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排水管网水位监测

城市排水管网水位监测

城市排水管网水位监测
城市排水管网水位监测

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城市排水管网已进入一个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安全保障的新时期。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市暴雨事件频发,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排水管网科学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科学的管理,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测绘技术的发展使排水管网的数字化管理应运而生,排水管网的数字化管理将成为科学管理的发展方向。

在城市排水管网中安装雷达水位流量监测站,实时监测窨井内水位数据,流速流量数据、定时监测,也可以根据水位涨落幅度做超限加报,实现管网窨井水位预警、管网动态信息收集等功能。

雷达水位流量监测站需要安装的部件主要包括:雷达水位计(可增加压力水位计进行盲区补偿)、雷达流量计、无线通信模块、RTU 和防水电池,所有部件均通过配套安装支架固定于井口,便于后期安装与维护。安装作业可在井口完成,无需井下作业。

实现功能

①水位、流速及流量自动采集:按预先设置的定时间隔,通过GPRS/GSM通信信道向中心站发送当前的数据。

②数据补报:对短时间内维护人员难以到达并修复故障的遥测站,尤其是系统内的重要站应具有备用通信功能。

③自动加报:根据水位的高低,增加水位数据加报的频率。

④水位越限报警:当水位越过某一规定数值之后即进行报警。

⑤供电不足报警:遥测站电源能力低于设定的门限值时即进行报警。

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背景图形自动刷新显示最新或指定时间的水位监测数据,并对出现异常情况的站点以特殊颜色告警。提供对实时、历史水位、流量、水量信息进行查询。

城市排水管网水位监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该系统建成后,能使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水平、管网分析、规划设计、优化设计等方面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城市排水管网管理真正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推出新一代24QP雷达流量监测系统,可用于生活污水、合流污水及雨水管网开放式沟渠的流量监测。设备采用非接触式测量,不受污水腐蚀,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实时测得水位、流速、流量,通过RTU传输到监控中心,便于实时了解地下管网运作状况。

HZ-SVR-24QP雷达流量计

排水管网雷达测流模拟图

排水管网测流平台

航征科技是目前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方案提供商,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航征面向水文、水利、环境保护、城市排水管网等行业用户,提供雷达流速流量在线监测解决方案。航征分别在上海、无锡建立了运营和研发测试中心,拥有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和阵容强大的科研队伍,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知名院校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有多位业内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后盾,立志成为全球优秀的智能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

前言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是随着水处理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展应运而生的,其定位处于监控系统SCADA之上,但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和同类商业系统之下,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水处理行业是典型的流程行业,以往的将自动化为中心的系统往往只关注于具体的生产流程和设备控制,其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建立也是围绕现场控制进行的。随着对设备管理、生产分析的需求逐步增多,同时,对于大型的水务集团来说,其生产地-水厂分散并越来越多,管网也越来越复杂,面临着上层管理难度加大,需求提升;另一方面,水行业也正处在一个集团化、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发展势态中。这一切决定了对于水务集团,需要在原有的监控系统为主的软件平台之上建立一个全企业的、具备良好扩展能力的应用信息管理平台,并能随时面对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上层商业系统集成的需要。 综上所述,水务集团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成为整个集团生产管理的核心,其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生产管理的核心平台,通过模型化的工厂对象信息表述来实时获取管理层所需的信息并为底层的SCADA系统和其它相关系统提供深层次的应用分析能力 整合过程控制、SCADA系统和商业业务管理系统,如ERP、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打通信息链,更好地通过实时数据和多种数据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系统的功能作为对业务扩展的支持系统,提供各种标准的工业接口和可扩展的网络架构,为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并能支持多地域的统一运营模式 水务生产管理系统对于确保企业生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提高企业数字化以及自动化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水务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在整个水务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一般由调度中心级、分中心(分公司)级以及现场站(净水厂、污水厂、加压泵站、管网监控站等)级控制三层架构来组织系统,同时可以建一座异地实时备份中心。 本系统的涉及范围将包括不同生产系统的整合,如目前的管网、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三个部分,同时也将集成各相关的外部商业系统信息以及各辅助系统的生产信息。系统从结构上支持所有主流的水处理行业监控系统的集成,并支持大型集团的扩展能力。 系统的功能与架构: 实时监控(SCADA)系统 完成对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各个远程站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管理任务,将各远程站传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存档,并向各远程站发送调度及控制命令。从而实现运行数据的采集、监测、保存、输出以及设备控制;运行状态的模拟显示、状态检测、报警等;最终实现调度优化、节能降耗。 水质监测系统: 实现对供水水质的远程自动监测,一旦发现水质出现异常情况,能够通过现场站控制系统进行输水控制,同时向相关用户通报情况。 客户管理(CIS)系统: 实现大用户信息管理(如用水户的用水性质、水表口径、用水计划等)、实时用水量管理、用户报修信息管理等,以便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供水管网地理信息(GIS)系统: 提供管网规划、电子图档、管网设施管理、日常维护等,辅助完成管网的巡线、检漏、维护、应急抢修、阀门检修、管网改造等业务,使生产管理能够上一个新台阶;可以根据需要, GIS系统可以包含GPS 系统,用于跟踪配置了GPS设备的人员及车辆。 应急抢修系统: 提供故障定位、事故区域显示、管网设施、用户影响汇总等情况,并提供故障隔离操作流程,还包括

