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学前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279.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七章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第一节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一、前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1、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原始家庭2、在远古社会的前氏族社会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幼儿教育形式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四、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包括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儿童是公育公养的,教育目的是为稳定一个家庭的生存繁衍、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形式和内容是同社会生活、生活劳动紧密结合,带有明显的原始性、简单性、家族性、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教师、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远古时期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迹象。
五、简答题1、简述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的分期(1)前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2)母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3)父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4)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2、简述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学前教育的情况(1)家长由男子担任,儿童的教育则由父亲为主的大家庭来承担(2)具体由大家庭中成年妇女一起共同照管幼小男女儿童,这一时期的每个儿童都被视为全家族未来的成员(3)儿童一般自幼开始从旁边观察成年人的生产劳动,并在游戏中逐步模仿,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学会生活经验和劳动技巧第二节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一、古埃及的学前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从内容上看,其特点是实践性、职业性2、古代埃及学前教育从形式上看,其特点是多样性、等级性3、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有家庭教育、宫廷教育4、古代埃及为培养一般文秘人员而开办的学校是文士学校二、古希伯来的学前教育1、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发展的两个时期是家庭教育时期和会堂教育时期2、古代希伯来人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是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3、重视学前教育并希望它承担民族救亡和传统继承任务的古代东方人是希伯来人三、古印度的学前教育1、古印度首陀罗这一种姓的孩子完全被剥夺了受教育权2、种性制度是古代印度特有的一种阶级压迫制度3、古印度婆罗门教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送《吠陀经》4、古印度佛教的幼儿教育主要有寺庵教育和家庭教育5、学前教育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古印度6、学前教育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的国家是古印度四、名词解释1、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指引人们从事某一活动的内在动力第三节古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一、古希腊的学前教育1、斯巴达的学前教育(1)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共同点是对幼儿的体质十分重视、教育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2)为保证新生一代体质的强健,只准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成年男子结婚和生育的国家是斯巴达(3)古代家庭教育中,斯巴达人注意培养孩子们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思想品德(4)认为任何儿童都是国家的财富,对他们教育是国家的职责的是斯巴达2、雅典的学前教育(1)雅典的学前教育,国家不严格控制,由父母对7岁前的子女进行养护和教育(2)学前教育呈现“家庭化、自主化、多样化”显著特点是雅典(3)在古代西方,对年轻一代不仅强调对体育和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视智育和美育,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雅典人(4)雅典城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把他视为培养城邦合格公民的有效工具(5)古希腊雅典的学前教育方法注重和谐、灵活和温情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1、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1)实施“农夫—军人”的家庭教育是古罗马共和国前期的学前教育(2)古罗马承袭希腊方式的教育体系,培养雄辩家成为共和时期的教育的主要目的(3)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普遍由家庭负责(4)古罗马共和国后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雄辩家,学前教育中儿童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2、帝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三、名词解释1、司法审查:人民法院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国家司法活动第四节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思想一、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1、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是柏拉图2、最早论述学前教育思想家的是柏拉图3、柏拉图提出了儿童的心灵与体质和谐发展的观点4、主张任何人都得过集体公共生活,首先提出优生优育问题的教育家是柏拉图二、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1、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胎教”的第一人是亚里士多德2、亚里士多德将学前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出生—7岁为学前教育时期、7—4岁为初等教育时期、14—21岁为中国等教育时期3、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4、“效法自然”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5、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意见,5岁至7岁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良好习惯的养成6、提出“品德习惯培养说”的教育家是亚里士多德7、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是亚里士多德三、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1、把培养道德高尚,精于演说的雄辩家作为自己的教育目的的是古罗马著名雄辩家和教育家昆体良2、昆体良在书中第一章就提出“当儿子刚一出生的时候,但愿父亲的首先对她寄予最大的希望,这样才会一开始就精心的关他的成长。
