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第2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5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水的运动(2)教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水的运动(2)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水的运动(2)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问题讨论:俗语说:无风不起浪。
你赞成这个观点吗?学生讨论:略2、课件展示(Flash动画):月相与潮汐现象。
潮汐是在日、月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产生的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当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当日、月、地呈直角关系时,引潮力减少,形成小潮。
【承转】在三种形式的海水运动中,洋流规模巨大,对地理环境影响广泛是海水运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也是本课要讲的重点内容。
(板书:二、洋流的形成与分类:)【实验观察】在实物投影仪上,用透明的玻璃器皿做水槽,用气筒吹水槽的水,水动;加泡沫颗粒,来回吹,水不按一定方向动;用气筒在一个方向吹,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这类似于风海流;水槽内未吹气的地方,水也在流,这类似于补偿流。
【读图过渡】读教材上“地球上风带模式图与洋流模式图”(如下图).对比两模式图,联系刚才的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据洋流模式图,给洋流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海洋表层的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运动叫洋流。
2、仔细观察:风带中的风向与洋流的流动方向有什么样的关系?这说明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洋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上与风向一致,这说明定向风的作用是形成风的主要动力,主要原因。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水的运动(内部文件,版权追溯第二节水的运动第一课:水循环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这一点很重要。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各种水循环类型的示意图,并能用自己的语水循环过程的简明描述;能够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德育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通过问题讨论,学生可以增强他们对水资源苦难的意识。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及实际应用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成因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讨论法;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实验、问题讨论、理结合实践,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激动人心的设计和介绍]李白诗《将进酒》中有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事实上,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这句流传数千年的好句子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
你知道哪里不对吗?违反了什么地理原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二节水的运动的第一课时:水循环板书:水循环【实验探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做好教材中的“模拟水循环”实验。
为了使实验更加明显和快速,可以适当改变实验条件,将“直接在阳光下烘干或用台灯直接照射”的条件改为“用酒精灯加热”。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1。
容器中的水和小瓶中的沙子在现实中等同于什么?2、为什么要在塑料纸盖上压放石头,且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其作用是什么?3、要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总结: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水从容器中蒸发,然后在塑料纸上冷凝,然后直接从石头下面滴到小瓶中的沙子上,这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相似。
[课件展示]为了更直观、准确地反映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情况,教师有步骤地播放多媒体课件:水循环,如下图。
jbdieiac在播放课件时,FHG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1。
2、2 水的运动课标: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水循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洋流的成因,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的名称课时:2第一课时水循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一、水循环1、学生阅读教材,注意以下问题(1)水循环的定义和类型(2)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3)水循环的意义2、课堂练习:读下图,回答:(补上下渗环节的箭头)(1)A与B组成的水循环是,D与E组成的水循环是,D、C、B、F、G组成的水循环是(2)说出图中各环节的名称,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环节是(3)水循环的成因是什么?(4)水循环的意义有哪些?二、海洋水的运动——洋流(一)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浪、潮汐、洋流2、洋流:主要动力、影响因素、分类(二)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画图)(三)根据风带推理洋流分布模式图(四)、对照教材图2-2-6,验证洋流的颁布规律(五)重点讲解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冬:东北风海水自东向西流(或:逆时针方向)夏:西南风海水自西向东流(或:顺时针方向)三、课堂练习:读下图,回答:A B1、A、B两图位于哪个半球?2、如果图中虚线表示洋流,画出洋流的方向,并说明各自的性质。
课后活动:背洋流名称比赛(提示:根据沿岸地名记)第二课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一、复习:练习:(练习册P93第5题)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二)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渔场如:上升补偿流渔场如:活动:对照图2-2-8,分组讨论下列渔场的成因:北海、北海道、纽芬兰、秘鲁(三)对航海的影响:1、顺流——快;逆流——慢2、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四)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三、厄尔尼诺现象1、成因:信风减弱或反转2、大气运动:与正常情况相反3、影响:(1)秘鲁渔业受损(2)东太平洋沿岸洪涝(3)西太平洋沿岸干旱。
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各自然要素中表现为最活跃,在自然界的分布也最为广泛,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通过水循环各环节使各种水体处在不断循环和交换更新中,将四大圈层紧密联系起来,也是联系各种水体的纽带,维持着物质和能量的动态平衡。
本节介绍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水循环意义,水循环运动规律是阐明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理论。
学情分析:通过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学习,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有了初步认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因此可以自主学习掌握水循环概念、各环节甚至可以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合作探究水循环的意义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运用图2-2-3分析水循环的过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能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2、能运用水循环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地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读图分析、绘图、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形成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水循环运动过程,认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2、树立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意义。
