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极管应用电路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88.50 KB
- 文档页数:6
三极管常用应用电路及分析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
在电子领域中,三极管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振荡电路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三极管的常用应用电路及其分析。
首先,我们来介绍三极管的放大电路应用。
放大电路可以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值,并输出一个放大后的信号。
三极管可以作为放大器的关键部件,用于放大音频信号和射频信号等。
常见的三极管放大电路有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和共集放大电路。
共射放大电路是最常见的三极管放大电路之一。
在共射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输入端,基极作为控制端,集电极作为输出端。
输入信号被施加在发射极上,通过基极到地的电阻进行偏置。
当输入信号引发了一定的输入电流时,三极管将放大这个电流,并通过负载电阻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共射放大电路具有较大的增益、较低的输出阻抗和较高的输入阻抗,可用于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等应用。
共基放大电路是另一种常见的三极管放大电路。
在共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基极作为输入端,发射极作为控制端,集电极作为输出端。
输入信号直接施加在基极上,通过发射极到地的电阻进行偏置。
当输入信号引发了一定的输入电流时,三极管将放大这个电流,并从集电极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共基放大电路具有较低的输入阻抗、较大的电流放大倍数和较小的输出阻抗,常用于射频放大等应用。
共集放大电路是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另一个常见形式。
在共集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输入端,基极作为控制端,发射极作为输出端。
输入信号通过集电极到地的电阻进行偏置,并施加在集电极上。
当输入信号引发了一定的电流时,三极管将放大这个电流,并通过基极到地的电阻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
共集放大电路具有较大的输入阻抗、较大的输出电流和较小的输出阻抗,可用于阻抗匹配和信号隔离等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三极管的开关电路应用。
开关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常用于数字电路和计算机器件等。
三极管开关电路可以实现高频开关功能,用于模拟开关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中。
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用于放大电流信号。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电路的原理和特点。
我们来了解一下三极管。
三极管是一种具有放大作用的电子元件,由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组成。
它具有放大电流的功能,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更大的电流输出。
而串联两个三极管可以进一步增强放大效果。
在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中,第一个三极管被称为输入级,第二个三极管被称为输出级。
输入级负责将输入信号放大,输出级负责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
当输入信号进入电路时,首先经过输入级的放大。
输入级的基极接收输入信号,通过调整输入电流来控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
这样,输入信号就被放大了。
然后,放大后的信号进入输出级。
输出级的基极连接到输入级的集电极,通过输入级的电流控制输出级的电流。
输出级将输入级放大的信号继续放大,并输出到负载电阻上。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有以下特点:1. 高增益:两个三极管的串联可以使整个电路的增益更高。
输入级放大后的信号经过输出级的再放大,最终输出的信号幅度较大。
2. 低失真:由于两个三极管的串联,信号在经过两个级别的放大过程中,失真较小。
因此,输出信号更加准确,与输入信号相差较小。
3. 宽频带: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路具有较宽的频带宽度。
这是因为输入级和输出级分别负责不同的频率段的放大,使整个电路能够放大较宽范围的频率信号。
4. 稳定性好: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路对外界干扰和温度变化的稳定性较好。
这是因为两个级别相互耦合,通过共用的电流和电压来实现信号的放大,减少了外界干扰对电路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和使用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时,要合理选择三极管的参数,以确保电路的工作稳定和放大效果。
此外,还需要注意电路的供电稳定性和负载的匹配。
总结起来,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具有高增益、低失真、宽频带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它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如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
