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武陟一中2011-2012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1、试卷结构本次期中考试共分Ⅰ、Ⅱ两卷,Ⅰ卷1—18题为选择题,分值54分,Ⅱ卷19、20、21为填空题,22、23题为推断题,24题为计算题,分值46分,共计100分。
2、试卷评价试题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大,基本上覆盖了期中考试前所学的所有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也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有一定要求,整套试卷无难题、怪题、偏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
二、试卷分析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概念辨析以及重要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掌握。
涉及化学用语、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
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第12题和第14题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学生得分情况不是太好,经分析和调查后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差。
第17题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很基本的要求,也是命题时常考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能准确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能熟练比较其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
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的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但是不能找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导致出错。
相应措施:引导学生从两条线的变化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即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第20题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填空题。
共4小题12分。
本题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载体,涉及具体考点有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的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等。
单项选择题填空、推断)题量 分值 比例 量 分值 比例19 47 47%实验题[量分值比例1 8 8%内容分布§1.1走进化学科学§1.2研究物质 的方法和程序§1.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2.1物质的分类和性质§2.2电解质分数 2 24 40 14 20 比例2%24%40%14%20%淮北实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评价报告高一年级化学学科赵双燕一、试卷总体评价本次考试内容为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和第二章第1、2节,满分100分,考试 时间90分钟。
整张试卷结构合理,知识覆盖率高而且全,试卷中没有偏题、难题、怪题, 说明命题教师能够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试题 难度山易到难,试题前两题抽样难度系数均达到0.97,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给学的 答题带来信心。
年级最高分99分,最低分6分,难度系数为0.636,及格率达到59.86%, 优秀率达到22.32%,迎过对考试成绩分数段的统计数据折线图可以看出中间多、两头少, 符合分数段的正态分布,说明试题出的比较成功,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有一定的区分度,较 好的体现了学校对期中考试命题的要求,也反映出年级组“降低教学起点,不让一个学生掉 队”的教学理念得到较好的执行。
但是试卷也有些许不如意之处,如知识点重复考查,第4、 9、19三题均是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氯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出现3次,二氧化碳和 碱的反应和碳酸盐和碱的反应方程式书写均出现2次,当然鉴于试题范围较小也有情可原。
二、试卷结构特点1. 试卷题型与题量:试第【卷山19道选择题组成共47分,第H 卷山7道非选择题组成共53分。
6小题 45 45%2.试题的内容分布和分值:分数段人数%1. 考试结果分析1.成绩分布101020 30 40 50 60 70 80 90人数分以1191 291 39 1 491 591 691 79 1 891100缺考下 分分分 分分分分 分分21253 16 99 146220 363 395 404323 150 6比率39.86% 37.60% 22.26%0.28%附图分数段分布直方图附图2:分数段分布折线图难度系数题号分值难度系数题号分值难度系数120.971130.32 220.971230.50 320.881330.40 420.871430.53 520.671530.40 620.901630.67 720.531730.53 820.731830.53 920.651930.43 1020.47附图3:选择题难度系数折线图0.90.80.70.60.50.40.30.20.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题号3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学生对化学用语掌握和运用不自如%1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时,有的没有反应条件或反应条件错误、有的没有标生成物状态或标注错误、有的没有配平,有的没有写等号,有的不是最简整数比等;%1物质化学式书写不规范、臆造化学式、不满足化合价规则(如CO3\碳酸钠:NaCO・3)、元素符号大小写不分(如二氧化碳:CO2、水:H2O)O%1化学专业术语(如:名称、实验操作、化学名词)不规范,出现错别字,学生失分原因之一。
高一年段化学学科质量分析【试卷特点】这次期中考试,范围是苏教版必修1的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题型是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非选择题共6题共40分。
试卷紧扣教学大纲而命题,重视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难度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信度,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
