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时应减慢滴速的药物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2
注射剂药物输注时间(滴速)要求汇总(2023)注射剂药物说明书提到有滴速要求的,临床实际操作中建议根据输液器说明中的点滴系数进行换算。
静脉输液中ImI有多少滴?输液皮条厂家不同滴速不同,约在15-20滴/毫升左右,精密输液器为15滴/毫升,普通输液器20滴/毫升,压力套装为30滴/毫升。
加入一些药物,如头袍类、红霉素等药物后,药液变浓稠,液滴张力随之变大,液珠变小,这样的液体滴注时可为22滴/毫升。
一般输液器包装上标明:规格0.7mm的针头,滴蒸储水20滴/毫升。
药品说明书对输注时间(滴速)有要求的药物:一、抗菌药物1左氧氟沙星(扬子江药业)每250m1不得少于2小时,500m1不得少于3小时2莫西沙星(拜耳先灵医药)静脉给药0.4g的滴注时间应为90分钟3万古霉素(V IANEXSA)以至少IOOm1溶媒进行稀释溶解后,静脉滴注时间应60分钟以上4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杭州默沙东)剂量W500mg,给药时,静脉滴注时间应不少于20〜30分钟;剂量>500mg,给药时,应不少于40〜60分钟。
如病人滴注时出现恶心状态,可减慢滴注速度5阿奇霉素(辉瑞制药)配置成浓度为2mg∕m1,25On11的溶液滴注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配置成浓度为1mg∕m1,50Om1的溶液时滴注时间应不少于3小时6两性霉素B(华北制药)浓度不超过IOmg∕100m1,避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6小时以上7伏立康哇(PharmaciaUpjohn)浓度不应高于5mg∕m1,滴注速度最快不超过每小时3mg∕kg,每瓶滴注时间须1至2小时8注射用更昔洛韦(科益药业)不少于1小时9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MerckSharpDohme)静脉缓慢输注约1小时以上10注射用替加环素(惠氏制药)成人:静脉滴注时间约30〜60分钟;儿童:静脉滴注时间至少60分钟二、抗肿瘤药物1吉西他滨(江苏豪森)30分钟2注射用奥沙利钻(赛诺菲)2〜6小时3白消安注射液(浙江大冢制药)2小时4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石药集团)起始给药速率应不大于1mg∕min o如果无滴注反应,以后的滴注可在60分钟完成。
输液滴速调节原则1.根据医嘱调节:输液滴速应根据医嘱进行调节,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不得擅自调整。
医嘱中通常会标明滴速(滴/分)和输液时间。
2.考虑患者年龄:儿童、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患者通常需要较慢的滴速,以减少不适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3.考虑药物特性:不同药物的滴速要求不同。
有些药物需要较慢的滴速以便更好地吸收和发挥作用,如激素类药物;有些药物需要较快的滴速以便迅速起效,如快速静脉输液的抗生素。
4.考虑患者情况:患者的肝肾功能、循环状态等对滴速的调节也会有影响。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通常需要减慢滴速,以免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
循环不稳定的患者可能需要加快滴速以维持血流。
5.定期观察:输液过程中应定期观察患者的临床状况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滴速。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不良反应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
6.考虑输液容器:滴速的调节还需要根据输液容器的特性进行。
常用输液容器有玻璃瓶、软包装和塑料瓶等,不同容器的滴速不同。
使用滴速调节器进行控制时,要根据输液设置器上的刻度和容器的标识来调整滴速。
7.定量滴速调节:为了准确控制滴速,可以使用定量滴速装置或滴速计进行调节。
微量滴定器或滴计每分钟滴数为60滴,可以通过调整挂液高度或滴数刻度来调节滴速。
8.控制输液压力:输液滴速的调节还涉及到控制输液压力。
输液时,合理的输液高度和压力可以保证输液稳定和滴速准确,防止滴速波动。
9.频繁护理观察:对于病情较重或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应加强滴速观察,定期检查滴速和输液是否正常进行,以及握管和输液装置是否存在异常。
10.注意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的风险:滴速过快可能导致药物过量,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滴速过慢则可能延长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护士在调节滴速时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药物要求,遵循科学、安全和有效的原则,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静脉药物输注指南
说明:
1有*标识的药物,说明书中未注明滴速或保存时间,参考《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2.建议临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遵医嘱合理调整输液滴速,以发挥药物最大作用,减少输液副反应。
临床常用药物配置后保存时间及滴速一览表(按字母排序)
