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县2011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7
张桥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九年级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8页,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试卷左侧的内容填完整。
第一部分(1—6题,25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亵渎(x ìe d ú) 忐忑(t ǎn t è) 强聒不舍 脑羞成怒 B. 商酌(sh āng zhu ó) 枘凿(r ùi za ó) 重蹈覆辙 滋滋不倦 C. 画缯(hu à z ēng ) 谮害(z èn h ài ) 秀手旁观 吹毛求疵 D. 缟素(g ǎo s ù) 拮据(ji é j ū) 为民请命 恃才放旷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B .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C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3.找出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3分)……………………() A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 .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
C .进入中学以后,他的成绩始终一直在我们班名列前茅。
D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
改正: 4.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3分)…………………………( )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
传说,这里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地方,不周山就是葱岭。
这色彩缤纷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之石吗? 。
崇明县学年第一学期教案质量调研测试卷九年级语文(满分分,答题时间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文言诗文(分)(—)默写(分).去年今日此门中,。
(《题都城南庄》). 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中的“沉舟”“病树”比喻(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这是一首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诗歌。
.首联写作者被贬地方之荒凉。
.颔联写作者被贬归来的感触。
.尾联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的决心。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分)岳阳楼记(节选)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扣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文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分).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分).①、②两段流露出作者“悲”和“喜”两种不同的感情。
.景物描写是为了表达作者“以物喜”“以己悲”的心情。
2011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20分)1.B(2分)2.B.惯-贯C.名-明D.论-伦(3分)3.B(2分)4.B (2分)5.略。
第③题要概述以所选小说的人物为叙述重点的故事情节或事件。
第④题作答对这一故事情节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的概括与评价。
参考示例:人物:孔明罗贯中《三国演义》(1分作者与作品均对方能得1分。
)故事:挥泪斩马谡(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智收姜维等)(1分)评价:诸葛亮是一个严于律己、赏罚分明、善于治军的军事家(政治家)。
(评分说明:如没有结合“挥泪斩马谡”这一故事中诸葛亮的形象来评价,应酌情扣分,如泛泛而答“诸葛亮是一个集智慧与忠诚与一身的英雄人物”只能得1分。
(2分)6. (2分)以下3种答案均可:①贪婪者必自毙。
②没有标牌的陷阱才是致命的。
③安逸让人忘记忧患。
7.(1)(C )(F)(2分)(2)(3分) (1)斜晖脉脉水悠悠(2)人比黄花瘦(3)不尽长江滚滚流(4)一任群芳妒(5)当时奢侈今何处第二部分(共40分)8.(2分)B(触碰)9.(4分)(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是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虽”1分,大意1分)(2)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2分。
要译出文中的两个“以”。
)10.(4分。
每一横线1分,意合即可。
)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欺软怕硬(色厉内荏)13.(3分)有渊博的学识,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新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14.(2分)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15.(3分)因为只有不满足于一个答案,才会不放弃探求,才会有发明创造。
16.外出打工的父母回乡探望山采茶得病女儿。
(外出打工的父母回乡去茶山上接女儿回家)。
(2分)17.(6分)(1)(4分)运用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梅见到久别了的父母时的复杂性情(1分),惊诧是因为没有想到会在这时这里见到爸爸;笑是因为终于见到了爸爸感到开心;哭是因为对父母的长久想念的压抑之情得到了释放。
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5题;共25分)1. (4分)下列两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怜悯震撼出谋画策梦寐以求受益匪浅 ________改为________(2)峭壁恍惚鞭辟入里百无聊籁憨态可掬 ________改为________2. (3分)古诗文默写。
①《石壕吏》中________ 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②《长歌行》一诗中所要阐明的人生哲理是:________③《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________3. (6分)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 ②对镜帖花环(________)③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 ④有仙则名(________)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 ) ⑥阅十余岁(________)4. (2分)(2019·龙湾模拟)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元丰六年、庆历四年、崇祯五年等都是采用年号纪年法。
B . 家君、鄙人、晚生、世先生等词语都表示谦称。
C . 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被称为“永嘉四灵”,因为他们的名或号都有“灵”字。
D .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不同朝代典型的文学样式。
5. (10分) (2017九上·深圳期中) 名著阅读一九五六年五月三十一日:……,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而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的。
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全卷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___________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孜孜不倦)B.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______。