教学难点:水循环各环节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干预。
教学方法:多媒体件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绘图法、比较法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情景导入新课:李白在诗歌《将进酒》中写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水奔流到海真的不复回了吗?由此引入新课。
让学生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课件展示让学生回答问题:1.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起来?2.水循环可划分为哪几个类型?3.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教师分别展示图片,在白板上绘图阅读教材P47内容完成:读“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图,完成下题:(1)类型:A为循环,B为循环,C为循环。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总结学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总结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总结学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总结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材P32探索发现当开灯相同的一段时间后,干沙的温度较高,而水的温度较低;关灯一段时间后,干沙温度降低的比水温降低的快,并最终温度相等。
这是因为干沙的比热较小,吸热较快,放热也较快,而水的比热较大,吸热慢,放热也慢。
教材P34阅读火山喷发出的颗粒物增加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使更大部分的蓝色光在到达你的视野之前就已经被折射掉了,剩下更为集中的红色和橙色的太阳光,使日出和日落时的太阳变得更红。
教材P35思考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阴天的夜晚云较多并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气温较高,故晴朗的早晨比阴天的早晨更凉一些.教材P35读图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
教材P38思考降水主要集中在低气压带地区,因为低气压带地区的气流辐合上升,易形成降水;而高气压带地区气流辐合下沉,天气多晴朗,无降水.然而降水的多少,与暖湿气团的强弱和辐合上升的速度有关系,暖湿气团越强,降水越多,辐合上升的速度越快,降水有可能就越强.教材P42思考冬季从海洋吹向大陆的气团是暖气团;夏季从海洋吹向大陆的气团也是暖气团。
第2课时 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理解洋流分布模式,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结合实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世界洋流的分布1.概念:海洋表层海水大规模的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地运动。
2.影响因素(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2)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改变洋流的运动方向。
3.分类(按性质)⎩⎪⎨⎪⎧暖流:洋流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寒流:洋流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4.分布规律(以北半球冬季为例) (1)分布(2)规律①在北半球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的大洋环流和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的大洋环流。
②在南半球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的大洋环流。
③南纬40°附近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逆夏顺。
思考1.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吗?答案 不一定。
同纬度海区通常暖流水温高于寒流,但是决定洋流水温高低的主要因素还是纬度位置,低纬度寒流水温往往高于高纬度暖流。
例如,加那利寒流水温高于北大西洋暖流。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一定是暖流吗?答案 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且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的洋流是暖流。
如果洋流只是从低纬流向高纬,则不一定是暖流。
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深层水温低于表层水温),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仍然是寒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1)平衡全球热量: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2)沿岸气候⎩⎪⎨⎪⎧暖流:使空气变暖、变湿,给沿岸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寒流:使空气变冷、变干,给沿岸地区带来低温、干燥的气候2.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易形成较大的渔场。
3.对航海:海轮顺着洋流航行速度较快,寒暖流相遇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
4.对海洋污染物:能加快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和净化,但同时扩大了污染范围。
思考1.同是纬度40°~60°的海域,北半球是暖流,为什么南半球却是寒流?答案 ①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南极大陆冰天雪地,必然影响周围海水的温度。
②南极大陆伸出的冰舌进入海洋后形成冰山,融化吸收大量热量致使海水温度降低。
③南极大陆强劲的东风加剧了周围海水降温。
2.我国明朝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为什么数次选择冬季从我国出发,夏季返回?答案 在古代,航海依靠的动力是风和洋流。
冬季我国沿海盛行西北季风和自北向南流的沿岸流,北印度洋海区盛行东北季风和自东向西流的洋流,夏季相反。
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动力,加快速度,故郑和是为了利用季风和洋流而选择冬季起航,夏季返航。
探究点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2016年8月4日,据俄罗斯“informing”新闻网消息,北半球洋流突然越过赤道,而洋流变化或将导致冬季和夏季互换,这将是一场新的气候灾难。
下图为“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图”。
(1)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流向是怎样的?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流向是怎样的?(2)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3)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流向是怎样的?大洋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4)据图分析北太平洋暖流与南半球西风漂流成因是否相同?性质是否相同?(5)若下图所示为太平洋海域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图,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洋流名称。
答案(1)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大洋的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
(3)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4)成因相同,两者都是由西风吹拂而成,但性质不同,西风漂流是寒流。
(5)A 是东澳大利亚暖流,B 是西风漂流,C 是加利福尼亚寒流,D 是北赤道暖流。
1.世界洋流的分布2.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在北印度洋海域,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域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
寒、暖流的判断(1)根据流向判断:一般而言,由较低纬度海区流向较高纬度海区的洋流为暖流,由较高纬度海区流向较低纬度海区的洋流为寒流;上升流是寒流,下降流是暖流。
如图1中A 为暖流,B 为寒流。
