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锅炉炉膛灭火的原因及技术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燃气锅炉运行的燃烧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民鲁南铁合金发电厂文章分析电厂燃气锅炉在运行中发生回火或脱火,灭火及炉膛爆炸事故维护管理,运行监视调整等各方面原因,提出了响应的预防措施,用以提高燃气锅炉安全运行控制水平,确保正常运行。
1、燃气锅炉的回火,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影响回火、脱火的根本原因有:燃气的流速,燃气压力的高低,燃烧配置状况,结合各电厂燃气锅炉燃烧运行中回火或脱火,从实际可以看出,回火或脱火大多数是调节燃气流速,燃气压力判断不准确及燃烧设备配置状况差别。
下面我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回火或脱火的原因1.1回火将燃烧器烧坏,严重时还会在燃烧管道发生燃气爆炸,脱火能使燃烧不稳定,严重时可能导致单只燃烧器或炉膛熄火。
气体燃料燃烧时有一定的速度,当气体燃料在空气中的浓度处于燃烧极限浓度围,且可燃气体在燃烧器出口的流速低于燃烧速度时,火焰就会向燃料来源的方向传播而产生回火。
炉温越高火焰传播速度就越快,则越产生回火。
反之,当可燃气体在燃烧器的流速高于燃烧速度时,会使着火点远离燃烧器而产生脱火,低负荷运行时炉温偏低,更易产生脱火。
例如2#燃气炉,炉膛压力不稳定,忽大忽小,烟气中CO2 和O2 的表计指示有显著变化,火焰的长度及颜色均有变化,并且还有一只燃烧器烧坏,说明有回火或脱火现象,影响安全运行,气体燃料的速度时由压力转变而来的,如若气体管道压力突然变化或调压站的调压器及锅炉的燃气调节阀的特性不佳,便会使入炉的压力忽高忽低,以及当风量调节不当等均有可能造成燃烧器出口气流的不稳定,而引起回火或脱火,经以上分析可知,我们采取控制燃气的压力,保持在规定的数值,为防止回火或脱火在燃气管上装了阻火器,当压过低时未能及时发现,采取防火器,可使火焰自动熄灭,得到很好效果。
1.2在燃气锅炉的燃烧过程中,一旦发生回火或脱火,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2.1首先应检查燃气压力正常与否,若压力过低,应对整个燃气管道进行检查,若锅炉房总供气管道压力降低,先检查调节站调压器的进气压力,发现降低时及时与供气站联系,要求提高供气的压力;若进气压力不正常,则应检查调节器是否有故障,并及时加以排除,同时可以投入备用调压器并开启旁通阀。
锅炉灭火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现象:1.炉膛负压突然增大(若是水冷壁管破裂或引风机关闭引起的灭火现象与此相反),火焰监视器熄灭,光字牌报警;2.炉内发暗,看不到火焰,烟囱冒黑烟;3.汽压、汽温、蒸汽流量急剧下降,氧量表指示上升;4.一次风压变小或到零;5.单独运行时,蒸汽流量增大,汽压下降很快,水位先低后高。
原因:1.引风机、一次风机、给料机故障跳闸,厂用电中断;2.低负荷运行时间过长,导致炉膛温度过低;3.给料机电源全部中断;4.垃圾质量太差;5.配风不当,一、二次风速、风量比例失调;6.系统运行不稳和爆炸;7.水冷壁管爆破;8.安装和检修后,燃烧室角度不当,影响燃烧;9.自动保护误动;10.一次风速过高,燃烧不稳或炉膛负压过大;11.除渣、打焦、开打焦门、人孔门时间太长,大量漏入冷风;如何处理?1.发现灭火,立即停止推料,关闭速断阀,关闭料斗门,停止炉排及液压系统变量泵,停止向炉膛送垃圾;2.维持引风机、一次风机运行,保持炉膛负压,通风3分钟,抽除炉内垃圾可燃气体,以防爆燃;3.将给水和减温水自动改手动,保证正常水位和汽温,不能维持正常汽温、汽压时,报告值长,解列锅炉;4.立即按“停炉复位”按纽,使推料、三驱炉排、燃烧器具备可投入状态;5.查明灭火原因,作好重新点火准备。
如短时间不能恢复,报告值长,按正常停炉程序操作;6.灭火后,严禁向炉膛继续供给燃料和采用爆燃方式点火;7.如MFT停炉保护动作引起灭火时,应由热工查出原因,处理正常后方可重新点火;8.查明灭火原因并加以消除,确认设备完整,烟道内无火源后,方可进行点火,必要时进行一次吹灰工作。
