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园林风格的演变
- 格式:doc
- 大小:5.27 KB
- 文档页数:2
风景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一、古代风景园林的兴起与发展古代风景园林的兴起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园林文化。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就开始有了风景园林的雏形。
那时的园林主要以皇家宫苑和贵族府邸为主,以宫殿、亭台楼阁、假山水池等景观为特色。
这些园林注重布局和造景,以表达统治者的权威和富贵。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风景园林逐渐发展成熟。
在唐代,园林艺术达到了巅峰。
著名的园林如洛阳白马寺、扬州瘦西湖等都成为了当时风景园林的代表。
这些园林注重意境和景观的融合,以山水画为主要灵感来源,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风格。
二、近代风景园林的兴起与演变近代风景园林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这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和恢复的关注。
于是,近代风景园林以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再造为核心理念,开始兴起并快速发展。
近代风景园林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浪漫主义风景园林的兴起。
这个阶段的园林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体验,强调景观的自然和野趣,以打破传统园林的规则和对称为特点。
代表性的园林如英国的斯托维尔花园、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等,都体现了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
第二个阶段是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城市绿化和公共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
现代风景园林注重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的结合,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的场所为目标。
这个阶段的园林注重功能性和可持续性,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例如,纽约中央公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等都是现代风景园林的典型代表。
三、当代风景园林的发展与前景当代风景园林正处在一个多元化和创新发展的阶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对风景园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当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注重融入新技术和创新理念,以提供更好的景观体验和环境保护。
在当代风景园林的发展中,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重要的趋势。
通过应用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园林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和艺术创作,以及对人们生活需要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园林艺术的手段在城市和乡村营造出漂亮的环境,给人们创造愉悦的感受,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活动的场所。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关环境、生态、社会、心理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都应该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体现,将这些方面的信息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为人类和自然创造出美好的环境。
园林景观设计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开始诞生了园林艺术。
而在西方,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当时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对环境的美化和改善对心灵的影响。
园林景观设计在中国和西方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发展历史和风格特点,而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园林景观设计也受到了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内外都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一、国内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的园林景观设计也步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都存在着不同规模的园林景观设计项目,如公园、绿地、景区等,这些项目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充实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品质。
在国内,园林景观设计行业也逐渐走向成熟,园林景观设计师的数量和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设计院和研究机构涌现出来,为园林景观设计行业提供了更多的专业人才和创新成果。
国内的园林景观设计也开始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应用到设计中,以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国外,园林景观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致力于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特别是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类型的公园、绿地和景点成为了城市的亮丽名片。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外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关乎自然环境的美好,更关涉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在全球范围内,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是多元的、多样的,不同地区的文化、地理环境和气候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国内外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一、国内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的发展日益迅猛。
近年来,我国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品位和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园林景观设计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代中国的园林如苏州园林、颐和园等被誉为“人间天堂”,这些园林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艺术的杰作。
这些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园林文化遗产。
我国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涌现。
随着高等院校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开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园林设计师开始脱颖而出,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些人才的涌现为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我国政府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视日益提高。