20091231--地下水位监测方案(终)

北京地铁15号线7标段车站及附属构筑物 地下水位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北京勤业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9月7日 联系电话:88123128/88435669 传真号码:88435669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517 电子邮箱:

1、编写说明 此监测项目系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由止水帷幕方案改为井点降水方案后,应委托方要求增加项目;并编写此专项方案。 2、编制依据 委托方合同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 3、观测井的布设 3.1观测井施工 3.1.1、井位选择 观测井原则上布设在基坑的四角及基坑的长短边中部的土层中,鉴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如围挡内有井位,井位应距围护桩墙 1.5~2.0m左右;如围挡内无井位,可在围挡外对应位置的绿地中设置,距围护桩墙5.0~10.0m左右。 3.1.2、观测井深度 观测井深度为基坑设计深度加 2.0m(从自然地面起计);应接近降水井的降水曲线最低处。 3.1.3观测井结构与施工 观测井结构见图1和图2,施工流程:成孔----下管---洗井—井室保护。 ⑴成孔 采用勘探钻机,地层自造浆护壁,孔径保持圆整垂直。

图1:观测井结构平面图图2:观测井结构剖面示意图⑵下管、回填 塑料花管开孔率15%,滤管外包一层40目尼龙网;外填3-5mm石屑或中粗砂作为滤料,管外回填至进水段上方300mm(见图1和图2)。 ⑶洗井 借助空压机清洗孔内砂浆至出清水为至。再用泵进行恢复性抽洗,次数不少于6次。 ⑷井室保护 管口埋设DN150mm,长500钢管,并配置钢盖予以保护。 3.2观测井质量 孔径圆整垂直,孔深与设计深度误差<500mm;孔深>设计深度300-500mm。 4、监测方法、频次、精度 4.1监测方法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 方案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上海智达电子有限公司

目录 一、客户需求....................................................................................2二、方案概述....................................................................................2三、系统组成....................................................................................2 3.1控制中心主站 (3) 3.2通讯网络....................................................................................3 3.3现场主要监测设备 (3) 四、地下水位监测系统主要特点 (4) 五、系统软件功能及特点 (5) 5.1功

能..........................................................................................5 5.2特点..........................................................................................6六、主要硬件设备概述 (9) 6.1G P R S无线通讯设备 (10) 6.2水资源控制器 (11) 6.3水位计 (14) 6.4室外专用监测箱 (16) 6.5开关电源 (17)

管理信息系统 综合题(附答案)

综合题: 1. 对你所在学校的学生宿舍管理中心进行调查,画出组织结构图。 2.某翻译公司的英文笔译收费标准如下: 若欲翻译的文档的字数在2000字(含2000字)以内,类型为一般读物的,每千字为180元,类型为专业读物的,每千字为220元; 若欲翻译的文档的字数大于2000字小于等于8000字,类型为一般读物的,每千字为160元,类型为专业读物的,每千字为200元; 若欲翻译的文档的字数在8000字以上,不管是那种类型的读物,每千字均为150元。 请依据题意画出判断树和判断表。 3.某超市在其开业周年举行的庆祝活动中,给消费者如下的购物优费待遇: 如果消费者使用现金消费,一次性消费在500元(含500元)以上的,给予5%的优费;一次性消费满300元不满500元的,给予3%的优费;一次性消费满100元不满300元的,给予2%的优费;一次性消费不满100元的,给予1%的优费。 如果消费者使用的是超市赠与的现金代购卷,一律不给优费。 请画出判断树、判断表,并用结构英语表示法表示题意。 4. 某货运站的收费标准如下: (1) 收费地点在本省,则快件每公斤6元,慢件每公斤4元; (2) 收费地点在外省,则在25公斤以内(含25公斤)快件每公斤8元,慢件每公斤6元;如果超过25公斤时,快件每公斤10元,慢件每公斤8元 试根据上述要求,绘制确定收费标准的决策表,并配以简要文字说明。 5. 邮局邮寄包裹收费标准如下:若收件地点距离(L)在1000公里以内,邮件类型(T)为普通件的每公斤收费2元,挂号件每公斤3元。若收件地点距离(L)在1000公里(含1000公里)以外,普通件每公斤收费2.5元,挂号件每公斤3.5元;若重量(W)大于30公斤,超重部分每公斤加收0.5元。请根据上述要求,绘制确定收费(T)的决策表,并配以简要文字说明。 6. 某商业中心按以下决策规则确定商品的订货决策: (1)当某商品的库存量低于储备量时,就应订货;(2)当库存量高于或等于订货点时,不应订货;(3)当库存量低于订货点,且该种商品上月销售金额大于或等于5000元时应订货,小于5000元时,不订货。试按此画出库存订货判断表,并配以简要文字说明。 7. 某厂对一部分职工重新分配工作,分配原则是:

