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法如何治阳痿的
- 格式:pdf
- 大小:86.52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穴位贴敷诊疗技术规范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通过各种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穴位,多穴位形成一种良性刺激,起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穴位贴敷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
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则此时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泡疗法。
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适应证】穴位贴敷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不但可以治疗体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疗内脏的病症;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证。
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咳嗽、哮喘、自汗盗汗、胸痹、不寐、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黄疸、胁痛、头痛、眩晕、口眼斜、消渴、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乳痈、乳核、疮疡肿毒、喉痹、牙痛、口疮、疟疾、关节肿痛、跌打损伤、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注意事项(1)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2)若用膏药贴敷,在温化膏药时,应掌握好温度,以免烫伤或贴不住。
(3)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肤疾宁膏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4)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5)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6)对于孕妇、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7)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治疗男性阳痿的方法是什么呢?治疗男性阳痿的方法是什么?阳痿已成为男性的常见疾病,很大程度的困扰着男性性生活,同时也是男性心理一大问题,因为阳痿的症状主要是心理导致,那么治疗男性阳痿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我给你们介绍治疗男性阳痿的方法和阳痿是什么。
阳痿又称勃起功能障碍,是指在有性欲要求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者虽然有勃起且有一定程度的硬度,但不能保持性交的足够时间,因而妨碍性交或不能完成性交。
阳痿分先天性和病理性两种,前者不多见,不易治愈;后者多见,而且治愈率高。
阳痿的药物治疗,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阳痿的治疗,一般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阳痿的治疗方法。
内服者,从患者的五脏六腑进行整体的调理,整体阳痿阳痿的治疗,为中医的根治之法。
还有外用穴位贴敷的方法,采用刺激性的药物对患者的龟头进行降低敏感性的治疗,达到和内服中药同样的目的。
阳痿的治疗方法的治疗方法还有很多,但是阳痿的病因多样化,所以笼统的治疗方法相对来说显得很单一,有很多的弊端。
器质性阳痿单纯的依靠心理治疗,是没有效果的。
因此,查明原因,对症治疗显得非常必要。
六位一体分型疗法治阳痿在临床运用中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辨证施治,治疗阳痿多管齐下,帮助患者解除心理、生理上的痛苦,治疗效果显著。
万例临床治疗案例证明,这一疗法对各种原因导致的阳痿的治疗有效率达97%,完全康复率达到89%以上,是当前临床上治疗性功能障碍疾病的首选技术。
治疗男性阳痿的方法是什么?以上就是治疗男性阳痿的方法的相关介绍,大家知道了阳痿的治疗,专家提醒对于治疗。
预防阳痿是主要,预防能够避免阳痿的骚扰。
患这个疾病的男性们快快行动起来!是的这个是困扰男性的最严重的疾病,所以建议得了这种疾病的男性朋友要马上治疗。
穴位贴敷法穴位贴敷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贴敷一些具有药效的药物或贴敷物,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疗法简单易行,无副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日常保健。
下面将详细介绍穴位贴敷法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穴位贴敷法的原理穴位贴敷法是基于中医学中的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人体的经络是连接着内脏和外部组织的通道,贴敷在穴位上的药物或贴敷物可以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直接作用于相应的脏腑器官,起到调理作用。
二、穴位贴敷法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内关、太冲等。
可以根据具体的疾病和症状,咨询中医师或查阅相关的资料来确定合适的穴位。