锅炉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稳步提升,锅炉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锅炉运行中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故障处理办法。
标签:锅炉;故障;原因;处理办法由于蒸汽锅炉具有工作压力大、介质温度高、运行工况复杂等特点,在使用锅炉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事故。
尤其在我国由于供暖的需求事故频繁发生。
因此,需要锅炉在运行时产生的常见事故进行系统分析,对锅炉要进行定期的维修检查,做好相应的预防处理办法,以提高锅炉的可靠性。
一、锅炉运行中出现故障而造成的事故1、锅炉满水事故1.1锅炉满水事故概述。
满水事故就是指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位比最高安全水位高而致使锅炉安全运行受到威胁的现象。
满水事故分别有严重满水和轻微满水两种情况。
锅炉满水事故的发生会导致蒸汽大量带水,极有可能使得蒸汽管道发生水锤现象,从而致使蒸汽品质降低,影响正常供汽,甚至会使过热器管积垢而造成用汽设备受损。
1.2锅炉满水的现象主要表现。
锅炉满水的现象主要表现:水位表玻璃管内颜色发暗,使得水位高于最高许可线时司炉人员看不见水位;双色水位计显示的是全部水相指示的颜色;高低水位警报器发生高水位警报信号;给水流量高于蒸汽流量;明显下降的过热蒸汽温度;分汽缸大量存水,导致疏水器发生剧烈震动;严重时蒸汽大量带水,含盐量增加,蒸汽管道内发生水锤声,连接处向外冒汽滴水。
2、锅炉缺水事故2.1锅炉缺水事故概述。
缺水事故就是指锅炉在运行中,水位比最低安全水位低,而使得锅炉安全运行受到威胁的现象。
缺水事故分为轻微缺水和严重缺水。
此外,锅炉因为缺水,钢板干烧导致其过热,使强度降低;钢板温度过热后使得其与给水温度存在极大的温差,先接触水的钢板部位由于遇冷而发生急剧收缩导致钢板发生龟裂,再加上蒸汽的压力作用,龟裂部位逐渐变成大的破口,汽水从破口流出,造成锅炉进水,易导致锅炉爆炸事故。
2.2锅炉缺水的现象主要表现。
锅炉缺水的现象主要表现有:水位的报警系统发出讯号;对于装配流量计的锅炉,给水流量要小于蒸汽的流量;给水流量小于蒸汽流量,如若因炉管或省煤器管破裂造成缺水时,则出现相反现象;处于水位表的玻璃管看不到水位而且由于温度过高整个玻璃管会发白;锅炉内部由于受热得不到有效降温导致严重变形,发生爆炸;蒸汽的温度会随着炉体温度迅速升高;过度的缺水会让整个锅炉房内充满烟气和焦油烧着的味道。
锅炉运行的几起典型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旋风返料器堵灰(一)典型事故过程1.98年6月4日,夜班,1、2号炉并列运行,2号炉负荷71t/h,其他情况正常。
4:30,监盘司炉发现有断煤现象,立即派人进行处理,发现2、3号给煤机同时断煤,当断煤情况处理完毕后,司炉发现料层差压由8800pa下降至8500pa,床温略显上升,右侧返料温度上升,立即进行检查,发现左侧返料器堵灰,司炉立即进行减风减煤操作,并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处理无效,经请示值长同意后于当日5:05停炉解列。
2.97年10月24日,运行甲班晚班,3号炉单炉运行,因2号给煤机故障,只有1、3号给煤机运行,负荷50t/h,其他较为平稳。
18:00以后,为了适应负荷而加强燃烧,20:00左右,由于给煤机检修,导致2号给煤机转数瞬间升至最大,虽经司炉处理,但床温仍然上升至1060℃。
23:25,司炉发现右侧返料温度缓慢下降,左侧返料温度缓慢上升,床温迅速上升,判断为右侧返料堵灰,遂将1、3号给煤机转数减至300r/min,送风开至60%,引风开至70%,由班长组织人员进行处理,无明显效果。
后来由于风量煤量反复的调整,造成左侧返料器堵灰,流化床燃烧恶化,床温降至700℃以下,流化床实际已经灭火,于当日23:50停炉解列。
(二)常见事故现象从返料器观察孔观察,颜色黑暗,不见灰的流动。
堵灰侧返料负压降至零。
堵灰侧返料温度变化迟缓,略成降势,未堵灰侧返料温度上升。
流化床温度上升。
主蒸汽流量等参数下降。
风室风压、料层差压不明显的下降。
炉膛出口烟温下降。
烟气含氧量增大。
炉膛负压增大。
(三)常见事故原因返料系统设备异常,中心筒歪斜或者坠落,导致分离效果异常。
