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课件]九年级数学图形与证明
- 格式:ppt
- 大小:655.50 KB
- 文档页数:45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学习目标】在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基础上,探索等边三角形和其它相关知识的证明方法。
【重点、难点】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2、应用性质解题。
【预习指导】上节课中,我们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进行了证明,请你写出这些定理。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1、证明: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AAS”)2、证明:(1)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60°。
(2)3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证明:(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典题选讲】例1.如图,在△ABC中,点O在AC上,过点O作M N∥BC,CE、CF分别是△ABC的内外角平分线,与MN分别交于E、F,求证:OE=OF.例2、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C=BD=AD,则∠A的度数是多少?变式; .如下图,在△ABC中, AB=AC,点D、E分别在AC、AB上,且BC=BD=DE=EA,求∠A的度数。
【课堂练习】1、如图,在△ABC 中,∠B =∠C =36°,∠ADE =∠AED =2∠B ,由这些条件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请证明你的结论。
2、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
求证:△ADE 是等边三角形。
【总结】本节课,我们又证明了哪些定理?你掌握了吗?A BC A B CDE。
1.3 矩形的性质九年级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1、能用“基本事实”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为依据,证明矩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思考方法,及表达书写能力.发展学生演绎推理能力.学习重点: 矩形的性质及其证明.学习难点: 分析、综合思考的方法.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矩形,由此可见矩形是特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2、矩形有哪些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证明: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已知:如图 图形:画在下面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4、 证明:矩形对角线相等已知:如图图形:画在下面求证: 证明:二、新课:(一)观察如图 矩形ABCD ,对角线相交于O 将目光锁定在Rt △ABC 中,你能看到并想到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已知: 求证: 图形:画在下面 证明:B C(二)例题教学如图: 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且AC =2AB ,求证: △AOB 为正三角形.(注意表达格式完整性与逻辑性)证明:(三)巩固练习: 1、如图 BD ,CE 是△ABC 的两条高,M 是BC 的中点,求证: ME =MDB CA B。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一、引言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应运而生。
这套课件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考虑了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课程。
二、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的特点1、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课件涵盖了九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方程、不等式、函数、三角形、四边形等。
各章节内容安排合理,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2、互动性强,趣味性强:课件中融入了大量的互动元素,如在线测试、模拟实验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课件还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实例和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起来。
3、注重思维训练,提升解题能力:课件不仅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课件在设计上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供了基础内容和拓展内容两个板块。
基础内容适合所有学生巩固基础,而拓展内容则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
三、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的使用方法1、结合教材使用:课件应与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课件板块进行学习。
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使用课件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时间安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避免过度使用造成疲劳。
3、注重实践操作:课件中的互动元素和实验环节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虽然课件具有很多优点,但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因此,在使用课件的同时,还要结合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互补。
5、教师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总结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作为一套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互动体验。
通过使用这套课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全册学问点梳理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1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中线、底边上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断定定理:假如一个三角形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2 直角三角形全等断定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角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点到这个角两边间隔相等。
角平分线断定:角内部到角两边间隔相等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
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事斜边一半。
3 平行四边形性质与断定: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断定——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性质与断定:定义:有一个角直角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定理1:矩形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对角线相等。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断定:1有三个角是直角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性质与断定: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定理1:菱形4边都相等。
定理2: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断定:1四条边都相等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性质与断定: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即是特殊矩形,又是特殊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全部性质。
断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1.4 等腰梯形性质与断定定义:两腰相等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定理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课件一、引言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持续发展,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教学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课件。
这款课件是专为九年级数学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课件的特点1、内容丰富:该课件涵盖了九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各个领域。
2、结构合理:课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知识点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拓展篇三个层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互动性强:课件中融入了大量的互动元素,如在线测试、模拟练习、数学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图形化界面:课件采用图形化的界面设计,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5、兼容性强:该课件可适用于多种设备和操作系统,包括电脑、平板和手机等,满足学生在不同场景下的学习需求。
三、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课件的使用方法1、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该课件进行预习,提前了解课程知识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课堂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该课件进行生动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课后复习: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该课件进行复习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结语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课件是一款专为九年级数学课程设计的教学工具,具有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互动性强、图形化界面和兼容性强等特点。
通过使用该课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演示和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相信,这款课件将成为九年级数学教学的有力助手,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件一、引言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数字化教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教材之一,其全套课件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