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人卫生常规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215.38 KB
- 文档页数:6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小学生卫生行为规范
一、个人卫生
1.衣着干净整洁,勤洗勤换,勤洗澡,勤洗头,勤剪指甲,勤理发。
2.要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睡眠。
3.注意饮食卫生,定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
4.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烂水果,生吃瓜果要洗净或消毒。
5.注意牙齿健康,早晚要刷牙,每次饭后要漱口。
6.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
7.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不用脏手揉眼,不过度用眼。
二、教室卫生
8.教室及走廊地面要及时打扫并保持干净。
9.桌凳、图书柜、清扫工具等摆放整齐。
10.门窗、墙壁及时清洗,保持整洁。
11.标语和书面规章制度等,要张贴整齐,保持整洁。
12.垃圾要分类,垃圾桶(箱)及时清理。
13.勤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三、校园
14.不在墙壁、版面上乱刻乱画,乱涂乱抹。
15.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垃圾分类处理,垃圾桶及时清理。
16.见到纸屑杂物主动捡拾,放到垃圾箱。
17.爱护花草树木,不摇晃树木,不折枝摘叶,不踩踏校园草坪和花坛。
四、厕所卫生
18.不随地大小便,便后洗手,手纸入篓。
19.不乱涂乱画、不乱扔便纸,不得破坏公共设施。
20.不得将硬纸和杂物丢入便坑内,不得将污水、泥沙倒入便池。
学校学生个人卫生要求
个人卫生要求
1、”五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
2、”八不”:不吃不清洁食品、不防地吐痰、不随地丢果皮纸屑及其它废弃物、不随地大小便(小使人地;大便人坑》、不乱涂乱画、不乱贴乱接(保持黑板’墙壁”终本等整洁;不在墙壁上留下手印、脚印、球印),自行车不乱停乱放,不损坏卫生设施.
3、服装整洁.
4、饭前使后要洗手.
5、用民卫生:做到三要三不要.
7、三要:坐的姿势要端正;看书写字眼睛要高书本一尺;认真做好眼保球操,读书写字一小时后要休息片刻或远望片刻.
三不要:光线过强成过弱时不要看书写字;躺着、坐车、走路时不看书;不罢用脏手揉限,男女同学硕前头发不超过眉毛.
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常规检查细则范本一、学生个人卫生检查细则1. 头发清洁规范:要求学生保持头发整洁清晰,不得有油腻或凌乱的情况。
男生应保持头发短而整齐,女生应梳理头发并固定好。
2. 穿戴整洁规范:学生应穿着整洁干净的校服,确保衣物无污渍或破损。
裤脚鞋底要求干净,不得有泥土或污渍。
3. 手指甲清洁规范:学生应保持手指甲短而干净,不得有黄色或生长过长。
女生应保持指甲长度适中,不得超过指尖。
4. 面部清洁规范:学生应每日清洁面部,确保脸部无油脂或杂物。
注意防止青春痘的产生,及时治疗。
5. 口腔清洁规范:学生应每日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不得吃过多含糖食品或嚼口香糖,防止龋齿的发生。
6.眼睛卫生规范:学生应保持眼睛清洁,不得揉搓或用手触摸眼球。
注意用眼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近视的产生。
7.耳朵清洁规范:学生应勤于清理耳道,注意不要将外物插入耳内。
特别注意不要长时间听音乐,以避免耳聋的发生。
二、学生课堂表现检查细则1. 持笔书写规范:学生应正确握笔,书写需端正、规范,字迹清晰。
书写时,要注意字形、字间距离的合理安排。
2. 注意力集中规范:学生上课期间应保持注意力集中,听从老师讲解。
不得打瞌睡、做小动作或玩手机等干扰行为。
3. 举手发言规范:学生在课堂上如有问题或有表达意见时,应举手示意。
等待老师点名后,方可发言。
4. 作业完成质量规范:学生应准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得马虎草率。
作业要求清晰明确,答案准确完整。
5. 口头回答准确规范:学生在课堂提问时,应准确回答问题,表达清晰。
语言要规范,不使用方言或不文明用语。
6. 听课态度认真规范:学生在课堂上要以认真的姿态听课,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不得与同学交头接耳或干扰上课秩序。
三、学生人际交往检查细则1.与同学友好合作规范:学生应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合作。
不得欺负或嘲笑同学,保持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
2.遵守师生关系规范:学生应尊重师长,遵守老师的教导和要求。
在与老师交流时要有礼貌,不大声喧哗或表现不尊重的行为。
小学生个人卫生标准
小学生的个人卫生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每天早上起床后,洗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合适的牙刷和牙膏,刷牙时间应持续2分钟以上。