供水管网GIS平台管理系统说明书

供水管网GIS平台管理系统说明书

供水管网GIS平台管理系统说明书

目录 1项目概况 (2) 1.1工作目标 2 1.2主要工作内容 2 1.3工作依据 2 2供水管网GIS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3) 2.1系统技术性能说明 3 2.2总体设计 4 2.2.1系统总体结构 4 2.2.2软件体系结构 5 2.2.3系统部署架构 7 2.2.4软/硬件设备清单 8 2.2.5系统功能体系

8 2.3系统功能设计 10 2.3.1供水管网GIS信息系统(C/S版) 10 2.3.2供水管网GIS信息系统(B/S版) 24 2.4软件实施计划 26 2.4.1项目组织 26 2.4.2进度计划安排 26 2.4.3质量保证体系 28 2.5合理化建议 29 3管线探测解决方案 (30) 4工程主要人力资源 (30)

1项目概况 1.1 工作目标 (1)完成地下供水管线探测工程及数据建库工作。本次探测范围为:XX县自来水经营有限公司所辖供水管线及水表普查,管线暂定600公里,水表暂定40000只。 (2)完成XX县供水管网GIS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部署,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工作,为XX县供水管网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1.2 主要工作内容 (1)管线探查、外业测量、水表普查和内业成果整理建库等。 (2)XX县供水管网GIS信息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调试(包括安装、现场试验、试运行、正式运行)、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协调等。 (3)完成项目验收工作。 1.3 工作依据 ?建设部《城市测量规范》(CJJ/TB-2011); ?YB/9029-94《地下管线电磁法探测规程》; ?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浙江省城市水业协会现代化营业所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系统 建设过程中如有新版标准发布,须符合新版标准); ?CMMI for DEV v1.2; ?经XX县自来水经营有限公司批准的技术设计书。

智慧排水之在线监测体系构建

1、监测一张网的思路建设思路 目前,大部分城市缺乏集成统一、稳定运行、全面覆盖的排水管网在线监测系统,管 网现状不清,部分规划设计方案偏离实际运行情况,排水系统的动态监测调控水平较低, 不能动态反馈排水设施现场运行状况,对城市内涝、污水溢流、夜间偷排等应急事故缺乏 有效的在线预警与调控技术手段,城市排水系统管理的运行智能化程度不足,科学决策水 平较低。 为提高规划设计的客观准确性,为排水管网日常管理提供依据,为重大工程决策提供 数据支撑,应加强和重视城市排水管网在线监测工作,基于“监测一张网”思路,建立排 水管网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开展基于动态数据的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实践,提高排水系统 运行的智慧化水平,在排水管网管理工作中达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要求。 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代表性和可行性等原则,结合当地排水管网 实际管理监测数据需求,优先考虑选择调蓄设施上下游节点、泵站上下游节点、易涝点、 排放口、溢流口等关键节点,其次考虑覆盖典型下垫面出口、户线接入井、主干管检查井 等节点,选择液位、流量、原位监测水质指标(pH值、水温、电导率、溶解氧、悬浮物、氧化还原电位等)等监测内容,建立城市排水管网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并长期有效运行, 形成“源-网-站-厂-河-湖”分层级、系统化的监测管控体系,实现排水设施的长期持续 监测与短时预警预报功能,动态监测排水设施的运行状况及风险,在管网运行数据异常时 快速进行事故溯源、追踪和预警,提高管理部门对排水管网事故的预警和处理能力。同时,通过收集排水设施长期运行数据,可用于识别排水防涝设施的运行规律,定量化评估海绵 城市、黑臭水体、排水防涝等相关工程的实施效果,提高城市排水管网的动态管理能力。 2、软硬件一体化总结架构 为了提高排水管网监测预警系统的现场部署效果,采用软硬件一体化思路进行系统的 整体架构,实现在线监测网络软硬件的紧密集成、系统主要包括四部分:监测主机、监测 中继器、云端数据网关、多种访问终端,其技术架构图如图2-1所示。 图?排水管网监测预警系统的技术架构图

