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427.50 KB
- 文档页数:11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1
学生实验报告2
学生实验报告3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6
学生实睑报告7
学生实验报告8
I实验名称: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0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2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4
学生实验报告15
学生实验报告16
实验名称:观察;夜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实验器材、药品:烧林、植物油、水、蜂蜜、
实1、在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水。
验2、把植物油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方3、把蜂蜜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法和4、在一个烧杯中按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三种液体观察。
步骤
实验结论:。
不同的液体的比重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就不一样。
学生实验报告17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9
实验名称: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药品:
水、水槽、水杯、食盐、橹皮泥、鸡蛋、土豆、
1、把一个鸡蛋、一个土豆、圆柱形的橡皮泥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槽 去 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验 2、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再放入水中观察。
3、把一个鸡蛋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4、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实验结论:可以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增加水的含盐量的方法让物体浮起 来。
实验评价:
年 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1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方 法和 步骤
学生实验报告25。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5)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6)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7)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8)
℃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9)
8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1)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2)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3)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4)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5)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6)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7)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8)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
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
结论:我认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级相互吸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三年级下册时间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目的: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
(2)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3)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4)观察比较小球球在平整桌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班级实验组别实验者观察到的现象:1.小球在平整桌面做()运动。
2.小球在直线轨道中做()运动,在曲线轨道中做()运动。
实验结论: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小球做()运动或()运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2)三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实验目的: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实验器材: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实验步骤:(1)在斜面上端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
(2)窥察立方体木块的状况。
(3)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4)将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窥察到的现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情况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小坡度斜面大坡度斜面实验结论:物体可以()在斜面上或从斜面上()。
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3)三年级下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实验器材: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
实验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红球的轨道坡度要高于黄球的轨道坡度。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探索水的凝固规律。
实验材料:1.温度计2.温水3.冰块4.透明杯子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入透明杯子中,准备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2.将温水倒入透明杯中,记录温水的温度。
3.将冰块倒入温水中,搅拌几分钟。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水的温度为25摄氏度,水呈液态。
2.加入冰块后,温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3.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变成冰块。
4.继续降温,冰块变得更加坚硬。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水的温度在接触冰块后会下降。
2.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冰块。
3.冰块的温度会比室温更低。
4.冰块比水更硬,无法倒出。
实验原理:水的凝固是指水在降温至一定温度时,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减小,分子开始互相靠近,形成规则的排列结构,从而形成冰块。
冰块的温度会继续下降,直到达到冰的熔点。
实验应用:1.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水的凝固现象制作冰块、冰淇淋等冷食品。
2.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凝固现象在冷链运输、制冷设备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水的凝固现象。
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有趣性。
通过实践,让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三年级科学下册《如何提高溶解速度》实
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探究如何提高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实验过程:
我们先取了两杯温度相同的水,向其中分别加入一小勺葡萄糖。
其中,一杯水我们加入的葡萄糖粉末,另一杯我们加入的是葡萄糖
溶液。
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的溶解速度。
实验结果:
我们发现,加入葡萄糖粉末的水,其溶解速度比较慢,需要一
段时间才能完全溶解;而加入葡萄糖溶液的水,其溶解速度较快,
只需稍等片刻即可完全溶解。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在相同条件下,悬浮在水中的固
体物质(如葡萄糖粉末)的溶解速度比较慢;而溶解在水中的固体
物质(如葡萄糖溶液)的溶解速度较快。
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加入溶液的方法,提高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实验感想:
本次实验让我们了解并且实践了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收获颇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也了解到了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和影响因素,并且通过实验体验到了怎样通过控制变量、采集数据等科学方法,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28摄氏度写作:20摄氏度写作:零下5摄氏度写作:-21℃读作:31℃读作: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二、实验步骤: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冰块若干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二、实验步骤: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能被吸引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28摄氏度写作:20摄氏度写作:零下5摄氏度写作:-21℃读作:31℃读作: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二、实验步骤: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冰块若干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二、实验步骤: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能被吸引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实验教学计划一览表(三年级下册)2021.3(参考答案见教参)
备用一套。
