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 x 15°
③ 区时的计算:
B区时=A区时 ± 两地时区差
计算步骤: 1.计算A、B两地所在的时区 2.计算A、B两地的时区差: (时区差:同为东或西时区相减,不同侧相加) 3.计算B地区时: A区时 ± 两地时区差 (注意:B在A东面用“+” ,在西面用“-”)。
注意事项: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 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 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若区时小于0,则为前一 天,需用24减所得数的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刻。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④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回归年
1.地球自转练的习真正题周: 期是___2_3_时__5_6_分__4_秒__, 称
为__恒__星__日___。
2.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_3_6_5_日__6_时__9_分__1_0_秒, 称 为___恒__星__年__。 3.北极点自转的角速度是___0___, 线速度是 ___0___。 4.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___赤__道____。
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③太阳直射点 春分(3月21日) 夏至(6月22日)
的四至:
秋分(9月23日) 冬至(12月22日)
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来回移动 (每年有两次太 阳直射)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回归线内任一
夏至 点每年有北两回次 归线
太阳直射
20°N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春分
4.甲地经度是50ºE , 区时是11:00 , 乙地经度 是110ºE,区时是_______, 丙地经度是50ºW , 区时是__________。
5、日界线(日期变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