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宁夏高考理综化学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新课标卷含各题问题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879.51 KB
- 文档页数:9
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4.撕去?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2011 年全国一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00molNaCl 中含有 6.02×1023个 NaCl 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 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6.02×1023﹣1C.欲配置 1.00L,1.00mol.L 的 NaCl溶液,可将 58.5gNaCl溶于 1.00L 水中D.电解 58.5g 熔融的 NaCl,能产生 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考点】 54: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5C: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剖析】依据物质的构成、离子的电子排布来剖析微粒的物质的量,并依据溶液的配制来剖析溶液的体积,利用电解反响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来计算电解产物的量即可解答.【解答】解: A、因 NaCl为离子化合物,则不存在NaCl 分子,故 A 错误;B、因 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 电子稳固构造,则最外层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8mol,其电子总数为 8×6.02× 1023,故 B 正确;C、欲配置 1.00L,1.00mol。
L﹣1的 NaCl溶液,可将 58.5g NaCl溶于适当水中,配成 1L 溶液,而不是溶于1L 的水中,故 C 错误;D、NaCl 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电解 58.5g 熔融的 NaCl, 1molNaCl生成 0.5mol 氯气,能产生0.5mol× 22.4L/mol=11.2L 氯气(标准状况),而不是 22.4L 氯气,故 D 错误;应选: B。
【评论】此题观察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构成、电子排布、溶液的配制,电解等知识点来解答,学生熟习物质的量的计算、利用原子守恒来判断电解产物的物质的量是解答此题的要点.2.分子式为 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 种B.7 种C.8 种D.9 种【考点】 I4: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 532: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及其判断.【剖析】判断和书写烷烃的氯代物的异构体能够依照以下步骤来做:(1)先确立烷烃的碳链异构,即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2)确立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 3)依据先中心后外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个去取代氢原子.(4)关于多氯代烷的同分异构体,依照先集中后分别的原则,先将几个氯原子集中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后分别去取代不一样碳原子上的氢.【解答】解:分子式为 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有主链有5 个碳原子的: CH3CH2CH2CH2CH2Cl ; CH3CH2CH2CHClCH3;CH3CH2 CHClCH2CH3;主链有 4 个碳原子的: CH3CH( CH3)CH2 CH2 Cl;CH3CH(CH3)CHClCH3;CH3CCl (CH )CH;CH()CH;32CH32ClCH CH32CH3主链有 3 个碳原子的: CH2C(CH3)2CH2Cl;共有 8 种状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 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 -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8.分子式为C5H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C6H5NO2+H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将浓度为0.1mol ·L-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 (H+)B. K ?(HF )C.)()(+H c F c -D. )()(HF c H c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 (OH )2+2Ni (OH )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 (OH )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 (OH )2+2OH--2e-=Ni2O3+3H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3-+OH-=CO32-+H2O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 +H2O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人。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文科综合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8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停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生产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停产是因为该公司在灾后有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D. 整车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5、这个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 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读图1,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B.55MC.60MD.65M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读图,据此完成9~11题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A. 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B. 该段河道冬季结冰C. 铁路沿箭头指向拉萨延伸D.箭头指示北方10.间的堆积物来源于A. 坡B. 河流C. 沟D. 原地11.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 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B. 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 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D. 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12.2018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2011年宁夏高考理综试卷新课标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110,0.2==U V I AB.110,0.05U V I A==C.,0.2U I A==D.,==U I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
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
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C6H5NO2+H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H+)B. Ka (HF) C.)()(+HcFc-D.)()(HFcHc+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实用文档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本套试卷的试题结构和题型稳定、难度适中、能力为重、立意新颖。
生物部分对细胞、光合作用、生命活动调节、遗传、进化、生态和发酵工程进行了考查,与往年相比,考查的覆盖面更大,考查的知识点更多。
总体看来选择题的难度有所降低,非选择题部分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有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所考知识点虽看似在教材之外,但落脚点都在教材之中。
化学部分较好地考查了中学阶段的重点知识,特别强调实验技能和开放性思维的考查,如第26、28题;创新思维的考查,如第37题;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如第26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3个NaCl10分子 A.1.00mol NaCl中含有6.02×+2310×8×,所有Na6.02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B. 1.00mol NaCl中-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C.欲配置1.00L ,1.00mol.L1.00L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答案:B;解析:A项中NaCl为离子晶体,物质中只存在阴、阳离子不存在分子;B项+最外层为8个电子;C项中1.00L水为溶剂而不是溶液的体积;正确,NAD项中1mol的NaCl电解应产生11。
2标况下的氯气。
评注:本题难度较低,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道的理解。
8.分子式为CH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115A.6种 B.7种 C. 8种 D.9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找法,可以先把Cl看成H,先找CH125有要种,找再它的一氯代物有几种;CH有正戊烷CHCHCHCHCH一氯代物有三3,2512223种;异戊烷CHCHCH(CH)一氯代物有四种;新戊烷C(CH)一氯代物有一种;共42233328种,所以选C;评注:找同分异构体一般先找碳链异构,再找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再看官能团类别异构。
