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要章节练习(2016-2-1)
- 格式:doc
- 大小:0.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单元绪论1、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瘛疭方》)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3、提出“五善七恶”的著作是(《圣济总录》)4、正宗派的代表(陈实功)5、全生派的代表(汪洪绪)6、心得派代表(高锦庭)第二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论一、中医外科专业术语1、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2、疮疡――广义指一切浅显外科疾患。
狭义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3、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4、溃疡――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5、胬肉――肉芽组织6、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7、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8、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9、根脚――肿疡之基底根部10、护场――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约束邪气使之不外散11、痰――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的或软或硬、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
12、结核――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二、治疗(一)内治总则――消、托、补(二)外治法1、膏药――适用于一切外科病症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
2、油膏――肿疡期;溃疡期;3、箍围药――肿疡初期促其消散4、掺药5、酊剂――疮疡未溃及皮肤病6、洗剂――适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第三单元无菌术1、消毒――用化学的方法消灭微生物2、手术区皮肤消毒的范围,应距切口周围(15cm)3、手术室的面积应为(24-40平米)4、手术室的湿度一般为(48%)5、灭菌――杀灭芽孢类微生物第四单元麻醉一、麻醉方法1、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2、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非吸入性麻醉)3、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区域阻滞;椎管内麻醉)4、复合麻醉二、麻醉前用药(一)麻醉前用药目的:1、减少病人精神紧张;2、使麻醉过程平稳3、增强麻醉效果4、减缓病人疼痛感(二)麻醉前常用药物1、镇静安定药:苯二氮?类(地西泮,咪达唑),丁酰氨类,吩噻嗪类2、催眠药:苯巴比妥,戊巴比妥3、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镇痛新4、抗胆碱类药:阿托品,东莨菪碱,格隆溴胺5、稳定血流动力学药:可乐定,右美托咪啶6、防治恶心呕吐药:丁酰苯类药,胃动力,抗胆碱药7、预防误吸及其危害药:H2受体阻滞剂三、局部麻醉1、常用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达克罗要,布比卡因2、不良反应的处理局麻药加肾上腺素目的:延缓药物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局麻前给巴比妥类药目我:减少局麻药中毒出现中枢兴奋或惊厥时用:苯巴比妥钠肌注或安定四、椎管内麻醉1、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适应证:下腹部及盆腔手术;下肢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并发症:术后头痛;腰背痛;尿潴留;下肢瘫痪2、硬膜外麻醉适应证:胸壁,上肢,下肢,腹部和肛门会阴区各部位手术颈椎病,腰背痛及腿痛等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并发症:血压下降,咀嚼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五、气管插管1、经口明视插管:用于除口腔、咽腔手术之外的病人2、经鼻腔明视插管法:主要用于口腔、颌面、咽腔手术病人3、经鼻盲探插管:张口确实梭,喉镜难以置入并呼吸道管理的4、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部分张口困难;呼吸道部分梗阻;颈部强直,颈椎骨折、脱臼等颈部活动受限者;颈斑痕挛缩面严重影响抬头活动者;喉结过高,颈部粗短,下颌退缩等5、清醒气管内插管:不能耐受较深麻醉,但必须要控制呼吸或人工呼吸者;消化道梗阻或饱食者;颅脑、开胸等针麻手术6、双腔支敢管导管(DLT)插管术:“湿肺”全麻;开放性肺结核其分泌物有扩散感染能力者;支气管胸膜瘘,外伤性支气管断裂者;近期有大咯血者。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一)(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A1型题]{{/B}}(总题数:40,分数:100.00)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是∙ A.《金创瘈疭方》∙ B.《五十二病方》∙ C.《世医得效方》∙ D.《刘涓子鬼遗方》∙ E.《外科精要》(分数:2.50)A.B.C.D. √E.解析:[考点] 外科发展史——外科学专著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是《刘涓子鬼遗方》;而我国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是《金创瘈疭方》。
