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7
刍议新经济时代对高校人才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新经济时代,高校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在此探讨新经济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新经济时代的特点是知识经济、数字经济、创新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人才的培养如何符合时代的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经济时代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值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面的掌握,更多的是对于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新经济时代需要高校人才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
不再仅仅追求学术上的精英,更需要具备诸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如领导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
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固化、课程设置的滞后、实践环节的不足等。
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滞后的课程设置往往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中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够,学生的真实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我们需要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进行新的思考和创新,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求。
为了顺应新经济时代的需求,高校人才的培养需要进行“软实力”的加强。
首先是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实验和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校应当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高校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应当更新课程内容,加入更多与新经济相关的内容和实用技能,例如数字经济、创新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
2004年6月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un2004第14卷第3期JournalofGu皿咖YouthLeadersCoHegeVal14N013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禹素质人才的培养张建国(杭州商学院团委,浙江杭州310035)摘要:人类已经进八了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资源是人才和知识。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个性、宽厚的理论素养、较强的创新和实战能力、放眼全球的战略眼光和勇于争先意识、较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t是知识经济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对此.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历史使命的我菌高校,应看力于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思想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国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254(2004)一0013一02OntheTrainingofHigh—QualityPersonnel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KnowledgeEconomyEraZHANGJian—gLlo(LeagueCommittee.HangzhouCofiegeofCommerce,Hangzhou310035,China)Abstract:Theknowledgeeconomyemcallsforandmorehish—qualitypersonnel.Thehigh—qualitypersormelshouldmeetthelollowingbasicrequirements:(1)havesoundideology。
moralcharacterandindividuality;(2)havehish目theoreticallevelandgreatercapaeityf。
rinnovationandpractice;(3)havestrategicinsi咖andthewoddperspeeti*e;㈩4beveryadaptabletochangestetc.Therefore.incollegesanduniversitie日,traininghigh—qualitypersonnelshouldbecentreduponhigh—qualitypersonnel’3ideologicalandpoliticalquality,innovationcapability,andoverallquality.Keywords:knowledgeeconomy;coliegesanduniversities;high—qualitypersonnel;tmimng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紊并凸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这个信息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人们对于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使命。
首先,创新型人才具备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本身并不稀缺,而是如何运用和创造出新的东西。
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思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而创新型人才则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次,创新型人才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少有一个人能够完成一个项目或者解决一个问题。
创新往往需要多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的结合。
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传统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而创新型人才则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并将各自的专长和想法融入到团队的工作中。
再次,创新型人才具备跨学科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单一的学科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创新往往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和交叉,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教育往往过分强调学科的分割和专业的深造,使得学生只懂得自己狭隘的专业领域,缺乏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应用。
而创新型人才则具备多学科知识和广泛的学习能力,能够在不同领域中获得新的灵感和创意。
最后,创新型人才具备适应变化和持续学习的心态。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变化和持续学习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
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过于死板和固化。
而创新型人才则具备积极的学习心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适应新的挑战和变化,并主动地寻找新的学习机会和方式。
对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再思考[摘要]当前,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要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文章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五个途径。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人才培养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宏观背景“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它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知识超越资本和劳力,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现代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已超过了10%,人类所拥有的知识总量几乎每10年就要翻一番。
以知识为基础的很多无形产品已经从传统的有形的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突出特征。
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知识经济的源头。
首先,现代社会知识的生产速度越来越快。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隶属的“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每年的增长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从9.5%增长到10.6%,至20世纪80年代每年增长率达12.5%。
其次,科学发明从发现到应用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如美国电话普及使用了75年,电视机使用了30年,而计算机仅使用了几年。
再次,机器设备和工业产品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急剧增长,呼唤创新,唯有持续创新并全面创新,才能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占有量,不仅是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首要标志,也成为一个人、一个组织竞争能力强弱的首要标志。
