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第五、六课时 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_4.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三个课时)导学案4.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第1课时)【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
2.认识化合价概念,知道有正价、负价,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导课】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否也可以用一种或几种元素符号组成的式子来表示呢?【预习】课本87-88页1.用表示的式子叫化学式,各物质的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后得出的,一种物质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① 表示② 表示微观:① 表示② 表示3.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直接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金属单质镁铁铜铝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碳硫磷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②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氧气氮气氢气氯气臭氧4.元素的化合价(1)元素的化合价是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相互化合的一种,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的化合价有和。
(2)元素的化合价的表示:用+n 或-n 标在相应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
2Ca O +:在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Ca +:的钙元素 0Ca :钙单质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3)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一价钾钠铵氢银正二价钙镁钡铜锌K Na NH 4 H Ag Ca Mg Ba Cu Zn三铝四硅五价磷亚铁为+2铁为+3 Al Si P题目未说明情况下默认:氢显正一氧显负二价,氯位于化学式最后时常显负一价【展示】1化学式的概念; 2、化学式的意义;3、单质化学式的写法;4、元素的化合价的含义5、元素的化合价的表示方法;6、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反馈】一、硫酸(H2SO4)的含义:宏观:①表示②表示微观:①表示②表示二、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氯氢钾钠银氧钡镁锌钙铝硅磷铁碳硫铜汞氮金氦氟碘氩锰氖三、写出下列元素的化合价(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氢钾钠银氧镁钙铜铝铁碳磷氮锰氯硫四、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氢气氧气氮气氯气氦气铜汞镁锌铁铝碳硫磷硅2、水氧化镁氧化铜氧化汞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3、氯化钠氯酸钾高锰酸钾锰酸钾4.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第2课时)【目标】1.会标出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课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素概念的含义〔了解〕,初步认识元素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
2.记住几种常见元素在自然界里含量的排序〔了解〕。
3.记住并会书写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能说出元素符号的意义〔了解〕。
4.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了解〕。
5.能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了解〕。
6.能运用元素概念认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元素概念、探究元素符号的意义、运用元素概念认识和区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比拟、总结、归纳、概括能力和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元素概念的学习,增进学生对“世界是物质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2.通过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学习,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元素概念的建立;元素符号及意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建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复案与调整课前展示写出以下物质的符号:水、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氧气等四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评价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找出上述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即都相同的原子――氧原子,从而导出元素的概念。
教师引导讲述探索新知一、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1.元素种类是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的。
2.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元素――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管个数原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论个数1.地壳中的元素氧〉硅〉铝〉铁〔质量分数〕4.人类目前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
教师讲解,并举例师生讨论,教师总结学生阅读,答复二、元素符号1.书写规则:一大二小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宏观:一种元素微观:该元素的一个原子3.元素的分类引导学生阅读,讲解书写方法,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三、物质的简单分类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4.4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
2.认识化合价的概念,知道有正价、负价,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初步学会根据已知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通过化学式涵义的讲解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1.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化学式的一般写法和读法。
2.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1.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元素化合价的记忆。
2.常见单质及二元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3.有关化学式计算的一般规律。
教学课时六课时教学过程第五、六课时教学目的掌握元素的质量与化合物的质量的互算教学过程已知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 。
计算:(1)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3)264吨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多少吨?(4)多少千克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14千克?这个化肥广告是真的吗?(1)43NH HCO (2)114100%17.7%79⨯⨯=(3)该广告宣称其氮含量为21.1%,比理论值高,因此它是虚假广告。
(4)设该碳酸氢铵产品的质量为100克,则其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12.0%×100克=12克设质量为x 的碳酸氢铵中含有12克氮元素,则14(100%)1279x ⨯⨯=克 67.7x =克该企业的碳酸氢铵产品的纯度是 67.7100%67.7%100⨯=克克另解 NH4HCO3 ~ N100% 17.7%x 12.0% 100%17.7%12.0%x =67.8%x = 例1.多少克水中所含氢元素与98克硫酸所含氢元素质量相等?解:98克硫酸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为2198(100%)298⨯⨯⨯=克克设质量为x 的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为2克 21(100%)218x ⨯⨯⨯=克 18x =克另解:设质量为x 的水中所含氢元素与98克硫酸所含氢元素质量相等。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册4.4 化学方程式(2)教案(新版)粤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册4.4 化学方程式(2)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上册4.4 化学方程式(2)教案(新版)粤教版的全部内容。
4。
4化学方程式课标依据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能够书写,复杂的不会有畏难情绪,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的计算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入手,着重强调计算步骤。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ﻫ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教学难难点点1、物质间量的关系;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
4.4 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及解题格式。
【教学重点】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学课时】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五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练习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中所列各量是理论上的纯物质之间的量,因此含杂质物质在化学反应时,杂质不参与反应,就应在计算时把不纯量中的杂质去掉,然后再计算。
【教学过程】例1.有一含杂质的锌粒8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0.2克氢气(杂质与酸不反应)。
计算锌粒的纯度。
分析:100%⨯纯物质的质量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解:设产生0.2克氢气需纯锌的质量为xZn + H 2SO 4 = ZnSO 4 + H 2↑65 2x 0.2克652x =0.2克 x = 6.5克 锌粒的纯度为:100%81.25%8⨯=6.5克克答:略。