2.创立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的外科医家是∙ A.齐德之∙ B.窦梦麟∙ C.陈实功∙ D.汪机∙ E.王洪绪(分数:2.50)A.B.C.D.E. √解析:[考点] 外科发展史中的学派外科三大学派。
“正宗派”以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
该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体现了明以前外科学的主要成就,被后世医家评价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其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全生派”以清·王洪绪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
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
阴疽的治疗,以“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
创立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等名方。
“心得派”以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
高氏的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病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
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
3.下列关于外科疾病致病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血瘀滞,经络阻塞∙ B.外感六淫邪毒∙ C.感受特殊之毒∙ D.外来伤害∙ E.房室损伤(分数:2.50)A. √B.C.D.E.解析:[考点] 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外科疾病致病因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淤血。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综合练习1、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于()年A.1958B.1964C.1980D.1981E.19822、“心得派”的代表是()A.陈实功B.葛洪C.汪洪绪D.孙思邈E.高锦庭3、“全生派”的代表是()A.陈实功B.葛洪C.汪洪绪D.孙思邈E.高锦庭4、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A.《金创瘛疭方》B.《肘后备急方》C.《千金方》D.《外科枢要》E.《刘涓子鬼遗方》5、提出“五善七恶”的著作是()A.《内经》B.《金创瘛疭方》C.《千金方》D.《圣济总录》E.《理瀹骈文》6、医院感染、消毒、灭菌的含义是什么?7、胃癌最好发的部位是()。
A.幽门管B.胃窦大弯侧C.胃体大弯侧D.胃窦小弯侧E.贲门小弯侧8、怀疑胃癌者的首选诊断方法是()。
A.X线钡餐B.胃镜检查C.B超D.CTE.核磁共振9、以下血清学肿瘤标志物中,对诊断肝癌有意义的是()。
A.CEAB.CA19-9C.PSAD.AFPE.CA12510、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A.腹部肿块B.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低热等C.肠梗阻症状D.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E.阵发性绞痛11、结肠癌Dukes分期中B期是指()。
A.癌达粘膜下层B.癌累及肠壁肌层C.癌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D.有淋巴结转移,仅局限于结肠旁淋巴结E.有淋巴结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12、关于直肠癌,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约占大肠癌的60%左右B.常见部位为直肠壶腹部C.大体类型以溃疡型多见D.组织学分型中粘液癌多见,约占50%以上E.淋巴转移是主要扩散途径13、直肠癌切除术能否保留肛门,主要取决于()。
A.肿瘤距肛门的距离B.肿瘤的病理类型C.肿瘤是否已侵犯肠管周围D.肿瘤有无远处转移E.左半结肠的长度14、急性阑尾炎,当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前,在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A.出现发热B.有白细胞显著升高C.脐区压痛及反跳痛D.脐区及右下腹均有压痛、反跳痛E.右下腹固定压痛15、下列哪种阑尾炎宜采用非手术治疗()。
中医外科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大全中医外科学是一门研究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学科。
以下是中医外科学各章节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中医外科基础理论试题: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有哪些?2. 简述中医外科疾病病机的一般规律。
3. 中医外科疾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答案:1.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
2. 病机的一般规律包括正邪相争、气血失调、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等。
3.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二、中医外科常见疾病试题:1. 简述疖肿的中医病因病机。
2. 痈肿与疖肿的区别是什么?3. 中医如何治疗痈肿?答案:1. 疖肿的中医病因多为外感风热、湿热内蕴,病机为气血壅滞,热毒蕴结。
2. 痈肿与疖肿的区别在于痈肿范围较大,病变较深,病情较重;疖肿则范围较小,病变较浅,病情较轻。