国开形成性考核《学前教育史》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课程ID:51956,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形考任务1一、判断题题目:1、颜之推首次提出“早谕教”与“选左右”的观点。
(X)题目:2、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
(V)题目:3、“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言。
(V)题目:4、《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择邻处的故事,体现了家庭教育及早施教的原则。
(X)题目:5、《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X)题目:6、中国古代传统的学前教育职能主要有家庭来承担。
(V)题目:7、中国古代的儿童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中心。
(X)题目:8、中国最早的专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西周。
(V)题目:9、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蒙养院。
(V)题目:10、军事教育不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
(V)题目:11、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
(V)题目:1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V)题目:13、提出为“报效国家”应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的是古代教育家朱熹。
(X)题目:14、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王守仁。
(V)题目:15、清末产生的癸卯学制和民初确立的壬子癸丑学制,都主要借鉴于日本。
(V)题目:16、近代中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V)题目:17、张雪门在拟定行为课程计划时采用的是设计教学法。
(V)题目:18、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V)题目:19、1923年,陶行知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
(X)题目:20、1934年2月我国苏区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托儿所组织条例》。
(V)题目:21、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古希腊、罗马的学前教育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开端。
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进入奴隶社会。
希波以后,希腊取得了最终胜利,其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芒灿烂的希腊文化。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击败希腊联军,统治希腊,标志着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
古希腊文化包括哲学思想、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各个方面,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地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古希腊到公元前7世纪以后,就逐渐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一种是斯巴达的教育,一种是雅典的教育。
古希腊教育对近代欧美的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斯巴达是公元前8世纪左右建立的古希腊最大的奴隶制城邦国家之一,位于拉哥尼亚平原的南部。
斯巴达人是多利安人的一支,本属外来民族,征服了当地居民之后,便实行残酷、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为数不多的斯巴达人要统治人数远远超过自己奴隶和自由民,不得不实行全民皆兵的军事化管理。
这样的社会状况决定了斯巴达教育中重视体育及相应的性格训练而无视文化教育的特色。
斯巴达的教育完全掌握在斯巴达人〔即统治阶级〕手中,他们将儿童视为国家所有,而不是父母可以生杀予夺的私有物品,并将对年轻一代的教育看成是国家的职责。
7岁以前婴幼儿童暂时由父母抚养与教养,具体实施主要由母亲负责。
她培养儿童从小不哭闹、听话顺从、不怕孤独和黑暗的习惯;儿童稍大些时,要求他们不计较食物的好坏,不挑剔衣服的颜色和款式。
儿童从小通过艰难生活、身体训练的种种考验,以提高适应性,并经常被父母带到公共场所去欣赏和聆听关于英雄事迹的演出和讲解,学习英雄们的献身精神。
7岁的男孩进入国家的训练所,从此他们就要经受心魄和筋骨的磨练,以形成坚韧、勇猛、凶顽、残暴、机敏和服从的品质。
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搏斗。
天刚发白,身着破烂长衬衣、骨瘦如柴的孩子们便开始在竞技场上搏斗。
此外,任何一个儿童每年都必须经受一次严厉的鞭笞,只有那些咬紧牙关、面无惧色的人才能成为合格者。
第七章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第一节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远古社会时期教育的I四个发展时期前氏族社会发展时期、母系氏族发展时期、父系氏族发展时期、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
一、前氏族社会发展时期的学前教育为了抵御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求生存,常常按年龄差异和体质强弱分成两个人群:一群是捕猎、潘摘果实的壮年男女;另一群是看管小动物、收藏猎获物和修建隐蔽场所的老人、儿童。
老人们则肩负有照顾和教养儿童的责任,手把手地向他们他们传授有关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方法、生产劳动的技能、日常生活的经验和行为规范等。
这也可以说是远古时期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式。
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母系氏族社会又称母权氏族社会。
这一时期的婚姻制度,成为普那路亚。
母亲们是家庭中掌权者。
母亲们负责照管和教育孩子,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父系氏族社会又称父权氏族社会。
由原来妇女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变成了男子在家庭生活中居于高位而进入父权氏族社会。
大家庭中的全体成员和全部财产都受家长支配,家长又男子担任,儿童的教育则由父亲为主的大家庭来承担。
四、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是一种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度社会转化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除了培养劳动生产技能、社会生活习俗和道德规范外,也把学习军事方面的东西作为重要的内容。
从上述远古社会四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它呈现出四个主要特征第一,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儿童是公有和公育的,教育的目的是为稳定一个家族的生存和繁衍。
第二,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形式和内容是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
带有明显的原始性、简单性、家族性。
第三,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的教师,老人和成年女性是当然的教育者,驻地、洞穴、家庭及其围场是自然的教育场所。