2. 每天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使用温水和适量的肥皂清洗全身,注意清洗头发和私处。
3. 保持指甲的整洁。
定期修剪指甲,避免长指甲划伤皮肤以及细菌滋生。
4. 每天更换内衣内裤。
保持内衣的整洁和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5. 每天更换袜子。
袜子容易滋生细菌,每天更换干净的袜子有助于保持脚部的干燥和卫生。
6. 注意个人口腔卫生。
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手遮住口鼻,及时处理口腔垃圾。
7. 饮食卫生。
保持饮食均衡,不乱吃零食和路边摊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未经煮熟的食物。
8. 定期剪发。
保持头发整洁,避免过长杂乱。
9. 避免接触传染疾病。
避免与生病的人密切接触,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10.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家长应鼓励孩子培养定期洗手、勤洗脸、刷牙等良好卫生习惯。
这些个人卫生标准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并能够预防常见的疾病传播。
家长应该重视这些卫生标准,并对孩子进行引导和监督。
学生个人卫生制度
一、做到“四勤”。
二、注意饮食卫生做到“四不”、不吃生冷和不洁净的食物;不喝酒;不乱用他人的碗、筷、茶杯和毛巾。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丢乱吐;不乱写乱画乱踏;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洗手。
预防胃肠疾病、沙眼和皮肤病的发生。
四、注意用眼卫生。
读写时要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指离笔尖一寸;读写四十五分钟要休息十分钟;不要躺着或乘车,走路时看书;不要在暗弱光线下看书,预防视力下降。
五、坐姿要端正,读写姿势要正确,做到坐如钟、立如松、睡如弓、走如风、经常锻炼。
以免引起脊柱变形弯曲。
六、不挑食或偏食,防止因营养不良而影响体质和视力下降。
七、认真做好早操和眼保健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坚持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小学学生卫生管理规定一、卫生守则1. 学生应保持个人卫生,不得懒散草率,穿戴整齐。
2. 每日早晨应洗漱整齐,梳洗干净的头发,保持人体清洁。
3. 饭前饭后应洗手,保持手指干净,以避免传播疾病。
4. 学生在校期间应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保持口气清新。
5. 垃圾应分分类投放,保持环境整洁,避免滋生细菌。
6. 学生在操场、教室及公共场所均不得乱扔纸屑、果皮等垃圾。
二、校园环境卫生1. 学生应自觉保持教室卫生,保持桌椅整洁,不在教室乱涂乱画。
2. 每日放学后,学生应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保持书桌整齐。
3. 学生应自觉遵守卫生纪律,不乱吐痰,不擅自扔掉垃圾。
4. 学生在午休时应保持安静,不得在宿舍内上下铺外带食品。
5. 学生应自觉维护学校花草绿化,不践踏花草,保持花坛清洁。
6. 学生应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不乱丢垃圾,不污损公共设施。
三、食品卫生管理1. 学生在食堂用餐时应排队有序,不拥挤推搡,不浪费食物。
2. 学生应自觉遵守餐桌礼仪,不随意喧哗,不说脏话。
3. 学生应定期洗手,保持食品卫生,切忌食用过期食品。
4. 学生应保持饭菜碗筷清洁,用完后及时清洗,不堆积脏盘子。
5. 学生应珍惜食物,不过量取食,减少食物浪费。
6.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油腻、不偏食。
四、个人卫生管理1. 学生应自觉修剪指甲,保持干净整齐,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
2. 学生应保持头发整洁,不随意涂改发型,不佩戴显眼的饰品。
3. 学生应定期洗澡,保持身体清洁,减少疾病传播。
4. 学生应经常洗晒衣物,保持衣物干净整洁,避免细菌滋生。
5. 学生应自觉遵守个人卫生习惯,不流连于不洁之地。
6. 学生应定期修剪体毛,保持个人卫生整洁。
五、应急处理1. 学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保持冷静,听从教师指挥。
2. 学生应自觉遵守逃生路线,不慌乱推挤,保持秩序。
3. 学生应知晓急救常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基本的急救措施。
4. 学生应及时上报突发事件,向有关人员汇报危险情况。
小学生卫生管理规范一、晨检与个人卫生在每天早晨举行班会之前进行晨检,检查学生个人卫生情况。
每位学生应保持面部、头发干净整洁,指甲修剪干净,不准穿着脏衣服和凌乱的鞋子。
若发现学生个人卫生存在问题,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帮助其改正。
二、教室卫生1. 每节课前,学生需将讲台、黑板擦、书桌、椅子等教学用具擦拭干净,保持教室整洁。
2. 食品和垃圾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保持教室清洁卫生。
