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70.00 KB
- 文档页数:98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一、成本及其分类(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成本(Cost)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二)几种主要的成本分类1.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成本按核算目标不同可分为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三大类。
2.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成本按其时态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两类。
区分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有助于合理组织事前成本的决策、事中成本的控制和事后成本的计算、分析和考核。
3.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成本的相关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是否有关的性质。
成本按此分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两类。
4.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成本的可控性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在事后进行考核的性质。
以此为标志,成本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两类。
5.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成本的可辨认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的归集对象之间的联系,又称可追溯性,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6.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生产成本又称为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非生产成本又称非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
7.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按可盘存性进行分类,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成本按可盘存性分类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企业准确进行存货估价,正确计算损益。
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一)成本性态的涵义成本性态(Cost Behavior)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V olume)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
在最简单的条件下,业务量通常是指生产量或销售量。
这里的成本总额主要是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营业成本费用,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非生产成本。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学习目标】●理解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重点掌握成本性态、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概念.●了解管理会计中成本的各种分类结果和意义。
【技能要求】●掌握成本性态、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概念。
●掌握运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的技巧。
【引导案例】“机会成本"的作用王丽打算用自己的临街房开一个小卖部,她估算每月流水5500元,每月进货成本2000元,水、电及税费等支出600元,折旧费200元,一名雇员的月工资700元,王丽每月可净赚5500-2000—600—200—700=2000(元),但是王丽认为如果自己不开这个小卖部,可以将房子出租,以房子的所在地段每月可收取租金1000元,如果上班以自己的能力月工资怎么也能达到1500元,分析之后王丽认为不应该开这个小卖部。
你知道王丽为什么不开这个小卖部吗?王丽所考虑的成本中既包括实实在在发生的可以计入账簿中的支出,也包括由于自己开这个小卖部而放弃的潜在收益,即:每月可收取的租金1000元以及可能获得的月工资1500元。
因此,王丽认为开这个小卖部的全部成本是6000元.你知道她这样考虑的成本和以往所学的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有什么不同吗?你认为她这样考虑有什么好处?(资料来源:作者编写)第一节成本的概念与分类一、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我国传统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西方财务会计认为成本是企业为了获取某项资产或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导致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而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相对于财务会计中成本的概念,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成本具有不可确定性成本的不可确定性表现为:对于可能发生或应当发生的成本,而实际上并不一定真的发生,或发生多少也不一定与估计的相同。
为了进行成本控制,我们常常建立标准成本制度,预算出应当的成本水平,但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成本并不一定与此标准成本相同。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概述成本性态分析是一种在确定产品或服务成本时处理和分析各种成本信息的技术。
它是管理会计与实际成本系统之间的桥梁,用于在内部管理中提供有用的信息。
成本性态分析是确定制造成本的主要技术之一,不仅与制造成本有关,还与管理会计有关,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其企业的成本结构。
成本性态分析的分类成本性态分析的分类有直接和间接成本的区分、可变和固定成本的区分、期间成本和产品成本的区分。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
例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直接生产设备等是直接成本的典型例子。
而间接成本则是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相关,但是无法明确分配到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上。
例如,设备维修、房租、管理人员工资等是间接成本的典型例子。
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是指会随着生产或服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例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等是可变成本的典型例子。
而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产品或服务量变化的影响而发生的成本。
例如,房租、设备折旧费等是固定成本的典型例子。
期间成本和产品成本期间成本是将企业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按会计周期分配到该周期的所有部门(而不是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所发生的成本。
例如,销售人员薪水、办公室租金等是期间成本的典型例子。
而产品成本是将企业的特定生产或服务活动的成本分配到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上。
例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等是产品成本的典型例子。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更准确的分析结果:1. 制定正确的成本模型制定正确的成本模型对成本性态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本模型应包括在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可变和固定成本,并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复杂性进行合理的分配。
2. 区分直接和间接成本区分直接和间接成本是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关键因素。
确定哪些是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哪些是与生产过程相关而无法明确分配到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其生产过程的成本结构。
第二章:成本形态分析第一节:成本的分类一、按经济职能分类1.制造成本:也可以称为生产成本或产品成本,是指在产品制造(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支出。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PS: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成本,可直接归属于产品成本。
直接人工: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人工成本,如生产工人工资,可直接归属于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虽不能直接归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但为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2.非制造成本:也称为期间成本或期间费用,一般可以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PS: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各项费用。
财务费用:企业为凑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二、成本按成本形态分类成本形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依据成本性态,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1.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PS:其基本特征:1)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2)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固定成本的分类:按其是否受管理当局短期计划和决策行为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分为约束性成本和酌量性成本。
约束性成本:指管理当局无法通过短期决策行为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如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保险费等。
酌量性成本:管理当局可以通过短期决策改变其不同时期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如企业广告费,企业职工培训费。
2.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PS:其基本特征:1)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2)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变动成本的分类:约束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变动成本发生额由工艺,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不受管理当局决策影响的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变动成本发生额由管理当局经营决策行为决定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