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三
特别提醒①在高山生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生物类型不同,属 于水平结构,主要是受温度影响而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②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垂直结 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 环境的适应。
③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 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二三
一、种群、群落和物种的区别 1.种群与群落的比较 (1)种群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群落指同一时间 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则是 不同种群之间通过种间关系(互利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等)形 成的有机整体。 (3)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等特征;群落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丰富度、 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 (4)个体、种群、群落的关系图解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一 种群和群落的组成 【例1】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 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 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 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一二三
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可以说,群落中植物的 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猫头鹰………………………森林上层 大山雀………………………灌木层 鹿、野猪………………………地面活动 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3.群落的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 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1.能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用坐标曲线表示各种种间关系。 4.能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一二三四五
一、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一二三四五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 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 富度。研究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 与根瘤菌
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
步性变化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 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 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 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 菟丝子与大 豆;噬菌体 与被侵染的 细菌
一二三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特点
举例
竞争 图 A 图B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数 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 同步性变化,如图 A;生存 能力相同,则如图 B 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
同物种间的竞争越激烈
牛与羊;农 作物与杂 草;大草履 虫与双小核 草履虫
一二三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捕食
特点
举例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 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 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 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羊和草;狼 和兔;青蛙 与昆虫
一二三
三、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包 括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2.群落的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植物的分层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 空间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乔木层………接受全光照 灌木层………利用全光照的10% 草本层………仅利用1%~5%的光照 苔藓地衣层…仅利用微弱的光照
一二三四五
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 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 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 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 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1.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 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2.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 体数量的多少。 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等等。
一二三四五
三、种间关系 群落中的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种间 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 1.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叫做捕食。 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叫做竞争。竞争 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 势甚至灭亡。 3.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 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叫做寄生。 4.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叫做互利共生。
一二三四五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 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1.垂直结构 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植物的分 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其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 资源的能力。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 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等多种原因,造成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 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个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种群
群落
一二三
2.群落与物种的关系 群落是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同一群落由不同物种 的个体构成,同一物种的个体以种群形式分布在不同的群落中。
一二三
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比较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互利 共生
寄生 —
特点
举例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
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 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 地衣;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