3. 教室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包括地面、窗户、墙壁等。
三、餐厅卫生1. 学生就餐时应排队有序就餐,遵守餐厅规范。
2. 在餐桌上吃饭应用饭盒,不得将食物洒在桌面上。
3. 吃完饭后,学生应自觉将餐具放入指定位置,并保持餐桌和餐具的清洁。
四、厕所卫生1. 使用厕所前后,学生应洗净双手,保持个人卫生。
2. 如发现厕所内卫生问题,应及时通知领导或老师,以便及时处理。
3. 学生在使用厕所时要保持安静,遵守秩序,尽量不与同学聊天,以免影响他人。
五、活动场所卫生在操场、游泳池、图书馆等活动场所,学生应保持整洁,不乱丢垃圾。
参加课外活动结束后,应将使用的物品归位并保持场地卫生。
六、防疫措施1. 学生应定期体温测量,并如实报告体温情况。
2. 每节课前要进行必要的喷雾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3. 在校期间,学生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教师的监督与引导教师在学生卫生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应时刻监督学生卫生行为,及时纠正不良习惯。
教师还要加强学生的卫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八、卫生管理奖惩制度学校应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奖惩制度,对卫生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卫生状况较差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其改正。
通过以上规定,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小学生的卫生问题,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学校环境的整洁与安全。
只有在一个卫生整洁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学生卫生常规要求1.每周二大扫除(1)桌椅摆放整齐。
桌面只能放当堂所用的少量书本文具,物品要摆放整齐。
桌面无字迹墨迹。
公共桌椅上不乱放杂物。
桌椅上无尘土无脚印。
(2)教室及楼道地面干净,无废弃物,墙角、桌椅下、暖气下无残留尘土。
地面应先清扫,后用墩布墩干净。
(3)讲台上、讲台内干净,东西摆放整齐,无杂物。
(4)黑板干净,黑板槽内无残留粉笔灰、废弃粉笔头。
(5)窗台干净无尘土、无任何杂物。
窗台上不得乱放饭盒、学生个人书包、运动衣、塑料袋。
冬季在清洁柜上不挡光处可放棉衣,棉衣应叠放整齐。
(6)灯管、灯伞、电视、报栏内外上下无尘土。
(7)纸篓应倒干净,纸篓周围不应有废弃物。
纸篓应放在房门后边,不得放在清洁柜内,柜内不得乱扔废弃物,乱放杂物。
(8)墙裙、教室门、清洁柜门、小柜门无脚印、泥印、无字迹,门上窗棱无浮土,墙壁无尘土。
(9)保洁区报刊栏内外无尘土,教室及保洁区干净。
2.每日卫生清洁要求(1)桌椅摆放整齐,桌面无字迹、无泥印,桌面上不得堆放大量书本及杂物。
公共桌椅上无杂物无尘土。
(2)教室及楼道地面应当先清扫后用墩布墩干净。
地面无尘土无废弃物,不乱放杂物,纸篓周围无废弃物,早上纸篓应倒净。
(3)黑板要擦干净,无乱画痕迹。
(4)窗台干净无尘土、无积水。
窗台及暖气上无杂物(无运动衣、书包、饭盒、塑料袋等),报栏内无尘土。
(5)墙壁、教室门、小柜门、清洁柜门干净,无脚印、泥印。
(6)清洁柜内无废弃物,不乱放杂物。
(7)小柜及时关好,不随意敞开。
3.检查时间及有关办法(1)星期二下午放学后大扫除,检查时间为每周二下午四点半。
(2)平时卫生清扫保洁及检查时间,共四次:第一次:7:10~7∶20;第二次:9∶15~9∶25,第三次:中午1:30~1∶40;第四次:晚自习时。
(3)每月一次包括公用教室的全校大扫除。
(4)检查办法①每项检查不合格扣二分,不合格如立即纠正扣一分。
②大扫除年级最突出的班,酌情加分。
③尊重检查卫生的老师、值周生的工作。
学生个人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个人卫生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系列卫生行为和措施,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传播的一种行为习惯。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卫生习惯的培养1.每日洗脸、洗手、刷牙,保持口腔卫生干净。
2.保持整洁的穿着,勤换洗衣物,避免衣物有异味。
3.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不随地乱扔垃圾。
4.保持床铺的整洁,勤晒床上用品,避免滋生细菌。
5.养成定期理发、修剪指甲和清洁耳朵的习惯。
三、食品卫生管理1.学生应遵守就餐秩序,不随意在教室或宿舍进食。
2.禁止在教室或宿舍内储存易腐烂食品。
3.在食堂就餐时,遵守用餐规范,不浪费食物。
4.饭菜残渣应倒入指定垃圾桶,保持餐桌环境整洁。
5.学生应遵守食品安全常识,不购买过期或非法食品。
四、个人卫生用品管理1.养成使用个人卫生用品的习惯,如毛巾、牙刷、剃须刀等,不乱共用。
2.定期更换个人卫生用品,保持卫生。
3.个人卫生用品应储存在干燥整洁的地方,避免细菌滋生。
4.个人卫生用品不得与他人混淆,避免交叉感染。
五、身体卫生管理1.每日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2.每日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3.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滋生细菌。
