业生产中,渔业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海鲜、淡水鱼等水产品。
林业是指利用森林资源进行木材生产和森林保护的一种农业类型,包括林木的栽培、采伐、加工以及森林的保护等。
林业的发展受到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也受到木材需求、加工技术、森林保护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林业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木材、纸浆、竹材等森林产品。
二、农业类型的发展趋势随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类型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在种植业方面,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的手工耕作转变为机械化生产,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畜牧业方面,畜禽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以提高养殖效益。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20.04.07•【文号】财农〔2020〕15号•【施行日期】2020.04.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财农〔2020〕15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部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各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运营(农业信贷担保以下简称农担),探索了有益经验,取得了积极进展。
当前,全国农担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立,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业务规模加快发展,但也存在业务发展不均衡、服务对象不精准、存在一定风险隐患等问题。
根据2019年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要求,以及2018年全国农担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为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机制、严明纪律,促进全国农担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全国农担体系的政策性定位(一)深刻认识农担工作的重大意义。
建立健全全国农担体系,是完善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大创新,是推动解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融资难题、激发其内生活力的重要手段,是财政撬动金融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的重要纽带,是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多元投入机制的重要布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对全国农担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服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提高农担业务覆盖面和普惠性,全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
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农业及相关产业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
以下是对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统计分类的一些详细介绍: 1. 农作物种植:这一类别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树等的种植活动。
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料、糖料、药材等;果树则包括苹果、梨、葡萄、柑橘等。
该类别涵盖了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部分。
2. 畜牧养殖:畜牧养殖是指家畜、家禽以及水产品的养殖与培育。
这包括了家畜如猪、牛、羊、家禽如鸡、鸭、鹅等的饲养,以及鱼类、虾类、蟹类等水产品的养殖。
畜牧养殖在农业及相关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和其他动物产品。
3. 林业和木材加工:这一类别涉及到森林资源的管理、种植与砍伐,以及木材的加工和利用。
林业可以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大类,其中包括了木材生产、造纸、家具制造等相关行业。
林业和木材加工在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同时,也负责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
4. 渔业:渔业是指海洋、河流和湖泊中的捕捞和养殖活动。
它涵盖了海洋渔业、内陆渔业和水产养殖等方面。
渔业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还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保护水域资源起着重要作用。
5.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这一类别包括了农产品的初加工、深加工和销售环节。
初加工主要指将原始农产品进行清洗、筛选、分级等处理;深加工则是将农产品加工成制品,如粮食加工成面粉、糖果加工成糖等;销售环节则是将农产品送到市场上进行销售,包括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
6. 农业服务与科技:这一类别包括了农业机械、农业技术和农业咨询等方面。
农业机械涉及到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灌溉设备等;农业技术包括了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渔业技术等方面;农业咨询则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政策解读、市场信息等服务。
以上是对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的简要介绍。
通过对这些分类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问题和趋势,从而为制定农业政策和推动产业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一、分类目的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养老产业统计范围,准确反映养老产业发展状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养老产业的决策部署,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概念界定和分类范围养老产业,是以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等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养老及相关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包括专门为养老或老年人提供产品的活动,以及适合老年人的养老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活动。
本分类将养老产业范围确定为: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老年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养老公共管理,其他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养老设施建设等12个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家相关法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
本分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以及各细分领域政策文件提出的重点任务为指导,确定养老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养老产业特征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突出养老服务和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及相关产品供给状况。
本分类以反映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及相关产品供给为基础,充分考虑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等养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和养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涵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涉及养老产业的全部内容。