城市排水管网水位监测

城市排水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城市排水管网已进入一个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安全保障的新时期。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市暴雨事件频发,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排水管网科学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科学的管理,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测绘技术的发展使排水管网的数字化管理应运而生,排水管网的数字化管理将成为科学管理的发展方向。 在城市排水管网中安装雷达水位流量监测站,实时监测窨井内水位数据,流速流量数据、定时监测,也可以根据水位涨落幅度做超限加报,实现管网窨井水位预警、管网动态信息收集等功能。 雷达水位流量监测站需要安装的部件主要包括:雷达水位计(可增加压力水位计进行盲区补偿)、雷达流量计、无线通信模块、RTU 和防水电池,所有部件均通过配套安装支架固定于井口,便于后期安装与维护。安装作业可在井口完成,无需井下作业。 实现功能 ①水位、流速及流量自动采集:按预先设置的定时间隔,通过GPRS/GSM通信信道向中心站发送当前的数据。 ②数据补报:对短时间内维护人员难以到达并修复故障的遥测站,尤其是系统内的重要站应具有备用通信功能。 ③自动加报:根据水位的高低,增加水位数据加报的频率。 ④水位越限报警:当水位越过某一规定数值之后即进行报警。 ⑤供电不足报警:遥测站电源能力低于设定的门限值时即进行报警。

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背景图形自动刷新显示最新或指定时间的水位监测数据,并对出现异常情况的站点以特殊颜色告警。提供对实时、历史水位、流量、水量信息进行查询。 城市排水管网水位监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该系统建成后,能使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水平、管网分析、规划设计、优化设计等方面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使城市排水管网管理真正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推出新一代24QP雷达流量监测系统,可用于生活污水、合流污水及雨水管网开放式沟渠的流量监测。设备采用非接触式测量,不受污水腐蚀,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实时测得水位、流速、流量,通过RTU传输到监控中心,便于实时了解地下管网运作状况。 HZ-SVR-24QP雷达流量计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02359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 区位条件 2. 地形地貌 3. 地质水文 4. 经济社会概况 5. 上位规划概要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2. 问题及成因分析 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标准 1. 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 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 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七)系统方案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一)径流量控制 (二)径流污染控制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一)排水体制 (二)排水分区 (三)排水管渠 (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 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2. 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七、近期建设规划 八、管理规划 (一)体制机制 (二)信息化建设 (三)应急管理 九、保障措施 (一)建设用地 (二)资金筹措 (三)其他 十、附件 (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二)规划附图要求

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 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1.区位条件 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地形地貌 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地质水文 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4.经济社会概况 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上位规划概要 (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

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 市政给排水论文【摘要】以GIS为技术支持,结合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了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借助ArcGIS平台,充分发挥了GIS在可视化,查询定位及空间数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普查数据的入库以及设施数据管理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排水管网网络模型,借助模型实现了管网流向、连通性、污染源追踪、污染影响范围等网络分析功能。 【关键词】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管网分析 前言 近年来,极端天气引起的暴雨多次见诸报道,极大的损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在极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要求。排水管网是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城市内涝排水的重任,建立基于GIS的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主管部门对排水设施的管理能力,实现了数字化排水设施管理的需求。GIS技术已经成功在城市的多个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应用,借助GIS,主管部门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定位设施位置分布情况,轻松实现日益复杂的排水管网设施各种档案资料的管理。摸底现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对防汛排涝应急指挥、排水管网改造、雨污管道分流改造、暴雨积水分析等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系统构建及其功能 排水管网设施管理按实体形状主要分为线状和点状设施,其中线状设施包括:排水管道、倒虹吸管道以及河道;点状设施包括:检查

井、雨水篦子、排水阀门、提升泵站、闸门井、窨井、排水户等。 排水管道按管径可以分成小型管(小于600mm)、中型管(600-1000)、大型管(1000-1500)及特大型管(大于1500);按排水性质可以分为雨水、污水及雨污合流管道。 系统功能: 数据入库:排水管网设施数据来源比较广泛,目前主流方法是对地下管线进行全面数据普查,优势在于可以科学准确对管网数据进行摸底,为后续业务应用、管网建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质量保证,缺点在于普查工作资金投入比较大,相比较而言,投入和产出比还是非常高,值得主管部门进行投入。 普查数据原则上是不能直接进入系统数据成果图的,原因有2个: 1)数据格式不一致,普查数据格式由普查公司定义,一般是微软提供的mdb数据。 2)数据质量难以达标,数据成图前需要进行业务属性检查,成图后需要进行空间拓扑检查,方可保证达到管网建模的最低要求。 普查数据入库流程如图1-1所示 在线编辑: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编辑排水管网设施数据,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管网设施编辑工具:精确要素捕捉、撤销及回退、连点成线、设施绘制及删除、批量属性编辑、管段合并及打断、管网废弃及恢复等。 为了更好的保障成果库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供了编辑图

排水管网信息系统

排水管网信息系统 简 要 方 案

目录 1项目建设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2项目建设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3项目建设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4排水管网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排水管网数据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统一地理信息服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一站式排水门户网站.........................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管网运行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5管网维护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6防洪排涝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7窨井安全监控预警........................... 错误!未指定书签。 4.8排水管网数据管理与模拟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4.9三维可视化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0移动终端应用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1系统后台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城市内涝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初稿)