三极管开关电路设计三极管开关电路设计引言: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其中,三极管开关电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三极管开关电路的设计原理、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一、设计原理三极管开关电路是利用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和开关特性来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大小,来控制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
设计步骤:1. 确定输入信号的大小和形式:根据所需的控制功能,确定输入信号的大小和形式,可以是直流电压或者脉冲信号。
2. 选择三极管型号: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和工作频率,选择合适的三极管型号,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放大能力和开关速度。
3. 确定电路拓扑结构: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常见的有共射、共基和共集等。
4. 确定电路参数:根据三极管的数据手册和电路设计要求,确定电路的各种参数,如电阻、电容等。
5. 进行电路仿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6. 进行实际电路搭建:根据仿真结果,进行实际电路的搭建,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7. 进行测试和调试:对实际搭建的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电路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二、特点三极管开关电路具有以下特点:1. 响应速度快:三极管具有较高的开关速度,可以实现快速的开关控制。
2. 控制灵活: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大小和形式,可以实现对电路的灵活控制。
3. 放大能力强:三极管具有较高的放大能力,可以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度。
4. 体积小:由于三极管本身体积小,因此三极管开关电路可以实现紧凑的设计。
三、应用领域三极管开关电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源开关:三极管开关电路可以用于电源开关控制,实现对电源的高效开关和调节。
2. LED驱动:三极管开关电路可以用于LED灯的驱动控制,实现对LED灯的亮度调节和开关控制。
3. 电机控制:三极管开关电路可以用于电机的控制,实现对电机的启停和速度调节。
电路基础原理二极管与三极管电路基础原理:二极管与三极管在现代电子技术中,二极管与三极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电路中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元件之一。
它们的发展历程和原理理解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爱好者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二极管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元件,它有两个端口,即两个引脚。
它的一端被称为阳极(也叫P端),另一端被称为阴极(也叫N 端)。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PN结,这是由P型薄层半导体材料和N 型薄层半导体材料之间形成的结构。
当二极管极性正向(P端连接正电压,N端连接负电压)时,电流可以顺利通过,这被称为导通状态。
而当二极管极性反向(P端连接负电压,N端连接正电压)时,电流会被阻断,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通过这种特性,二极管可以用来实现电流的整流功能。
它可以将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通过只允许一个方向的电流流动,屏蔽了负半周期的信号。
二、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由PNP或NPN型晶体管构成的半导体器件。
它有三个引脚,被称为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三极管有两种常见的工作模式:共射极和共集极。
在共射极模式下,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被用来控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
而在共集极模式下,输入信号通过基极,被放大输出到集电极,集电极是输出端。
基于这两种模式,三极管可以被用作放大器、开关和电压比较器。
作为放大器,它可以放大小信号以便更好地驱动负载。
作为开关,三极管在输入电压高于某个阈值时导通,低于阈值时截止,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
作为电压比较器,它可以接收两个电压信号并比较它们的大小,输出相应结果。
三、二极管与三极管的应用二极管和三极管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应用广泛,成为无线通信、计算机科学、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本元件。
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射频二极管被用来作为开关,控制高频信号的传输。
而三极管被用于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设备中的放大电路,使得弱信号可以被放大后输出到扬声器。
此外,二极管和三极管还常用于电源电路中,用于整流、稳压和滤波等功能,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y2三级管参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y2三极管,也被称为二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元件,常用于放大、开关等电路中。
y2三极管的参数对于电路设计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这些参数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y2三极管的几个重要参数及其含义。