返料系统有耐火砼或耐火砖等异物落至返料方盒内,阻塞返料通道。
因调整原因或煤质原因,返料灰有时超过其变形温度,日积月累,返料灰黏着在返料腿内壁,造成返料腿工作面积减少引起堵灰。
操作原因,风煤配比不当,导致进入返料器的灰量过大。
锅炉炉膛爆燃原因分析及治理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锅炉炉膛爆燃原因分析及治理锅炉炉膛爆燃是造成锅炉设备严重损坏的恶性事故,也是国电公司关于防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反措内容之一。
造成炉膛爆燃的原因和现象是多样化的,运行操作人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为防止锅炉爆燃事故提出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油枪的喷油量要合适某厂300 MW机组锅炉投运初期,发生一次230 MW负荷下由于煤质差、燃烧不稳定,在投油10 min后冷灰斗上部爆燃的事故,造成部分后墙水冷壁损坏。
经分析,是因为个别油枪出力过大,没有雾化着火的部分燃油分离后落在冷灰斗上部,经蒸发气化的油烟夹杂着部分未着火的煤粉,在浓度增大后遇到落下的炽热灰渣时引起爆燃。
尽管FSSS的炉膛压力高保护触发了FMT动作,切断了油、煤燃料,对限制事故扩大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个事例说明,油枪出力过大是威胁锅炉安全运行的一个潜在因素。
FSSS的炉膛压力高保护只能在爆燃的冲击力达到其设定值时才动作,因而不能完全防止爆燃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油枪的喷油量一定要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要坚持定期进行油枪的试投工作,发现油量超限应及时停用处理。
在来粉不均、燃烧不好时,宜尽早投入靠燃烧中心部位的油枪助燃,油枪投用后,要注意检查燃油的实际雾化着火情况。
2 主燃料跳闸(MFT)后应立即检查燃料切断情况锅炉发生灭火MFT后,只要原因清楚,经吹扫后一般都要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在灭火处理过程中,为了避免汽温汽压大幅度下降拖延了恢复时间,甚至使事故扩大,要求运行人员迅速检查,进行多项操作。
但在发生锅炉灭火后的处理中,运行人员往往更注重恢复操作而容易忽视对进入炉膛的燃料是否被完全切除的检查(如:检查油枪系统、给粉机、一次风机、磨煤机和排粉机是否跳闸),这就可能引发爆燃事故。
某厂锅炉在一次由于“全炉膛失去火焰”MFT后的匆忙处理中,意外发现火焰监视屏上有火光闪亮2次。
锅炉灭火工作总结
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它的安全运行对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锅炉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火灾,因此锅炉灭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做好锅炉灭火的准备工作。
在锅炉周围设置好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水带等,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采取灭火行动。
此外,还要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
其次,要及时发现和报告火灾。
一旦发现锅炉发生火灾,必须立即向相关部门
报告,并启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在报告火灾的同时,还要迅速疏散周围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再次,要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