城市内涝监测系统 建 设 方 案 XX有限公司 XX年XX月

城市内涝监测系统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大中城市的建设也在突飞猛进地高速发展,城市圈也在已经不断扩大。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和保证出行的畅通,许多城市建设了不少的立交桥和下穿隧道。近年来,由强降雨引起的城市下穿隧道及立交桥下低洼处存在大量积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随之而来的诸多效应中,有许多因素加剧了汛期街道积涝的情况。城市积水造成公用设施受损,使交通、电力、通讯、网络传输、水源等受到了严重影响或损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另外随着城市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同等淹没情况下损失增加;且城市的中枢作用使得次生影响和间接损失加大,严重时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我国城市抗涝形势非常严峻。 因此,已经引起市政、城管、防汛、路政等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一方面要积极修建并管理好排水设施,另一方面建设城市内涝监测系统,也极为必要,它既可以为决策机构的领导提供道路积水的实时信息,也为市政排水调度管理机构提供支持,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出行指南。 逢大雨必涝,已成为我国城市的一种通病。 二、建设目标 利用传感器技术、信号传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全方位角度,来监测影响道路积水通行安全的各种关键技术指标;记录历史数据和现有的数据,分析未来的走势,以便辅助政府决策,提升安全管理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系统依托智能的软件系统,建立分析预警模型,监控中心通过数据研判,生成内涝积水预警,通过LED显示屏与短消息平台相结合的方式,提前发布警告信息,尽快启动相应预案。 三、项目需求 1、建立基于传感网络技术的实时、可靠的涝情数据监测系统。为涝情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主要包括降雨量监测、积水深度监测、积水面积监测、风速风向监测、GPS地理位置信息。 2、 发现、排除堵情。 3、 制。 4、建立稳健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传感数据与控制设备与指挥中心的连接。 5、结合当前已建成的视频监控系统并作适当的补充建立基于GIS的城市实景涝情平台。 6、建立涝情预警网络实现街道、小区、学校等人口集中区域的涝情预警。主要包括广播、 短信。 7、建立涝情WEB发布平台与移动设备访问终端实现市民的远程访问为市民提供直观的出行指南。 四、建设方案 4.1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本着实用、可靠、先进以及经济四大原则,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协调配置,发挥应有的效果,具体要求是: 实用——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突出重点,兼顾全局。分清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的主次,以安全监控为主要目的,有选择地将监控对象纳入系统,使系统既经济合理,又满足科学管理的需要。 可靠——设计方案和仪器的选择要考虑运行期的长期稳定可靠。设备以国内外著名工控产品为主,采用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仪器。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 概述: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是掌握地下水变化规律、了解地下水开采状况、指导地下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可对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质等参 数进行长期监测并自动存储监测数据,可对地下水的变化规律进行动态分析。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依托既有的 GPRS/CDMA 无线网络进行建设,具有投资 成本低、 建设速度快、 无通信距离限制等优点。 系统支持水利部地下水通信规约, 已在各地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中广泛应用。
系统拓扑图
DATA-6218
DATA-9201

系统优势
●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 ●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监测数据通信报文规定》 ● 《特殊区域水文、水资源数据安全采集系统 RTU 追加测试》 ● 《四川省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SCSW008-2011)》 ●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 遥测终端机(SL 180-2015)》 ●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 《地下水监测与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证书 ● 《水文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证书 ● 《水文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 现场无电源:采用锂电池供电——定时采集、集中上报监测数据。 ● 现场无电源:采用太阳能供电——实时上报监测数据。 ● 现场有市电:采用 220V 供电——实时上报监测数据。
软件主要功能
◆ 测点分布总览 ◆ 智能数据统计 ◆ 等水位线生成
◆ 实时数据监测 ◆ 趋势曲线分析 ◆ 测点信息维护

DATA86 地下水位监测系统软件
应用案例 案例 1——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下水监测项目 河北省水资源严重短缺, 面临着地下水严重超采、水环境不断恶化等诸多问 题。2015 年初,河北省率先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对超采 严重县、市的地下水展开全面监测。 河北省水利厅建设了专用的地下水监测中心和地下水监测软件平台, 多个厂 商的监测设备通过统一的通信协议上报至该平台。

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孔内设置水位管,采用水位计进行监测。 监测目的: 利用地下水位监测来确定地下水的位置,判断地下水位情况,降水是否合适。如果降水过快,地下水位较深的时候会引起周边地表下沉。 埋设方法: 用钻机成孔至基坑米深度后清孔,成孔后加清水,检验成孔质量,将PVC管分级装好放入孔内,孔口用盖子盖好,防止地表水进入孔内。 使用仪器: 选用PVC管和钢尺水位仪。(如图1 所示) 图1 钢尺水位计 观测方法:

