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冠:是用牙科修复材料制作的覆盖全牙冠的修复 体。是牙体...
- 格式:ppt
- 大小:920.50 KB
- 文档页数:30
口腔修复学1、口腔修复学:是研究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
2、牙列缺损:是指在上颌或下颌的牙列内有数目不等的牙缺失,同时还存在不同数目的天然牙。
3、牙体缺损:是指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外形和结构的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牙关系异常,影响牙髓和牙周组织甚至全身的健康,对咀嚼、发音和美观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4、牙列缺失:是指整个牙弓上下不存留任何天然牙或牙根,又称无牙颌。
5.边缘封闭区:与黏膜完全吸附,包括系带后堤区磨牙后垫。
6.义齿间隙:口腔内容纳义齿的潜在空间,自然牙列所占据的空间。
7.印作息止颌位:在自然牙列存在时,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下颌处于休息的静止状态,上下牙列自然分开,无牙合接触。
此时上下牙列间存在的间隙叫作息止牙合间隙,一般此平均值约2~3mm.8.印模:是用于记录或重现口腔软硬组织外形以及关系的阴模9.长正中:为了保证正中关系正中颌肌力闭合道的终点相协调,也可使全口义齿人工牙在正中牙合附近的一定范围内(前后1mm)有稳定的咬合接触。
10.全口义齿的平衡牙合:指在正中合及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合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
11.(重点)肩台:在口腔修复中,对于需要做全冠的牙齿要进行牙齿预备,在靠近牙龈的地方所均匀磨出的一圈有一定厚度的、平缓的、连续的台阶状结构称为肩台12.(重点)铸造金属全冠:是指用金属材料完成的覆盖全牙冠的修复体。
硬度高,强度大,固位力强,但有色差,适用于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固定桥的固位体13.烤瓷冠(PFM):PFM就是先用合金制成金属基底,再在其表面覆盖与天然牙相似的低熔瓷粉,在真空高温烤瓷炉中烧结熔附而成的一种人工修复体。
14.全瓷冠:由一种或多种陶瓷材料制作而成的覆盖全部或者部分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15.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缺损牙体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16.牙本质肩领:核的边缘与冠边缘之间应留有至少1.5mm的牙本质。
第一单元 口腔修复体认知口腔修复工艺技术是研究各类口腔修复体设计、制作及修补的一门技术,是以口腔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力学、材料学、美学及材料成型技术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作为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固定修复工艺技术主要是研究各类口腔固定修复体的制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嵌体修复工艺技术、金属全冠修复工艺技术、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工艺技术、桩冠修复工艺技术、全瓷修复工艺技术、固定桥修复工艺技术及种植修复工艺技术等,涉及模型代型技术、蜡型技术、包埋与铸造技术、焊接技术、瓷修复技术、调牙合技术、磨光抛光技术等。
第一节 固定修复工艺发展过程一、固定修复工艺的起源人类修复牙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公元前1000年的古埃及人墓葬中看到颌骨上用两根金属丝结扎的牙,古叙利亚人用一条宽3—5mm可弯曲的金属带将两个天然牙固定在一起来恢复缺失牙。
在意大利西北部发现公元前500年用木块刻成的牙桥标本。
在公元前400年的印第安和古埃及的墓葬中,甚至发现用种植方式实施口腔修复的证据。
我国南宋(公元1125年)诗人陆游所著《岁晚幽兴》中有“卜冢治棺输我快,染发种齿笑人痴”的诗句并自己注释道“近闻有医,以补坠齿为业者”,可见当时已有从事镶牙的医生了。
公元1137年楼钥著《玫瑰集》有:“赠种牙陈安上文”,称:“陈氏术妙天下,凡齿之有坠者,易之一新,才一举手,便使人保编贝之美。
”说明陈氏的镶牙技术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较高水平,义齿修复在当时已经相当普遍了。
公元1750年梁玉绳著《白土集》(卷27)谓:“今市肆有补齿铺,悬牌云‘镶牙如生’,盖宋以来有之”。
并谓“《七修类稿》有种齿说,与今补齿不同。
