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火灾预防与扑救
1.灭火的方法
(1)隔离法 将正在发生燃烧的物质与其周围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 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2)窒息法 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惰性气体冲淡空气,使 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用石棉毯、湿麻袋、湿棉被、黄沙等不 燃物或难燃物覆盖在燃烧物上。 (3)冷却法 将灭火剂(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把燃烧物 的温度降低到可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4)抑制法(化学法) 将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并参加到燃 烧反应使燃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 基,使燃烧反应终止。目前使用的干粉灭火剂属此类灭火剂。
3.闪燃与闪点
闪燃: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发生一闪即 逝的燃烧,或者将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 燃现象,叫闪燃。 闪点: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越低的液体,火灾危险性 越大。
4.自燃与自燃点
自燃:自燃是指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 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
铁路安检
09 -
10
轨道交通消防常识
1、火灾与轨道交通火灾 2、燃烧的基本知识 3、火灾预防与扑救
知识目标:
1.了解火灾和燃烧基本知识。 2.掌握常见灭火器的性能及灭火原理。
能力目标: 1.掌握火灾的预防与扑救的方法。 2.掌握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消防
灭火和防火。 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2.燃烧的三要素 燃烧的三要素是指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可燃物: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如 木材、纸张、布料等。可燃物中有一些物品,遇到明火特别容易 燃烧,称为易燃物品,常见的有汽油、酒精、液化石油气等. 助燃物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质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 氧化反应的物质,如空气、氧气. 着火源: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