地下水位可采用刚才或钢尺水位计,一般采用水位仪,观测前先打开水位仪,在已埋设好的水位管中放入水位计测头,当测头接触到地下水时,水位仪迅响起亮起红等,发出响声时,读取测量钢尺与管顶的距离。根据管顶高程可以计算地下水位的高程。对于地下水位比较高的观测井,可以采用钢尺直接插入观测井内,记录湿迹与管顶的距离,根据管顶高程可以计算地下水位高程,钢尺长度需大于地下水位与管顶的距离,并做好清晰记录。 计算方法: 把测量好的数据做好时间、观测员、记录员等检查。准确无误后方可以输入电脑,计算出水位生成报表上报各有关单位,计算公式如下: h水= h孔口一h深 式中:h水—水位高程 h孔口—管口高程 h深—地下水位深度(管口与管内水面之距离) dh水i = h水i一h水i-1 式中:Dh水i = (dh水1 + dh水2 + …+ dh水i) dh水i一本次水位变化 Dh水i一累计水位变化

注意事项: 随着基坑的开挖会影响到周边土质结构的变形和沉降,降水较严重时,应随时观察周边情况,发现有变形或裂缝的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做好相应措施,严重时要停止施工,随时关注基坑内的漏水情况,堵水是否有效。根据现场情况来判断基坑是否安全稳定。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前言 需求: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越来越庞大。如何应对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管网将面临管理上的更高要求和严峻考验。在传统的供水管网管理中,管网数据基本上采用图纸方式进行管理的,存在许多弊端,对错综复杂的管线网络管理起来非常被动。地图以图纸的形式存放,不便于查询和保存,导致日后维护工作难度加大,有些管线甚至仅凭当时施工人员的记忆去寻找,导致很难及时地发现和处理事故,给供水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使用计算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供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维护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管网基础信息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同步发展,提高供水企业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这是供水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学管理的必然选择。 现状:目前,供水管网系统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已经应用起来,中部地区也在加紧步伐。 平台: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我国较早研究GIS 技术的公司之一,其自主研发的SuperMap GIS 平台采用全组件式开发方法,扬长避短,吸取了国内外各大GIS 软件的优点,同时弥补了其他GIS平台的不足。SuperMap GIS 已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级的殊荣,在国内外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GIS行业榜首。更令人振奋的是SuperMap GIS 是我国第一个走向国际社会胡GIS 产品,发布了多种语言版本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因此,经过多个GIS 软件平台综合评估对比,我公司选用SuperMap GIS 为本系统GIS平台,能让本系统架构更灵活,功能更强大,性能更稳定、服务更到位。 产品:在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研发与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公司不断加强和提高系统核心技术、工程质量以及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软件产品功能,力求创新,将先进的软件设计思想与管理理念相结合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使用户得到最好的应用效果。 — ¥

弱电综合管网系统

1.9.7 弱电综合管网系统 1、管线敷设 现A,B,C栋各单元的可视对讲系统的管线沿墙内暗敷到每单元弱电井,沿单元弱电井电缆桥架到地下室,然后通过各单元出入口附近穿墙至单元门口机。 各单元门口摄像机、电梯桥箱内摄像机沿单元出入口附近地下穿墙到室外弱电井口,沿最短的弱电管网路线到监控中心。 小区各出入口、四周及公共场所的摄像机,小区内公共广播的管线沿最近路径敷设到最近的弱电管井,沿最近路径进入控制中心。 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均穿钢管暗敷在地面、楼板、墙体内,弱电井专设接地扁钢,供设备接地、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1Ω。 2、管线施工要求 桥架敷设 外观质量检查 桥架产品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查报告,其板材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表面防腐层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喷涂应平整、光滑、均匀、不起皮、无气泡水泡。 (2)支、吊架位置的确定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跨距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

点间距不大于2m。 (3)支架形式 采用门形角钢支架固定。电缆桥架的末端,应使用终端板。 (4)桥架安装 金属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应紧固无遗漏,螺母应位于桥架外侧。 当桥架需要开孔时,应用开孔器开孔,开孔处应切口整齐,与管孔径吻合,严禁用气、电焊割机。管道与桥架连接时,应使用管接头固定。 桥架的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电缆桥架在穿过防火墙及防火楼板时,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防止火灾沿线路延燃。电气竖井内电缆桥架在穿过楼板或墙壁处,应以防火隔板、防火堵料等材料做好隔离。 (5)桥架的接地 电缆桥架系统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 管道敷设 (1)支、吊架制作 明配PVC管的施工方法,一般为通过支架、吊架或沿墙、吊顶敷设。在管道敷设前应按设计图纸,加工(准备)好各种支架、吊架、管卡(或抑箍)等支持件。 (2)测量定位 在配管前应按设计图纸确定设备、各种箱、盒及用电设备安装

