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常用危急值
- 格式:ppt
- 大小:5.48 MB
- 文档页数:15
临床常见危急值范围一、体温正常体温范围是36℃-37℃,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出现危急情况。
体温过高可能是由于感染、中暑、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的,体温过低可能是由于低温环境、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的。
在临床上,体温超过38℃或低于35℃被认为是危急值。
二、血压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
过高的血压可能是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心脏病等引起的,过低的血压可能是由于休克、失血、心力衰竭等引起的。
在临床上,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或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110毫米汞柱或低于60毫米汞柱被认为是危急值。
三、心率正常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钟。
心率过高可能是由于心律失常、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的,心率过低可能是由于心房颤动、心脏传导阻滞等引起的。
在临床上,心率超过120次/分钟或低于40次/分钟被认为是危急值。
四、呼吸频率正常呼吸频率范围是12-20次/分钟。
呼吸频率过高可能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酸中毒等引起的,呼吸频率过低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毒等引起的。
在临床上,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钟或低于8次/分钟被认为是危急值。
五、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饱和度范围是95%-100%。
血氧饱和度过低可能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引起的。
在临床上,血氧饱和度低于90%被认为是危急值。
六、血糖正常血糖范围是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
血糖过高可能是由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引起的,血糖过低可能是由于胰岛素过量注射、胰岛素瘤等引起的。
在临床上,空腹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或低于2.8毫摩尔/升被认为是危急值。
七、血钾正常血钾范围是3.5-5.5毫克/升。
血钾过高可能是由于肾功能障碍、酸中毒等引起的,血钾过低可能是由于呕吐、腹泻、使用某些药物等引起的。
在临床上,血钾超过6.5毫克/升或低于2.5毫克/升被认为是危急值。
八、血钠正常血钠范围是135-145毫摩尔/升。
常见检验危急值及处理流程1、血钾危急值:低值≤2.8mmol/L: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高于肾糖阈时,大量葡萄糖进入尿中,使尿渗透压增高,尿量增加,大量血钾进入尿中排出体外,引起血钾下降,酮症酸中毒患者失钾尤为明显。
要护士注意患者有无四肢软弱无力,神志淡漠,腹胀,心率失常。
高值≥6.0mmol/L:高钾可导致肌肉麻痹,甚至引起心跳骤停。
2、血钠危急值:高血糖是低钠的重要原因低值≤120mmol/L,护士注意观察患者头痛,瞌睡等情况,警惕出现脑疝,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高值≥160mmol/L,注意患者头痛,昏迷,咳嗽,警惕心衰,肺水肿等。
3、白细胞危急值低值<2.8×109/L,高值>25×109/L。
护士应掌握白细胞减少症的护理措施,尽早保护性隔离,遵医嘱使用升白细胞药物,观察药物反应。
做好此类患者的健康教育,每周复查血常规,不可随意增减药物,避免感染。
4、血小板危急值低值(<40×109/L或<30×109/L),护士注意观察出血,紫癜等。
高值(>600×109/L或>1000×109/L),护士观察患者头痛,头晕,出汗,全身无力等情况。
5、血糖值异常低值≤2.5mmol/L,护士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眼前发黑,视物不清,昏迷。
高值≥22.2mmol/L,患者通常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极度口渴。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除了药物控制外,健康教育在此存在重要的治疗意义,所以护士必须掌握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
6、PH值异常低值≤7.2酸中毒,高值≥7.55碱中毒。
日常工作中,当接到危急值通知时,要第一时间汇报给医生,并做好记录,配合医生做好临床干预工作,准确及时执行危急管理制度,对患者及自己都是一种保护。
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必须在15-30分钟内完成危急值管理工作。
常见危急值及处理流程危急值(Critical Value)是指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异常结果。
常见的危急值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学、生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病理学等多个领域。
在医疗保健中,快速准确地处理危急值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危急值以及处理流程:1.血液学危急值:-血红蛋白(Hb)低于70g/L;-血小板(PLT)低于20×10^9/L;-白细胞计数(WBC)低于2×10^9/L或高于30×10^9/L。
处理流程:-确认危急值是否属实,排除实验室错误;-立即通知主治医生或责任医生,并核实患者病情和病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输血、药物治疗或采集进一步的检验样本。
2.生化学危急值:- 血钾(K)浓度低于2.5 mmol/L或高于6.5 mmol/L;- 血钠(Na)浓度低于120 mmol/L或高于160 mmol/L;- 血钙(Ca)浓度低于1.8 mmol/L或高于3.0 mmol/L。