我院集中调配过程中发现的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注:1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输注时不续接,无间隔液体的用适宜液体冲洗输液器
2、曲克芦丁及帕珠沙星与安尔碘反应,建议用其它消毒液消毒。
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静脉滴注时应减慢滴速的药物类别 药物通用名 注意事项氨基糖苷 硫酸奈替米星 每次滴注时间为 1.5 - 2h 。
大环内酯 阿奇霉素滴注时间不少于 60min ,滴注液浓度不得咼于 2mg/ml 。
万古霉素类 盐酸万古霉素浓度不高于 5mg/ml ,每次静滴在 60 分钟以上。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每 0.4-0.8g 至少用 200ml 溶液稀释,滴注时间大于 1h 林可霉 素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浓度不高于 6mg/ml ,每小时给药不能超过 1.2g 。
喹诺酮类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每 0.5g 滴注时间至少 1h 。
每 0.2g 滴注时间至少在 30min 以上 . 滴注速度宜慢,一次滴注时间应超过 1h 。
替硝唑 浓度为 2mg/ml 时,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 注速度宜再降低1-2 倍。
奥硝唑浓度为 2.5-5mg/ml ,滴注时间不应少于 30min 。
浓度 2mg/ml ,滴速不宜超过 10ml/min 。
伊曲康唑静脉滴注每次 1h 。
伏立康唑 速度最快不超过 3mg/(Kg.h) ,稀释后每瓶滴注时间须在1h 以上。
两性霉素 B 宜缓慢避光滴注,每剂滴注时间至少 6h 。
两性霉素 B 脂质体 不可用生理盐水溶解,应以 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 6h 内静脉滴注,且速度宜缓慢,滴速不得超过30滴/min ,滴注浓度不宜大于 0.15mg/ml 。
卡泊芬净需要约1h 的时间缓慢静脉输注。
消化系统 鸟氨酰门冬氨酸 配制浓度不应大于 6%,滴注速度不超过 5g/h 。
门冬氨酸钾镁滴注速度过快时, 可引起高钾血症和高镁血症, 出现恶心, 呕吐, 面部潮红,胸闷,血压下降等。
精氨酸 用于肝性脑病时,一次 15 - 20g ,以5% GS 注射液500 -1000ml 稀释后缓慢滴注,至少滴注 4h 。
注意事项 滴注速度宜慢,以免引起溶血。
滴注速度每分钟小于 2ml 。
滴注速度过快可导致兴奋及呼吸加快,故速度应缓慢。
药物与临床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按照传统的观点,抗生素给药途径的选择主要依据于病人感染的严重程度,轻中度感染可口服给药,重度感染则应采用静脉内给药(静注或静滴)。
但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抗菌药物序贯疗法(sequential therapy)及随后进行的研究,却大大扩展了口服抗菌药治疗重度感染的领域。
序贯疗法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通常是指抗菌药物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初期采用静脉内给药,当病人的病情一经改善(通常在用药后 3 ~5d),迅速转换为口服抗菌药的一种给药方法。
又称转换疗法(switch therapy ,transitional the -rapy)、阶梯疗法(stepdown therapy )、后继疗法(follow-on therapy)。
但也有作者认为这几种疗法间有一定的区别:序贯疗法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剂型间的转换;阶梯疗法是从高一级的抗菌药转为低一级的抗菌药;转换疗法是同一级抗菌药不同药物间的转换;如从第三代头抱菌素转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同点则均是从胃肠外给药转为口服给药。
序贯疗法的药效学基础β内酰胺类药物:此类药物为时间依赖型,即给药期间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时间越长,则抗菌活性越强;但当其血药浓度超过MIC一定程度后,再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增强其抗菌活性。
因此,这类药物的给药策略是尽量延长给药期间血药浓度超出致病菌MIC的时间。
临床疗效确切的口服抗菌药物可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通常应用头孢类抗生素。
氟喹诺酮类药物:此类药物的特点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有明显的生物后效应(PAE),可损伤静止期细菌,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等。
这些特点决定了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序贯疗法的最佳选择。
序贯疗法的临床研究转换时机:序贯疗法在严重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应掌握适当时机。
临床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通常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治疗最初的2~3天,这时感染的病原尚不明确,主要凭临床经验选择抗菌药,并要求感染部位的药物能迅速达到有效浓度以控制感染,故多采用静脉内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