4.保持好的体姿和站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六、病假管理1.学生如发生疾病,应立即向班主任或宿舍管理员报告,并请假。
2.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应佩戴口罩,避免传播。
3.病假期间,学生应积极配合给予的治疗,并在康复后及时返校。
4.学生病假期间,可按规定在宿舍休息,但不得离校。
七、座位卫生管理1.学生应保持座位整洁,不乱扔纸屑或垃圾。
2.禁止随意改变座位和破坏桌椅设施。
3.学生应定期清洁个人所在的座位,保持干净卫生。
八、垃圾管理1.学生应分类垃圾,将可回收物品投放到指定回收箱。
2.垃圾应定期清理,并倒入指定的垃圾桶。
3.禁止将垃圾随意丢弃在宿舍、教室或校园里。
学生卫生常规规定近年来,学校对学生的卫生要求越来越高。
学生卫生常规规定的制定与执行,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个人卫生意识,还能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围绕学生卫生常规规定展开讨论,并探讨其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一、洗手洗手是卫生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卫生习惯之一。
学校应当要求学生在特定场合进行洗手,如饭前、上厕所后等。
洗手能够有效地去除病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二、口腔卫生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保持口气清新。
学校可设置牙刷习惯培养区,向学生普及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三、个人卫生学生应当保持个人卫生,勤换衣服,保持身体清洁,保持整洁的发型和干净的指甲。
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体检和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人卫生观念。
四、环境卫生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保持教室的卫生,如地面清洁、桌椅整齐等,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健康成长。
五、饮食卫生学校餐厅和食堂应当加强饮食卫生管理,确保学生获得健康的食物。
学生应当监督自己的饮食习惯,戒掉零食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六、床铺卫生寝室卫生的整洁与学生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学校应当强调寝室卫生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保持床铺的整洁和清洁,不堆放杂物和食品,防止蚊虫滋生。
七、运动卫生学生应当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身体素质。
在运动前后,学生应当注意个人卫生,如洗澡、更换干净的运动服装等,预防皮肤疾病的发生。
八、眼保健操现代学生普遍存在使用电子产品过多,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的问题。
学校可以加强眼保健操的教育,帮助学生保护眼睛健康,预防近视。
九、预防传染病学校应当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讲和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各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同时,在传染病的流行时期,学校应当加强监测和控制措施,确保学生的健康。
十、卫生设施学校卫生设施的完善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应当保持卫生设施的完好,并加强设施的维护和清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初中生卫生规范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卫生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初中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需要制定一套卫生规范实施细则。
本文将详细阐述初中生卫生规范实施细则的内容和要点。
一、个人卫生1.1 每天早晨起床后,要及时洗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同时,注意修剪指甲,保持手部卫生。
1.2 在进食前,务必洗手,并且要养成使用餐巾纸的习惯,避免直接用手触摸食物。
1.3 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洗澡,并换上干净的睡衣和床上用品,保持身体清洁。
二、教室卫生2.1 每天上学前,要将个人用品整理整齐,摆放在指定的位置,保持教室的整洁。
2.2 在课间休息时,要将座位周围的地面和桌面清理干净,避免留下垃圾和食品残渣。
2.3 每周定期进行教室卫生大扫除,清洁地面、黑板、桌椅等,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卫生。