第四,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远古时期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弃婴、杀婴、陪葬、祭神等迫害儿童的落后习俗,这是应加以否定的。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是示范与模仿,内容是劳动技能和生活习俗。
2015年10月11.学前教育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A.古希伯来 B.古印度C.古希腊 D.古罗马12.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认为“对于如此纤弱,如此无力抗拒虐待的幼年,任何人都不允许滥用权威”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 D.昆体良2015年4月11,学前教育完全是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的是【】A.古希伯来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正确答案:A(1分)12.最早论述学前教育的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正确答案:B(1分)2014年10月13.古代希伯来人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是【】A.幼儿教育非常重要B.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C.古代希伯来人喜欢幼儿D.受希腊教育的影响正确答案:B(1分)14.古希腊雅典的学前教育方法注重【】A.简练、严厉和服从B.简练和温情C.和谐、灵活和温情D.和谐、灵活和严厉正确答案:C(1分)28.柏拉图提出了儿童的与体质和谐发展的观点。
正确答案:心灵。
教材P3232014年4月11.“我每天挨打,如同吃饭一样的习惯和有规律”、“男孩的耳朵是生在背上的”反映了古代埃及哪种学校教育的情形?A.宫廷学校B.职官学校C.文士学校D.寺庙学校正确答案:A(1分)12.坚持“儿童是国家的财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国家的职责”思想的国家是A.雅典B.古罗马C.古希伯来D.斯巴达正确答案:D(1分)13.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优生优育的幼儿教育体系的是A.卢梭B.昆体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C(1分)28.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一是天性,二是______,三是理智。
正确答案:习惯(1分)42.简述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共同点。
正确答案:(7分)教材P314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共同点:(1)斯巴达和雅典都属于奴隶制国家,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优选法”的具体措施。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外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学前教育,即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其目标是为儿童进入正式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在外国古代,尽管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机构,但许多文明古国已经意识到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
1. 古埃及的学前教育古埃及社会高度重视教育,尤其是对于贵族和王室成员的子弟。
学前教育通常由家庭教师负责,他们教授阅读、写作和宗教知识。
此外,音乐和艺术也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2. 古希腊的学前教育古希腊的教育注重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斯巴达,男孩从七岁开始就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学术教育。
而在雅典,教育更侧重于哲学、文学和艺术。
女孩的教育则主要集中在家庭和手艺技能上。
3. 古罗马的学前教育古罗马的教育体系受到古希腊的强烈影响。
贵族家庭的孩子通常会接受家庭教育,内容包括拉丁文、希腊文、修辞学和哲学。
罗马法律和公民责任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4. 古印度的学前教育在古印度,教育主要通过口头传统进行,孩子们会在家庭或宗教团体中学习吠陀经文和宗教仪式。
此外,数学和天文学也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5. 古代中国的学前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强调道德教育和经典的学习。
家庭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孩子们学习《诗经》、《论语》等经典文献,以及书法和算术等技能。
儒家思想对教育内容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结来说,外国古代的学前教育虽然形式多样,但共同的目标是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的学术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早期教育的实践为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第3题(已答). 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他的( )。
A. <大同书>第4题(已答). ( )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
B. 陈鹤琴第5题(已答). 下列哪项说法不是教会幼稚园的特点?( ) D. 民主性第7题(已答). 古代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是( )。
A. 礼教第8题(已答). 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 )。
D. 东汉第9题(已答). 王守仁认为“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反映了他的( )思想。
B. 全面诱导第10题). 提出既要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的是()。
B. 颜之推第11题(已答). 倡导自然教育论,把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的我国古代学者是( ) D. 王守仁第12题(已答). 提出”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的教育家是( )。
B. 康有为第14题(已答). 清末我国首次设立公立幼儿教育机构的地方是()。
D. 湖北第15题(已答).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在各地区的分会成立以后建立的保育机构()B. 延安第三保育院第16题(已答).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即对国民的( ) B. 体育第17题(已答). 为抢救民族后代,培育无家可归的难童健康成长为抗日救国之力量,1938年在武汉成立了( ) A.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第18题(已答). 北京香山慈幼院的主办者是()。
A. 熊希龄第19题(已答). 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是()。
C. 癸卯学制第20题(已答).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 D. 老人即专职教师第21题(已答). 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幼机构是()。
D. 邸舍第22题(已答). 谁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的,应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制度?()B. 康有为第23题成立于1919年的一所官督民办的综合性教育机构是() A. 北京香山慈幼院第24题(已答). 在我国最早介绍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是( )。