在《全国城市绿化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扶持力度。
城市绿地建设、景观规划等也受到高度重视。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亮点之一。
二、国外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与国内不同,国外的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历史相对较长,且受到了文化、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欧美国家的园林景观设计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
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
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这个时期,中国园林受到西方园林设计的影响开始逐渐发展。
西方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技术,如对称布局、花坛、喷泉等元素被引入中国园林中。
同时,西方的园林植物也开始在中国园林中广泛使用。
此时期的代表性园林有颐和园和圆明园。
2.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园林设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民国时期的园林注重疏密有致的布局和景观的连续性。
同时,中国传统的园林元素也得到了重新的发展和运用,如假山、廊亭、水池等。
此时期的代表性园林有苏州园林和扬州瘦西湖。
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1949年-1978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园林设计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注重集体主义和实用性。
大规模的公共园林建设在城市和农村广泛展开,以满足人民对休闲和娱乐的需求。
同时,中国园林设计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此时期的代表性园林有北京颐和园和上海人民广场。
4.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在这个时期,中国园林设计开始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
西方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技术继续被引入中国园林中,同时结合中国传统的园林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此时期的代表性园林有上海世博园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总体而言,中国近代园林的发展经历了西方园林设计的引入、传统元素的复兴以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阶段。
这些发展使得中国园林设计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也与国际接轨,展示了中国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国内园林风格的演变作者:林潇湛江海洋大学园林系教师众所周知,世界园林风格大体有两大类别,即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两大类。
改革开放带来了这两种园林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冲突,中国园林究竟何去何从?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新城深圳兴起一股美化环境,大搞园林绿化的新潮,大规模的绿地,大片大片的草地,大笔大笔的投资,让国人大开眼界,从此以后,中国园林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旅程。
然而,也是从此,园林的风格在中国步入了一个迷乱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绿化内容包含市政绿化,主题公园,和一个新角色——房地产绿化,房地产绿化在中国来说是一件新鲜的而又古老的事情,说新鲜是因为作为商业用途的房地产绿化是新鲜的,说其古老是因为我们的苏州园林本身就是房地产绿化,而且世界上如此讲究的房地产绿化是罕见的。
而作为现代房地产来说,它不但要考虑环境营造的纯美效果,更多的是要考虑其广告的卖点和成本核算,所以开发商在决定方案的时候会考虑方案的独特性和卖点。
为了起到好的效果,他们往往要求助于国外的设计机构,他们设计出来的效果许多是纯粹的西方园林风格,随着房地产业在全国的迅速发展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便遍及全国,体现在建筑风格上面,到处是罗马柱和欧式雕塑,在植物的配植上讲究群植,花团锦绣,豪华气派,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艺术难觅其踪。
在其出现的初期,人们感叹其气派和豪华,同时,对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认同其开敞奔放的风格,使这种风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达到了高峰,以顺德碧桂园为代表,单从其豪华的造价不菲的凯旋门式大门就可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影响的。
同样,在其他的园林绿化上面也受到很深的影响,如道路绿化,街头小品,广场铺装等都有了很强的西方园林色彩,传统园林风格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不可避免地印上了时代的烙印。
在深圳有人提出了抽象园林的概念,其实也就是想在西方的几何园林和中国的传统园林当中寻找新的切合点,想在几何图案里加入中国人的概念和意识,为园林风格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课题。
新时代中式园林景观的发展与研究一、中式园林景观的历史与特点中式园林起源于中国古代,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古代中式园林以山水之美、意境深远、布局严谨而闻名,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
具有独具韵味的中式园林景观,不仅在国内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也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式园林景观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注重自然意境的营造,以虚拟、隐喻表现山水自然;二是强调审美和情感的融合,通过构筑琴棋书画、音韵休闲等元素,打造出文人雅士喜爱的情调;三是讲究空间布局和环境色调的巧妙搭配,以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出无限的意境。
这些特点使得中式园林景观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
二、新时代中式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式园林景观在新时代也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中式园林景观的建设将注重节约资源、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力求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中式园林景观将更多地融入当代艺术和设计理念,通过与时俱进的形式表现,展现出新时代的风采和气息。
中式园林景观将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强化文化内涵,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式园林景观在新时代也将更多地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结合,成为城市绿地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城市文明和社会和谐的角色。