”已将牙齿修复术与牙再植术相区别。
根据Kerr与Roger(1877年)报告,中国人用象牙、兽骨刻成牙,用铜丝或肠线结扎在真牙上修复缺牙,这种方法比欧洲早了几个世纪。
1298年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曾报道:“中国东南部的居民有用金箔包裹牙齿者”。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名词解释必考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是牙齿修复领域中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恢复因外力、疾病等原因导致的牙齿损伤、缺失或其他功能障碍问题。
这种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的治疗方式:
1. 全冠修复:使用全冠(也称为全口冠)来修复受损的或丧失一部分的牙齿。
全冠可以完全覆盖牙齿的外部,以提供美观、保护和功能性的恢复。
2. 单冠修复:使用单冠(也称为半冠或贴合冠)来修复单个牙齿的损伤或缺失。
单冠覆盖了牙齿的一部分,以提供保护和恢复正常功能。
3. 桥修复:适用于缺失一个或多个相邻牙齿的情况。
通过在缺失牙齿周围的健康牙齿上制作支撑桥梁,来恢复缺失牙齿的外观和功能。
4. 具有固定附件的假牙:对于多个连续缺失牙齿的情况,采用具有固定附件(如牙合面或玫瑰型)的假牙来替代缺失牙齿。
这种修复方式既可以恢复牙齿的外观,又可以恢复正常咀嚼功能。
以上仅是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的一些常见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决定。
口腔医学术士《相关专业知识》真题汇编一[单选题](江南博哥)1.全口义齿排牙时,美观主要体现在()。
A.上下前牙B.上颌磨牙C.上颌双尖牙D.下颌双尖牙E.下颌磨牙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美观原则全口义齿能恢复患者面部下1/3的生理形态,达到面下1/3与整个面部比例和谐,使人显得年轻,给人以美感,是参加社交活动必不可少的。
全口义齿的美观主要体现在上前牙的排列上。
[单选题]2.天然牙的全部丧失,临床诊断为()。
A.牙列缺损B.牙列缺失C.牙体缺损D.牙体缺失E.牙冠缺失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牙列缺失是指上颌、下颌或上下颌全部缺失。
牙体缺损是指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它常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破坏。
C项是指上牙列或下牙列有部分牙缺失。
[单选题]3.热凝塑料最佳充填期是()。
A.湿砂期B.稀糊期C.粘丝期D.面团期E.橡胶期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面团期指聚合粉被全部溶胀,材料无黏性,手感呈面团样,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该期是最佳充填时期,也叫充填期。
[单选题]4.牙体缺损是指()。
A.牙体组织的龋坏B.牙体硬组织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C.牙齿形态变异D.牙釉质的缺损E.邻接触点的丧失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牙体缺损是指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它常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破坏。
牙体缺损的范围、程度不同以及牙列中牙体缺损的数目不同,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影响也不同。
[单选题]5.目前临床上塑料全冠常用于()。
A.美齿修复B.暂时性修复C.固定桥固位体D.前牙永久修复E.修复缺损较小的牙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塑料全冠是用塑料制成的冠修复体,它覆盖整个牙冠表面,又称甲冠,在陶瓷修复材料问世之前曾经是前牙缺损的主要修复方法。
塑料全冠目前更多用作其他冠修复的临时性修复体,其牙体制备应根据恒久修复体的要求进行。
[单选题]6.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由固定连接体连接,另一端是完全游离的悬臂,无基牙支持,称为()。
《口腔修复学》瓷全冠一、概述1.瓷全冠(allceramiccrown)以陶瓷材料制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2.优点:硬度高、热传导低、不导电、耐磨损、透光性好、可配色、色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