例2.将某含杂质20%的锌块6.5克,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杂质不与 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少克?解:该锌块中纯锌的质量为:6.5克×(1-20%)=5.2克设5.2克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n + H 2SO 4 = ZnSO 4 + H 2↑65 25.2克 x652x=5.2克 x = 0.16克 或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n + H 2SO 4 = ZnSO 4 + H 2↑65 26.5克×(1-20%) x65(120%)2x⨯-=6.5克 x = 0.16克答:略。
例3.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3.2克,与54.6克稀硫酸作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
求该镁条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解:设该镁条中纯镁的质量为x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24 2x 0.2克242x= 0.2克 x = 2.4克该镁条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100%25%⨯=3.2克-2.4克 3.2克 或设该镁条中氧化镁的质量为x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24 23.2克-x 0.2克242=3.2克-x 0.2克 x = 0.8克该镁条中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100%25%⨯=0.8克 3.2克 答:略。
4.5 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关键词语。
2.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4.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5.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6.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及解题格式。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1.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学课时七课时教学用具托盘天平、砝码、锥形瓶、小试管、橡皮塞。
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过程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实际意义。
2.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计算。
3.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听写化学方程式。
[讲述]化学方程式既定性地表明反应物的种类,也定量地表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
据此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板书]12 ∶16×2 ∶ 12+16×212 ∶32 ∶ 44表示:(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反应物碳和氧气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
(3)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讨论]1.要生成44克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碳与多少克氧气充分反应?2. 3克碳完全燃烧时,需要多少氧气?生成多少二氧化碳?3. 16克氧气可以与多少克碳充分反应?[讲 述]根据化学方式可进行一系列化学计算,使我们从定量方面去深入研究化学变化。
例如,计算投入一定质量的原料(反应物),可以生产多少产品(生成物),或反过来计算要生产一定质量的产品,应投放多少原料。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课题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课题】:4.4第四节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
(2)认识化合价的概念,知道有正价、负价,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领会、弄清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4)掌握根据已知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2、过程和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由此引人新课:由元素组成的物质. 能归纳出有关化学式计算的一般规律。
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式涵义和有关式量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1.化学式的涵义,常见化学式的一般写法和读法2.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1.有关化学式计算的一般规律。
2.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元素化合价的记忆。
3.常见单质及二元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教学工具】:相关的图片;多媒体视频;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表;小黑板;挂图等.【教学方法】:1.学生已经学过元素符号,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由此引人新课: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是否也可以用元素符号所组成的式子来表示呢?从而使学生形成化学式的概念,并指出前面的教材中曾出现的多种物质的符号就是化学式。
对于化学式的教学要求,重点是要求学生认识化学式、会看化学式,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初学化学时,不要求学生短期内强记过多的化学式。
在认识了硫酸的化学式之后,可以列出几组符号让学生比较,讨论后表达出其意义来。
例如:2H------H2,4O------2O2,S和2O-------SO2,2P和5O-------P2O5等。
2.要向学生指出,化学式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只有客观存在的物质,又经过实验测定它的定量组成,才能写出一个化学式来。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科学的起源与发展探讨化学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化学科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2 化学与生活分析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物质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1.3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安全常识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 原子与元素探讨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概念分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2.2 化合物与化学键理解化合物的组成与分类探讨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2.3 物质的微观结构学习物质的微观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1 物质的物理性质探讨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分类分析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3.2 物质的化学性质学习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理解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3.3 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掌握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方法分析化学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规则4.2 有机化学反应学习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与机理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应用领域4.3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分析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作用探讨有机化合物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第五章:化学与能源5.1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探讨能源的分类及其利用方式分析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5.2 化学电源学习化学电源的原理与分类理解化学电源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5.3 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探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分析新能源开发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六章:化学与材料6.1 材料的分类与性能探讨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能特点分析不同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6.2 金属与合金学习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理解合金的概念与应用6.3 有机高分子材料分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探讨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第七章:化学与健康7.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探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分析合理膳食的原则与方法7.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学习人体所需化学元素的种类与作用理解化学元素缺乏与过量的危害7.3 药物与疾病治疗分析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理探讨合理用药的原则与方法第八章:化学与环境保护8.1 环境污染与防治探讨环境污染的来源与危害学习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8.2 废气处理与净化分析废气处理的方法与技术理解废气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8.3 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探讨废水处理的方法与技术分析废水资源化的意义与前景第九章:化学实验技能9.