处理流程:-确认危急值是否属实,排除实验室错误;-立即通知主治医生或责任医生,并核实患者病情和病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充电解质、调节酸碱平衡或药物治疗。
3.免疫学危急值:- C反应蛋白(CRP)浓度超过100 mg/L;-血液培养结果存在严重致病菌。
处理流程:-确认危急值是否属实,排除实验室错误;-立即通知主治医生或责任医生,并核实患者病情和病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整抗生素种类或剂量、新增或调整免疫抑制剂。
4.微生物学危急值:-缺乏响应的细菌或真菌培养;-患者在免疫抑制状态下发生感染。
处理流程:-确认危急值是否属实,排除实验室错误;-立即通知主治医生或责任医生,并核实患者病情和病史;-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整抗生素种类或剂量、加强预防性抗菌治疗。
5.病理学危急值:-快速冰冻病理活检结果提示恶性肿瘤;-快速冰冻病理活检结果无法确定肿瘤类型。
常见危急值及护理知识引言危急值是指患者生命体征或检查结果迅速恶化或异常变化,可能威胁其生命安全的情况。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及时发现和处理危急值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危急值类型及相应的护理知识,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并指导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处理方法。
一、心率危急值心率危急值指心率过快或过慢对患者健康产生威胁的情况。
常见的心率危急值有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
1. 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指心率大于100次/分钟。
处理心动过速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心率和心律;•给予氧气;•留置静脉通路;•给予适量液体;•配置抗心律失常药物。
2.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指心率小于60次/分钟。
处理心动过缓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心率和心律;•给予氧气;•留置静脉通路;•给予适量液体;•如需要,配置起搏器。
二、血压危急值血压危急值是指血压明显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可能引发疾病或损害重要器官功能。
常见的血压危急值有高血压危急值和低血压危急值。
1. 高血压危急值高血压危急值指血压明显升高,如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
处理高血压危急值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如有必要,给予抗高血压药物。
2. 低血压危急值低血压危急值指血压明显降低,如收缩压≤90 mmHg或舒张压≤60 mmHg。
处理低血压危急值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血压和心率;•让患者平卧,并保持下肢抬高以增加心脏回心血量;•给予适量液体补充;•若有必要,配置升压药物。
三、体温危急值体温危急值是指体温明显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机体功能紊乱。
常见的体温危急值有高热和低体温。
1. 高热高热指体温大于或等于39℃。
处理高热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体温;•给予解热药物;•注意适当降温措施,如冰敷、温水擦浴等;•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2. 低体温低体温指体温小于35℃。
处理低体温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体温;•保暖措施,如给予温热液体、保温毯等;•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常见的危急值及范围危急值是指在医疗领域中,用来表示一项检查结果的异常程度的数值。
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危急值的范围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危急值及其范围。
1. 血压危急值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血压和低血压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一般来说,血压危急值的范围为:收缩压(高压)大于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压)大于120毫米汞柱。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2. 血糖危急值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危急值的范围根据不同的测量单位有所不同。
常见的血糖危急值范围为:空腹血糖大于11.1毫摩尔/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16.7毫摩尔/升。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如注射胰岛素或进食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3. 血氧饱和度危急值血氧饱和度是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应保持在95%以上。
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就属于危急值范围。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氧气辅助通气或其他呼吸支持措施。
4. 心率危急值心率是评估心脏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安静心率应保持在60-100次/分钟。
当心率低于50次/分钟或高于150次/分钟时,就属于危急值范围。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接受相关的心脏监测和治疗。
