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x
- 大小:22.62 KB
- 文档页数:7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电脑放大镜2只【3X、5X 各一】/每组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把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3、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特点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猜测:放大镜能放大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玻璃,形状与平板玻璃有较大差异。
实验步骤: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倍数要大。
实验现象: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实验结果: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地理实
验报告单 (湘教版)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地理现象,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实验材料
1. 地球仪
2. 地图
3. 测量工具(尺子、经纬度仪等)
4. 实验记录表
5. 其他辅助材料(纸张、铅笔等)
实验步骤
1. 将地球仪放在桌子上,并调整使其稳定。
2.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地球仪上某一地点的经度和纬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3. 打开地图,找到与测量到的地点相对应的位置,并标注在地图上。
4. 使用地球仪转动地球,观察不同地点的经度和纬度,并记录
在实验记录表中。
5. 根据观察到的经纬度变化,探究不同地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
特点。
6. 结合实验记录和观察结果,撰写地理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在不同经纬度位置上,我们发现地理特
征和气候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接近赤道的地区气候较炎热,而靠近两极的地区气候较寒冷。
此外,不同经纬度位置上的地形、
植被等也有所不同。
这些观察结果说明地理位置对气候和地理特征
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地理位置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地理特
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记录地理现象,我们不仅加深了对
地理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地理知识,增强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资料
- 湘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