一、农业总产值统计1. 农业总产值概况2. 主要农作物产值统计3. 畜牧业总产值统计4. 渔业总产值统计5. 林业总产值统计二、农作物产量统计1. 粮食作物产量统计2. 油料作物产量统计3. 食用作物产量统计4. 经济作物产量统计三、畜牧业统计1. 家禽养殖统计2. 牲畜饲养统计3. 牧草种植统计4. 养殖业总产值统计四、渔业统计1. 渔业总产值统计2. 淡水养殖统计3. 海水养殖统计4. 捕捞业统计五、林业统计1. 木材产量统计2. 林产品采集统计3. 林业工业产值统计4. 森林覆盖面积统计六、农业机械统计1. 农业机械总数统计2. 农业机械拥有量统计3. 农业机械使用率统计4. 农机化水平统计七、农业投入品统计1. 化肥使用量统计2. 农药使用量统计3. 农膜使用量统计4. 农业灌溉统计八、农村经济统计1. 农村居民收入统计2.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统计3. 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统计4. 农村农民生产水平统计九、农产品价格统计1. 粮食价格统计2. 蔬菜价格统计3. 水果价格统计4. 畜产品价格统计十、农产品流通统计1. 农产品市场交易额统计2. 农产品物流统计3. 农产品加工统计4. 农产品贸易统计十一、农业生态环境统计1. 农田面积变化统计2. 农田土壤肥力统计3. 农业面源污染统计4. 农产品质量安全统计以上是2020年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通过以上具体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统计数据还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希望未来的农业统计数据能够更加全面、准确,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十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统计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也是用户关注的焦点。
通过统计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情况,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生物毒素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20.12.04•【文号】国家统计局令第32号•【施行日期】2020.12.04•【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国家统计局令第32号《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已经2020年11月23日国家统计局第14次局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局长宁吉喆2020年12月4日附件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一、分类目的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科学界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范围,全面准确反映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规定的农业及相关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以及产品为农林牧渔业所用、直接使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和依托农林牧渔业资源所衍生出来的二三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环节形成的全部经济活动。
具体范围确定为农林牧渔业、食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加工与制造、非食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加工与制造、农林牧渔业生产资料制造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林牧渔业及相关产品流通服务、农林牧渔业科研和技术服务、农林牧渔业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服务、农林牧渔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农林牧渔业休闲观光与农业农村管理服务、其他支持服务等10个大类。
三、编制原则(一)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为依据。
本分类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为指导,科学反映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确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基本范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耕作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使得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和种类日益增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导致环境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山东省邹平市内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和技术短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相关技术创新与提升策略建议。
1现状邹平市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是山东省的农业大市。
该市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畜禽粪便、秸秆等。
随着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在邹平市的推广应用,该地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也在稳步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邹平市畜禽养殖规模达到850万只,产生畜禽粪便约130万t 。
同时,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33万hm 2,产生秸秆量约100万t ;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产生废弃物约60万t [1]。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氮磷钾等养分,是宝贵的资源。
但是目前该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体处于初级状态,仅有20%的畜禽粪便经过处理,秸秆未全部还田,未得到有效利用。
直接排放的农业废弃物不仅浪费资源,也易引发环境污染。
因此,开展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邹平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2存在的问题2.1机械化分类处理技术装备不足邹平市农业废弃物种类繁多、分布分散,现有的分类处理设施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主要依赖人工分选,分类精度较差[2]。
以畜禽粪便处理为例,全市80%以上的养殖场未配套沼气工程,直接外排粪便,严重污染环境。
数据显示,2021年邹平市仅有30万t 畜禽粪便得到机械化处理,处理率不足25%。
机械化程度低直接限制了后续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水平。
此外,目前邹平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不完善,终端产品开发不足,也制约了分类处理技术装备的应用推广。
2.2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体系不完善邹平市农业废弃物终端产品以低值肥料为主,深加工程度较低。
以秸秆资源为例,现有利用方式以简易碳化、制药为主,产值仅3000~5000元·t -1,远低于发达国家1万元·t -1的水平。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明细2020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行业 industry 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2.2 主要活动 principal activity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
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
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
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
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2.3 单位unit 本标准中的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
2.4 产业活动单位 establishment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资料。
2.5 法人单位 corporate unit 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3 分类的原则和规定 3.1 划分行业的原则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
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3.2 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 4),本标准主要以产业活动单位和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单位。
2021年初级统计师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 40分,每小题 1 分。
)1.我国经济普查每5 年进行一次,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于()年开展。
A.2023 B.2026C.2028 D.20302.下列抽样方法中,不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志愿者抽样D.整群抽样3.统计调查制度按照()不同,分为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