5. 血红蛋白危急值血红蛋白是评估贫血程度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范围为120-160克/升,男性为130-180克/升。
当血红蛋白低于70克/升时,就属于危急值范围。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输血或其他贫血治疗。
6. 血钾危急值血钾是评估电解质平衡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钾范围为3.5-5.0毫摩尔/升。
当血钾低于2.5毫摩尔/升或高于6.5毫摩尔/升时,就属于危急值范围。
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接受补钾或其他调节血钾的治疗。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危急值及其范围。
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危急值的意义,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危急值的定义及其报告范围危急值(Critical Value)是指在各种检验结果中,由于重要性、紧急性以及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危害的特殊情况,需要立即通报给临床医生并采取紧急干预措施的检验结果。
危急值的通报和处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危急值的报告范围:1.血常规:血红蛋白低于80g/L、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或高于30.0×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或高于1000×10^9/L等情况需要报告危急值。
2. 生化指标:血糖低于2.2 mmol/L或高于33.3 mmol/L、肌酐高于707 u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于10倍于正常上限、胆碱脂酶高于2倍于正常上限等情况需要报告危急值。
3. 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50 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18 mmHg或高于65 mmHg、pH低于7.20或高于7.60等情况需要报告危急值。
4.凝血功能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高于5.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100秒等情况需要报告危急值。
5.血清学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等情况需要报告危急值。
6.微生物学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病原体分离阳性等情况需要报告危急值。
7.影像学检查:急性大脑梗死、心肌梗死、急性脊髓损伤、肺栓塞、重度颈椎病变等情况需要报告危急值。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危急值报告范围,不同医疗机构可能会对危急值的定义和报告范围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检验结果,按照医院的规定来判断哪些检验结果需要报告危急值,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临床危急值实用参数
临床危急值是指在临床医学中,患者某项检测结果达到一定的数值范围时,需要进行及时干预和处理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判断临床危急值的存在,医学界一般会设定一些实用参数,这些参数通常是根据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得出的,能够辅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是否危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床危急值实用参数:
1. 血压:临床上,收缩压低于90mmHg或高于180mmHg,舒
张压低于60mmHg或高于110mmHg被认为是危急值。
2. 心率:心率低于60次/分钟或高于120次/分钟被认为是危急值。
3.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低于90%被认为是危急值。
4.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低于8次/分钟或高于28次/分钟被认为是危急值。
5. 体温:体温低于35℃或高于41℃被认为是危急值。
6. 血糖:血糖低于3.0mmol/L或高于11.0mmol/L被认为是危
急值。
7.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高于180g/L被认为是危
急值。
8. 血钾:血钾低于3.0mmol/L或高于6.5mmol/L被认为是危急值。
9. 血钠:血钠低于125mmol/L或高于155mmol/L被认为是危急值。
这些实用参数是根据临床经验和医学研究得出的,可以作为参考依据,但具体临床危急值的判定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临床判断。
医学知识科普:16个常见危急值详细解释1、血红蛋白(HGB)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男性180g/L;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和不饱和B12结合力、氧分压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以放血治疗。
230g/LHb超过此值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必须立即施行放血治疗。
2、血小板(PLT)参考值:(100-300)×109/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10×109/L PLT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