根据火灾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
进行灭火。
在灭火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势蔓延,确保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要做好火灾的善后工作。
在火灾得到控制后,要对锅炉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火灾隐患,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同时,还要对灭火器材进行补充和维护,以备下次使用。
总之,锅炉灭火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安全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和人员高度重视。
只有做好了锅炉灭火工作,才能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保障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锅炉设备系统常见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之一,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会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为预防锅炉设备及系统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对此类事故的原因及各种隐患进行认真分析,积极制订对策,及时处理解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真正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笔者根据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及系统常见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1炉前燃油系统着火1.1原因分析l)各燃油管道因材质不良或长期运行导致金属疲劳等因素使管壁裂纹或爆破,泄漏的燃油触及高温热体而引燃着火。
2)燃油管道的焊口存在焊接缺陷,或因焊后热处理不当造成焊口裂纹,使燃油泄漏遇明火或高温热体引燃着火。
3)燃油管道、阀门、流量计、滤网等处的法兰因垫片老化破裂或法兰螺栓松动造成燃油泄漏遇明火或热源着火。
4)各油枪、压力表的连接螺纹因滑丝、损坏等原因造成燃油泄漏遇明火或热源着火。
5)油枪软管因老化或机械损伤等原因而断裂,造成燃油泄漏遇热源着火。
6)炉前燃油管道系统未按规定保温并在外层包铁皮保护层.当外部因故着火时,火焰直接烧烤燃油管道及设备,而引起油系统爆炸、燃烧。
7)在进行油系统检修时,违章进行动火作业,违章使用电动工器具、电气设备或有色金属工具,因产生火花引燃油系统积油。
8)在进行上下交叉作业时,燃油系统上方动火作业未设置隔离层,火星引燃检修中的油系统。
9)燃油系统泄漏的燃油流到周围及附近的电缆层或脚手架上,遇明火引燃电缆及脚手架,使火灾扩大。
10)检修中的油系统与运行中的油系统未完全隔离,使燃油窜入检修中的油系统,遇明火及热源着火。
11)检修过程中管道内积存的燃油放出后乱倾倒或未妥善放置,被明火引燃。
12)运行人员误操作,向还在检修中的油系统送油,造成燃油泄漏,遇明火及热源着火。
13)炉前燃油系统周围或附近因未设置灭火器材或灭火器材数量不充足,设置的灭火器材过期不能正常使用等原因,使燃油系统初期着火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造成火灾扩大。
2021版锅炉设备系统常见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175电力安全I Power Safety 电力安全2)煤质挥发份含量过高,配煤不适当,使罐体内可燃气体浓度过高,遇明火或温度过高会发生爆炸着火。
3)煤中含有采煤过程中遗留下的未被清除干净的雷管、引信等爆炸物,在磨煤机运行过程中被钢球撞击、研磨发生爆炸,引起煤粉爆燃。
