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三维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配套课件 第1部分 第1章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52
2013人教版必修一1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1章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本节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可以增加对细胞多样性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材通过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介绍,使学生对细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但它们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只是细胞核不同,这两类不同的细胞具有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分析;再现了人类认识生命体统一于细胞的最初的一段科学史,是一则很好的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3)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能力目标:(1)思维训练:训练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2)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3)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难点:1.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四、学情分析本节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细胞,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服务的。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显微镜的使用,具有使用低倍镜的知识,但从未使用过高倍镜观察细胞,可借助本节内容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能。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初步具有收集资料的能力,课前可安排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细胞学说建立的资料,结合教材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三维设计】 2013 高中生物第1部分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随堂基础稳固新人教版必修 1[ 随堂基础稳固]1.以下相关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少症B.每种大批元素在不一样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同样的C.依据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含量不一样分为大批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D.构成生物体的大批元素中,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其在细胞鲜重中的含量老是最多的分析:微量元素也是生物体的必要元素,其缺少时也会导致相应的病症。
各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是不一样的。
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答案: C2.在生物组织中复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判定实验中,对实验资料的选择,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判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判定的理想资料C.食用花生油最好采用苏丹Ⅳ染液来判定,而一般不采用苏丹Ⅲ染液来判定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许多糖且近于白色,所以能够用于复原糖的判定分析:判定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它由两种试剂构成:0.1 g/mL的NaOH溶液和0.01 g/mL 的 CuSO4溶液,斐林试剂也由两种试剂构成:0.1 g/mL 的 NaOH溶液和 0.05 g/mL 的 CuSO4溶液,故双缩脲试剂可由斐林试剂和蒸馏水配制而成。
食用花生油颜色较深,而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染色较浅,不易差别,故最好采用苏丹Ⅳ染液,它能够将脂肪染成颜色较深的红色。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含有许多的蔗糖,蔗糖不是复原糖,不能进行复原糖的判定。
答案: D3.(2009 ·广东高考改编)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采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选项是 ()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①葡萄糖苏丹Ⅳ红色②脂肪苏丹Ⅲ橘黄色③淀粉斐林试剂蓝色④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分析:葡萄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生成砖红色积淀,检测淀粉用碘液,检测脂肪能够利用苏丹Ⅲ,体现橘黄色,也能够利用苏丹Ⅳ,体现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响呈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