(与时俱进)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_________地把它发展下去。
(锲而不舍)D.你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_______。
(重蹈覆辙)4.以下文学常识的积累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B.《杨修之死》节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富有战斗力的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带有讽刺意味。
D. 郑愁予的《雨说》最出色之处在于全诗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全诗亲切感人、活泼欢快。
5.发挥想象,写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
(两句选一句作答)(3分)例句①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旅游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白云山就是美,一种________的美。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一、古诗文(35分)1.默写①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②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③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④小明同学旅游时遥望山野,看到夕阳余晖下漫山红色的枫叶,情不自禁地用王绩《野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心情。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
……为鲁山令,有盗系①狱,会虎为暴,盗请格②虎自赎,许之。
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
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岁饥,日或不爨③。
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
(《新唐书》,有删改)【注释】①系:拘囚,关进牢狱。
②格:打斗,击杀。
③爨(cuàn):烧火煮饭。
2.【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人名),我们还学过他另一篇作品《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下列与文中加点词“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如释负重B.忘恩负义C.负荆请罪D.久负盛名(2)许.之矣许是_____________4.用现代汉语解释【乙】文中划线句。
崇明县初三语文质量测试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生命的旅途中点rán()了一盏明灯;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掌握了人生宫diàn()一门门的钥匙;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sōu()坚固的船;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鸟儿拥有了tiáo()节平衡的尾巴……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B.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的读者看到了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等种种食品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不安。
D.岁月变迁,传统的清明节已经从怀古伤今的雨纷纷,变成春光明媚下踏春赏花的乐悠悠。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
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游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③①④②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4.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2),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仍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的句子是,。
(6)辛弃疾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是,。
5.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1.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和第 II 卷,全卷包括六道大题,23 道小题。
2. 本试卷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3. 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姓名,然后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第 I 卷 (共 70 分)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不同的是:A. 诘难.奉命于危难.之间 B. 狭.隘 挟.天子而令诸侯 C. 载.歌载舞 载.不动许多愁 D. 恃.才放旷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2.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随手转发的短信,虽然文 ① 飞扬,却让问候的真情大打折扣。
生活中,有的坎坷是别人造成的,有的 ② 碍却是自己设置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从中吸取教训,就能够避免重 ③ 覆辙。
这件棘手的事情一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实在令人一 ④ 莫展。
A .①采 ②障 ③倒 ④筹B .①彩 ②幛 ③蹈 ④愁C .①彩 ②幛 ③倒 ④愁D .①采 ②障 ③蹈 ④筹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是:A .好学者遇到难题,总要找到答案才肯罢休,他们这种格.物.致.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 .中国的汉字以其造型独特、意蕴丰富、形态优美,而成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C .当今社会充满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不应该妄.自.菲.薄.。
D .《三国演义》中,杨修恪.尽.职.守.,却屡犯曹操之忌,终招杀身之祸,实在令人惋惜。
4. 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句子恰当的是:2013 年 10 月 11 日凌晨,位于石景山区苹果园南路东口的喜隆多商场发生火灾。
在长达 8 小时的扑救过程中,石景山区消防支队司令部参谋长刘洪坤、八大处消防中队副中队长刘洪魁以身殉职。
接到火警,当日并不值班的刘洪坤主动赶赴现场,协助组织火灾扑救。
6 时 10 分,刘洪坤与刘洪魁把战士们安排在安全地带后, ① ,在浓烟与高考生须 知温中侦查整栋大楼,开辟灭火线,不幸被坍塌的屋顶砸中,壮烈牺牲。
崇明县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l、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2、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3、,一览众山小。
(《望岳》)4、半匹红绡一丈绫,。
(《卖炭翁》)5、,天下物皆然。