4)检修过程中,罐内通风不畅,粉尘浓度过高,遇明火爆燃。
5)在罐内检修使用气焊时,因乙燃气泄漏遇明火爆燃。
6)在罐内动火作业时,未采取防火措施,引燃积煤、积粉。
7)紧急停磨后,磨内积存大量煤粉,由于未及时采取抽粉措施, 积存的大量煤粉在长时间停运后产生自燃。
6.2防范措施1)运行人员应严格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合理配煤、配风。
2)停磨前充分抽粉、通风,避免磨内积粉。
3)运行人员定期进行制粉系统切换运行,防止备用系统内积粉, 因K时停用而自燃。
4)停运后的磨煤机应关闭有关风门密封装置,并采取充惰措施。
电力安全I Power Safety 电力安全5)输、配煤系统应彻底清除煤中所含的雷管、导火线等易燃、爆炸物。
6)在磨煤机罐体内检修时,应充分通风,减少煤粉浓度。
7)在罐体内动火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
8)禁止在罐内同时使用气割和电焊,并确保氧气、乙燃带、割枪及接头处无泄漏现象。
锅炉炉膛灭火打炮、爆炸事故原因及处理
防范措施
炉膛内爆炸确切地说是炉膛中积存的可燃混合物瞬间同时爆燃,从而使炉膛内烟气压力突然升高,超过设计的允许值而造成水冷壁、刚性梁及燃烧器的破坏现象.爆燃有三个条件:
一是燃料和助燃空气的积存;
二是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燃的浓度范围;
三是有点火火源及足够的能量
爆燃三条件缺一就不会爆燃
锅炉的炉膛灭火事故是常见事故之一,出现灭火事故时,应立即切断向炉内供应的所有燃料.如用投油方法利用炉膛瞬间余热引火,往往会造成炉膛爆炸,类似事故已屡见不鲜.因此首先要尽量避免炉膛灭火,一旦出现灭火,必须切断所有燃料,紧急停炉.
灭火后的处理要求为:立即停止全部燃料供应,将所有的自动切为手动,保持汽包水位正常,关闭各减温水阀,减少送、引风量至最低要求值,可适当加大炉膛负压,抽出炉内残余的积粉.查明原因并消除后,方可重新点火启动.
燃烧不稳及灭火的原因可能有:
1煤质发生变化时未及时调整燃烧工况;
2给粉不均、来粉不正常;
3锅炉处于点火升温升压过程中或长时间低负荷运行中,由于操作不当致使炉内温度水平过低,煤粉着火困难.造成灭火;
4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断粉、断风,使火焰中断;
5风、粉配合不当,影响燃烧稳定,甚至灭火;
6吹灰、除渣、倒换风机及磨煤机、减负荷时操作失调,造成燃烧不稳而灭火;
7制粉系统监视不严,调整不当;
8运行人员判断失误、误操作而产生灭火.
防止灭火爆炸的措施,除运行人员认真监视,尽量避免上述问题外,主要是在大容量锅炉中采用灭火保护装置,设有顺序点火、灭火保护、联锁、报警、跳闸系统.系统还具有灭火后严禁”爆燃”点火功能.。
锅炉设备系统常见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之一,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会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为预防锅炉设备及系统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对此类事故的原因及各种隐患进行认真分析,积极制订对策,及时处理解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真正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笔者根据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对火力发电厂锅炉设备及系统常见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1炉前燃油系统着火1.1原因分析l)各燃油管道因材质不良或长期运行导致金属疲劳等因素使管壁裂纹或爆破,泄漏的燃油触及高温热体而引燃着火。
2)燃油管道的焊口存在焊接缺陷,或因焊后热处理不当造成焊口裂纹,使燃油泄漏遇明火或高温热体引燃着火。
3)燃油管道、阀门、流量计、滤网等处的法兰因垫片老化破裂或法兰螺栓松动造成燃油泄漏遇明火或热源着火。
