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实词虚词)检测.
- 格式:ppt
- 大小:443.50 KB
- 文档页数:49
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2基础试题2014-08-06 0512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2一、实词中近义词同音词辨析1.【辨正辨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2.【表扬表彰】表扬: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
表彰:表扬伟大功绩、壮烈事迹。
3.【补偿弥补】补偿:抵消(损失、消耗);补足(缺欠、差额)弥补:把不够的部分填足。
如:~缺陷4.【不齿不耻】不齿:不愿提到,表示鄙视,如:人所~不耻:不以为耻5.【不只不止】不只:表示递进的关联词,可换成“不仅”或“不但”不止:①不停②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如:~六十岁6.【不利不力】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7.【布置部署】布置:安排,陈列部署:安排布置(比较大的事)8.【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9.【草率轻率】草率:(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如:做事要认真负责,不能~从事。
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
10.【侧目刮目】侧目:形容畏惧又愤怒。
刮目:彻底改变眼光。
11.【颁布公布】颁布:一般用于法令、条律等,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如:~法令。
公布: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一般使用范围较广,如:~新宪法食堂的帐目每月~一次。
12.【包含包涵】包含:里面含有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13.【保障保证】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害。
如:~安全~权利。
保证:担保,担保做到。
14.【报复抱负】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抱负:远大的志向。
15.【抱怨报怨】抱怨:指因不满而埋怨。
如: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报怨指对所有怨恨的人做出反应,现在不常用,常见的似乎只有成语“以德报怨”。
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1.把戏/伎俩【口语化】他一眼就识破了这骗人的______。
2.颁布/公布【搭配】《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____多年了,但对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还很不如人意。
3.爆发/暴发【暴发:有两个意思。
第一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这一点不会与“爆发”混淆;第二指突然发作,多指自然具体的现象或事物突然发作,如洪水暴发。
爆发:作忽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大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忽然发作或发生。
另外,还可特指火山爆发。
】近年来,成都、南京、西安、武汉等许多大城市相继____报业大战,令广大读者大受其益。
4.卑劣/卑鄙【程度】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_____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5.必需/必须【“必须”是副词,不能修饰名词“燃料和原料”,“必需”多做形容词。
】煤炭和石油都是现代工业所____的燃料和原料。
6.必需/必须【必须:表示事理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修饰名词,做定语。
】出发前个人______准备好生活_____品。
7.辨证/辩证/辨正【含义。
辨证:辨析考证。
辩证:形容看问题的眼光全面。
】经专家多方____,这块石料就是有名的青田石中的鸡血石。
8.不齿/不耻【不齿:意为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图书市场上部分作品从内容、写作手法到包装、宣传都极力媚俗,为文学界乃至许多读者所_____。
9.裁决/裁定【裁决强调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
裁定:斟酌决定其去取可否。
】上周,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对这个问题作了最终的_____。
10.抽象/概括【抽象: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概括: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推求: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探索(道理、意图等)。
】价值最初是在商品交换中______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11.出席/列席【出席:正式代表。
列席:非正式代表。
】李先生_____了这次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发言。
常见的近义实词与虚词辨析常见的近义实词与虚词辨析如下:一、近义实词示例1、中止和终止两者都有停止的意思。
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
终止,指结束。
如:刚做了一半就中止了。
因供货不及时,对方终止了合同。
2、以至和以致两者都有“直到”的意思。
以至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上面意思的延伸,二是表示上面意思的必然结果,侧重于程度加深,不限于不好的结果;以致与以至的后一个意思差不多,但多用于不好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如:一个区,一个县,一个省,以至全国。
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3、推托和推脱两者都有不肯承受的意思。
推托,是借故拒绝,后面是托词或拒绝的原因;推脱,只是推卸或推辞,使某事与己无关,常用于不利于己的责任、干系等。
如:推托有病不参加了。
推脱责任。
4、形迹和行迹两者都有行动的意思。
形迹,举止和神色,可指各种痕迹、迹象,意义较宽泛;行迹,行动的踪迹。
如: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形迹十分可疑。
这就是那个行迹不定而久未被抓的犯罪嫌疑人。
5、延用和沿用两者都有使用的意思。
延用,是推迟使用之意;沿用,是继续使用之意。
翻译如:病人的药品不能延用。
古代造酒的方法沿用至今。
二、近义虚词示例1、不管和尽管不管,表条件,所接内容可以表任指或选择;尽管,表示一种事实,所接内容不能表任指。
如:不管下不下雨,他都要去。
尽管下这么大的雨,他还是要去。
2、不只和不止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不止,表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有“不限于”之意。
如:他不只是优秀的科学家,而且是有名的音乐家。
他恐怕不止12岁。
3、从而和进而两者都是连词,都有进一步的意思。
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
如: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实施措施。
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1.把戏/伎俩【口语化】他一眼就识破了这骗人的把戏。
2.颁布/公布【搭配】《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颁布多年了,但对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还很不如人意。
3.爆发/暴发【暴发:有两个意思。
第一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这一点不会与“爆发”混淆;第二指突然发作,多指自然具体的现象或事物突然发作,如洪水暴发。
爆发:作忽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大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忽然发作或发生。
另外,还可特指火山爆发。
】近年来,成都、南京、西安、武汉等许多大城市相继爆发报业大战,令广大读者大受其益。
4.卑劣/卑鄙【程度】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卑劣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5.必需/必须【“必须”是副词,不能修饰名词“燃料和原料”,“必需”多做形容词。
】煤炭和石油都是现代工业所必需的燃料和原料。