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与原则理解实验评价的方法与标准9.2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掌握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学习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解释了解实验报告的格式与要求第十章:化学知识综合应用10.1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理解化学知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10.2 化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化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分析化学肥料、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10.3 化学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学习化学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发展趋势第十一章:化学实验安全与应急处理11.1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学习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了解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预防措施11.2 化学实验事故的处理掌握化学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学习如何应对和处理实验中的意外情况11.3 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了解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学习如何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分析,以防止发生第十二章: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12.1 实验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学习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12.2 实验创新与科学研究探讨实验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进行实验创新和科学探究12.3 实验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学习如何展示和评价实验成果了解实验成果展示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第十三章:化学与信息技术13.1 化学信息资源的利用学习如何利用化学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掌握化学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方法13.2 化学软件的应用了解化学软件在化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如何使用化学软件进行化学计算和分析13.3 化学与网络技术探讨互联网技术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学习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化学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第十四章:化学与社会科学14.1 化学与社会发展分析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了解化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14.2 化学与经济学习化学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掌握化学产品市场和经济分析的方法14.3 化学与伦理探讨化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学习化学工作者应遵循的伦理准则第十五章:化学与STSE教育15.1 STSE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解STSE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学习STSE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5.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学习如何通过化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5.3 化学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分析化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掌握通过化学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重点:化学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4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目标第一课时:化学方程式及其写法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第二课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
2.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3.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规范格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 13克碳与32克氧气充分反应后,只能生成44克二氧化碳,这一过程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及个数都保持不变。
(4)参加反应各物质的总体积,等于各生成物的总体积。
问题引入: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种化学用语一化学方程式。
阅读:课文板书:一、什么是化学方程式1定叉:用化学式表示字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如: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2.参加反应的物质(指反应过程酒耗的量).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叫做主成物。
问题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什么?它与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讲解并板书: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a.质的方面: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用化学式表明“是什么”的问题)b.量的方面: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用化学计量数即“系数”与式量的乘积表明“各多少”的问题)问题讨论:(1)P+02-P2O5,这个式子是化学方程式吗?它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2)2H2+02-2H2O表明:是___气和___气进行反应、产生燃贷现象,生成物是___。
又表明在这个反应中氢气、氧气及水的质量多少有一定的比例,总是按氢气:氧气:水=___的比例进行反应的。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科粤教版初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2.熟记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3.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4.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计算物质的组成。
【旧知回顾】1.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一、化学式:1.定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讨论:①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化学式可以任意的书写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考:化学式的各种意义?举例:H2O ①宏观:,。
②微观:,。
4.(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学式的写法1.单质的化学式书写方法(1)金属单质:如钙___________、铝___________、铁___________;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___________、碳___________;稀有气体:如氦气___________、氖气___________。
(2)气态非金属单质:如氧气___________、氢气___________、氮气___________、氯气___________、臭氧___________等。
4.4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
2.认识化合价的概念,知道有正价、负价,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初步学会根据已知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
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通过化学式涵义的讲解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实事求是
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化学式的一般写法和读法。
2.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1.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元素化合价的记忆。
2.常见单质及二元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3.有关化学式计算的一般规律。
教学课时
六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五、六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元素的质量与化合物的质量的互算
教学过程
已知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 4)2SO 4 。
计算:
(1)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264吨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多少吨?
(4)多少千克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14千克?
这个化肥广告是真的吗?
(1)43NH HCO (2)114100%17.7%79
⨯⨯= (3)该广告宣称其氮含量为21.1%,比理论值高,因此它是虚假
广告。
(4)设该碳酸氢铵产品的质量为100克,则其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12.0%×100克=12克
设质量为x 的碳酸氢铵中含有12克氮元素,则 14(100%)1279
x ⨯⨯=克 67.7x =克 该企业的碳酸氢铵产品的纯度是 67.7100%67.7%100⨯=克克
另解 NH 4HCO 3 ~ N
100% 17.7%
x 12.0% 100%17.7%12.0%
x = 67.8%x = 例1.多少克水中所含氢元素与98克硫酸所含氢元素质量相等?
解:98克硫酸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2198(100%)298
⨯⨯⨯=克克 设质量为x 的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为2克 21(100%)218
x ⨯⨯⨯=克 18x =克 另解:设质量为x 的水中所含氢元素与98克硫酸所含氢元素质量
相等。
2121(100%)98(100%)1898
x ⨯⨯⨯⨯=⨯⨯克 18x =克
答:略。
例2.多少千克硝酸铵与264千克硫酸铵的含氮量相等?
解:264千克硫酸铵的含氮量为 214264(100%)56132
⨯⨯⨯=千克千克 设质量为x 的硝酸铵含氮量为56千克 214(100%)5680
x ⨯⨯⨯=千克 160x =千克 另解:设质量为x 的硝酸铵与264千克硫酸铵的含氮量相等。
214214(100%)264(100%)80132
x ⨯⨯⨯⨯=⨯⨯千克 160x =千克
答:略。
<练习>多少千克的碳酸氢铵(NH 4HCO 3)与180千克的硝酸铵含氮量相等? 解:设质量为x 的碳酸氢铵与180千克硝酸铵含氮量相等。
114214(100%)180(100%)7980
x ⨯⨯⨯⨯=⨯⨯千克 355.5x =千克
答:略。
P.121/ 6.
补:根据硝酸铵(NH 4NO 3)的化学式计算: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2)160千克硝酸铵中含氮元素多少千克?
(3)160千克硝酸铵与多少千克尿素含氮量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