新三下)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生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学生实验报告单(三下)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全册)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二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三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固体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四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五实验内容:认识液体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3、认识液体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六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一、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二、实验器材。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立方体木块、小球、圆柱体铅笔等。
2. 一块木板,可以搭建斜面。
3. 书本若干,用于调整斜面的高度。
三、实验步骤。
1. 用书本将木板的一端垫高,搭建一个斜面。
2. 将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在斜面的顶端,观察它的运动方式,记录木块是滑动还是滚动,以及运动的速度快慢(可以简单描述为快、中、慢)。
3. 重复步骤2,分别对小球和圆柱体铅笔进行实验,同样观察并记录它们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情况。
4. 改变斜面的高度(增加或减少书本的数量),再次分别对三种物体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它们在不同斜面高度下的运动变化情况。
四、实验记录。
物体形状斜面较低时的运动方式斜面较低时的速度斜面较高时的运动方式斜面较高时的速度。
立方体木块滑动慢滑动快。
小球滚动快滚动更快。
圆柱体铅笔滚动中滚动快。
五、实验结论。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可能不同,小球和圆柱体铅笔主要是滚动,立方体木块是滑动。
2. 斜面高度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一般来说,斜面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材料的吸水性。
一、实验目的。
比较纸、塑料、布这三种常见材料的吸水性强弱。
二、实验器材。
1. 同样大小的纸片、塑料片、布片各一片。
2. 三个相同大小的透明杯子。
3. 水、滴管。
三、实验步骤。
1. 在三个透明杯子中倒入等量的水。
2. 用滴管分别在纸片、塑料片和布片的中心滴上相同数量的水滴(例如10滴)。
3. 观察水滴在三种材料上的变化情况,记录水滴被吸收的时间(从滴上水滴到完全被吸收或者不再有明显变化的时间)。
四、实验记录。
材料水滴被吸收的时间。
纸约30秒。
塑料长时间不被吸收(10分钟后仍无明显变化)布约20秒。
五、实验结论。
在纸、塑料和布这三种材料中,布的吸水性最强,纸次之,塑料几乎不吸水。
实验名称: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模板〔通用 5 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严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留意规律的合理性。
我敢确定,大局部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篇 1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一)、地球构造模型的制作【试验目的】通过制作地球构造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把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试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试验过程】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
这样一个地球构造模型就制好了。
【留意事项】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2、便于观看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呈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模拟火山喷发【试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试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试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外形,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看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试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局部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
【试验结论】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局部向上运动并溢出。
〔三〕地震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试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
【试验过程】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依据楼房倒塌的状况,推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试验现象】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
(四)地震成因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缘由。
【试验材料】竹筷——地表的岩层【试验过程】1、每人拿一根筷子,渐渐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看发生的现象。
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
活动1:感受1号杯和2号杯里水的冷热
1号杯水()
2号杯水()
活动2:观察温度计
.观察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
要构造。
你观察温度计上有摄氏度
(℃)的标记吗?
你观察温度计上每一小格表
示多少?
你观察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和
最高()最低()
最低温度是多少?
实验现象温度计里面的液柱热了就会上升,冷了就会下降。
活动3:下面的温度你会读和写吗?
28摄氏度写作:
20摄氏度写作:
零下5摄氏度写作:
-21℃读作:
31℃读作:
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用品:400ml烧杯一个一支温度计适量冷水和一暖壶热水吸水纸废物瓶。
步骤操作要求评分标准满分得分1 清点仪器用品按材料清单清点材料用品是否齐全(5分)。
5
2 观察温度计的
零刻线、分度值
和量程。
A、观察温度计的零刻线。
(10分)
B、观察温度计的分度值和量程。
(10分)
20
3 用手感知水温。
将手指伸入烧杯中(冷水)或将手放在烧杯
外壁(热水),手的感觉
(10分),估测水的温度(10分)。
20
4 将温度计测量
水的温度。
A、手拿温度计上端,将其竖直放入水中。
(10
分)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玻璃
泡不要碰烧杯的侧壁和底部。
(10分)
C、等示数稳定时再读数。
读数时,要让玻璃
泡继续停留在水中。
(10分)
D、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连续三
次测水的温度分别为、、
,平均水温为。
(15分)
45
5 整理仪器,擦拭
桌面。
A、将温度计擦干放回原处。
(5分)
B、擦拭桌面。
(5分)
10
实验三、水结冰了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
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
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水结冰了的实验记录表
1 在试管中加入一半纯净水的
温度___℃
2 将试管插入碎冰中的温度
___℃
3 在碎冰里加入食盐时的温度
___℃
4 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
温度___℃
结论:
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
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
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
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
度
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
冰块若干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表
时间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
温度
实验结论:1、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是()℃
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
(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
二、实验步骤: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
能被吸引
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
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物体名称预测实验结果
回形针
铁钉
铜线
玻璃球
木块
纸片
铝块
棉线
(自己填写)
1、通过实验,你们组发现: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能被吸引的物体都是由制作的。
2、由此推知:磁铁能吸引。
(二)实验名称:磁铁隔着物体吸铁的实验报告
实验要求:请在能被磁铁吸引的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隔开铁和磁铁的物体能否被磁铁吸引
纸
布
塑料片
铝片
木片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组发现:磁铁(填“能”或“不能”)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
(三)实验名称:判断哪些东西是铁做的
实验要求:先预测,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再用磁铁检验,看看你的预测是否正确。
物体名称你的预测实验结果1元
5角
1分
实验六、磁铁的两极
二、实验目的:研究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
三、实验步骤:
1、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会
出现几种情况,我们的手会有什么感觉
2、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
3、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
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四、实验器材: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若干纸条。
磁铁两级磁力大小实验记录表
相互接近的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