3. 中医治疗痈肿多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方法。
三、中医外科手术技术试题:1. 中医外科手术的特点是什么?2. 简述中医外科常用的手术器械。
3. 中医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有哪些?答案:1. 中医外科手术的特点包括重视整体观念、注重辨证施治、手法精细、注重术后调理等。
2. 中医外科常用的手术器械有刀、剪、针、镊、钳、钩等。
3.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体质评估、病情评估、手术器械消毒、环境消毒等。
四、中医外科疾病预防与护理试题:1. 中医外科疾病预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 简述中医外科疾病的护理要点。
3. 中医外科疾病的饮食调养有哪些?答案:1. 中医外科疾病预防的基本原则是“治未病”,即预防为主,注重养生保健。
2. 护理要点包括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等。
3. 饮食调养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食物,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养血等。
结束语:中医外科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其理论和实践在现代医学中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1章中医外科证治概论A1/A2型题1.风为()。
A.阳邪B.阴邪C.特殊之毒D.外来伤害E.内生之邪【答案】A2.夏季多()。
A.风热B.暑热C.多燥D.风湿E.多寒【答案】B3.寒为阴邪,其性()。
A.开泄B.炎热D.干燥E.炎上【答案】C4.风邪所致外科疾病好发于人体()。
A.上部B.下部C.中部D.四肢E.全身【答案】A5.燥邪易伤人体()。
A.气B.血C.精D.阳气E.津液【答案】E6.心“在志为”()。
B.怒C.忧D.思E.恐【答案】A7.思虑伤()。
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C8.饮食不节可导致()。
A.痹阻经络,损耗阳气B.耗伤肾精,肾气亏损C.经络阻塞,气血凝滞D.肠胃积热,湿热火毒内生E.脏腑气血受阻,阴阳失和【答案】D9.外科总的发病机制是()。
A.气血凝滞,外感热毒B.气血凝滞,正气不足C.气血凝滞,情感内伤D.气血凝滞,经络阻塞E.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答案】E10.渴喜冷饮,多为()。
A.湿重B.脾胃已衰C.热重D.寒重E.脏腑失衡【答案】C11.火肿皮色多为()。
A.皮色不泽,不红不热B.皮色暗褐,肿而胀急C.皮紧内软,不红不热D.皮薄光泽,肿而色红E.皮如岩突,不红不热【答案】D12.多气多血之经是()。
A.手太阳小肠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厥阴肝经【答案】C13.上肢外侧经络属于()。
A.手三阳经B.手三阴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厥阴心包经E.足阳明胃经【答案】A14.一男性病人,21岁,因打篮球出汗,赛后1小时,病人颈部及前胸部出现数个大小不等的团状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甚痒,其致病因素考虑是()。
A.热邪所致B.风邪所致C.暑邪所致D.湿邪所致E.以上都不是【答案】B15.一男性病人,随团上山旅游,突感右耳后被蚊虫叮咬了一下,视局部皮发红,自感皮肤痛痒,其致病因素是()。
A.风邪所致B.热邪所致C.外伤所致D.特殊之毒所致E.以上都不是【答案】D16.一男性病人,45岁。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第一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要一、习题精选A1型题1.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称为A.疮疡B.溃疡C.痔D.结核E.岩2.肿势高突,根盘收束,常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的是A.热肿B.风肿C.虚肿D.实肿E.血肿3.下列病症中属阴证的是A.病发于皮肉B.肿块软硬适度,溃后渐消C.疼痛剧烈D.不痛、隐痛或抽痛E.肿胀形势高起4.肿而色红,皮薄光泽,掀热疼痛,肿势急剧的,称为A.气肿B.热肿C.寒肿D.虚肿E.湿肿5.在下列外科致病因素中,毒蛇咬伤属于A.外感六淫B.外来伤害C.情志内伤D.房事损伤E.感受特殊之毒应试点拨:注意“外来伤害”及“感受特殊之毒”的区别。
6.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属A.风胜B.湿胜C.热胜D.虫淫E.血虚7.外科病总的发病机制是A.气血凝滞,经络阻塞B.脏腑失和,筋脉失养C.气血不足,肝肾阴虚D.热毒内侵,化腐成脓E.肝气郁结,胃失和降8.在外科病因辨证中,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微热不红、疼痛轻微的,属于A.风B.火C.寒D.湿E.气9.疮疡溃破后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肉芽组织,称为A.溃疡B.疽C.根盘D.根脚E.胬肉10.中医外科中对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是A.痈B.疽C.疔D.疮E.疡11.下列各项,适用“消法”的是A.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B.脓肿已成的中期肿疡C.肿疡已腐烂筋骨D.正虚邪盛的肿疡E.不易愈合的感染性溃疡应试点拨:注意消、托、补三个总的治疗原则分别对应的三个不同阶段及病理变化。