2.准备好贴敷物:贴敷物可以是中药膏剂、贴敷药、草药煎剂、艾灸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贴敷物。
贴敷物应当具有药效,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3.清洁穴位:在贴敷前,应当先用温水清洁穴位周围的皮肤,保持干净卫生。
避免在伤口、破损的皮肤上贴敷,以免引起感染。
4.贴敷方法:将贴敷物直接贴在选定的穴位上,轻轻按压,使其紧贴皮肤。
贴敷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1小时,具体时间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贴敷后,应当保持穴位的温暖,避免受凉。
5.贴敷频率: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每天进行一次贴敷,连续贴敷7-10天为一个疗程。
如果需要连续治疗,可以间隔1-2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
三、穴位贴敷法的注意事项 1.穴位贴敷应当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随意选择穴位和贴敷物。
2.在贴敷过程中,应当注意贴敷物的温度和贴敷的力度,避免烫伤或刺激过度。
3.贴敷物应当保持清洁,避免受到污染。
一次性贴敷物应当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操作。
4.贴敷后,应当注意保持穴位的温暖,避免受凉。
避免在受凉或风寒的环境下进行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和隔物灸法的临床应用1. 穴位贴敷疗法的定义及原理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法,其基本理论是通过在人体穴位上敷贴药物,使药物通过经络透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体经络系统是一种专门为药物传递而设立的通道,是肝脾肺三脏的生化反应器,具有贮存药物、传导能量和调控机能等多方面的作用。
2.药物通过细小的微血管进入穴位,可以迅速渗透到人体的深层组织,贯穿经脉穴位,作用部位更加精准。
3.多种穴位贴敷疗法的药物,都是由中药配制而成,较为温和,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2. 穴位贴敷疗法的分类及临床应用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应用,穴位贴敷疗法可以分为温灸法、艾灸法、热敷法和贴敷法等多种。
其中,艾灸法和针灸疗法的配合使用,可以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如以下几个方面:1.内科疾病:适用于肝病、胃病、风湿骨病、痛经等疾病的治疗和改善。
2.妇科、产科:对于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妇科疾病有效。
3.皮肤病:可以治疗痤疮、湿疹、皮肤瘙痒等疾病。
4.咳嗽、感冒等呼吸系统病症的治疗。
总的来说,穴位贴敷疗法可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损伤,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加疗效,并减少人工干预的负面影响。
3. 隔物灸法的定义及原理隔物灸法,是一种针刺或灸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灸或刺激穴位,促进经络的畅通程度和平衡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主要作用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灸或刺激穴位,可以有效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达到整体的调理作用。
2.隔物灸法可以调整人体气血两方面的阴阳平衡状态,增强人体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
3.配合针灸或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治疗疾病,使疗效更为显著。
4. 隔物灸法的分类及临床应用隔物灸法主要分为针刺和灸法两种,灸法可以进一步分为温灸和冷灸两种。
其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下面几个领域:1.针灸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颈椎病、腰痛、失眠、肌肉酸痛等。
穴位贴敷操作方法
穴位贴敷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贴敷特定的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穴位贴敷的操作方法:
1. 清洁穴位:用温水和肥皂清洗贴敷部位,然后用干净毛巾擦干。
2. 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需要贴敷的目的选择适当的穴位。
若不确定可以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
3. 准备贴敷材料:准备好贴敷材料,如膏药、贴敷粉、贴敷布等。
4. 贴敷方法:
(1)膏药贴敷:将膏药剪成适当大小,贴在穴位上,用手指压实。
(2)贴敷粉贴敷:将贴敷粉均匀撒在穴位上,用气垫布或胶布将其覆盖固定。
(3)贴敷布贴敷:将贴敷布剪成适当大小,用凡士林或透明胶布粘贴在穴位上。
5. 固定贴敷:用胶布或绷带将贴敷材料固定在穴位上,确保贴敷材料不会松动。
6. 保持时间:根据需要,贴敷时间可以长短不等,一般可保持数小时至整夜。
7. 贴敷后护理:在取下贴敷材料后,用温水擦拭贴敷部位,保持干燥。
如有不
适或皮肤敏感,应及时停止贴敷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穴位贴敷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正确的穴位选择和操作方法。