(《黄生借书说》)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4分)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7、“梦断”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2分)A、“万里”“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写出作者当年的自信与执着。
B、“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典故,诉说自己受到重用,依然在前线战斗的情景。
C、一个“空”字既写出作者内心的不甘与失望,也写出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慨。
D、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壮志难酬的慷慨与悲壮的爱国诗篇。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拼。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日:“泯然众人矣!”9、上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作家____(2分)1O、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3分)A、作者为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哀伤。
B、作者为父亲“不使学”而哀伤。
C、作者为乡人“宾客其父”这种推波助澜的行为而哀伤。
D、作者为方仲永不好好学习还在乡邻面前炫耀自己而哀伤。
上海市崇明县2009-2010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一、文言诗文(42分)(一)默写(1 8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3、了却君王大卜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5、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6、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曹圳论战”》)(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词中“鱼龙舞”的意思是 (2分)8、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2分)A、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写人。
“那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B、“更吹落,星如雨。
”主要运用夸张手法,把那种焰火交织的景象描绘得形象奇异。
C、“暗香”指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
D、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一)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岳阳楼记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大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大!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名,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大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准与归?9、本文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崇明县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OO分钟)一、文言诗文(42分)(一)默写(18分)l、蛾儿雪柳黄金缕,。
(《青玉案·元夕》)2、,一览众山小。
(《望岳》)3、上下天光,。
(《岳阳楼记》)4、,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5、,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7、词中“五十弦”的意思是。
(2分)8、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2分)A、这是一首写给挚友陈同甫,并与之共勉的作品。
B、“壮词”是指战前豪迈出征的“雄壮”与战场奋勇杀敌的“悲壮”。
C、“沙场秋点兵”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威武的军队接受检阅的画面。
D、“可怜白发生”一句包含着作者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本文选自国别体史书___ _。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对本选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写了大王受蒙蔽的程度。
B、第二段写了“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C、第三段写了战胜于朝廷的结果。
D、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直率的贤臣和虚心的明君这两个人物形象。
(四)阅读下文,完成17-15题(12分)读书佐酒(元)陆友仁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
在岳父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②。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窥之。
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③,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
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
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率(lǜ):标准。
③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好.饮酒好:(2)遽.抚掌曰遽:___ _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窥之.。
1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读书佐酒”的意思是指边读书边喝酒。
B、从子安读书习惯中看出他读书的全神贯注。
C、从岳父“深以为疑”到“大笑”的变化中可看出他对苏子美饮酒的赞赏。
D、从苏子美两次为张良“满饮一大白”的举动中看出他对张良的赞美之情。
15、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 ____人。
(2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20分)让有些话穿耳而过段奇清①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
其中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②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一些话语穿耳而过。
③在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你原本不愿听到不想知道的话儿,可它还是让我们听到了。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穿耳而过。
④譬如某一天,无意中听到了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
那也许是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
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
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⑤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经意,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
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入认识上的歧途。
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可它终究没有发生。