考查内容最主要涉及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见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置及分析、原子的构成。
【成绩概况】1.年段总体平均分:40.64 分,及格人数57人,及格率11.38%,优秀人数6人,优秀率1.2%。
2.年段最高分92分。
【答题分析】1、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不够透彻。
如第28题考查原子、离子的构成,正确率只达到12%;2、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如部分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没有做到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对知识不能灵活应用。
3、没有掌握好相关的解题方法,综合解题能力较低,如填空题32题中,由于综合了有关核素的相关知识,部分学生由于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不充分而导致失分较多。
4、学生答题书写的工整性,以及化学用语、符号的表达有待进一步纠正。
【教学策略】1、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基本能力的合理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2、注意指导学生审题、解题,加强化学用语、符号的正确书写,强调卷面书写的工整,严格按照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
1 / 2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出好相关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寻找缺陷,补缺补漏。
4、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
5、进一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本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化学(必修1)第一册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的部分。
试卷整体偏向基础概念、操作和计算的考查,对学生的要求适中。
一、试题分析本阶段教学要点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化学实验安全与基本操作、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及误差分析、物质的分类、胶体的制备和性质、离子共存、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实验的探究。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00分,我校最高分98分,最低分13分,平均分69.32.班级最高平均分84.96,最低平均分47.17,全年级及格率74.81%,优生率27.34%。
试卷比较全面的覆盖了前一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并且特别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虽然试卷总体难度适中,但对今后的教学还是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一)立足教材,突出教材知识试卷中部分题目来自教材,显示出对教材的重视。
例如第3题,关于化学危险品的标识的知识来源于教材的化学实验安全,第1、2题关于实验操作的题目也是来源于教材相关知识,这些都是教材中比较基础的知识。
二)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这次期中考试的试卷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中的第1、2、4、5、6、9、10、11、12、13、14、15、18、19、20、21、24、25题都是通过结合教材基本知识进行变形应用,比较好的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三)注重实验与创新第23(2)(3)题考查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的相关知识,来源于教材,又有新意而高于教材,较全面的考查了有关知识;第24题是关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及误差分析,来源于教材,也突出了重要性。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汇报
一、试卷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由磁灶中学出的卷子,普遍体现了六校联考的实际。
本次试卷主要以专题一为考查的主要内容,大部分试题都以考查基础立意。
普遍认为有些题目出得不错,选择题题量适中,但是试卷难度分布稍显杂乱,个别题目难度超纲,实验题量偏多,二卷的赋分值偏大。
全卷不是很突出专题一的重点知识。
还有卷面也存在些不足,比如分值不够,有些选择题目出现两个选项。
二、学生答题分析
本次考试,晋江二中考得比较好,无论及格率、平均分、优秀率来说。
普遍认为失分率最高在12、13、14、20、22、24、25、26。
学生普遍存在基础不好,一些基础性的东西不会答。
三、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1、通过本次测验发现学生对物质的量掌握的不是很乐观,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的巩固;
2、因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普遍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仍坚持以基础教学为重点,重视化学用语的教学;
3、很多学生对高中学习还没适应,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引导,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教师本身加强业务学习,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的整体分析试卷有一定的区分度,试卷总体难度稍微偏难,抽样分析得出试卷难度系数较高。
试卷总体能结合教材,并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应用的考察,较好地体现在新课标的三维能力考察的要求。
但是试卷钟基础题偏易题较少,试卷适合对将来选修化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考察,但不利于将来不选修化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
二、具体题目分析第1题是紧跟时事,贴近高考,跨越生物科的基础题。
得分率0.71。
第2题以诗歌形式考察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
属于基础知识的能力运用。
类似高考题题型和难度,学生得分率0.71,对基础知识理解运用要加强。
第3题考察实验操作,属于基础题,得分率0.85。
第4题是对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进行考察,出题内容对基础概念的考察。
注重理解应用,得分率0.57。