此外,穴位贴敷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定的疾病和情况可能需要特殊处理,如妊娠期、孕妇、儿童等,应慎重进行。
6大男性壮阳穴位图解教程按摩方法按摩什么穴位壮阳?6大男性壮阳穴位图解教程按摩方法导读:男人经常按摩什么穴位壮阳补肾?中医专家表示,男人从30岁左右开始,身体机能开始渐渐进入衰退状态,阳气亏损,各种男性疾病侵袭。
中医认为,男人常按摩6大养生穴位可强壮阳气,使正气充足,防治各种男性疾病。
中医认为:关元穴、腰眼穴、命门穴、三阴交穴、涌泉穴、太溪穴是男人最重要的6大壮阳穴位,正确按摩这6大养生壮阳穴位,不但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阳补肾,提高男性性能力。
下面就是中医大师总结的按摩6大男性壮阳穴位图解教程按摩方法,经常按摩可以壮阳补肾强壮阳气:男性壮阳穴位1、按摩关元穴、气海穴可以壮阳我们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
中医以为元气禀于先天,躲在肾中,又依靠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元气是与生俱来的,从父母那里持续而来,又依靠后天的充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削减,人就会呈现朽迈的态势。
怎样才能更好地守护元气呢?刺激关元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躲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交汇之处,也是元气的关隘。
刺激关元穴,可以使肾气活跃,补充肾气。
打个比方,元气就像是父母留给我们的一笔遗产,它的多少是一定的,我们天天都取出一笔使用,时间一长这笔遗产就被使用殆尽了。
怎么让这笔遗产的数目不至于削减太快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努力挣钱,存一些钱供自己使用。
刺激关元穴的作用就相当于给自己存钱,自己存的钱多了,对父母遗产的使用才能削减。
关元穴治疗病症:主要用于治疗元气虚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证、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等;男科病症,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妇科病症,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各种妇科炎症等;下焦病症;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一、定义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 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 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适应症颈椎病,腰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退行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足底痛,阳痿,痛经。
、穴位的选择: 颈椎病(痹证)主穴:颈夹脊、风池、大椎、阿是穴;配穴:肩井、肩髃、曲池、外关、中渚、合谷、后溪、百会落枕(痹证、项强)主穴:风池、大椎、阿是穴、后溪、悬钟;配穴:落枕 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颈夹脊、外关肩关节周围炎(漏肩风、冻结肩、肩凝证)主穴:肩髃、肩贞、臂臑、肩髎、 阿是穴;配穴:曲池、天宗、外关、合谷、条口、肩井、中渚、承山、臑俞肱骨外上髁炎(肘痛、肘劳、伤筋)主穴:阿是穴;配穴:曲池、手三里 急性腰扭伤(闪腰)主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配穴:后溪、 委中、腰痛(手针)、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痹证、腰痛)主穴:相应夹脊穴、肾俞、大肠俞、秩边、 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中、昆仑、阿是穴(压痛点) ;配穴:腰阳关、 志室、殷门、风市、阴陵泉、三阴交、命门、 足底痛(跟痛)主穴:阿是穴(压痛点) 仆参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历节风)主穴: 命门、曲池、外关、足三里;配穴:肩髃、肩髎、尺泽、少海、阳溪、阳谷、阳 池、大陵、八邪、四缝、环跳、 仑、八风、 阳痿(阴痿)主穴:关元、 足三里、命门、中极、膀胱俞、 痛经(少腹痛) 主穴:关元、中极、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次髎; 配穴: 水 道, 大赫,地机, 太冲, 归来, 脾俞, 血诲, 肝俞,肾俞, 命门每次取穴 4-6 个。
四、药物的选择1 基础方:川乌、草乌、芒硝、生栀子、生大黄、冰片、葛根、赤芍、丹皮、延 胡索2 血瘀为主者:加当归、红花、川芎 3风湿为主者:加威灵仙、羌活、白芷 4 脾肾阳虚者:加川椒、肉桂 根据中医的辩证,属血瘀者 1+2,属风湿者 1+3,属脾肾阳虚者 1+4,五、操作步骤1、药物制备及准备:1)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 专用制剂室完成。
山茱萸西辛敷脐治阳痿效果也很好
配方及用法:山茱萸30克,西辛10克,共为细末。
用上药适量,加温水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脐部,用胶布固定,晨起取下。
治疗期忌房事。
疗效:11例全部为门诊病人,病程3个月~4年。
阴经完全不能勃起者6例,举而不坚着5例,均不能完成正常性生活。
全部病例均系多种中西药药物治疗无效者。
11例经治疗后痊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91%。
验例:张某,53岁,1991年6月13日出诊。
形寒肢冷,小腹拘急,性欲低下2年余,阳事举而不坚,且不持久,同房每每不能入巷,渐至萎软不用,甚为苦恼。
曾服用男宝、海马巴戟丸,三肾丸等补肾壮阳药物,毫无改善。
诊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玄。