12.下列各项,适用“托法”的是A.外疡中期,正虚毒盛B.初期肿疡C.溃疡后期,疮口难敛D.肿疡疮形已成E.蜂窝织炎破溃13.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为A.热痛B.寒痛C.风痛D.气痛E.湿痛14.用逍遥散治疗肿疡,属于A.清热法B.行气法C.补虚法E.透托法15.补托法的代表方剂是A.透脓散B.托里消毒散C.异功散D.四君子散E.右归丸16.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证属A.风胜B.湿胜C.热胜D.虫淫E.血虚17.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的是A.胬肉B.痰C.结核D.岩E.瘤18.治疗肿疡期肿而有结块,应选用的药物是A.生肌白玉膏B.金黄膏C.九一丹D.无极膏E.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A2型题1.患者,男,46岁。
2016年下半年陕西省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中医外科证治概论2015-09-17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望色十法中的“抟”是指____A.浅淡B.疏离C.壅滞D.暗浊E.浮露2、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应首选的是____A.免疫抑制剂B.输新鲜血液C.脾切除D.抗生素E.糖皮质激素3、眼窝凹陷多属__A.吐泻伤津B.肾阴不足C.肺胀D.肝胆火炽E.脾胃虚衰4、首选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肾阳虚,水饮泛滥证的方剂是A.真武汤合五苓散B.参附龙牡汤合五苓散C.参附龙牡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D.参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E.参附龙牡汤合通脉四逆汤5、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称为A.盗汗B.绝汗C.自汗D.大汗E.战汗6、患者妊娠7个月,面目、四肢水肿,肤色淡黄,体倦神疲,气短懒言,纳呆便溏,舌胖苔白,脉滑缓无力。
检查:血压130/90 mmHg(17.3/12.0kPa),尿蛋白0.4g/24h,水肿(+)。
其诊断是A.轻度妊高征肾虚证B.轻度妊高征脾虚证C.轻度妊高征气滞证D.中度妊高征肾虚证E.中度妊高征脾虚证7、病人头痛眩晕,面色苍白,属于A.肾虚头痛B..风湿头痛C.风寒头痛D.气虚头痛E.血虚头痛8、下列关于子宫解剖的叙述,错误的是A.子宫位于骨盆中央,呈倒置的梨形B.子宫重量约50g C.子宫的容积5~6ml D.成人宫体与宫颈比例为2:1 E.子宫峡部内膜与宫颈内膜相同9、能够抑制胰酶活性的药物是A.抗胆碱药B.奥美拉唑C.胰升糖素D.抑肽酶E.奥曲肽10、患者,女,29岁。
结婚4年未孕,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来腹痛,月经量少,色暗有小血块,经前乳胀,烦躁易怒,舌红,苔白,脉弦。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启官丸B.养精种玉汤C.开郁种玉汤D.柴胡疏肝散E.逍遥散11、若湿热久恋不下,兼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光红,脉细数,可合用A.滋阴通关丸B.左归丸C.无比山药丸D.金匮肾气丸E.知柏地黄丸12、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肝火犯肺证,应首选A.四逆散合左金丸B.泻白散合黛蛤散C.柴胡疏肝散D.清金化痰汤E.桑白皮汤13、麦门冬汤的功用是A.滋阴润肺,益气补脾B.养阴清肺,解毒利咽C.清养肺胃,降逆和中D.滋阴填精,益气壮阳E.滋阴益气,固肾止渴14、6岁女童,喜食泥块,面色萎黄,血红蛋白92g/L,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A.抗生素B.葡萄糖C.维生素类D.铁剂E.钙剂15、毒蛇咬伤后,如为神经毒,其中医名称是()A.火毒B.风毒C.风火毒D.热毒E.湿毒16、患者,女,35岁。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外科学考试试题(一)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首选用于治疗瘿病血瘀证的单味药是A.丹参B.丹皮C.桃仁D.贝母E.熟地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C2.患者大面积烧伤感染,症见:高热,神昏谵语,唇干烦渴,小便短赤,四肢逆冷,舌红绛苔黄燥,脉细数无力。
其证型是A.气脱B.气逆C.血脱D.热厥E.寒厥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D3.下列哪项是确诊淋病的主要依据A.有不洁性交史B.有较短的潜伏期C.有急性尿道炎表现D.尿道口有分泌物E.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发现有革兰氏阴性淋病双球菌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E4.关于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等腧穴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理气消胀B.缓急止痛C.促进穿孔闭合D.调整胃肠蠕动E.解除胃肠痉挛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C5.适用于一切溃疡或烧伤,腐肉未脱,新肉未生之时的外治首选方是A.金黄油膏B.冲和油膏C.生肌玉红膏D.回阳玉龙膏E.青黛散油膏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C6.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最可靠的预防方法是A.彻底清创B.清创加口服蝉衣C.受伤后服玉真散D.受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E.按一定的方法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D7.患者,男,27岁。
发现颈前肿块3个月,诊断为“甲状腺瘤”,局部时有发胀,胸闷,有痰难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疗应首选A.八珍汤B.海藻玉壶汤C.逍遥散D.柴胡疏肝散E.二陈汤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B8.外科辨证中,辨脓的操作方法不包括A.按触法B.透光法C.点压法D.穿刺法E.切开法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E9.患者,女,25岁。