4)各油枪、压力表的连接螺纹因滑丝、损坏等原因造成燃油泄漏遇明火或热源着火。
5)油枪软管因老化或机械损伤等原因而断裂,造成燃油泄漏遇热源着火。
6)炉前燃油管道系统未按规定保温并在外层包铁皮保护层.当外部因故着火时,火焰直接烧烤燃油管道及设备,而引起油系统爆炸、燃烧。
7)在进行油系统检修时,违章进行动火作业,违章使用电动工器具、电气设备或有色金属工具,因产生火花引燃油系统积油。
8)在进行上下交叉作业时,燃油系统上方动火作业未设置隔离层,火星引燃检修中的油系统。
9)燃油系统泄漏的燃油流到周围及附近的电缆层或脚手架上,遇明火引燃电缆及脚手架,使火灾扩大。
10)检修中的油系统与运行中的油系统未完全隔离,使燃油窜入检修中的油系统,遇明火及热源着火。
11)检修过程中管道内积存的燃油放出后乱倾倒或未妥善放置,被明火引燃。
12)运行人员误操作,向还在检修中的油系统送油,造成燃油泄漏,遇明火及热源着火。
13)炉前燃油系统周围或附近因未设置灭火器材或灭火器材数量不充足,设置的灭火器材过期不能正常使用等原因,使燃油系统初期着火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造成火灾扩大。
一次锅炉炉膛灭火的原因及技术分析
某电厂总装机容量4×100MW,锅炉型号为WGZ410/100-5型,是武汉锅炉厂生产的。
原设计燃用劣质烟煤,发热量低、煤矿粉质量差。
锅炉本体及辅助设备磨损严重,主汽温度低。
为了提高锅炉效率,自1999年开始,改造了1,2号锅炉喷燃器及过热器,改烧发热量较高的煤。
然而改造后的锅炉经常燃烧不稳,炉膛负压摆动幅度较大。
2001-06-09发生1号炉灭火事故。
其表象为,炉膛负压参数已达到微机保护MFT动作值,致使微机保护动作。
经查阅微机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炉膛负压记录仪达到动作值的时间,发现前者较后者超前
3~4s。
1微机保护装置校验及现场线路检测
为了查明炉膛灭火原因,对微机保护装置内部线路进行了全面、认真地检查,并进行了校验,结果没有发现任何故障。
2炉膛灭火原因分析
根据查阅运行人员填写的运行记录,在炉膛灭火前,主汽流量为440~416t/h,炉膛负压为-(65~114)Pa,主汽压力为8.94~8.40MPa,氧量正常。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负压记录仪达到动作值时间会比微机保护动作时间滞后3~4s呢?其原因为:
(1)炉膛负压记录仪与微机保护压力继电器的取样是分开的。
负压记录仪取样管采用φ12mm的仪表管,而微机保护压力继电器取样管采用φ20mm的钢管,且管路长达30m,因而,负压记录仪的取样管阻尼较大,造成其达到动作时间滞后。
(2)由于炉膛负压波动频繁,为了便于监视,将负压记录仪的阻尼时间调整为0.5s,数据采样时间为每秒1次。
而压力继电器没有延迟时间,且其取样管路阻尼较小,微机保护装置每20ms采样一次,其采样周期小于负压记录仪。
所以,压力继电器及微机保护装置的反映速度较负压记录仪快。
通过分析认定,锅炉灭火是由于炉膛负压达到规定值时微机保护动作造成的。
为进一步核实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在试验室将微机保护和负压记录系统用同一个压力源加阶跃为±981Pa的压力,经多次试验,其结果是微机保护动作时间先于负压记录仪3~5s。
而后又对微机保护系统和负压记录系统进行现场试验,其结果和试验室试验相同,与上述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3燃烧不稳及灭火原因
改造后的锅炉经常发生燃烧不稳,热工人员每天都要对炉膛火焰探头进行检查,并对火焰进行观察。
经观察发现,火焰的变化程度很大,决定重新对一、二次风速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实际稳定燃烧所需的风速与原设计风速31m/s相差很大。
注:运行工况100MW、氧量3.5%~4.0%、某粉细度R90<19。
从表中不难看出,由于燃煤改变和对锅炉进行了改造,在100MW 工况下安全运行的一次风速均小于原设计风速,但运行人员仍按原设计风速31m/s时来调整,是造成炉膛燃烧不稳的根本原因。
经调整,使炉膛的压力变化幅度变小,锅炉燃烧稳定了。
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