历史上四个学前教育制度在历史上,有四个学前教育制度分别为古希腊的幼儿教育、封建社会的儿童师承教育、工业化时期的幼儿园制度以及现代社会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制度。
首先,古希腊的幼儿教育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学前教育制度之一、古希腊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早在公元前7世纪,雅典就设立了首个幼儿学校。
这些学校传授基础的文化知识,包括字母、音乐、舞蹈、体育等。
通过亲自教育和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思维、创作和社交能力。
此外,古希腊的幼儿教育还强调品德教育,如纪律性、守时性以及生活的准则和规范等。
这种幼儿教育制度为后来的学前教育提供了基础。
其次,在封建社会,尤其是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儿童师承教育制度。
这个制度主要是家庭教育为主,父母将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孩子。
在这个制度中,儿童通过与父母的亲密接触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参与,学习到各种技能和价值观念。
这种教育制度重视家族的传承,传授家族的知识和技能,并着重培养孩子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然而,这种教育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阶级壁垒和失衡,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教育机会。
因此,这种教育制度并没有普惠到所有的儿童。
第三,工业化时期的幼儿园制度是一种相对现代化的学前教育制度。
工业化时期,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许多妇女进入工厂工作,面临无法同时照顾孩子的问题。
幼儿园制度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最早的幼儿园由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弗洛贝尔于19世纪提出,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工作的妇女们一个照管孩子的场所。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游戏、创造、音乐、体育等活动,旨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幼儿园制度的出现推动了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最后,现代社会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制度是一种具有政府支持和普及目标的教育制度。
这个制度强调学前阶段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
普惠性学前教育制度为所有儿童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无论他们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如何。
其内部包括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等不同形式。
2015年10月11.学前教育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A.古希伯来 B.古印度C.古希腊 D.古罗马12.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认为“对于如此纤弱,如此无力抗拒虐待的幼年,任何人都不允许滥用权威”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 D.昆体良2015年4月11,学前教育完全是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的是【】A.古希伯来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正确答案:A(1分)12.最早论述学前教育的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正确答案:B(1分)2014年10月13.古代希伯来人重视学前教育的原因是【】A.幼儿教育非常重要B.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C.古代希伯来人喜欢幼儿D.受希腊教育的影响正确答案:B(1分)14.古希腊雅典的学前教育方法注重【】A.简练、严厉和服从B.简练和温情C.和谐、灵活和温情D.和谐、灵活和严厉正确答案:C(1分)28.柏拉图提出了儿童的与体质和谐发展的观点。
正确答案:心灵。
教材P3232014年4月11.“我每天挨打,如同吃饭一样的习惯和有规律”、“男孩的耳朵是生在背上的”反映了古代埃及哪种学校教育的情形?A.宫廷学校B.职官学校C.文士学校D.寺庙学校正确答案:A(1分)12.坚持“儿童是国家的财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国家的职责”思想的国家是A.雅典B.古罗马C.古希伯来D.斯巴达正确答案:D(1分)13.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优生优育的幼儿教育体系的是A.卢梭B.昆体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C(1分)28.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一是天性,二是______,三是理智。
正确答案:习惯(1分)42.简述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共同点。
正确答案:(7分)教材P314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共同点:(1)斯巴达和雅典都属于奴隶制国家,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优选法”的具体措施。
(2)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
(3)轻视任何形成的体力劳动和劳动教育。
(4)教育已成为奴隶主阶段及其子女的一种享受和特权,从小就开始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灌输剥削阶级思想意识。
(5)但斯巴达和雅典的整个学前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
2013年7月13.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发展的两个时期是(D)下2-303A.社会教育时期和家庭教育时期B.社会教育时期和会堂教育时期C.家庭教育时期和学校教育时期D.家庭教育时期和会堂教育时期28.柏拉图提出了儿童的心灵与体质和谐发展的观点。
2013年4月11.实施“农夫—军人”的家庭教育是古罗马哪个时期的学前教育(A)A.共和前期B.共和后期C.帝国前期D.帝国后期12.下列哪一项是古代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共同点(C)A.培养目标都是英勇善战的战士B.教育内容包括音乐欣赏C.教育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D.教育方法注重和谐、灵活和温情13.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是(A)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27.古罗马教育家__昆体良____竭力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并为之列举了五大罪状。
2012年7月11.在古代西方,对年轻一代不仅强调体育和道德教育,也十分重视智育和美育,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的是(A)A.雅典人 B.斯巴达人C.印度人 D.希伯来人12.把培养或造就一代心地善良、精于演说的雄辩家作为他的教育目的的是古罗马著名雄辩家、教育家(C)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 D.西塞罗1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随着下列哪一项的变化而变化? (B)A.生产模式 B.家庭模式C.生活模式 D.社会道德观念27.古代_斯巴达______人教育的任务是把本邦全体奴隶主后代培养成身体健壮、性格坚强、仇恨奴隶、顺从长老的勇士。