(2)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海水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
海水等温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凸出,表明该海区有寒流流经;等温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凸出,表明该海区有暖流流经。
如图2中箭头既表示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也表示洋流的流向,C 处有暖流经过,D 处有寒流经过。
(2017·南昌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大洋某海区洋流环流简图”,两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盛行风。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海区洋流分布及其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 B.顺时针方向流动 C.与同半球反气旋流向一致 D.大洋东岸为暖流2.图中①②③④洋流名称分别是( )A.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B.秘鲁寒流、西风漂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南赤道暖流C.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D.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风带知,30°以北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30°以南为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
所以该图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
大洋东岸为寒流,与南半球反气旋气流方向一致。
第2题,根据180°经线可判断该环流为南太平洋环流,则①为南赤道暖流,②为东澳大利亚暖流,③为西风漂流,④为秘鲁寒流。
探究点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北大西洋暖流,又名北大西洋西风漂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是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
下图为“北大西洋暖流的气候效应图”。
(1)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2)卑尔根最冷月均温比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高出近20℃,原因是什么?(3)图中洋流对欧洲西部气候有何影响?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
(2)卑尔根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而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则受千岛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图中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著名渔场渔场的形成与分布(1)由果及因法。
鱼类汇集←饵料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海域位置。
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2)分布定性法。
①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②热带和副热带渔场: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这里的渔场主要是由于离岸风导致的上升流形成的。
(2018·贵阳高一检测)读“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完成3~4题。
3.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 ) A.寒暖流交汇 B.上升补偿流 C.径流入海D.人工养殖4.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3.A 4.A解析第3题,甲渔场为纽芬兰渔场,是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形成的。
第4题,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图中①②③分别为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2017·广东广州月考)如图为“某海域洋流简图”,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据此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B.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C.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D.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2.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从图中风向可知图示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图,①为暖流,②为寒流,③洋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第2题,流经①处的洋流是向北的暖流,由此可知C图正确。
(2018·石家庄会考练习)下图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
读图,回答3~4题。
3.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大陆东岸为寒流D.大洋西岸为寒流4.图中(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C.P处因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D.P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为暖流。
第4题,①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起增温增湿作用;②为秘鲁寒流,对南美洲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P处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P处海域污染物会随北大西洋暖流漂至欧洲西岸海域。
5.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处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②③代表的洋流中,主要受东北信风吹拂而形成的是________。
(3)④代表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作用。
(4)分析A处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5)一艘货轮从下图中的B城市返航至C港口,选择甲、乙航线中哪条较为合理?为什么?答案(1)秘鲁寒流(2)②(3)增温增湿(4)寒暖流交汇。
(5)乙航线。
既能顺东北信风,又可顺北赤道暖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
解析图示为“太平洋大洋环流图”,①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东侧,为秘鲁寒流。
②为由东北信风吹拂而形成的北赤道暖流,③为北太平洋暖流。
④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图中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因此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从B城市到C港口,沿甲航线逆风逆水,速度慢,沿乙航线顺风顺水,节省燃料。
下图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4只风扇,且假定F1和F2表示大洋西侧。
据此回答1~2题。
1.若同时开启风扇F1和F4,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 )①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②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③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④南大西洋中高纬洋流系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分别在水中悬挂冰块和加热器以表示北半球的寒流和暖流,以下悬挂位置合理的是( )①F3附近悬挂冰块,F2附近悬挂加热器②F2附近悬挂冰块,F3附近悬挂加热器③F4附近悬挂冰块,F1附近悬挂加热器④F1附近悬挂冰块,F4之间悬挂加热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F1、F4风扇同时转动,将会形成逆时针的洋流。
在大洋环流中是逆时针的洋流有: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
北半球中低纬的洋流系统是顺时针。
第2题,若在F2附近悬挂冰块、F3附近悬挂加热器,即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则表示北半球中高纬度寒暖流分布;若在F4附近悬挂冰块,F1附近悬挂加热器,即表示北半球中低纬度寒暖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