基于物联网与GIS的城市排水防涝智慧管控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617316726.html, 基于物联网与GIS的城市排水防涝智慧管控平台 作者:童丽闺 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8期 摘要:针对排水防涝综合监管、安全运行、指挥调度等需求,该文运用物联网、地理信 息系统等技术,建立普查、维护、监测、应急、评估为一体的城市排水防涝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城市排水监测和预警,为城市排水防涝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关键词:排水防涝智慧管控物联网 GIS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c)-0010-0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等极端天气对社会管理、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加之部分城市排水防涝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调蓄雨洪和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出现了严重的暴雨内涝灾害。城市排水管网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困难的工作,由于管网设施处在地下,因此无法通过常规的地上巡视进行观察,而且各类地下管网数量众多,维修、抢修作业时有可能造成其他权属管线损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无从评估[1]。近年来,随着物联网、GIS等技术的发展,将物联网与GIS技术整合在一起的应用是目前比较新的信息化管网建设方向。如果能将物联网与GIS技术集成起来,用于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开发,就可以充分发挥物联网目标身份快速识别的特点,以及GIS空间管理与分析的优势,大幅度改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2]。 1 系统总体设计 该文将利用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通信等多种技术集成,实现物联网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为排水防涝的智慧化管控提供信息实时获取、快速处理、自动化管理、指挥调度等信息化服务。在摸清排水防涝设施现状基础上,复用物联传感网络,采集海量、动态智能感知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基于空间位置关联的一体化,构建城市排水防涝智慧管控平台。见图1。 2 拟采取的解决方法 2.1 排水防涝信息立体感知与监控 排水防涝信息立体感知及监控是排水防涝智慧管控平台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其功能是为城市排水防涝调度决策提供可靠、稳定、先进的外部感知层和反馈层。所谓立体感知,是指

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

GIS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 【摘要】以GIS为技术支持,结合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了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借助ArcGIS平台,充分发挥了GIS 在可视化,查询定位及空间数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普查数据的入库以及设施数据管理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排水管网网络模型,借助模型实现了管网流向、连通性、污染源追踪、污染影响范围等网络分析功能。 【关键词】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管网分析 前言 近年来,极端天气引起的暴雨多次见诸报道,极大的损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在极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要求。排水管网是市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城市内涝排水的重任,建立基于GIS 的排水管网设施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主管部门对排水设施的管理能力,实现了数字化排水设施管理的需求。GIS技术已经成功在城市的多个业务管理部门进行应用,借助GIS,主管部门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定位设施位置分布情况,轻松实现日益复杂的排水管网设施各种档案资料的管理。摸底现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对防汛排涝应急指挥、排水管网改造、雨污管道分流改造、暴雨积水分析等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系统构建及其功能 排水管网设施管理按实体形状主要分为线状和点状设施,其中线状设施包括:排水管道、倒虹吸管道以及河道;点状设施包括:检查井、雨水篦子、排水阀门、提升泵站、闸门井、窨井、排水户等。 排水管道按管径可以分成小型管(小于600mm)、中型管(600-1000)、大型管(1000-1500)及特大型管(大于1500);按排水性质可以分为雨水、污水及雨污合流管道。 系统功能: 数据入库:排水管网设施数据来源比较广泛,目前主流方法是对地下管线进行全面数据普查,优势在于可以科学准确对管网数据进行摸底,为后续业务应用、管网建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质量保证,缺点在于普查工作资金投入比较大,相比较而言,投入和产出比还是非常高,值得主管部门进行投入。 普查数据原则上是不能直接进入系统数据成果图的,原因有2个: 1)数据格式不一致,普查数据格式由普查公司定义,一般是微软提供的mdb数据。 2)数据质量难以达标,数据成图前需要进行业务属性检查,成图后需要进行空间拓扑检查,方可保证达到管网建模的最低要求。 普查数据入库流程如图1-1所示 在线编辑: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编辑排水管网设施数据,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管网设施编辑工具:精确要素捕捉、撤销及回退、连

市政供水管网信息化系统框架

城市市政供水管网信息化系统方案 厦门飞华水务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Xiamen feihua Water&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Automation Engineering add:xiamen qi'xin west road 170#|Tel:86-592-5335774|Fax:86-592-5073555 http:\\https://www.doczj.com/doc/0617316726.html,|email: huxinbao@https://www.doczj.com/doc/0617316726.html,

