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2
注意事项;1、具体敷贴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患者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2、如局部出现过敏反应,可涂擦抗过敏药物;若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予处理,待自行吸收,水泡过大,可用无菌针头剌破,排除积液后消毒,用无菌纱布覆盖。
3、发热、出血性疾病、孕妇、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过敏体质、瘢痕体质、贴敷部位有溃疡及感染禁用。
久病、体弱、幼儿慎用。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4、。
穴位贴敷流程及评分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穴位贴敷疗法的流程与评分标准详解穴位贴敷,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在特定穴位上贴敷药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穴位贴敷法操作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操作前准备20分,操作流程60分,操作后评价15分,总分100分。
操作前准备:操作者应穿戴整洁,核对医嘱和治疗单。
在操作前评估患者的主要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体质和敷药部位皮肤情况以及心理状况。
同时,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并取得患者的配合。
操作前应洗手并戴口罩,准备好所需物品。
操作流程:操作者应携带所需物品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部位,并做好解释。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敷药部位并保暖。
确定俞穴部位后,再次核对患者、药物和穴位。
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皮肤后,取适量药物摊于胶布上。
再次核对后,将摊有药物的胶布贴在穴位上。
敷药毕后,协助患者衣着,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询问患者对操作的感受,告知注意事项并致谢。
最后,洗手并在治疗单执行单及时间栏上签名和签时间。
操作后评价:操作者应将使用后物品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处置。
正确指导患者勿剧烈活动,以免松脱。
告知患者局部可能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症状,并适当按摩贴敷位置。
如有不适,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给予正确处理。
同时,提醒患者药物有污染衣物的可能。
评分标准:操作前准备20分,操作流程60分,操作后评价15分,总分100分。
操作者在操作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评估患者情况、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以及准备所需物品。
在操作流程中,应核对患者、药物和穴位,并正确清洁皮肤、贴敷药物。
操作者还应正确指导患者,包括勿剧烈活动、可能出现的过敏症状以及如何按摩贴敷位置。
在操作后评价中,操作者应正确处置使用后物品,并提醒患者药物有污染衣物的可能。
小儿穴位贴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操作项目操作内容分值扣分操作目的用于小儿感冒、咳嗽、小儿腹泻、厌食、虫积等症状。
评估要点评估患儿皮肤有无破损,有无过敏,有无红肿。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4操作准备操作用物:治疗盘、弯盘、棉签、酒精、神阙贴数个、医用垃圾桶。
31)核对医嘱。
5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腕带,评估患儿,向家长解释以取得合作。
103)洗手,戴口罩。
24)备齐用物携至患儿床旁,再次核对。
105)选择合适的穴位治疗部位,用75%酒精棉球擦拭皮肤,待干。
206)将神阙贴敷贴于穴位处,指导保留8~10小时。
107)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询问患儿家长需要。
88)处理用物。
59)洗手,取口罩。
310)记录。
10 操作步骤11)操作时间:完成时间限五分钟以内。
5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 5指导要点1、告知患儿家属穴位治疗目的及部位。
2、告知患儿家属如皮肤出现红、痒,及时告知。
注意事项1、皮肤过敏者、皮肤破损部位慎用。
2、如出现皮肤红痒,可缩短使用时间或暂停使用,并用外用软膏对症处理。
3、初次使用或2岁以下婴幼儿可酌情减少敷贴时间,4~6小时/次,每天交替更换治疗部位。
评分标准(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
(3)关心、体贴患儿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
(4)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
穴位贴敷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确认贴敷穴位: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诊断结果,确定需要贴敷的穴位。
清洁皮肤: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洁贴敷区域的皮肤,确保皮肤表面干净。
准备贴敷材料:选择合适的贴敷材料,如医用胶布、穴位贴等。
2.贴敷操作:找准穴位:使用解剖知识和准确的位置描述找到目标穴位。
轻轻按压:用手指轻轻按压穴位,以帮助放松组织和增加敏感度。
进行贴敷:将贴敷材料贴在穴位上,确保贴敷牢固但不过紧。
固定贴敷:使用适当的方法固定贴敷材料,以防止脱落或移动。
检查舒适度:询问患者是否感觉舒适,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贴敷完成:注意观察:在贴敷过程中和之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适情况。
记录信息:记录贴敷穴位、贴敷材料、贴敷时间等相关信息。
给予指导:向患者说明贴敷之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适反应。
二、评分标准在穴位贴敷操作中,可根据以下评分标准对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估:1.穴位定位准确性:根据解剖知识和位置描述,准确找到目标穴位。
2.贴敷技巧熟练度: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技巧水平。
3.贴敷牢固性:贴敷材料固定程度,确保贴敷牢固但不过紧。
4.卫生操作规范性:操作过程中的卫生规范和清洁程度。
5.患者舒适度:根据患者感觉和反馈,评估贴敷过程是否舒适。
评分标准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五分制或十分制来进行评估,并记录评分结果。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贴敷操作的参考,以提高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关于穴位贴敷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的文档内容。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辅助,请随时告知。
穴位贴敷方法操作流程及评分要求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认使用的穴位贴敷方法,如温敷、冷敷或药物贴敷等。
- 准备所需的穴位贴敷材料,如贴敷片、贴敷粉、药物等。
- 清洁双手,确保清洁卫生。
2. 确定穴位贴敷部位- 根据病情或需求,确定需要进行贴敷的穴位。
- 查阅相关参考资料或咨询医护人员,了解每个穴位的具体位置。
3. 准备穴位贴敷部位- 清洁贴敷部位,可以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洗液进行清洁,确保无异味和红肿等异常情况。
- 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干贴敷部位。
4. 进行穴位贴敷- 根据选择的穴位贴敷方法,将贴敷片、贴敷粉或药物等均匀地涂抹于穴位贴敷部位。
- 轻轻按压贴敷材料,使之与皮肤接触紧密。
5. 固定贴敷材料- 根据需要,可以用绷带、胶带或拇指固定贴敷材料,确保贴敷材料不易脱落。
- 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贴敷效果。
6. 穴位贴敷时间- 根据具体贴敷方法的要求,确定穴位贴敷的时间长度。
- 在贴敷过程中,注意观察贴敷部位的情况,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及时停止贴敷。
7. 拆除贴敷材料- 在贴敷时间到达后,根据要求,轻柔地拆除贴敷材料。
- 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伤害皮肤。
8. 清洁和保养- 清洁贴敷部位,可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洗液进行清洁。
- 保持贴敷部位干燥,避免感染和其他不适。
二、评分要求在操作穴位贴敷方法时,可以根据以下评分要求进行评估和记录。
评分维度:- 穴位定位准确性- 洁净操作程度- 贴敷材料涂抹均匀度- 固定贴敷材料的有效性- 监控贴敷时间的准确性- 贴敷后的清洁和保养程度评分标准:- 优秀:操作准确,洁净程度高,贴敷材料涂抹均匀,固定有效,监控时间准确,清洁和保养完善。
- 良好:操作基本准确,洁净程度较高,贴敷材料涂抹基本均匀,固定基本有效,监控时间基本准确,清洁和保养较为完善。
- 合格:操作准确度有待提高,洁净程度待提高,贴敷材料涂抹有不均匀情况,固定不够有效,监控时间不够准确,清洁和保养有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