三、食品卫生3.1 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有序,不插队,并注意保持餐桌的整洁。
3.2 食品饮料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
3.3 在食用水果和零食时,要先洗净手,避免直接用口接触食物,防止细菌感染。
四、环境卫生4.1 每天上学前,要将自己的床铺整理整齐,保持寝室的整洁和卫生。
4.2 在校园内,要注意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不乱扔垃圾,并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的维护工作。
4.3 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保持环境整洁,不乱丢废弃物,保护环境。
五、个人卫生常识教育5.1 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个人卫生常识教育,包括正确洗手、刷牙、洗澡等基本卫生知识的普及。
5.2 学校可以邀请卫生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对个人卫生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5.3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卫生院,了解疾病的预防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结论:通过制定和实施初中生卫生规范细则,可以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提高卫生意识,为初中生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和教育。
只有在良好的卫生条件下,初中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学生每日劳动常规
1.起床后叠好被子、收拾床铺、整理桌面,保证床面、桌面物品摆放整齐。
2.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保持仪容整洁、朴素大方,勤洗脸,勤刷牙,勤理发,勤洗澡,及时清洗衣物,保持个人卫生。
3.每日三次进行开窗通风,完成消杀任务,进行地面和桌面清洁,保持宿舍卫生整洁。
4.坚持进行体温监测,配合好食堂测温人员、宿舍测温人员的工作。
5.定时清理宿舍垃圾,坚持做好垃圾分类,不乱扔快递盒、外卖盒、烟头等,保证校园环境干净清洁。
6.爱护教室卫生,离开教室前将自己所在座位周围的垃圾带走,保持教室清洁。
7.课间主动擦黑板,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
8.培养良好学风,坚持勤学善思,优化研究习惯,坚持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努力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不虚度光阴。
初中生卫生规范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卫生规范的实施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制定初中生卫生规范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生卫生规范的内容和具体实施细则。
二、个人卫生规范1. 每天早晨起床后,学生应即将洗脸、刷牙,并清洁耳朵、鼻子等部位。
2. 学生应保持整洁的发型,不得染发、烫发等非法行为。
3. 学生应保持整洁的指甲,不得留长或者涂指甲油。
4. 学生应每天更换干净的衣物,保持衣物整洁、干净。
5. 学生应每天洗澡,保持身体清洁,并及时更换内衣内裤。
6. 学生应注意个人口腔卫生,定期去医院检查口腔健康状况。
7. 学生应保持良好的体臭,定期洗澡、更换衣物,并使用适当的香体产品。
三、环境卫生规范1. 学生应保持课桌、椅子、床铺等个人用品的整洁。
2. 学生应保持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整洁,不得乱扔垃圾。
3. 学生应保持食堂、洗手间等公共设施的卫生,不得乱丢垃圾或者污损设施。
4. 学生应参预学校组织的卫生清洁活动,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四、饮食卫生规范1. 学生应保持饮食均衡,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不偏食。
2. 学生应遵守饭前洗手的习惯,保证饮食的卫生。
3. 学生应遵守饭后漱口的习惯,保持口腔清洁。
4. 学生应注意食品的保存,避免食物变质或者受污染。
5. 学生应遵守学校的餐饮规范,不得乱吃零食或者外卖。
五、运动卫生规范1. 学生应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2. 学生应穿着适合的运动服装和鞋子,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3. 学生应注意运动时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4. 学生应注意运动后的歇息,及时洗澡、更换衣物。
六、应急卫生规范1. 学生应学会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处理常见的意外伤害。