若出血时间待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50×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600×109/L高于此值属病理状态,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
1000×109/L高于此值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板药治疗。
3、白细胞计数参考值:(4-10)×109/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0.5×109/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109/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ICU必备-常见危急值及上报制度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治疗的特殊病房。
在ICU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各种危急情况。
其中,危急值的上报制度是ICU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ICU必备的常见危急值及上报制度。
一、常见危急值1. 血压异常:收缩压低于90mmHg或高于22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或高于120mmHg。
2. 心率异常:心率低于40次/分钟或高于140次/分钟。
3. 呼吸异常:呼吸频率低于8次/分钟或高于3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低于90%。
4. 体温异常:体温低于36℃或高于38.5℃。
5. 血氧饱和度异常:血氧饱和度低于90%。
6. 血糖异常:血糖低于2.8mmol/L或高于18.0mmol/L。
7. 血钾异常:血钾低于2.8mmol/L或高于5.5mmol/L。
8. 血钠异常:血钠低于120mmol/L或高于160mmol/L。
9. 血氯异常:血氯低于95mmol/L或高于110mmol/L。
10. 血钙异常:血钙低于1.8mmol/L或高于3.0mmol/L。
11. 血镁异常:血镁低于0.5mmol/L或高于1.5mmol/L。
12. 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低于60g/L。
13. 尿量异常:尿量低于200ml/24h或高于5000ml/24h。
14. 中心静脉压异常:中心静脉压低于5cmH2O或高于15cmH2O。
15. 颅内压异常:颅内压低于5mmHg或高于25mmHg。
二、危急值上报制度1. 发现危急值:医护人员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时,一旦发现危急值,应立即进行确认,确保测量准确无误。
2. 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应立即通过电话、短信、床旁呼叫等方式通知值班医生和护士长。
3. 记录信息: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危急值的时间、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检查结果等信息,并在病历中进行标注。
临床常见危急值范文
格式为word
一、危急生命体征
1.死亡:表现为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全身无力等。
2.心跳骤停:心跳停止超过10秒,病人失去意识,出现瞳孔放大、皮肤发灰、失去肌张力等症状。
3.心律失常:心搏异常,可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不齐、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缓等。
4.呼吸急促:病人出现呼吸频繁、深度浅、气管发出嘶哑声、胸部有抽搐等。
5.呼吸暂停:呼吸停止超过10秒,病人失去意识,出现瞳孔放大、皮肤发灰、失去肌张力等症状。
6.意识障碍:病人出现意识模糊、语言混乱、意识不清楚、挣扎不止等症状。
7.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病人可出现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失去意识等症状。
8.低血糖:病人出现头晕、汗湿、口渴、易激动等症状,血糖测定结果少于3.2mmol/L。
二、危急肌酐
1. 肌酐过高:尿肌酐(uCr)超过125umol/L,病人可出现口渴、多饮、尿频、多食、腹泻等症状。
2. 肌酐过低:尿肌酐(uCr)低于60umol/L,病人可出现头晕、失去
平衡、畏寒等症状。
三、危急血液指标。
临床危急值实用参数
临床危急值是指一些重要临床参数的异常值,可能表明患者的病情急剧变化或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临床危急值实用参数:
1. 血压:当收缩压(SBP)低于90 mmHg或舒张压(DBP)低于60 mmHg时,可能表示低血压危急值,需要注意。
2. 心率:当心率低于40次/分钟或高于140次/分钟时,可能表示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需要特别关注。
3. 血氧饱和度(SpO2):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可能表示患者存在低氧血症,需要及时纠正原因。
4. 呼吸频率:当呼吸频率低于8次/分钟或高于28次/分钟时,可能表示呼吸功能受损或呼吸窘迫,需要密切观察和干预。
5. 血糖:当血糖水平低于3.0 mmol/L或高于1
6.7 mmol/L时,可能表示低血糖或高血糖危急值,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并进行相关处理。
6. 温度:当体温低于35℃或高于39℃时,可能表示体温过低或过高,需要注意体温调节问题。
7. 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等,当数值异常偏低或偏高时,可能表示贫血、出血倾向等情况,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8. 尿量:当患者尿量明显减少或完全无尿时,可能表示肾功能异常或尿路梗阻,需要关注液体平衡和肾功能。
这些参数只是临床危急值的一部分,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同时,不同的医疗机构和专业领域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临床危急值标准,请根据实际情况参考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