1. 饱和电压(VCEsat):饱和电压是指在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在饱和状态下,三极管的开关速度较快,可以快速响应信号。
饱和电压越小,三极管在饱和状态下的性能就越好。
2. 最大集电极电压(VCEO):最大集电极电压是指三极管能够承受的最大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超过这个电压值,三极管可能会烧坏。
因此在电路设计时需要考虑集电极电压的问题,以确保不会损坏三极管。
4. 直流增益(hFE):直流增益是指三极管放大直流信号时的放大倍数。
直流增益越大,三极管的放大效果就越好。
工程师通常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直流增益值来设计电路。
5. 频率特性:三极管的频率特性指的是在不同频率下的工作性能。
三极管的频率特性决定了它适用于哪种频率的信号放大。
在设计高频率电路时,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频率特性的三极管。
y2三极管的参数对于电路设计和性能至关重要。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选择三极管时需要考虑这些参数的具体数值,以确保电路性能稳定可靠。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二篇示例:y2三极管,又称为场效应三极管(FET),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器件,在电子电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的参数包括很多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y2三极管的参数。
y2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之一是导通电阻。
导通电阻是指在y2三极管导通状态下的电阻大小,一般用单位欧姆来表示。
导通电阻大小直接影响y2三极管的导通能力,导通电阻越小,y2三极管导通能力越强。
通过控制y2三极管的导通电阻,可以实现对电路中电流的调节。
导通电阻也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导通电阻越大,导通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三极管常用电路1.三极管偏置电路_固定偏置电路如上图为三极管常用电路中的固定偏置电路:Rb的作用是用来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路Ib,Ib称为偏流,Rb称为偏流电阻或偏置电阻.改变Rb的值,就可以改变Ib的大小。
图中Rb固定,称为固定偏置电阻。
这种电路简单,使用元件少,但是由于晶体管的热稳定性差,尽管偏置电阻Rb固定,当温度升高时,晶体管的Iceo急剧增加,使Ie也增加,导致晶体管工作点发生变化.所以只有在温度变化不大,温度稳定性不高的场合才用固定偏置电路2。
三极管偏置电路_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如上图为三极管常用电路中的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晶体管的基极偏置电阻接于集电极。
这个电路好象与固定偏置电路在形式上没有多大差别,然而正是这一点,恰恰起到了自动补偿工作点漂移的效果。
从图中可见,当温度升高时,Ic增大,那么Ic上的压降也要增大,使得Uce下降,通过Rb,必然Ib也随之减小,Ib的减小导致Ic的减小,从而稳定了Ic,保证了Uce基本不变。
这个过程,称为负反馈过程,这个电路就是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
2.三极管偏置电路_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如上图为三极管常用电路中的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这个电路通过发射极回路串入电阻Re和基极回路由电阻R1,R2的分压关系固定基极电位以稳定工作点,称为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
下面分析工作点稳定过程。
当温度升高,Iceo增大使Ic增加。
Ie也随之增加。
这时发射极电阻Re上的压降Ue=Ie*Re 也随之升高。
由于基极电位Ub是固定的,晶体管发射结Ube=Ub—Ue,所以Ube必然减小,从而使Ib减小,Ic和Ie也就减小了。
这个过程与电压负反馈类似,都能起到稳定工作点的目的.但是,这个电路的反馈是Ue=Ie *Re,取决于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无关,所以称电流负反馈。
在这个电路中,上,下基极偏置电阻R1,R2的阻值适当小些,使基极电位Ub主要由它们的分压值决定。
发射极上的反馈电阻Re越大,负反馈越深,稳定性越好。
三极管组成的电流源电路设计
三极管组成的电流源电路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大小。
2. 选择合适的三极管:根据输出电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三极管型号和规格。
3. 设计电路:根据三极管的特性,设计合适的电路,使得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并能够稳定输出电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三极管组成的电流源电路设计示例:
1. 选择合适的三极管:假设需要输出10mA的电流,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NPN三极管,如2N3904。
2. 设计电路:将三极管的B极通过一个可调电阻Rb连接到电源Vcc,C极通过一个负载电阻Rc连接到地,同时将C极通过一个可调电阻Re连接到地。
调整Rb和Re的值,使得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并能够稳定输出10mA的电流。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三极管组成的电流源电路设计示例,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源电压、负载电阻等。