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要认认真真活在当下。
由此,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掉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杈耗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
你才能听到家人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缤纷的晚照。
即便风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绶带玉树临风。
⑥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⑦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cuì,但却白璧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
是否出类拔cuì姑且不说,不完美实是人生的一种常态。
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有一副清醒的头脑。
⑧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的话,都要让它们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
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至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也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⑨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有限得很。
愁苦和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和紧张多了,就少了;傲慢和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
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一些忠言箴语就会无处落脚。
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吧……(摘自《广州日报》2008年3月29日,《读者》杂志2008年11期选)16、根据拼音写汉字:出类拔cuì(2分)17、本文的论点是。
(3分)18、本文的论证过程非常严密。
以第4段为例,先假设举例听到的需要穿耳而过的话语,然后阐述了要“穿耳而过”原因:_______ _,因而得到的收获是:____ 。
(6分)19、阅读第9段,依据前后句句式和内容,在横线上填上恰当词组。
(2分)局促和紧张多了,_______ 就少了20、根据第5段的论述,写出自己对“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权耗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一句含义的理解。
(4分)21、本文论证过程的结构为(3分)A、总分B、层进C、并列D、对照(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2-27题(28分)母亲的星空2010-11-1 作者:张翔来源:博客(1)子安是我的朋友,住在我家隔壁的一栋平房里。
自从八年前,他离家出走之后,谁也没有见过他。
但是上个月,他却意外地回来了。
(2)子安是一个倔犟的孩子,上高中的时候他成绩一直很好,但是高三的时候,却想与其他人一样,出去打工挣钱,去闯荡,报答养育他的母亲。
他从小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他很心疼母亲。
(3)子安的高考成绩令大家都大失所望,他原本是冲击名牌大学的尖子生,但是最后只考上了一所二本大学。
母亲给了他充分的安慰,让他要么去上那所大学,要么留下来复读第二年再考。
但是,他却坚决地说:‚妈,我不想上了,让我出去打工吧。
‛(4)母亲大惊失色,怀疑儿子已经被外面的世界所迷惑,而故意制造高考失分的。
一场巨大的家庭矛盾爆发了,母子俩发生了一场从未有过的争吵。
母亲说,你要么好好学习,要么就别回这个家。
最后,子安( )离家出走了。
他走的时候甚至大吼了一声:‚我再也不回这个家了。
‛果然,他几年没有回来,母亲找了好几年,一点消息都没有。
(5)直到昨天,他回来了,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也悄然来到了我的面前。
我问他,你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回来?他说,其实早先想回来的,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直到前天遇到了一件事情,才下决心回来了。
(6)事情发生在前天,当时,他在西北一座城市的火车站。
刚刚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所以他要去更北的一座城市,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他已经不记得漂泊过多少座城市了,他一直没有像样的本领,没有过硬的文凭,只好一直流浪。
(7)漂泊了八年之后,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冲动的少年,他常常为自己年少时的轻率而后悔,但是他很倔犟,既然说过不回家,那么无论生活是多么困苦,自己是多么思乡,他都不愿意回头。
他总想混出个样子来,向母亲证明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自己有能力像个男子汉,去承担自己的人生。
可是,他知道,自己错了,错得一塌糊涂。
他常常为此而难过,但是回头的路已经太遥远。
(8)那天,北方的天空,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小雪,火车准时抵达,他检票进站了。
火车是过路车,停靠的时间只有区区五分钟,人们像潮水一样向站台上拥去。
(9)他的前面是一对母子,一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身上背着包,手里拖着皮箱,后面跟着一个农村妇女模样的女人,她拖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很吃力的样子。
是一个送孩子上学的母亲。
(10)上火车的时候,完全失去了秩序,人们一道往火车门里挤。
那个小伙子艰难地背着包,举着皮箱。
挤上了火车。
但是他的母亲却没有挤上去。
小伙子放下皮箱,向母亲挥手示意,可以将包袱递上去。
那个瘦小的女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弯下腰一把将包袱背了起来。
这个时候,忽然‚叭‛的一声,包袱的绳子断了,包袱掉在了地上,外面的裹布散了开来。
包袱里的水果、衣服等各种东西散了一地,有一只苹果滚进了铁轨里,带走女人满眼的惋惜……(11)这时,人们已经挤上了火车。
火车马上要开了,女人这才回过神来,马上拾起东西,重新包裹上。
慌乱的打包让包裹变大了不少,然后她很快发现绳子太短了……(12)这可怎么办?乘务员…………,儿子………,旁人…………,大家看着都为她焦急。
(13)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女人忽然站起身来,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都吃惊的事情。
她居然解下了自己的腰带,弯下腰将包袱死死地绑住,然后红着脸,一手提着裤子,一手将包袱塞上了火车……(14)门终于可以关了,火车也开动了。
就在车门要关的时候,那个男孩已经泪流满面,而站台上,母亲拼命地向他挥着手,随着列车的加速,身影越来越模糊。
(15)说到这里,子安的眼眶红了,他说:‚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我只想下火车,马上回家。
因为那个女人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放弃尊严的所为,让我忽然明白了,无论如何,母亲都是爱我的,她终会原谅我,因为母亲的爱是最无私最宽容的。
‛(16)正如他所说,他回来了,母亲没有指责,只在泪水不住地流下时,重复着一句话:‚回来就好!回来就好!‛(17)我曾听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样事物是每一个人都必须仰视的,一是星空,一是母爱。
22、第(2)段说“子安是个倔犟的孩子”,根据下文内容,概述他倔犟的具体表现:(4分)(1) ,(2) 。
23、根据上下文意思,给第(4)段中的画线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3分)A、竟然B、毅然C、果然D、决然24、对第9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对儿子的描写是从反面衬托母亲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