A.制定和实施机构B.审批或备案机关C.统计调查对象D.组织实施方法4.实施一项调查,起始于()。
A.调查任务部署B.统计调查设计C.统计数据采集D.统计分析监测5.《统计法》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为主体。
A.全面调查B.经常性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 D.行政记录6.统计用区划代码由()位数字组成,分为三段。
A.6 B.9C.12 D.18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依据()划分。
A.单位编制B.经济活动的性质C.会计制度D.部门管理8.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所依据的指标不包括()。
A.从业人员B.营业收入C.资产总额D.利润总额9.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使用的方法是()。
A.生产法B.收入法C.产品法D.支出法10.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工业总产值的是()。
A.生产的成品价值B.对外加工费收入C.订货者来料价值D.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11.现行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对全部()采取联网直报的方法逐个收集资料。
A.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B.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元以下工业法人企业C.工业法人企业 D.工业个体经营单位1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工业产品生产量的是()。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试行)一、分类目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简称“三新”)的要求,为科学界定“三新”活动范围,满足统计上观察、测算“三新”经济活动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等需要,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本分类的范围包括:现代农林牧渔业、先进制造业、新型能源活动、节能环保活动、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新技术与双创服务活动、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现代综合管理活动。
三、编制原则(一)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三新”的有关要求为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等文件中有关“三新”活动的阐述为依据,确定“三新”活动的范围和分类。
(二)参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修订版、《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3)》《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等相关分类,重点体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跨界综合管理等“三新”活动。
(三)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对其中符合“三新”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
(四)注重实际可操作性,立足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三新”活动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三新”活动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9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50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6位数字表示,共有278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数字)小类顺序码小类代码 (数字)中类顺序码中类代码(数字)大类代码五、有关说明(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中仅部分活动属于“三新”统计分类的,行业分类代码用“*”做标记。
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公布日期】2020.12.04
•【文号】国家统计局令第32号
•【施行日期】2020.12.04
•【效力等级】部门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统计
正文
国家统计局令
第32号
《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已经2020年11月23日国家统计局第14次局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
局长宁吉喆
2020年12月4日附件
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
一、分类目的
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科学界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范围,全面准确反映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国民经济行
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
本分类规定的农业及相关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以及产品为农林牧渔业所用、直接使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和依托农林牧渔业资源所衍生出来的二三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环节形成的全部经济活动。
具体范围确定为农林牧渔业、食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加工与制造、非食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加工与制造、农林牧渔业生产资料制造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林牧渔业及相关产品流通服务、农林牧渔业科研和技术服务、农林牧渔业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服务、农林牧渔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农林牧渔业休闲观光与农业农村管理服务、其他支持服务等10个大类。
三、编制原则
(一)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为依据。
本分类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为指导,科学反映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确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根据农业及相关产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组合,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农业及相关产业特征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本分类立足于现有统计工作基础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筹考虑行业的全面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涵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涉及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全部内容。
(四)以相关国际国内分类为参考。
本分类在充分考虑我国农业及相关产业特
点和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农业及相关产业和国内文化、旅游及林业等派生产业统计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四、分类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农业及相关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61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21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五、有关说明
(一)本分类01大类“农林牧渔业”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A门类(农、林、牧、渔业)一致,为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核心领域,本分类02至10大类为农业及相关产业相关领域。
(二)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仅部分活动属于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所对应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三)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农业及相关产业各小类的范围作了说明。
(四)本分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具体范围和说明,参见《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