目录 一.引言 (1) 二.建设背景 (2) 三.建设目标 (2) 3.1系统远期目标 (2) 3.2本方案建设目标 (6) 四.管网信息化系统总体结构图 (6) 五.管网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6) 5.1管网SCADA系统 (7) 5.1.1管网DataLog简述 (8) 5.1.2管网DataLog主要参数和性能 (9) 5.1.3管网DataLog特点和功能 (10) 5.1.4管网DataLog安装方式 (11) 5.1.5一体化智能水表简介 (13) 5.1.6一体化智能水表主要性能和参数 (14) 5.1.7一体化智能水表基表技术指标 (15) 5.1.8一体化智能水表外形和规格 (15) 5.1.9一体化智能水表特点和功能 (17) 5.1.10服务器 (18) 5.1.12卫星授时服务器(GPS TIMER) (19) 5.1.13 短信服务器 (19) 5.1.14 管网测压点WEB展现软件 (19) 5.1.14.1简述 (19) 5.1.14.2主要功能 (19) 5.1.14.3展示界面参考 (20) 5.2大客户管理系统 (36) 5.3.1简介 (36) 5.7.2 展示界面参考 (36) 5.3管网水力模型系统 (50) 5.3.1概述: (50) 5.3.2建立: (50) 5.3.2.1供水管网微观动态水力模型的建立 (51) 5.3.2.2供水管网在线实时水力模拟系统的建立 (53) 5.4管网优化调度系统 (53) 5.5供水调度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 (54) 5.5.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54) 5.5.2软件模块设计 (56)

管网数字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管网数字化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山西神地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2月

管网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 我公司管网线路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对政府、行政区域或企业厂矿区域内的管网或线路进行三维数字化信息采集,三维虚拟仿真、最基本的信息查询、统计和算量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提供检修维护、规划设计、更新改造、生产运营、工程管理、安全防护、事故处理等拓展的综合决策分析功能,这些功能在计算机网络平台进行集中管理,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营效率,而且确保安全。 管理功能结构图

一、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 A、提高XX矿区地下管线信息现代化管理水平 地下管网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具有公益和公共的技术特性,其数据表现出较强的共享性。在解决各种问题时,既需要本部门的数据,同时也需要其他部门的相关数据,因此,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很有必要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可实现管线集中统一管理,通过网络可达到各部门间管线资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为相关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提高管线资源综合合理利用效益,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水平。使XX矿区地下管线规划与建设进入规范化、数据化、网络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新阶段。 B、保障XX矿区地下管线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转 地下管线现状的资料是XX矿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和依据,是XX矿区安全运转的基本保证。尽快全面系统地掌握地下管线信息,可为合理开发XX矿区地下空间,地下工程施设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提供完整的数据,对制定技术和经济合理规划、管理有着重要作用,为保障XX矿区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行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本系统的研究对XX 矿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新技术应用,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有助于提高我XX矿区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的整体水平,真正起到应用示范工程的社会影响。

城市排水防涝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城市排水防涝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本文只是我精心从网络上搜集来的,我保留了原作者的姓名。如果有侵犯了你的权利,请第一时间通知我,我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删除处理。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另外,如果文章中出现了应该有图片而没有显示出来的,可能是因为文档在转换过程中的丢失造成的问题,如果图片的请和我联系。 城市排水防涝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网络收集 城市排水防涝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1.项目简介 泵站作为市政建设和管理工程的主要设施,担负着城市排水防涝的重要任务。泵站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达到减员增效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易控应用于某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雨水泵房和污水泵房的自动化监测和控制。 泵站建立独立的功能完善的就地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集中监测和控制室,实现泵站的自动化运行控制。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均由泵站就地控制系统直接控制,泵站就地控制系统是根据液位等泵站运行工况来进行控制的。泵站接收污水治理工程中央监控系统下载的全局性运行数据和调控指令,作为泵站自动控制的条件参数,以配合实现污水治理工程中央监控系统规定的基于流量的控制。 2.系统构成 泵站系统采用分层控制结构,系统分为三层: 信息层:监控计算机 控制层:PLC与远程IO子站 设备层:阀门、水泵、流量计、水位计等现场设备

信息层位于中央控制室,利用易控(INSPEC)组态软件设计完成整个监控系统的图形界面,以及监控数据报表等。可对全泵站生产数据进行收集以及集中控制,设有上位机2台(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各一台)以及相关打印机与不间断电源UPS,上位机通过以太网与PLC分站连接;设有模拟屏,显示全泵站的电力监控情况。 控制层负责对现场仪表数据的采集,以及对现场设备进行监控。PLC主站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进行连接,通过DeviceNet与远程IO子站进行连接。 设备层由现场仪表、电机、阀门及其他执行设备等组成。这些仪表设备通过 24VDC开关量信号及4,20mA模拟信号与PLC远程IO站连接,把工艺参数、运行状态送到PLC,而PLC则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上位监控系统完成全站的自动化运行及其管理。下位PLC采用GE公司的90-30系列PLC、远程I/O子站采用Beckhoff公司的BK5220系列I/O模块。下位PLC共有3台,分别负责水位测量、电力监控、水泵启停等工作。下位PLC通过以太网模块接入Hub与上位机进行通讯,下位PLC与远程IO子站通过Device net网络进行通讯。PLC1共有6个远程IO子站,PLC3共有11个远程IO子站,PLC2没有带子站。泵站系统结构图如下: 泵站系统结构示意图由于季节性变化,所有泵站在不同季节将采取不同的运行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