2012年4月11.在古代埃及,邀请富有经验的僧侣、官吏、文人等任教,融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为一体的学前教育学校是( )A.文士学校B.职官学校C.宫廷学校D.寺庙学校12.为保证新生一代体质的强健,只准许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成年男子结婚和生育的国家是( )A.古罗马B.斯巴达C.古希伯来D.雅典13.提出“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强调儿童心灵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家是( )A.卢梭B.昆体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9.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一是__________,二是习惯,三是理智。
38.古罗马“农夫-军人”学前教育41.简述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区别。
43.分析外国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2011年4月13.下面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特征的是【】A.幼儿教育公养公育、民主平等B.幼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脱离C.幼儿教育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教师,十分简陋D.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随家庭模式的变化而变化14.古代埃及学前教育从形式上看,其特点是【】A.多样性、等级性B.单一性、平等性C.多样性、平等性D.单一性、等级性15.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意见,5岁至7岁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A.良好习惯的养成B.身体锻炼C.游戏D.身体发育28.古代罗马的幼儿教育普遍由_家庭__负责,为实现教育目的打好早期教育的基础。
29.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__人本化__的方向转变。
2010年7月11.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儿童公有”思想的是【】A.亚里士多德B.昆体良C.卢梭D.柏拉图28.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分为家庭教育时期和______时期。
29.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三个因素,一是天性,二是习惯,三是理智;其中______最重要。
42.简述外国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
2010年4月10.下列哪一国家不属于古代东方的四大文明古国?【】A.埃及B.希伯来C.印度D.中国11.古印度哪一种姓的孩子完全被剥夺了受教育权?【】A.吠舍B.刹帝利C.婆罗门D.首陀罗30.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幼儿教育与______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31.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家庭教育时期和______教育时期。
2009年7月13.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有【】A.家庭教育、宫廷教育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C.宫廷教育、社区教育D.教会教育、宫廷教28.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军事体育训练、原始的宗教、唱歌、舞蹈等。
29.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时期,即家庭教育时期和____________时期。
2009年4月13.下面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的是【】A.示范与讲解B.实验与讲解C.奖励与批评D.观察与模仿14.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从内容上看,其特点是【】A.实践性、职业性B.单一性、平等性C.多样性、平等性D.单一性、等级性15.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共同点是【】A.重视游戏B.重视音乐教育C.重视严厉的方法D.对幼儿的体质十分重视28.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学前教育内容主要是传诵经书《________》。
29.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最早论述了________的幼儿教育思想,提出了儿童心灵与体质和谐发展的观点,指出故事、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寓教于乐、慎选教材等问题。
2008年7月28.古代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共同点是重视幼儿体质,并采取了优选法,轻视任何形式的体力劳动和_____。
29.昆体良继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深入探讨了幼儿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明智的见解,尤其是在关于反对_____的论述中,体现出对儿童的尊重。
2008年4月13.古印度佛教的幼儿教育主要有【】A.寺庵教育和家庭教育B.寺庵教育和宫廷教育C.会堂教育和家庭教育D.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14.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普遍由【】A.国家负责B.家庭负责C.宫廷负责D.执政官负责28.柏拉图提出了儿童的心灵与______和谐发展的观点。
2007年7月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A.在家庭中进行,并随家庭模式的变化而变化B.公养公育,民主平等C.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D.老人即专职教师11.重视学前教育并希望它承担民族救亡和传统继承任务的古代东方人是【】A.印度人 B.巴比伦人C.希伯来人D.埃及人12.古罗马著名雄辩家和教育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西塞罗31.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父辈技艺的传承,包括祭祀、______________、建筑、军事等。
32.古______________幼儿教育的要求是儿童的忍耐、守纪、保守和迷信。
2007年4月13.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A.母系家庭B.原始家庭C.氏族公社D.军事民主制15.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优生优育的幼儿教育体系的是【】A.苏格拉底B.昆体良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28.古代希腊幼儿教育的特点是国家对幼儿的体质十分重视,并采取____________的具体措施;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
2006年4月7.古代学前教育形式之多样、内容之广泛在当时来说是盖世无双的国家是【】A.巴比伦 B.埃及C.印度D.中国8.根据我国《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合格学历为毕业于【】A.初等幼儿师范学校 B.中等幼儿师范学校C.职高幼师班D.高等师范学校9.古代家庭教育中,注意培养孩子们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思想品德的是【】A.雅典人 B.印度人C.斯巴达人D.巴比伦人10.亚里士多德强调,“规定”教育的应当是【】A.政治B.政府C.国家D.法律28.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家庭教育时期和__________教育时期。
29.古罗马共和后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