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图题诗》
- 格式:ppt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19
墨梅图题诗(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岁岁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注释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吾家: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3.洗砚(yàn)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
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
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4.池头:池边。
头:边上。
5.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6.痕:痕迹。
7.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8.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
2主题这首诗借梅言志,表现了诗人不愿向统治者妥协,洁身自好,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3译文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
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4作品赏析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
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
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王冕墨梅图题诗的诗画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王冕墨梅图题诗的诗画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王冕墨梅图题诗的诗画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3、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艳丽的颜色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芳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最终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
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行。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
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欣赏自己的立身之德《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拔,穿插得势,构图清爽悦目。
用墨浓淡适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潇洒,生气盎然。
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划出来。
不仅表现了梅花的自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
加上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惋惜,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人们是这样赞扬王冕的。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
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殊的好。
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终,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抓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
王冕的题画诗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一作元肃),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
诸暨(今浙江)人。
出身贫家,白天放牛,只要有空就画荷花,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
王冕《墨梅图》王冕题画诗《墨梅》原文如下: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我家一作:吾家;朵朵一作:个个)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好颜色一作:颜色好)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注释: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一说三国时期是钟繇年轻的时候练字,经常用家旁边的池子洗毛笔,以致整个池子最后都是墨色了。
一说东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里是化用典故自诩热爱书画艺术、热爱文化。
池头:池边。
头: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
题画诗,顾名思义就是把诗写在画上。
一般都是由画家本人,或者是由他人,在画的空白处题写。
作为中国画所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题画诗在世界任何画种都未曾出现过。
一般来说,题画诗的内容,即可以抒发作者的感情,也可以谈论艺术的见地,或者咏叹画面的意境。
正如清代画家方薰所说:“高情逸志,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而这与诗歌的“诵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可谓一脉相承。
《墨梅》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墨梅图题诗墨梅图。
高压重云,浓叶复淡花。
开门大吉,福气临家。
梅。
经霜。
而花。
每到寒冬时节,很多人喜欢把窗户纸换成喜庆的红色,从窗外望去,似乎整个房间都被那大红的“外衣”所包裹了。
虽然平时我们也喜欢在那红色的背景下描绘一些花卉、人物等,可是如今看到那深红的“外衣”,心中的情感仿佛也随着“外衣”变成了火红,冲上眉梢,那股子热情激荡着我的心扉,让人感觉十分愉悦。
看着那“外衣”,在大红的“外衣”里,梅花傲然独立,迎风吐蕊。
偶尔天空飘起雨丝,却怎么也挡不住那股股清香,因为,它,已经凌驾于万花之上,给我们带来了新春的祝福!那一幅春。
《墨梅》,也就顺理成章地浮现在眼前。
这首诗写于宋朝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后,也就使得这幅画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
虽然当时诗人并没有看到梅花,但是此时“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的情感通过笔触传递给了我们。
真想穿越千年的隧道,到达林逋的内心世界,看一看那荒唐的“痴”与那辛酸的泪。
虽然当时诗人没有看到梅花,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那雪白的梅花与雪的纯洁无瑕,更能体会到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怜惜。
宋代有位诗人说过“三日枝头便属他人,任是真仙,恐难留住”,我看此时的梅花一定还是盛放状态,或许那是大雪初至,梅花才微露一点儿的红色。
可是突然来临的严寒却把它紧紧地包裹在了厚厚的“外衣”里,使它处于低温、饥饿之中,这是为什么呢?“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多么有格调、有品位、有气魄的诗句啊!自然界的一切植物都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才能茁壮生长,正所谓“人可以出名,但不能沽名钓誉”。
墨梅就像梅花一样在严寒中悄悄绽放,默默地积蓄力量,这才造就了它今天的品格,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惊喜。
历代的诗人墨客有太多的赞美之词,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到现在,许多诗人都写过关于梅花的诗,例如“黄金嫩蕊撒青钱,咏就天机句法妍。
”也就是诗人描写梅花的句子。
这句诗的意思是:绿油油的嫩芽犹如散落在青草地上的碎钱,你吟诵完了天工巧夺的诗句,用尽了精妙绝伦的语言,也未必比得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