3.缺点:脆性大,易破裂,体积收缩大4.按材料和制作方法不同分为:可铸陶瓷冠、热压铸陶瓷冠、渗透陶瓷全冠、CAD/CAM冠等二、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1)前牙切角缺损,切缘缺损,不宜用充填或金属修复。
2)前牙邻面缺损大,冠部有多处缺损者。
3)前牙牙冠因失活、氟斑牙、四环素染色等影响美观。
4)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前牙间隙等影响美观的前牙。
5)错位、扭转牙不宜正畸治疗者。
6)其他2.禁忌症:1)乳牙及青少年恒牙牙体缺损且为活髓。
2)牙合力过大,或职业易引起牙折。
3)前牙严重磨耗、对刃牙合未矫正。
4)过短过小牙,牙体缺损严重,无法取得足够固位形与抗力形者。
5)牙周疾患不宜作固定修复。
6)其他三、牙体预备要求1.舌面-1.2~1.5mm间隙,去除舌隆突至龈缘倒凹。
2.唇面-1.2~1.5mm间隙。
3.邻面-两轴壁平行或切端会聚2°~5°,上前牙1.9~2.3mm,下前牙1.7~1. 9mm.4.切面-切端1.5~2.0mm,上前牙形成舌侧倾斜45°切斜面,下前牙45°唇侧倾斜面。
5.颈袖――颈1/3处6.颈缘-90°肩台,宽1.0mm,连续一致,龈缘下。
7.精修-各面圆钝光滑。
四、瓷全冠常用制作方法(一)铸造陶瓷全冠以可铸造陶瓷材料制作的全瓷修复体。
20世纪80年代中期问世,材料主要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钾、氧化镁陶瓷,少量氟化物荧光剂和氧化铝、氧化锌。
1.优点:1)常规失蜡铸造;2)强度高,硬度接近牙釉质;3)收缩性小,边缘密合;4)透光性好,可配色,美观逼真;5)生物相容性好。
2.缺点:1)修复体脆性较大,抗折强度不高;2)设备要求较高,需要专用的离心铸造机和高温瓷化炉;3)熔体粘度大,铸造性能差。
名词解释1.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研究牙体缺损或牙列缺损时,如何用固定修复体修复牙冠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修复牙齿缺失的学问。
2.修复体:用人工材料制成的替代缺损、缺失的牙齿和口腔软组织的物体。
3.嵌体:嵌入牙体内部,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或冠内固位体。
4.部分冠:覆盖部分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5.全冠:覆盖全部牙冠整个表面的帽状修复体。
6.桩冠:利用桩钉插入残根根管内固位的全冠修复体。
7.桩核冠:在残冠或残根上先形成金属桩核或树脂核,然后再制作全冠修复体。
8.种植义齿:将人工材料制成的种植体经手术植入失牙区颌骨内或骨膜下,并在穿过牙槽嵴黏膜的种植基桩上制作上部义齿的方法。
9.固定桥:利用缺牙间隙相邻两侧或一侧的天然牙作为基牙,在基牙上制作义齿的固位体,并与人工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粘固剂将义齿粘固在基牙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的一种义齿。
10.PFM:将烤瓷材料涂塑于金属基底冠表面,在真空高温条件下烧烤而成的金-瓷复合结构的全冠。
11.抗力形:指在完成修复后要求修复体和患牙或基牙均能抵抗牙合力而不致破坏或折裂。
12.固位形: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能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移位或脱落的能力。
13.牙体缺损:各种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星的损坏或异常,它常表现为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
14. 牙合力:在咀嚼过程中,通过个别牙或部分牙所发挥的力量。
15.固定桥:在基牙上制作的全冠、部分冠、桩冠、嵌体等,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并借助粘固剂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稳固的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
16.桥体:即人工牙,是固定桥修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17.连接体:连接桥体和固位体的部分。
18.双端固定桥:又称完全固定桥,桥体与两端固位体之间均为不动连接,当固位体粘固于基牙后,基牙、固位体、桥体连接成一个不动的整体,从而组成了新的咀嚼单位。
19.单端固定桥:又称悬臂固定桥,此种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为不动连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