此乃邪袭经络,肾窍郁闭,宗筋失用。
嘱其用山茱萸细辛依法敷脐部。
1周后阳事渐兴,2周后性欲增强,阴茎勃起及房事均恢复正常。
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朱某,28岁,1990年3月18岁初诊。
患者结婚2年余,近4个月阴茎临阵不举,偶有勃起,举而不坚,经多方求治,收效甚微。
诊见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嘱其用山茱萸细辛敷脐,5日后阴茎勃起亦能入巷,依法治疗10余日,阳事大兴,性功能完全恢复。
体会:阳痿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
方中山茱萸辛苦性温,功能温中散寒,是外治良药:细辛辛温,具走窜之性,通
窍活络之功。
所治之病例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疗效可靠。
荐方人:吉林省肿瘤医院冷长春等人
引自:1997年第3期《中国民间疗法》。
穴位贴敷法如何治阳痿的
阳痿是指男性在性生活时阴茎不能勃起或虽能勃起但勃起不坚无法插入阴道进行性交的一种病症,其学名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引起阳痿的原因很多,一是精神方面的因素,如因某些原因导致心情紧张,过度疲劳,心情不畅,夫妻间感情冷漠,性知识缺乏以及不正确的性认识均可导致阳痿,此患者占90%以上。
二是器质性方面的因素,多见于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神经系统疾病、血管性疾病、内分泌异常、传染病、血液病、药物、手术等,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切除术、睾丸炎、阴茎先天性畸形、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外伤性无睾症、心肺功能不全、脊髓损伤以及饮酒过度等,此类患者只有3%一10%o临床上将阴茎完全不能勃起者称为完全性阳痿;阴茎虽能勃起但不具有性交需要的足够硬度者称为不完全性阳痿;从发育开始后就发生阳痿者称原发性阳痿;50岁以上的男子出现阳痿,多数是生理性的退行性变化。
阳痿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其病因病机主要有四点。
一是命火虚衰,多由房事过度,或少年频犯手淫,以致精气虚损,命门火衰,阳并不举。
二是劳伤心脾,多因思忧劳倦,饮食不节,损伤心脾,以致生化无源,气血两虚,宗筋失养而致。
三是情志内伤,恐惧郁怒均可造成气血失常,不能充达前阴而致;四是湿热下注,因恣食肥甘,嗜酒过度,积滞生湿,郁久化热,下注前阴,宗筋弛纵,则阳事难举。
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1:
取心俞、肾俞、关元、阳陵泉穴。
用“冬病夏治消喘膏”。
取炙白芥子21份,元胡21份,甘遂12份,细辛12份,生姜适量。
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
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粉(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药膏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
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米贴纸中心部位,贴敷于心俞、肾俞、关元、阳陵泉穴上。
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一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
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揭去。
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膏干燥后揭去。
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宁心安神、温阳补肾的功效,用于治疗阳痿。
穴位贴敷法2:
取膏盲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穴。
用“天灸膏1方”。
取白芥子、斑蝥各等份,共研极细末,用50%二甲基亚矾调成软膏。
用时取麦粒大小的药膏,放置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膏盲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穴上。
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一3个疗程,连续贴治3。
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3小时,儿童相应缩短。
一般揭去药膏后即起水疱,逐渐干瘪结痴。
水疱不可擦破,若破裂,用甲紫涂擦。
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用于治疗阳痿。
穴位贴敷法3:
取心俞、肾俞、次髎、关元、足三里穴。
用“天灸膏2方”。
取白芥子、甘遂、麻黄、细辛、半夏、元胡,各药等量烘干,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
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饱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
取药膏3克,摊涂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在药膏上面点少许麝香(或冰片),贴敷于心俞、肾俞、次髎、关元、足三里穴上。
固定3~4小时后取下。
每年治疗4次,即“头伏”、“中伏”、“末伏”第1天的当日中午时分各贴敷1次,“末伏”后10天左右再敷贴第4次以巩固疗效,每年4次为一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
此方法具有交通心肾、温肾壮阳的功效,用于治疗阳痿。
穴位贴敷法4:
取肾俞、心俞、阳陵泉、太溪穴。
用“白芥子泥丸”。