2. 学生应了解学校的应急预案,知道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
3. 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安全规定,不参预危(wei)险的活动。
七、宿舍卫生规范1. 学生应保持宿舍的整洁,定期打扫卫生。
学生卫生常规要求(5篇)第一篇:学生卫生常规要求九坝中学学生卫生常规要求爱护公共卫生七条规定要做好1、天天坚持早晚两打扫。
(早上重点清扫,下午全面打扫。
周一上午要增派值日生到环境卫生区打扫)2、桌椅门窗要定期擦干净,卫生工具要排齐。
3、水沟要疏通,不留积水和垃圾。
4、人人要动手,积极消灭苍蝇和蚊子。
5、垃圾要倒在垃圾坑,不要边拿边撒,污染校园。
6、要经常注意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整齐、不在黑板、墙壁、地板上乱涂乱画。
7、打扫班级和环境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邻近班级公共场所的卫生,不得损人利已注意个人卫生“四勤”、“四不”要做到1、要做到“四勤”:勤洗手和剪指甲;勤洗澡和换衣服;勤洗手和理发;勤刷牙和漱口。
2、要做到“四不”: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不乱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
九坝中学第二篇:学生课堂常规要求学生课堂常规要求1、上课课桌摆放整齐,桌面上不乱摆放与本节课无关的东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上课第一遍铃响起,立即回教室静候老师。
老师走上讲台,起立喊“老师好”,向老师行注目礼。
得到老师示意后坐下,要“快、静、齐”。
3、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做到脑到、眼到、耳到、手到,不看与该课无关的书、画,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情。
避免课堂上传纸条、交头接耳、利用暗号联系等影响他人和影响自己学习的行为,学会自尊自律。
认真完成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要围绕主题,轻声细语,不妨碍别人。
遇到问题多思考,不懂勤问要诚实,当天疑难当天解决。
临下课时,一定坚持好最后五分钟,并听清记准老师布置的作业。
4、上课坐姿要端正(双脚自然放在课桌下面,不要伸出课桌外;双手自然放于双膝或课桌上,不伏在课桌上,不东倒西歪,不玩、转笔或其他东西,不托腮;双目注视教师(投影、黑板),不东张西望,不交头接耳)。
读书要双手捧书,写字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距离。
5、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敢于质疑问题,提问题要举手,以示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尊重;口头表达使用普通话,语言表达力求完整流畅。
小学生个人卫生标准
是指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卫生习惯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个人卫生标准的示例:
1. 每天早晨醒来后,先用温水洗脸,刷牙清洁口腔。
2. 每天早晨和晚上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3. 剪指甲保持干净利索,防止细菌滋生。
4. 鼻涕、口水等分泌物应用纸巾或者手帕擦拭,不用手直接擦拭。
5. 每天换洗干净的内衣裤和袜子,保持身体清洁和舒适。
6. 保持头发整洁,定期洗发和梳理,不乱扔头皮屑和头发。
7. 勤洗手,特别是在使用厕所、接触垃圾或者回家后,在饭前餐后等关键时刻要进行洗手。
8. 在公共场所,如学校、餐厅等,要注意保持站姿或坐姿端正,不随地吐痰、大小便等。
9. 注意保持口腔健康,避免吃过多糖分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定期看牙医。
10. 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如不用他人的牙刷、毛巾,不乱丢垃圾等。
这些个人卫生标准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预防疾病传播和保持身体健康。
学校和家长应该教育和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 1 页共 1 页。
小学个人卫生制度一、意义个人卫生是指个人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一系列卫生习惯和行为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个人卫生的养成意味着预防疾病、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交礼仪,并为未来的健康打下基础。
因此,制定小学个人卫生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饮食卫生1.勤洗手:每次饭前、运动后和使用厕所后必须洗手,并且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
2.合理膳食:学校要提倡学生均衡饮食,食用富含营养的食物,注意控制糖分摄入,尽量避免食用垃圾食品和含有色素、防腐剂的食物。
3.不吃零食:学校要禁止学生在教室吃零食,以维护教室环境的整洁与卫生。