第5 考察电解质、氧化物和纯净物等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得分率0.64。
第6题是考察危险警告标签,难度较小,得分率1。
第7题时考察离子共存,考察的内容非常经典,是常见的易错点,高考般的难度。
得分率0.21。
第8题以集合的形式考察了各种物质的关系,跨学科的典型图形。
学生迁移、运用能力不够,本题得分率0.64。
第9题考察酸、氧化还原、电解质、中和反应等基础概念,以逻辑推理的形式。
得分率0.57。
第10题考察胶体相关的知识点。
基础偏运用。
得分率0.21。
第11题考察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等概念的运用。
本题是偏重运用能力,得分率0。
第12题考察的溶液的配置,公式中体积的取值。
学生的基础概念理解不够透彻。
得分率0。
第13题考察除杂,比较基础,但得分率0.15。
第14题考察了离子方程式,考察常见的易错点,难度较高。
得分率0.21。
第15题考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和应用。
得分率0.64。
第16题考查离子的检验,难度相对较大,学生不容易拿分,得分率0.07。
第17—19题为填空题。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成绩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是由任课老师自主命题,高一年级考查的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二章的内容,包括21个单项选择(占42分),5个填空题(占45分),1个实验题(占7分)和1道计算题(占6分)。
内容量适中,试题难度适中,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题无过难题、怪题、偏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也避免了复杂的计算,同时试题的设计角度变化不是很大,每一道题的设计都是围绕主干知识。
二、成绩数据分析年级平均分47.89 最高分95 最低分11分其他见分析表三、反映问题尽管试卷的难度不是很大,但从卷面的结果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思维不严谨、表达能力差、知识网络性不够、动手能力差、缺乏规范意识等问题,大部分学生没有记清楚而失分严重,主要表现为1、基本概念不重视。
学生对于概念的学习,往往只求表面上的知晓,忽略概念的本质性的内容,没有理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阿伏伽德罗的相关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推断相关规律性变化,都是上课时反复强调过的基础知识,许多学生没有花时间去记忆而导致解题失误。
2、审题不清、表达能力尚待提高.计算过程不规范,计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式记不牢、对公式的变形不知其所以然,守恒思维还没建立,所以涉及到计算的试题得分均不高。
3、实验题一向是学生解答化学试题的“瓶颈”,学生实际操作少,对实验流程不熟悉,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
4、重点知识没有掌握,如物质的量计算,离子方程式书写物质推断等。
5、实验题、填空题中的除杂问题,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量的储备,可学生平时没有很好的去归纳总结以至于失分。
四、今后教学中着重解决的问题1、立足基础,强调课本。
从考试情况来看,每个班级小于40分的人数有3~14不等。
这也是有些班的平均分比较低的原因,所以下半学期我们要继续抓好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课前进行预习,课后作业和有针对性的练习。
高一化学期中试卷分析一、试题难度分析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的均为基本知识,比较灵活。
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能注重基础和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试题既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诊断、指导和激励作用。
二、考试结果分析本次考试总体效果较为理想、但仍有许多不足。
第一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没转变。
现在学生虽然人来到高中,但是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是和初中一样,以为高中的学习和初中一样只要勤奋背一下就可以考得好成绩,上课缺乏主动性,所有知识要点都要老师板书才做笔记,老师不板书就整本书空白,老师不叫学生思考就只听不想,缺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第二是老师的知识点没有落实到实处。
这点必须逐一落实,因为我们现在开始就要着眼于学业水平考试,不至于后面很紧很累。
第三答是卷不规范,部分学生字迹潦草,模糊不清,造成了一些非智力失分。
如20题第2空,常有学生把液氨写成液氮(填空所需物质已经在题干列出)。
三、反思与启示针对这次考试所反映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出以下几点建议。
1、善待课本,巩固双基,挖掘隐形关系,降低难度,提高实力。
教学中必需切实留意这一环节的学习,讲究方法,注意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晰。
2、把握重点,消退盲点,切实做好纠错,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作好反思、订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
3、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多运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达到乐学、善学的效果。
这次测试,帮我们看到了教学的不足、纰漏之处,同时也指导了我们今后努力方向---只有不断学习、反思才能进步。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合集5篇)第一篇:高一化学试卷分析第一学期高一化学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命题依据及指导思想 1.命题的依据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作为依据,及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作为参考,同时体现了课改精神,对平时的课堂教学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2.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利于教与学,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重视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力求为全曲靖市高一化学教师提供一个较为客观、有一定可比性的教学现状,以利于各校在新学期中,及时调整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会考的合格率及高考能考个好成绩。
二.试题的情况介绍本次考试试题由: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推断题、四.实验题、五.计算题,五部分所组成。