取白芥子15克,洋金花9克,甘遂9克,细辛9克,察香(或冰片)0.3一0.5克,鲜生姜适量。
将前4味药物烘干,与麝香(或冰片)共研为极细末,和匀,密封备用。
临用前取出药末工1/3,徐徐加人刚刚挤压出的鲜姜汁(生药末和鲜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制成膏,以能够成行而不散为度,搓成圆柱状,然后切成直径1 .3厘米、厚约0.3厘米的小圆饼。
取心俞、肾俞、中极、阳陵泉、太溪穴,常规消毒,用毫针点刺不留针,出针后即将药饼分置各穴上,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覆盖固定,贴治(同时休息)3一4小时方可揭去。
个别对药物过敏的患者,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可提前揭去。
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不宜再用此法治疗。
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每年贴敷3次。
如法连续贴敷治疗3年。
第2、第3次贴治时局部皮肤有红晕不影响治疗,但如有破损尚未恢复时可根据辨证另取他穴。
此方法具有补益心肾、壮阳起痿的功效,用于治疗阳痿。
穴位贴敷法5:
取脾俞、肾俞、次髎、阳陵泉、太溪穴。
用“冬病夏治膏1方”。
取白芥子3份,元胡1份,甘遂1份,细辛1份,肉桂适量,生姜适量。
取前4味药物烘干,共研细粉,过100目筛储瓶备用。
再取肉桂适量研为细粉,过120目筛储瓶备用。
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调成膏状,药膏的直径为1.3厘米、厚约0. 3厘米。
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再将肉桂粉少许均匀地撒于药膏之上,贴敷于脾俞、肾俞、次髎、阳陵泉、太溪穴上。
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贴3次为1个疗程。
必要时前3天可各增贴1次,连续贴2一3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
5小时,儿童相应缩短。
个别对药物过敏,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者,可提前揭去。
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健脾补肾、滋阴壮阳的功效,用于治疗阳痿。
穴位贴敷法6:
取心俞、肾俞、次髎、中极、阳陵泉穴。
用“冬病夏治膏2方”。
取白芥子20克
,元胡18克,细辛18克,甘遂20克,麻黄20克,麝香(或冰片)少许,生姜适量。
将上述前5味药物烘干,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
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调成膏状,药膏的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
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再点少许麝香(或冰片),贴敷于心俞、肾俞、次髎、阳陵泉、太溪穴上。
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
5小时,儿童相应缩短。
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
此方法具有清心、固肾、止遗的功效,用于治疗遗精。
穴位贴敷法7:
取脾俞、肾俞、关元、阳陵泉、太溪穴。
用“冬病夏治膏5方”。
取白芥子30克,甘遂15克,细辛15克,巴豆20克,轻粉10克,冰片2克,炼蜜50克。
将前4味药物烘干,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
用时将药末兑入轻粉和冰片共研,再加炼蜜调成软膏状,药膏直径1.3厘米、厚约0.3米。
取适量软膏摊置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脾俞、肾俞、关元、阳陵泉、太溪穴上。
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连续贴敷3次为1个疗程。
必要时前3天可各贴1次或隔2天贴敷1次,连续贴2一3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
成人每次的时间为4一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
如贴后有灼烧或疼痛感,可提前揭去。
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如局部有发热、发痒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末干燥后再揭去。
此方法具有健脾益肾、温壮元阳的功效,用于治疗阳痿。
穴位贴敷法8:
取大椎、心俞、肾俞、关元、三阴交、太溪穴。
用“冬病夏治膏6方”。
取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苍术、川穹等,各药等量烘干研末,过100目筛,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小圆饼,摊敷于5厘米x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大椎、心俞、关元、三阴交、太溪穴上。
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
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 ~6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儿童相应缩短。
如贴后有灼烧或疼痛感,可提前揭去。
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如局部有发痒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末干燥后再揭去。
方法具有温阳益肾的功效,用于治疗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