三、新时代中式园林景观的发展现状在新时代,中式园林景观在中国各地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一些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著名园林景区,如扬州瘦西湖、苏州园林等,通过不断进行景区的整体规划和改造提升,以及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一些新建的中式园林景区也在不断涌现,他们通过不断进行设计创新和技术改进,以及与当地特色文化的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园林景观,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和旅游胜地。
这些都充分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式园林景观的繁荣和活力。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传统。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1.生成期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园林主要作为王室贵族的休闲娱乐场所,以山水景观为主,注重自然美的表现。
园林布局较为简单,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尚不完美。
2.转折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典园林在秦汉时期迎来了转折期。
这一时期,园林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还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元素。
园林布局逐渐复杂,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逐渐深入。
同时,园林主题和设计思想也逐渐丰富,如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等大型园林作品。
3.全盛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
这一时期,园林艺术达到了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园林作品。
隋唐时期注重园林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园林主题和设计思想也更加丰富多样,如长安城的曲江池、华清池等著名园林。
4.成熟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园林艺术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园林布局更加精致,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更加完美。
同时,园林主题和设计思想也更加深入人心,如苏州园林等著名作品。
明清时期的园林注重意境和文化的表现,将园林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
不同时期的园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体现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这些优秀的园林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欣赏美的场所,也为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园林景观设计是指为城市、社区、公园等公共空间进行美化和改造的活动。
在全球范围内,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园林景观设计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一、国内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1. 城市绿化率逐渐提高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内各大城市的绿化率正在不断提高。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增添了更多自然的元素,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2. 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广泛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在城市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中有所体现,也在居住小区、景观别墅等民宅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国内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专业园林景观设计师涌现,他们推陈出新,注重创新设计理念,为城市和社区带来了更加美丽、宜居的环境。
1. 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国外,园林景观设计已经不局限于美化环境,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园林景观设计师们致力于打造具有环保意识的城市绿地,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和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强调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在国外,园林景观设计更加注重对当地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的挖掘和保护。
许多园林景观设计项目会将当地的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强调历史的延续和价值的传承。
3. 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创新设计国外园林景观设计在技术应用方面更加先进,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设计师们可以进行更加精细和复杂的设计,达到更高的美观和实用性。
1. 生态设计将成为主流2.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园林景观设计也将应用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利用智能灌溉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来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为城市绿地的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
十种园林风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越来越渴望一种回归自然和平静的生活方式,园林成为了人们追求宁静、获得休息的场所。
园林设计风格多种多样,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十种园林风格。
一、中式园林风格中式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其风格特点是富有文化内涵、注重空间序列、讲究水石搭配。
中式园林在疏密有致的布局中融入了人性化的设计,通过盆景、假山、流水等构建出了自然、平和、清幽的环境。
二、日式园林风格日式园林深受自然景观的启发,注重构建有机生态系统。
其风格特点是朴实、简洁、自然。
通过小桥、流水、池塘以及红叶、花卉的搭配,营造出了静谧、舒适的空间氛围。
三、英式园林风格英式园林的风格特点是更多的涉及自然景观和规划布局。
园林设计往往更加宽广,比例如林地、草坪、湖泊等。
同时,园林设计还注重体现主人的尊贵和地位。
四、意式园林风格意式园林的风格特点是注重对纯粹自然的追求和尊重。
意式园林在设计中追求自然、简洁、对称、古朴,并能将园林与建筑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希腊或罗马古典风格的城市风景。
五、巴洛克式园林风格巴洛克式园林在设计上注重对称、线条舒展、多元要素的组合和空间体积的处理。
其特点是表现出奢华、富丽堂皇的气氛,植物的种植往往需要大面积的种植,其景观在空间上有很强的透视感。
六、现代园林风格现代园林风格注重微观尺度和细节的处理,创造出一种清新简约的现代风格。
园林中往往采用现代建筑和流行的艺术元素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人以前所未有的美感与感受。
七、荒野式园林风格荒野式园林的风格注重自然景观元素,追求一种宁静、原始的自然感。
荒野式园林在设计中强调的是原始的景观和草本植物,大量运用了美国原住民文化和自然主义,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