其中选择题48分,共16小题;填空题分20,共2小题;推断题12分共1小题;实验题10分,共1小题。
计算题10分,共1小题。
全卷共21题,满分100分,答卷时间为90分钟。
考试范围以前二章为主。
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注意知识点覆盖面;同时重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学科的特点,贴近生活。
三.考试情况分析 1.考试得分情况统计我带的是高一十三班,本班平均成绩43.08,50分以上的9人,30分-50分有25人,30分以下3人。
从以上的得分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对所学的知识还不会灵活的应用,对一些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试题得分率较低,说明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2,3,6,14,15题:是考察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及其得失电子的应用。
6,14,15题丢分较严重。
第4,10小题,是第一章的知识点,考察的是物质的量的知识点,10题失分严重。
第5小题,考察的为物质分类,较简单。
第7小题,考察的是实验室安全知识,难度不是很大。
第8小题,考察的是非金属单质硅,对记忆类知识的考察比较多。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命题意图和试卷整体情况考查范围:必修2第一章、第二章1~2节。
与教学进度要求相同。
由于考虑到即将进行的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因此在试卷中出现了几分的必修1重点内容(化学方程式。
命题意图:命题依据必修2课本和课程标准,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对高一学生来讲感觉试卷形式比较新。
绝大部分为基础题,部分试题虽然难度不大,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之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看起来容易但得分不易。
卷面:选择题共20个,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共5题,合计25题。
题量适中,试题难度使适中,覆盖面广,有一定梯度。
二、存在问题1.送分题送不到手,这是命题中估计不到的新课程化学教材的特点是,知识虽然要求不高,但知识覆盖面广、涉及知识点多,课时少。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敢放松,学生要学的知识太多,既有对知识理解不深、不到位、不细的原因,又有识记不牢的现象,导致基础题也不能得分的现象产生。
又如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用电子式表示该元素与元素钠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短周期元素中,含氢质量分数最大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式、可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本质、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根据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和该元素在氢化物中的质量分数和标准状况密度求。
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等,都是非常基础的知识,既是本学期、本模块重点学习内容,又是课标、高考的重要考点,但学生几乎没有掌握。
2.语言叙述不到位、化学用语不规范造成失分严重如:写化学方程式,95%的学生得不到满分的原因不是不会写反应物或生成物,而是由于所写方程式或者是没有条件、或者是不写状态、或者是条件错误、或者是不配平等,让人苦想不得。
3.复习时间短,识记的知识遗忘造成该得的分不得。
如周期表的结构,许多学校讲新课时都曾经反复练习过,但本次考试基本没有得分。
诸如此类是情况比比皆是,也有些属于落实到不了位的突出表现。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肖榭
本人本学期授高一(1)班和高一(3)班的化学课教学工作,期中考试已于上周三开展,现就我所授班级的化学成绩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是由本校高二老师命题,考查的是高中化学新课标必修1第一、二章的内容,包括12个单项选择和6个多选题(占42分)和58分的填空题。
高一(3)班级年级平均分为66.39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31分。
高一(1)年级平均分为83.5分,最高分99分,最低分611分班个别题目结合生活实际,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分值合理,难易适中,区分度明显,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能力的考查,特别注重探究性学习的考查,绝大多数老师反映本试题质量较高。
二、试题特点
1、重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知识涵盖面较大,题量、难度都比较合适学生。
2、注意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不仅仅是停留在考察知识的记忆层次。
3、注意学生对文字的表达,以及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已知条件的能力
三、成绩数据分析
分数段情况:
卷面的结果看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思维不严谨、表达能力差、知识网络性不够、动手能力差、缺乏规范意识等问题。
如选择题考察阿伏伽德罗的相关概念,学生没有记清楚其特征及单位而失分严重。
五、反映问题
答题情况所反映的问题是:
1、基本概念不重视。
如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其关键是几个物理量的换算关系,许多学生没有花时间去记忆而导致解题失误。
2、计算过程不规范。
如“上下一致,左右相当”的问题,计算式,单位等。
3、实验题一向是学生解答化学试题的“瓶颈”,学生实际操作少,对实验流程不熟悉,使用方法就更陌生了。
4、重点知识没有掌握,如物质的量计算,一定浓度硫酸溶液的配置等。
5、21;两个小题出现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不仅要求学生对于浓溶液的稀
释问题要清楚,而且还要懂得单位的换算规则。
综上所述,通过集体评卷以后,老师已经感悟到如果把握好一份试卷,在方法、方向上如果取舍,并总结了如何去指导以后的教学的有效的方法。
同时,希望全体化学老师一起共同探讨,使得新课改教研氛围进一步升温。
六、今后做法
1、加强对差生的辅导,特别是初中化学知识的补缺补漏工作。
2、基本概念、重点知识应反复强调及滚动练习,加强实验题的练习及计算题的解题指导,对反复出错的问题及学生个别辅导。
3、开始着手落实优生的辅导工作。
4、认真钻研教学大纲,钻研新教材,增强个人备课能力,做到教、学、案一体化,逐渐形成学案教学。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认真挑选各类典型试题进行练习,避免题海战术。
5、做好新旧学问跟尾教学,填补自己原有学问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