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以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为标题,我们将探讨这种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电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可以将输入信号的电流放大到更大的值,以便驱动负载或其他电路。
在这种电路中,两个三极管被串联连接,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放大电路。
让我们了解三极管的基本原理。
三极管由三个区域组成,分别是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
当正向偏置电压施加在发射和基区之间时,发射区中的电子会被注入到基区,形成一个电流。
这个电流的大小由输入信号的幅度决定。
在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中,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到输入信号,而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到第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
这种串联连接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的电流放大,并传递给输出。
当输入信号施加在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上时,它会导致基区中的电子注入到集电区。
这个电流经过第一个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后,传递到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
第二个三极管再次放大这个电流,并将其传递到输出。
通过这种方式,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的电流放大到更大的值。
这种电路的放大倍数可以通过调整三极管的参数和偏置电压来控制。
通过适当的设计和调整,我们可以实现很高的放大倍数。
这种电流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例如,在音频放大器中,这种电路可以放大音频信号,使其足以驱动扬声器。
在无线电接收器中,这种电路可以放大接收到的信号,使其足以被后续电路处理。
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还可以用于放大传感器输出信号。
许多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才能被其他电路或设备处理。
通过使用这种电流放大电路,我们可以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级别。
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和实现一个稳定和可靠的电流放大电路并不容易。
它需要精确的元器件选择、合理的电路布局和适当的参数调整。
此外,对于高频信号的放大,还需要考虑信号的失真和噪声问题。
两个三极管串联的电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子电路。
它可以将输入信号的电流放大到更大的值,以便驱动负载或其他电路。
什么是三极管它在电路中的应用有哪些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也被称为双极型晶体管(BJT)。
它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常用于电路中的放大、开关、调节及稳压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什么是三极管,以及它在电路中的各种应用。
一、什么是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三层结构。
它包括一个发射极(Emitter)、一个基极(Base)和一个集电极(Collector)。
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有一层非常薄的绝缘层,称作基极结(Base Junction),而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有一层较厚的绝缘层,称作集电极结(Collector Junction)。
三极管有两种类型,分别是NPN型和PNP型。
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是N型的,而集电极是P型的;PNP型三极管则相反。
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类似,只是有些电流方向和电压极性上的差异。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PN结的正向和反向偏置。
当基极结处于正向偏置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形成一个低电阻通路,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当基极结处于反向偏置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形成一个高电阻区域,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二、三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1. 放大器三极管最常见的应用是作为放大器。
它可以将弱小的电信号放大成较大的电流或电压信号。
在放大器电路中,输入信号通过基极输入,而输出信号则从集电极输出。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可用于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等各种放大器电路中。
2. 开关三极管还可作为电路的开关。
当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电路中没有输出;而当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时,电路中有输出。
通过控制三极管的输入信号可以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
例如,三极管在计算机内存芯片中作为开关用于控制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3. 调节与稳压三极管还可以用于电路的调节与稳压。