八、地中海式园林风格地中海式园林的氛围与气候条件相协调,同时体现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地中海式园林在设计中主张少工具、一切从自然着手、石头、砂砾和沙子的应用等等,创造了一种灿烂、清新、明亮的视觉效果。
内容摘要世界园林风格大体分为两大类,即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
改革开放带来了这两种园林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冲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深圳兴起一股美化环境、大搞园林绿化的新潮,大规模的绿地,大片大片的草地,大笔大笔的投资,让国人大开眼界,从此,中国园林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旅程。
然而,中国的园林风格同时也进入了一个迷乱的时期...... 世界园林风格大体分为两大类,即西方园林和东方园林。
改革开放带来了这两种园林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冲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深圳兴起一股美化环境、大搞园林绿化的新潮,大规模的绿地,大片大片的草地,大笔大笔的投资,让国人大开眼界,从此,中国园林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旅程。
然而,中国的园林风格同时也进入了一个迷乱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绿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市政绿化、主题公园和房地产绿化。
房地产绿化是一个新概念,在中国新鲜而又古老。
作为商业用途的房地产绿化是新鲜的,说其古老是因为我们的苏州园林本身就是房地产绿化,在世界上像苏州园林如此讲究的房地产绿化是罕见的。
对于现代房地产来说,它不但要求环境营造的纯美效果,考虑更多的是其广告的卖点和成本核算,所以开发商在决定绿化方案的时候会考虑方案的独特性和卖点。
为了达到好的效果,他们往往求助于国外的设计机构,设计出来的作品许多是纯粹的西方园林风格。
随着房地产业在全国的迅速发展,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遍及全国。
建筑风格表现为到处是罗马柱和欧式雕塑,在植物的配植上讲究群植,花团锦绣,豪华气派,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艺术难觅其踪。
在其出现的初期,人们感叹其气派和豪华,同时,对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认同其开敞奔放的风格,使这种风格和款式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达到了高峰。
以广东顺德碧桂园为代表,单从其豪华的造价不菲的凯旋门式大门就可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影响。
同样,其他的园林绿化也受到很深的影响,如道路绿化、街头小品、广场铺装等都有了很强的西方园林色彩。
传统园林风格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不可避免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
在深圳,有人提出了抽象园林的概念,其实就是在西方的几何园林和中国的传统园林当中寻找新的切合点,想在几何图案里加入中国人的概念和意识,这为园林风格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课题。
西方园林文化的大举入侵并不是偶然的。
一方面,西方园林在房地产方面有很长时间的结合基础,西方社会多年的经济发展为其设计内容和经营运作提供了完备的模式;另外一个方面,国内的园林设计力量和机构力量薄弱,传统的园林风格变化不多,缺少新的想象力的加盟;同时,社会风气的浮躁也是一个原因。
室内装修也同样受其影响,在室内设计软件“方圆”的图库里,你看到的全是欧洲的模式。
作为新时期的园林工作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感受是痛苦的,这种巨大的变化暗示着对传统园林风格的否定。
笔者曾经非常的彷徨,怀疑中国几千年的园林文化会不会就此沉沦进而淹没?其实,传统的对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深圳华侨城有世界之窗有欢乐谷,同样也有锦绣中华和民俗文化村,而且后者比前者更有吸引力。
笔者曾先后8次进民俗文化村观摩,不仅是单纯的大开眼界,更是一种文化和灵魂的共震。
我们感叹那儿建筑风格和用材及工艺的奇巧,同时对凝集着先民们智慧和感情的用品怀有深深的敬意。
[!--empirenews.page--] 随着社会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的成熟,人们也越来越讲究对应自己品味的居住环境。
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积淀,我们的潜意识里边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渴望,对园林欣赏更多的是它的深刻意境和造型的文化内涵,我们寻找的是时代和历史的完美结合。
现在,随着这一意识的唤醒,欧式园林已经逐渐退出房地产市场,开发商进而寻找更接近中国文化意识的设计,即转向东方园林风格的设计。
今年广州房地产业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贝尔高林”的环境设计,贝尔高林是号称世界五大环境设计事务所之一,在中国有业务的是贝尔高林香港有限公司。
今年推出的楼盘当中,以占地9.2万平方米的“中海名都花园”最具代表性。
其中园林绿地占地5万平方米,全部由贝尔高林香港有限公司设计,其设计的费用是7位以上的数字。
在这个小区里,讲求的是“都市,生态,家园”的主题,室内外的空间有所沟通。
一条300米长的循环水贯穿整个园林小区,有不规则的自然的
驳岸,由水生植物和石头点缀,有原木制成的小桥,有瀑布等园林景观,据说是具有“新加坡”风格的设计,其实就是中国山水园的演绎,是中国园林典型的“小桥流水”。
从今年推出的楼盘看,无一不是以园林环境作为卖点,而且清一色的都是东方园林。
中国泱泱大国不应当缺乏园林设计专才,但事实上却存在着这个问题。
普遍恢复园林专业的教育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情,根据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统计,全国园林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只有2000多名,存在着人才的断层。
另外,实际训练的缺乏和商业运作模式的不成熟造成了国内市场拱手外让的现实。
因此,我们要做的事情首先是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这里指的不单是高文凭的人员,而是一批通晓中国文化、对传统文化有着很深感情的设计师,他们训练有素,熟悉商业经济运作,对新材料新工艺有得心应手的应用才能。
中国园林最难的一点就是它的意境,只有好的意境才会使作品具有生命力,才会百看而不厌,这就要求设计者在文化、美术方面具有很高的素养。
像苏州园林,绞尽脑汁的讲究,一丝不苟的安排,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一个完美的如诗如画的环境,而设计者往往都是当世有名的大画师,他们的作品得以留传绝非偶然。
第二,建立自己的设计机构,打出民族品牌。
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园林一定会有自己的世界级的设计品牌。
对于园林艺术来说,它是一门艺术,就是把美好的东西展示给人看,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设计了,作品设计不好,从某些方面来说一钱不值。
中国园林今后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是意境的升华。
传统的意境和表达的方式有的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口味,这就需要换一种面貌出现,发掘更多更美好的意境,在古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美好的意境会产生和升华,一个好的设计师应当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
其次,如何在传统的山水园的基础上加上现代人的需要和喜爱,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如把游泳或者游乐的设施加进去,同时又不会影响造景。
第三对国外园林艺术成果兼收并蓄,加以消化吸收,如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在保持风格的基础上改头换面,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empirenews.page--] 总而言之,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年代一切都在变,不变的应当是我们对美的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