为此,国际社会在知识领域内开始了一场新的空前激烈的竞争。
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应尤为强烈。
各国纷纷制定了各自的教育发展规划,开始了世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的“2061计划”(2061年是哈雷彗星下一次回归地球附近的年份),其目标是用一代人的时间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教育体制,造就新一代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国民。
为顺应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潮流,为使我国在未来世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我国在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后又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高校教师将如何适应新要求?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特点、对高校教育的新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时代具体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新要求对策
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全世界已展现了新的开始。
作为高校教师,不但要面对新变化,更应做好充分准备,做知识经济时代的合格教师。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知识经济,也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从本质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
展的经济。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是主要依靠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入和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来获取经济效益的时代。
1、知识是知识经济社会获利的重要资本
知识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知识经济的增长会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知识含量的增长,而知识经济时代创造财富的动力是“知识驱动”。
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动力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知识经济时期价值的创造过程就是创新过程。
因此,知识经济与创新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3、世界经济全球化
知识的利用,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但缩小了空间、时间的距离,还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
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中,知识具有全球化的特点,利用全球的知识创造财富是未来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在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具备知识、创新精神与全球观念的人才是各国发展的主动力,这必然会对各国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及高校教师的新要求
1、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是应用思维创造财富的时代,思维的进步需要知识的积累与更新,需要思维的开放与进取。
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者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更开放的思维。
(1)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知识爆炸”的出现,知识陈旧率的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才不会被经济时代淘汰。
(2)具备创新精神。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其价值创造过程就是创新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必须具有强烈地创新意识才能跟上知识经济的步伐,并不断创造价值。
(3)具有全球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无限性和信息化的发展,使整个世界逐步变成“地球村”,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把南北两个世界、东西两种文明毫无障碍地联系起来。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必须具有全球观念,才能充分整合与利用世界的资源,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教师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作为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重任。
因此,要适应时代需求而作出适时地调整。
(1)立足世界,终身学习。
高校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通过各种形式进修,汲取知识营养,
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面对全球化趋势,高校教师的知识也应体现出全球化。
(2)具备创新理念。
教育是创新的主要源泉,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这一观点在世界发达国家早被认可。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卡斯特斯形象地比喻:如果说知识信息是新的世界经济的“电流”,那么大学就是产生电流的“发动机”,而高校教师要承担起这一特殊“发动机”的责任。
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从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的理念、思维,打破传统教育的观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的人才要从书生型、顺从型向个性型、创新型转变。
三、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对策
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需要一套完整地、严密的教学程序。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纳入一种平等的、理解的“双向型”师生关系中。
应将教师和学生都看成本质上同等的人,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劣之分。
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人,又可以作为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还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和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感
受人格的自主与尊严。
2、打破学生的传统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打破学生的传统思维习惯是创新的基础,在每门课程的开始前都要注意运用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训练活动和案例学习等,打破学生的传统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突破性的思维意识,使其对所学课程有更广阔空间的认识。
3、让学生走进社会发现不足
在具有了创新思维意识之后,学生便能具备发现现实问题的能力,此时教师给出相关课题,让学生进入与课程相关的社会组织,或从网络、报刊等各种途径搜集关于社会实际的相关资料,让他们思考并找出现实中的问题。
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甚至能培养其全球意识能力。
4、传授知识
在与社会直接或间接接触后,学生就会有一些收益,但产生更多的是疑惑和迷茫。
一个人在产生疑惑、迷茫之后是最渴求知识的阶段,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传授最新的相关知识。
5、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钥匙后,便会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这是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好时机。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尽可能的创造学生参与社会实际的机会,锻炼他
们的能力。
学生不但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还可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及创新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6、注重交流
个人的课题研究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们进行经验交流。
交流的过程是资源共享的过程,是思维、能力、经验等碰撞的过程,学生从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开拓思维,以达到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及解决、创新能力的效果。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教师要认清形势,不但自身要不断立足全球学习,培养创新精神,还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与过程传授宽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做知识经济时代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黄玉枝:知识经济环境中创新人才的培养[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12(4).
[2] 刁凤琴、喻婷、梁志:知识型企业员工需求特点及保持对策探讨[J].经济·管理,2005(11).
[3] 宁清平:把握知识经济特征实施高校德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