患急性乳腺炎6天,局部红肿灼热,疼痛剧烈,伴有发热。
外治应首选A.金黄膏B.七三丹C.黑虎丹D.五五丹E.桃花散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A10.下列哪项不是有头疽的临床特点A.局部红肿热痛B.肿块范围在6cm~9cmC.破溃后呈蜂窝状D.中央多个粟粒样脓栓E.易向深部发展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B11.首选用于治疗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或已形成瘘管、窦道的外科手术疗法是A.烙法,B.垫棉法C.浸渍法D.结扎法E.药线引流您所选的答案:本题正确答案:E12.患者背部肿胀灼痛5天,伴发热,口渴,大便干结。
中西医外科学考题《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要点第二章中医外科证治概要1、中医外科疾病的总病机?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2、内治法三个总则?清法、托法的定义和具体运用?1、三个总则:消法、托法、补发2、清法:用寒凉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即《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治法。
具体运用;首先必须分清热之盛衰,火之虚实。
实火宜清热解毒,热在气分者当清气分之热,邪在营血分者当清营血分之热,阴虚火旺者当养阴清热。
托法: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拖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
具体运用:治疗上应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和邪毒盛衰情况,分补托和透托。
补托用于正虚毒盛,气不能托毒达外,疮形平榻、根脚散漫不收的虚证;透托用于毒气虽强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毒旁窜深溃。
第三章无菌术3、消毒、灭菌、无菌术?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
灭菌: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无菌术:针对这些感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第五章体液与营养代谢4、脱水类型?脱水的临床症状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点?1、等渗性脱水:(1)临床症状特点:水和钠按其在血液中的正常比例丢失,无钠盐及渗透压的明显改变。
以细胞外液(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为突出表现。
轻度:口渴,尿少;厌食、恶心呕吐,软柔无力;唇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松弛等,脉细。
中度:严重口渴,乏力,血容量不足表现:眼窝凹陷,皮肤干陷,浅静脉瘪陷,血压降低或不稳。
肢端湿冷脉细数。
“三陷一低”即眼窝下陷、浅表静脉瘪陷、皮肤干陷(弹性差)、血压下降或不稳。
重度:除上述表现以外,尚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极度口渴,乏力,眼窝凹陷,肢凉,尿少,尿比重高,血压下降,烦燥,谵妄、昏迷。
(2)实验室检查:①血Na+和CI-正常――渗透压无变化;②RBC、HB、HCT均升高――血液浓缩;③尿比重↑2、高渗性缺水:(1)临床症状特点:水钠同时损失,但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减少且渗透压升高,细胞内液缺水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
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结合(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患者,男,3岁,啼哭时可见腹股沟上段内侧由外上向内下前斜行突现一圆形囊性包块,进入阴囊,平卧时可自行回纳。
应首先考虑的是A)腹股沟直疝B)腹股沟斜疝C)股疝D)脐疝E)切口疝答案:B解析:腹股沟直疝不进入阴囊,股疝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出现,脐疝与题干不符,题干中未提及有切口,所以也不考虑切口疝。
故本题选腹股沟斜疝。
2.[单选题]在发病过程中,邪气的作用是A)以上均非B)发病的决定因素C)发病的重要条件D)决定着疾病的性质E)决定是否发病答案:C解析:3.[单选题]属于“金”的情志是A)喜B)思C)悲D)恐E)怒答案:C解析:情志对应五行分别为: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
4.[单选题]患儿,4岁。
发作性神志恍惚,瞪目直视,喉间痰鸣,止后如常人。
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滑。
其治法是( )A)镇静安神B)豁痰开窍C)息风止惊D)化瘀开窍E)健脾化痰答案:B解析:5.[单选题]不符合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的是( )A)心房率<心室率B)心房率>心室率C)P-P间期相等D)R-R间期相等E)QRS波群形态可正常,也可呈宽大畸形解析:6.[单选题]下列腧穴中,治疗高血压首选的是A)曲泽B)尺泽C)率谷D)少海E)曲池答案:E解析:曲池穴为手阳明经合穴,阳明经多血多气,针刺曲池穴能摄纳阳明气血,使气血下降,平亢盛之肝阳,起平肝潜阳、降压的作用。
7.[单选题]治疗黏液性水肿宜选用A)甲状腺素B)糖皮质激素C)卡比马唑D)碘化钾E)促皮质素答案:A解析:8.[单选题]桂枝汤中配伍炙甘草的主要用意是A)益气补虚B)扶正祛邪C)缓峻护正D)化痰止咳E)实卫合营答案:E解析:桂枝汤中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
9.[单选题]患者,女,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