6.必需/必须【必须:表示事理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修饰名词,做定语。
】出发前个人要准备好生活必需品。
7.辨证/辩证/辨正【含义。
辨证:辨析考证。
辩证:形容看问题的眼光全面。
辨正:判断是非、正确错误】经专家多方辨证,这块石料就是有名的青田石中的鸡血石。
8.不齿/不耻【不齿:意为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图书市场上部分作品从内容、写作手法到包装、宣传都极力媚俗,为文学界乃至许多读者所不齿。
9.裁决/裁定【裁决强调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
裁定:斟酌决定其去取可否。
】上周,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对这个问题作了最终的裁决。
10.抽象/概括【抽象: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概括: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推求: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探索(道理、意图等)。
】价值最初是在商品交换中抽象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11.出席/列席【出席:正式代表。
列席:非正式代表。
】李先生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发言。
12.锤炼/磨练【磨练: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锤炼:比喻经过刻苦钻研使艺术精湛、纯熟。
一、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1.包括·包罗·囊括包括:指包含。
其范围小于“包罗”。
包罗:指大范围事物。
如:包罗万象。
囊括:指全部包罗在内。
如:囊括全部金牌。
2.包含·包涵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指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3.抱怨·埋怨抱怨:表示怨恨,语义较重。
埋怨:表示责怪,语义较轻。
“埋怨”的对象可以是自己;“抱怨”无此用法。
4.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的更换。
如:变换位置。
变幻: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地或奇异地变化,不能带宾语。
如:风云变幻。
5.摒弃·抛弃都指舍弃。
摒弃:多指不良思想、观点、主张等。
抛弃:不仅指思想、事物,也可指人。
“摒弃”属书面语。
6.摒除·驱除都指除去,都用于思想、感情等。
如:摒除杂念;驱除疑虑。
“驱除”还指赶走。
如:驱除蚊蝇。
7.草拟·起草都指文章、文件的拟稿。
“草拟”还指初步设计。
如:草拟规划。
8.策划·策动策划:指谋划,筹划。
如:策划政变。
策动:指策划鼓动。
9.持续·继续·连续持续:强调延续不断,中间没有间歇。
继续:强调接前面的,可以有间歇。
连续:强调一个接一个。
如:连续不断。
10.斥责·指责·责备斥责:侧重严厉的申斥。
指责:侧重严厉的批评。
责备:侧重对一般过失的批评和不满。
“斥责”“指责”用于对别人。
“责备”也可用于对自己。
11.充分·充足·充沛充分:多用于准备、估计、理由、信心、发展等抽象事物。
充足:用于光线、水分、养料等具体事物,亦可用于抽象事物。
如:理由充足。
充沛:侧重旺盛,多用于精力、感情、雨水等。
12.憧憬·向往·神往憧憬:适用于美好的事物;书面语。
向往:多用于认为是美好的事物。
神往:向往;不能带宾语。
13.处置·处理都指解决问题,惩治过失和犯罪。
“处理”还指减价出售。
130个近义词~实词辨析1关于、对于关于表示关涉的范围。
如: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
对于主要指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2、通过、经过通过是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
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过是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
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3、尽管、不管不管后面是假设的情况,如:在党的领导下,不管前方有多大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尽管后面是确定的事实,如:尽管他不接受我的意见,我有意见还是向他提。
4、不免、难免“不免”和“难免”作为副词意思相近,都有“不容易射开”“免不了”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情况,往往产生后面不希望出现的结果。
“不免”只用于肯定式,“难免”还可以用于否定式。
5、从而、进而从而重在表示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
如: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进而重在表示递进关系。
例: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实施措施。
6、继而、既而继而是状态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紧紧相接。
如: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是时间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如: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7、不只、不止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如:企业改革的任务,不只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如:他不止十六岁。
8、曾经、已经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例:我曾经去过北京。
已经强调动作行为的完成或可能还在延续。
例:他已经来了。
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天了。
9、本来、原来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
如:当天的作业本来就应当天完成。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如:原来是你啊!10、究竟、毕竟都含有到底的意思。
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
如:“究竟哪个拉得对,哪个拉得不对,我不知道。
”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
如:同学们都想知道个究竟。
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资源链接(一)近义实词、虚词辨析近义实词辨析(75组)【爱好·嗜好·癖好】“爱好”作名词时,指对某些事物所具有的浓厚兴趣。
如“上网是他的爱好”。
作动词时,表示喜爱,如“爱好和平”。
“癖好”指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如“特殊癖好”;“嗜好”多指不良的爱好,如“不良嗜好”,都只作名词。
【安慰·抚慰·安抚】“安慰”侧重使人安心适意。
“抚慰”侧重对人的深切关心。
“安抚”侧重使人或事物有着落,感到安稳。
“安慰”的对象常常是个体,如“安慰我”。
“抚慰”的对象常常是忧虑或心灵受伤的人,如“抚慰伤员”。
“安抚”的对象多指群体,如“安抚灾民”。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如“内心安闲”;“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如“生活安适”。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着重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如“安置行李”。
“安顿”着重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如“安顿老小”。
“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如“安排任务”。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位置、权利的意思,含贬义,如“把持朝政”“把持财权”。
“操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的意思,如“操纵市场”“幕后操纵”。
【颁布·颁发】“颁布”用于公布或发布法令、条例等,如“颁布法令”。
“颁发”用于上级对下级发布命令、指示、条例等,或用于授予奖状、奖章、证书等,如“颁发奖章”。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
“包罗”指包容、包括的事物众多、范围大,如“包罗万象”。
“包含”的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是客套话,表示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爆发·暴发】爆发:①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