2CH 3.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t)由所画出的图线stt-,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m/s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化合物)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将CO浓度从1%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范围内)t)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解: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运动学公式得①解析:主要考查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D。
s (m ) 0.500 0.600tst t-,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m/s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v v v t =2和12CH 3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根据,(g)CH请回答下列问题:)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解析:(1)明矾是KAl(SO4)2·12H2O,Al3+可以发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
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所以金刚石的一个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因此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已知以下信息:方程式为)分子式为C H O且含苯环的物质除邻甲基苯酚外,还有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苯甲醚、苯甲醇四的结构简式是若只有一个取代基可以是反应的是;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 2;项正确;D项中乙酶化学本质是蛋_____________(C化合物、C化合物)。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本套试卷的试题结构和题型稳定、难度适中、能力为重、立意新颖。
生物部分对细胞、光合作用、生命活动调节、遗传、进化、生态和发酵工程进行了考查,与往年相比,考查的覆盖面更大,考查的知识点更多。
总体看来选择题的难度有所降低,非选择题部分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有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所考知识点虽看似在教材之外,但落脚点都在教材之中。
化学部分较好地考查了中学阶段的重点知识,特别强调实验技能和开放性思维的考查,如第26、28题;创新思维的考查,如第37题;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如第26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答案:B;解析:A项中NaCl为离子晶体,物质中只存在阴、阳离子不存在分子;B项正确,NA+最外层为8个电子;C项中1.00L水为溶剂而不是溶液的体积;D项中1mol的NaCl电解应产生11。
2标况下的氯气。
评注:本题难度较低,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道的理解。
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找法,可以先把Cl看成H,先找C5H12有要种,找再它的一氯代物有几种;C5H12有正戊烷CH3CH2CH2CH2CH3,一氯代物有三种;异戊烷CH3CH2CH2(CH3)2一氯代物有四种;新戊烷C(CH3)4一氯代物有一种;共8种,所以选C;评注:找同分异构体一般先找碳链异构,再找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再看官能团类别异构。
本题是一个常见题,较为容易。
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 3COOH+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 ;解析:①属于加成反应;②属于消去反应;③属于酯化反应,也可以说成是取代反应;④属于取代反应;所以选B ;评注:本题考查有机分应类型,只要掌握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很容易找出答案。
10.将浓度为0.1mol ·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 (H +) B. K ?(HF ) C.)()(+H c F c - D. )()(HF c H c + 答案:D ;解析:HF 为一元弱酸,在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会向电离方向进行,但由于体积变大所以C (H +)会变小,A 错误;B 中电离平衡常数只于温度有关,所以不变;C 中F —和H+个数一直相同比值应该不变;D 中如果平衡不移动,二都比值不变,但由于在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会向电离方向进行,所以C (H+)比稀释后变大C (HF )比稀释后变小,所以比值一直保持增大。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影响的因素,难度中等,做题时要细心。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 2O 3+3H 2O=Fe (OH )2+2Ni (OH )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2e -=Fe (OH )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 (OH )2+2OH --2e -=Ni 2O 3+3H 2O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和电极反应;从放电反应Fe+Ni 2O 3+3H 2O=Fe (OH )2+2Ni(OH )来看,Fe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做负极,Ni 2O 3做正极,所以A 、B 正确;C 项中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应该与电源负极相连做阴极,因些阴极的反应应该是放电时负极反应的逆反就即:Fe (OH )2=Fe+2OH --2e-生成了OH -PH 值变大。
所以C 项错误;D 项可以用总反应减去B 项得到故正确。
评价: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相关知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关键是要分清原电池的正负极及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另外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应该与电源负极相连做阴极,而原电池的正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2++H 2S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C. 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SO 2+H 2O=C 6H 5OH+HSO 3-D. 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 +H2O答案:D;解析:A项中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肥Fe2+和S2- 氧化为三价铁和硫单质,所以A项错误;B项中氢氧化钠过量时,NH4+也会与OH-反应,少写一个离子反应;C项中由于HSO3-的酸性比C6H5OH强,所以当SO2少量时应该生成SO32-D 由于醋酸酸性比碳酸强,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反以D项正确。
评注: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正误判断,是一个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但因其中考查到反应的过量问题,以及无机物中的苯酚的酸性,如果选修物质结构部分的同学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人。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 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 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答案:A;解析:从题干息可以推出W为Li,X为碳,Y为铝,Z为硫。
所以A错误,LiCl 中Li最外层为两个电子;B项正确,C和H可以形成C2H2,C6H6等多种化合物。
C项Al具有两性即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
D项碳和硫可以形成良好的有机溶剂CS2。
评注:部分同学可能会认为W为H,因为课本上讲过氢氧燃料电池。
但后三个元素应该都能很容易推出来,并且BCD三项在课本上都是重点强调的容,只要细心,本题应该很容易得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Ⅱ卷注意事项:第II卷11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14分)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___;(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请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 ap[Cu (OH)2]=2.2×10-20)。
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
答案:(1)CuSO4·H2Op;(2)CuSO4=CuO+SO3;CuSO4·5H2O;102.C(3)Cu+(浓)H2SO4=CuSO4+SO2+2H2O(4)2.2*10-8,0.2解析:本题以图像的形式给出了CuSO4·5H2O在加热时不同温度下的质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讲算能力;第一问可直接用质量和摩尔质量成正比直接计算出在200度时的摩尔质量。
第二问为信息题型根据所给信息可以看出分解后生成的应该是氧化铜和三氧化硫,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应该生成硫酸铜和水不,析出的晶体应该是CuSO4·5H2O,由图象可知在102度以上它开始分解。
第三问考查Cu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四问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
评价:本题难度中等,计算量较多还有数据的处理等;27.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
已知H2(g)、CO(g)和CH3OH (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3)在溶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 AAnlmol·L-1·min-1②该反应在T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23()()n Hn CH OH增大(4)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