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大小和频率,可以实现对电路输出的调节。
三极管的稳压功能可通过采用特定的电路设计和外部连接元件实现,例如稳压二极管(Zener Diode)和电压调节器。
二极管和三极管控制的转灯电路二极管和三极管控制的转灯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用于实现交替闪烁的效果。
它们通过灵活的电子元件设计,使得灯光在时间序列上交替变化,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变化和美感。
转灯电路的核心是二极管和三极管。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元件,它只能让电流从阳极流向阴极,而不允许反向流动。
这个特性可以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流向,从而实现灯光的闪烁效果。
三极管则是一种控制电流放大的元件。
它有三个电极,分别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通过输入电流到基极,可以控制集电极输出的电流。
由于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可以利用它来控制灯光的亮度。
在转灯电路中,通常会使用两个二极管和一个三极管。
当电路上的交流电源施加在二极管上时,只有当电压的极性与二极管导通方向一致时,电流才能通过。
这样,当电压的极性变化时,二极管的导通状态也会相应变化。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灯光的交替闪烁。
三极管在转灯电路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通过控制基极输入电流的大小,可以调节集电极输出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灯光的亮度。
当基极电流为零时,灯光熄灭;当基极电流为最大值时,灯光最亮。
此外,通过连接多个二极管和三极管,可以实现更复杂的转灯效果。
例如,通过连接多个二极管和三极管的串联和并联组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转灯电路,实现各种各样的闪烁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转灯电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在交通信号系统中,通过控制转灯电路,可以实现红绿灯的交替显示;在电子产品中,转灯电路也常用于指示灯的控制,提高产品的交互体验。
总结起来,二极管和三极管控制的转灯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能够实现灯光的交替闪烁效果。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转灯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转灯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提高了产品的交互体验。
希望本文对读者理解转灯电路的原理和应用有所帮助。
课题一 二、三极管应用电路设计任务一 二极管双向限幅电路【设计要求】已知输入电压为5sin ωt V ,请用小功率晶体二极管制作一个输出电压大约在-2.7V ~2.7V 范围之间变化的限幅电路。
1、相关知识 (1)基本概念所谓限幅电路是限制信号输出幅度的电路,它能按限定的范围削平信号电压的波形幅度,是用来限制信号电压范围的电路,又称限幅器、削波器等。
限幅电路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整形、波形变换、过压保护等电路。
(2)功能分类限幅电路按功能分为上限幅电路、下限幅电路和双向限幅电路三种。
上限幅电路在输入电压高于某一上限电平时产生限幅作用;下限幅电路在输入电压低于某一下限电平时产生限幅作用;双向限幅电路则在输入电压过高或过低的两个方向上均产生限幅作用。
(3)工作原理二极管双向限幅电路如图2.1.1(a )所示,VD1、VD2均为硅二极管,设输入电压为U i =(5sin ωt)V 时,VD1的导通条件是V A >2.7V ;VD2的导通条件是V A <-2.7V 。
所以,当U i >2.7V 时,VD1导通,VD2截止,U o =2.7V ;当U i <-2.7V 时,VD1截止,VD2导通,U o =-2.7V ;当-2.7V <U i <2.7V 时,VD1截止,VD2截止,U o =U i ;其输出波形见图2.2(b )中红线所示。
2、电路设计 (1)确定方案因为设计要求输出电压大约在-2.7V ~2.7V 范围之间变化,所以此电路应确定为图2.2(a )所示的二极管双向限幅器。
(2)选择器件 1)限幅二极管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型号为1N4148硅材料小功率高速开关二极管,其正向工作电流在150mA 左右。
2)限流电阻若取1N4148二极管的正向电阻RF 为200Ω,反向电阻Rr 为500K Ω,则Ω=⨯⨯==K R R R r f 10105002003。
(3)仿真实验1)进入Windows 环境并建立用户文件夹图2.1.1 双向限幅电路及输入、输出波(a ) (b )例如在Windows环境下建立自己的文件夹为“D:\二极管双向限幅电路”,以便保存“.ewb”文件。
2)创建二极管双向限幅仿真电路①双击EWB图标启动EWB软件。
②按图2.2(a)所示,在电路工作区连接电路。
③按要求给元器件标识、赋值。
④通过设置导线颜色来区分示波器显示输入、输出波形不同的颜色。
⑤确保电路图无误后,单击“File”菜单,将设计好的文件保存在“D:\XF”文件夹中。
⑥双击示波器面板,如图2.1.1(b)所示。
⑦单击主窗口右上角按钮,运行电路,观察示波器显示输入和输出波形。
⑧在示波器面板上设置合适的显示参数,以便于观察波形和读取数据。
⑨将R改成10K电位器,调整其大小,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提示:仿真时,示波器显示屏闪动太快,无法看清波形,请单击主窗口右上角按钮,使示波器屏幕暂停。
3、安装调试(1)实训器材1)常用电子组装工具。
2)万用表。
3)直流稳压电源。
4)双踪示波器。
4)配套电子元器件见表2.1.1(2)操作步骤1)按图2.2(a)绘出装配草图。
2)对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进行检测与筛选。
3)按照装配草图进行装配,常规工艺按模块一课题二中的任务五要求。
4)装配完成后进行自检,正确无误后才能通电调试。