三、口腔卫生1.刷牙:学校应提倡学生早晚刷牙,每次刷牙两分钟,用牙膏和牙刷刷牙。
2.合理膳食:学校要强调学生吃硬的食物,如苹果、胡萝卜等,以便磨擦牙齿清洁牙垢。
3.定期洗牙:学校要组织学生定期到附近的口腔诊所去洗牙,以确保口腔的健康。
四、身体卫生1.每天洗澡:学校要鼓励学生每天洗澡,保持身体的清洁。
2.换洗内衣裤:学校要要求学生每天更换内衣裤,保持身体的舒适与干净。
3.长发束起:学校要求学生将长发束起,以避免油腻和细菌的滋生。
五、手足卫生1.保持手足清洁:学校要提醒学生经常洗手洗脚,以保持手足的清洁卫生。
2.剪指甲:学校要教育学生保持指甲的整洁,不允许长指甲和咬指甲的行为。
3.消灭寄生虫:学校要定期进行寄生虫体检,并对寄生虫病学生进行治疗,以保障学生的健康。
六、环境卫生1.保持教室整洁:学校要教育学生保持教室的整洁,禁止乱扔垃圾和乱涂乱画。
2.定期开窗通风:学校要定期开窗通风,以保持教室空气的清新。
3.教室卫生检查:学校要定期进行教室卫生检查,并对卫生情况不合格的学生进行纠正。
七、个人卫生教育1.卫生教育课程:学校要开设卫生教育课程,教导学生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和行为。
2.模范示范:学校要树立身体卫生和环境卫生方面的模范示范人物,鼓励学生模仿。
3.家校合作:学校要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小学学生卫生习惯养成规范一、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在小学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个人卫生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同时,个人卫生也是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一环,可以给人留下干净、整洁的印象。
二、保持身体清洁保持身体清洁是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之一。
小学生在每天早晚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时,应养成规范的标准操作,使用肥皂和清水进行清洁。
同时,洗脸洗手时要特别注重清洗手指间的间隙及指甲,洗澡时要彻底清洗头发和身体的每个部位。
三、保持口腔卫生口腔卫生的良好习惯直接关系到牙齿健康和口气清新。
小学生应该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习惯,每次刷洗两分钟以上,保证清洁彻底。
同时,要注意刷牙后漱口,定期更换牙刷,避免交叉感染。
四、规范饮食卫生饮食卫生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养成吃饭前洗手、用餐时保持姿势端正、咀嚼慢慢细嚼的好习惯。
在选择食物方面,应该避免食用过期食品、街边小摊食品,以免食物中毒。
五、积极锻炼身体积极锻炼对于孩子身心发展非常重要。
小学生应该每天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如晨跑、做操、户外活动等。
适当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免疫力和体质,提高抵抗力,对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六、定期洗晒被褥被褥是小学生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所以定期洗晒被褥对于个人卫生至关重要。
推荐每个季节进行一次大扫除,彻底清洗被褥、床单等用品,并经常晒晒太阳,杀灭细菌,保持被褥的干净和舒适。
七、保持课桌整洁小学生每天在学校度过大部分时间,课桌整洁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和身体健康。
应教导小学生保持课桌整洁,按照规定摆放书写工具、教材和文具,不乱扔纸屑和食品残渣,避免滋生细菌和引发过敏。
八、养成良好的上厕所习惯上厕所是个人卫生的重要一环,小学生应该养成规范的上厕所习惯。
在如厕过程中,应注意不乱扔纸屑,保持卫生间的整洁,同时要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以避免细菌传播和交叉感染。
九、保持户外环境整洁小学生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应该养成保持环境整洁的好习惯。
学生个人卫生常规要求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XXXX小学
学生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学生个人卫生标准应由班主任依据《中小学生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和个人卫生保健常识应注意的有关事项,一方面对班主任老师、学生做广泛的宣传,同时负责对各班具体执行的指导,检查与考核。
二、班主任要认真按学校提出的有关要求,组织本班学生贯彻落实,并努力使学校已定的各项卫生标准变成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动,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学校对各班学生个人卫生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对学生眼保健操的执行情况的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同时要作好检查记录,定期公布检查结果,班主任对学生个人卫生情况要每周查看,对不符合个人卫生标准的学生要及时提出要求,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四、对学生个人日常卫生情况的标准是:
1.每日要坚持早起早睡,力争保持正常的睡眠与休息时间。
2.每日睡眠前要坚持洗脸、洗脚和刷牙,起床后要洗漱,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吃生零食,不挑食偏食,禁止带零食到校食用,禁止喝生水和不洁食物,饮水要使用个人饮水杯具。
4.每日要按规定标准坚持做眼保健操,看书、写字要坚持做到“三个一”。
5.每周要坚持洗澡一次,校服每周洗一次,指甲、头发要定期剪洗,禁止留长发和涂染指甲。
在校不得穿高跟鞋,上体育课不得穿皮鞋,学生穿戴要整洁大方,上课禁止学生戴帽子和围巾,禁止学生穿拖鞋和背心上课。
临洮县第三实验小学
校园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大力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保持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校园卫生管理发范围:是指校园内围墙之内的地面和地面上所有绿化和建筑物、水面以及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场所的卫生管理。
第三条校园卫生管理的总要求:
1.环境卫生:道路平整、水面清澈无漂浮物、下水畅通、无垃圾污物、无卫生死角。
2.教室内卫生窗户洁净、玻璃明亮、四壁无尘、陈设整齐、地面清洁。
厕所无蝇、无臭。
第四条校园卫生管理的主管部门是后勤处,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并对所分管的责任地段负主要责任,实行后勤为主,各部门为辅,专兼结合,人人有责,层层有责。
第二章卫生公约
第五条教职工卫生公约:
1.人人讲文明、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废物,不乱倒垃圾,不损坏花草树木。
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2.各处室应坚持每天小扫,每周三大扫;做到室内地面清洁,窗明几净,墙壁及天花板无积尘、蜘蛛网,工作场所无杂物。
并做到门前“三包”: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
3.各部门所属卫生责任区应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地面无杂草、果皮、纸屑及其它杂物。
每周三组织人员彻底清扫,平时安排人员巡视保洁。
第六条学生个人卫生制度:
1.讲究文明风貌,着装整洁清爽;
2.每天刷牙洗脸,经常洗澡理发;
3.不喝生水陈水,不酗酒,不吸烟;
4.搞好寝室卫生,保持教室整洁;
5.维护公共卫生,不损花草树木;
6.不乱丢废弃物,不随地乱吐痰。
第七条学校值周教师应经常督促各部门清扫室内外卫生。
检查按抽查和普查两种形式进行,并按照“学校卫生检查评分表”认真评分,及时公布。
第三章卫生宣传
第八条认真贯彻有关卫生及保健保洁的法规,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师生自我保洁意识,共同努力把学校建设为一个环境优美、整洁卫生的工作和学习场所。
制定卫生宣传工
作以总务处为主,各部门要做好各自的卫生宣传工作。
第九条认真做好卫生宣传咨询工作。
第四章环境卫生
第十条值周教师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评比。
第十一条广大师生要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及时制止不文明和不卫生情况发生。
第十二条校办公室楼卫生由办公室负责,教学楼卫生由所属班级负责。
总务处要划分卫生责任区到各处室或各班级,并责任到人,切实做好责任区的卫生保洁工作。
第十三条各部都要做好垃圾袋装化管理和收集工作,校内垃圾集中倒入垃圾屋,一日一清。
第五章教学卫生
第十四条班级教室卫生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清扫保洁。
每天一小扫,每周三大扫。
公用教室及多媒体教室卫生由办公室负责安排卫生大清扫。
第十五条教师应仪表端正,精神饱满,板书规范,符合标准,语言清晰、生动,带头讲究文明风貌。
第十六条教室室内环境清洁、宁静,黑板、讲台、课桌椅清洁、无灰尘。
第十七条学生应自觉维护教室卫生,且听课认真,注意力集中,学生听课时,无疲劳感。
第十八条总务处必须保证教室内灯光照明符合国家规定标
准。
第十九条班委会要负责教室定时开关门窗,更换空气,保持空气清新。
第二十条总务处和学生处不定期的对教室卫生进行测评,记录教室卫生状况。
第二十一条班级卫生要求:
1.门窗干净明亮。
2.地面无纸屑、痰迹等污染物。
3.物品摆放干净整齐。
4.室内用具干净整齐,工作场所无杂物。
5.墙壁无随意张贴、乱画现象。
第六章厕所卫生
第二十二条厕所是传播疾病、造成污染的地点之一,加强厕所卫生管理,是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的厕所由总务处负责管理。
第二十三条厕所由专门指定的班级进行定期冲洗、打扫及消毒工作,每天不得少于一次,达到无臭、无蝇、无大便停积。
第二十四条各厕所所需的消毒药水,由总务处负责发放,每天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消毒一次。
厕所垃圾每天由专人清理二次。
第二十五条值周教师会对厕所卫生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