4、实训报告(1)写明实训日期、目的、实训器材及详细实训步骤。
(2)记录实训所测数据,并与理论设计值进行比较。
(3)对电阻R的作用进行讨论分析。
任务二三极管开关电路【设计要求】图2.2.1所示为某电路的状态指示驱动部分,VT3工作在截止状态时,要求LED点亮;VT3工作在饱和状态时,要求LED熄灭;请完成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图 2.2.1 状态指示驱动电1、相关知识图2.2.2(a )、(b )分别是NPN 三极管的共发射极电路和输出特性曲线。
(1)三种工作状态图2.2.2(b )有三种工作区,即:截止区、线性区、饱和区。
三极管是以B 极电流I B 作为输入,控制整个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1)截止区:I B 趋近于0(U BE 亦趋近于0),C 极与E 极间约呈断路状态,I C =0,U CE =U CC 。
2)放大区(线性区):B-E 结面为正向偏压,B-C 结面为反向偏压,I B 的值适中(U BE =0.7V ), I C =h FE ·I B 呈比例放大,U CE =U CC -R C ·I C = U CC -R C ·h FE ·I B ,且可被I B 控制。
3)饱和区:I B 很大,U BE =0.8V ,U CE =0.2V ,U BC =0.6 V ,B-C 与B-E 两结面均为正向偏压,C-E 间等同于一个带有0.2 V 电位落差的通路,可得I C =(U CC -0.2)/ R C ,I C 与I B 无关了,因此时的I B 大过线性放大区的I B 值,I C <h FE ·I B 是必然的。
(2)工作原理三极管在截止状态时,C-E 间如同断路;在饱和状态时,C-E 间如同通路(带有0.2V 电位降),因此可以作为开关。
控制此开关的是I B ,也可以用U BE 作为输入控制信号。
简单的三极管开关电路如图2.2.3所示,改变输入信号U IN 可以控制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当三极管开关为断路时,U OUT =U CC =12V ,LED 灭。
当三极管开关通路时,U OUT =U CC =0.2V ,LED 亮。
图2.2.4(a )、(b )分别是三极管开关的通路、断路状态所对应的等效电路。
图2.2.2三极管共射极电路及输出特性曲(a) (b)(a)断路状态 (b)通路状态图2.2.4 三极管开关状态等效电图 2.2.3 简单的三极管开关电2、电路设计 (1)电路分析如图2.2.1所示,以三极管VT4为核心组成了一个电子开关电路,电子开关的通断受控于VT3的工作状态,而VT3的工作状态又受控于前级来的输入信号U IN 。
当U IN >0.7V 时,VT3饱和导通,VT3的U CE 间电压约为0.2V 左右,相当于把VT3的集电极电位拉到地;从而使VT4截止,C-E 间如同开关路开,VD2熄灭。
当U IN <0.3V 时,VT3截止,,相当于C-E 间断路,其电压约为电源电压6V 左右;此时,电源电压经R6、R7加到VT4的基极,使VT4饱和导通,C-E 间如同开关接通,VD2点亮。
综上所述,VD2熄灭指示VT3输出低电平,VD2点亮指示VT3输出高电平。
(2)选择器件 1)三极管的选择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似乎任何一种型号的三极管都可做为电子开关来使用,可见开关三极管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试验中,不一定非要专用的开关三极管。
在这里我们选用C9014NPN 型三极管。
9014三极管主要参数为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P CM =0.4W (Tamb=25℃)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 CM =0.1A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 CE(sat)=0.3V (I C =100mA ,I B =5mA ) 基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 BE(sat)=1V (IC=100mA ,IB=5mA ) h FE 60~10009014管脚排列如图2.2.5所示。
2)发光二极管的选择采用Φ为5mm (或3mm )单色普通发光二极管,其型号可选用厂标BT101。
测试电流取10mA 。
3)偏置电阻的选择VT4饱和导通时,VD2点亮,取h FE =60、I C4=10mA ,则:Ω=⨯--=--=-3701010.302683442C CE VD CC I U U U RmA h I I FE C B 1.01001010-384=⨯== Ω=⨯-=-=+-K I U U R R B BE CC 35101.0.706)76(348VT3饱和导通时,设I C3=5mA ,则:Ω≈⨯-=-=K I U U R C CE CC .11105.30663-33Ω=-=K R R .9516537实际选择R6、R7、R8阻值分别为1K Ω、47K Ω和390Ω,功率为1/4W 的金属膜电阻器。
(3)仿真实验1)进入Windows 环境并建立用户文件夹例如在Windows 环境下建立自己的文件夹为“D :\三极管开关电路”,以便保存“.ewb ”文件。
2)创建三极管开关电路仿真电路 ①双击EWB 图标启动EWB 软件。
②按图2.2.1在电路工作区连接电路,按要求给元器件标识、赋值。
图2.2.5 9014管脚排列③用开关S 替代VT3模拟U IN 控制信号,用直流电压表(或数字三用表),分别测量VT4各极电压,如图2.2.6所示。
④确保电路图无误后,单击“File ”菜单,将设计好的文件保存在所建立的文件夹中。
⑤单击主窗口右上角按钮,运行电路。
⑥按“Space ”键,将S 置“1”或“2”,观察VD2状态和VT4各极电压表读数。
⑦将R 改成10K 电位器,调整其大小,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3、安装调试 (1)实训器材 1)常用电子组装工具。
2)万用表。
3)直流稳压电源。
4)双踪示波器。
4)配套电子元器件见表2.2.1表2.2.1 配套明细表(2)操作步骤1)用开关S 替代VT3模拟U IN 控制信号,如 图2.2.6所示。
2)对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进行检测与筛选。
3)按照装配草图进行装配,常规工艺按模 块一课题二中的任务五要求。
4)装配完成后进行自检,正确无误后才能 通电测试。
5)将S 置“1”或“2”,观察VD2状态,,测量VT4各极电压。
将测试数据填入表2.2.2中。
图2.2.6 状态指示仿真电路4、实训报告(1)写明实训日期、目的、实训器材及详细实训步骤。
(2)记录实训所测数据,并与理论设计值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