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认知地图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33.48 KB
- 文档页数:10
浙江树人大学认知地图调研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树人大学校园认知地图调研结果的分析,得出学校环境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同一性、一般意象元素和特殊意象元素,从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认知地图和校园环境,并对校园环境设计做出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认知地图校园环境意象一:调研选题原因:1.1研究对象:浙江树人大学位于杭州市第二文教区,占地面积501亩,校舍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
近3万平方米的新教学大楼,拥有1100多个座位。
1.2选题原因: ①:高校校园使用者相对单纯(年龄、文化背景大致相同)。
②:使用规律比较简单(三点一线模式,教学楼、寝室、食堂)。
③:使用者定期更替,来访者众多,因而造成了校园认知的一定复杂性。
1.3浙江树人大学与其他高校的比较: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价的上涨,众多高校为扩展纷纷外迁。
而浙江树人大学仍位于城区,用地局促。
由于树人大学由各高校合并而成,保留了较多原先建筑。
形成了多样的建筑风格。
1.4调研意义:本文通过对浙江树人大学校园认知地图调研结果的分析,得出学校环境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同一性、一般意象元素和特殊意象元素,从而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认知地图和校园环境,并对校园环境设计做出指导性建议。
二:调研方法思路:2.1资料收集:调研的前期阶段,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对树人大学总体情况有所了解,包括建筑、道路、绿化、学校历史发展等。
2.2认知草图调研:通过认知草图方法的调查发现根本性问题并进行认知草图的初步绘制。
2.3开放式问卷调查:我对认知草图中由于被试者绘图能力的限制而不能表达的内容进行补充调查,进一步完善公众认知地图。
2.4实地拍照观测:通过前面两节,确定具有代表的,具备调研价值的具体空间环境作为研究案例。
三:认知草图调研3.1认知草图调查前期的准备工作1认知草图问卷的制定:以城市意象五要素理论为依托,要求被试者按规定的符号绘出浙江树人大学的认知草图,区分出校园中的道路、建筑、标志物、节点、区域、边界等元素,问卷设计见附录12:认知草图研究分析方法:统计图面上的五要素被提及的频率和强度,整理合成公众认知地图。
中图分类号 TU98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5-0047-05 收稿日期 2023-09-28摘 要 建筑环境更关注中等尺度维度,了解使用者对此类环境的意象,对于环境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研究集中在空间认知规律方面,缺乏对校园空间认知与其他多种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以环境行为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手绘认知地图的定量分析,空间句法分析与POI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索校园空间认知规律,最后对校园空间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建议。
研究发现:①空间结构对空间认知具有决定性影响;②必要活动需求对空间认知的影响大于自发活动需求;③环境或建筑的风格以及纪念意义可以对认知起到较大程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关键词 空间认知 认知地图 空间句法 活动需求 POI (兴趣点)Abstract The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places a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medium-scale dimension, and understanding users' perceptions of these intermediate-scale environments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Existing research predominantly focuses on spatial cognition patterns, lacking a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campus spatial cognition and multiple influencing factors. Grounded i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cognition theory, we conduct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regularities in campus spatial cognition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and-drawn cognitive maps, spatial syntax analysis, and Points of Interest (POI) analysis. Ultimately,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campus spaces is conducted, accompanied by optimization recommendations. Findings reveal: ①Spatial structure exert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spatial cognition; ②Necessitated activity demands wield a greater impact on spatial cognition than spontaneous activity demands; ③The style and commemorative significance of the environment or architecture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 on cognition.Keywords Spatial cognition, Cognitive map, Space syntax, Activity needs, POI基于活动需求的校园空间认知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Campus Spatial Cognition Based on Activity Needs:A Case Study of Wuhan University张 霞 | Zhang Xia 徐思行 | Xu Sixing武汉大学创立于百余年前,于千禧年合并四校成今貌。
随着人们对校园环境的要求提高,大量老旧高校都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高校更新改造是高校重拾校园魅力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众多高校规划设计中脱颖而出是首要研究的问题。
如何体现一个学校的校园环境品质,打造自身的校园名牌?如何使大家对母校校园环境产生相同的认同感?这些问题也都是更新改造任务需要回答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学生入手,因为他们生活在这里,是对校园最熟悉的一部分人。
通过他们对校园意象的描述和绘制,总结和归纳他们心中校园的“公共意象图”,然后结合空间句法的模拟研究分析,总结校园现有规划设计的优缺点。
这对于研究校园意象对校园更新改造及环境优化都有一定的意义。
1理论概述当前校园意象研究主要是根据认知地图、空间句法等概念而开展的,区别在于调研方法、分析工具和数学模拟技术[1]。
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中提出要基于视觉心理和场所的关系,通过测试者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来分析认知地图与城市形态的关系[2]。
这本书被后世的学者称为城市意象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其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①对于未接受相关知识的测试者,采取线下访谈、绘制草图等方法;②对于接受过城市意象教育的测试者,让他们对整个研究范围进行现场勘探,绘制出该范围较为明确的地图,指出有特点以及容易记忆的意象,在草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并显示强弱关系,然后将搜集到的所有测试者的认知地图进行汇总和统计,得出研究范围的“公共意象图”,从而总结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个城市意象元素与整体结构的关系。
摘要 校园意象探索对高校校园环境更新与改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以认知地图和空间句法理论及其研究结果为依据,利用语义分析法、认知地图法解读校园意象并绘制学生印象中的“公共意象图”,再利用空间句法模拟技术进行分析。
分析得出校园意象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商业中心、演艺中心等区域;校园道路复杂多变,部分道路交通能力不足,不利于空间结构的完善开发;校园内建筑造型统一单调,这也使得学生对一些不经常去的教学楼感知不强。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班级:09级园林一班姓名:* * 学号:20094173710* 课程论文题目:湖南农业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研究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老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湖南农业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研究* * 09级园林一班学号:20094173710*摘要:本次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农大校园认知地图的考察和研究,得出学校环境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一般意象元素和特殊意象元素。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校园内的意象性强与弱的环境并对这些环境从认知地图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找到环境建设中成功的和有待改善的方面,成功的方面在以后的环境建设中予以支持,对有待改善的方面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认知环境、湖南农业大学、意象、问卷调查、认知地图正文: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什么叫意象。
人们把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为“意象”或“表象”,而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则被称为“认知地图”。
通过本次调查的目的可以知道主要调查的场所就是湖南农业大学校内环境。
主要被试对象是分布在各个公寓的在校大学生。
我总共在学校各公寓随机调查了95人,其中芷兰公寓12人,金岸公寓25人,丰泽公寓25人,东湖公寓28人。
其中包含了动医,园林,英语,计算机,资环,土地管理,会计,室内设计等多个专业的学生。
调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画农大认知地图草图;二是问卷调查。
然后通过自己的统计和归纳,得出以下这几部分内容。
(一)湖南农业大学的公共意象图我总共收到48位同学的农大校园认知地图的草图,通过总结、归纳和统计,我把同学们所提及到的意象综合起来绘制了下面这张湖南农业大学的公共意象图。
通过这张总的公共意象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下几个一般意象:1.区域,即公共意象范围图中图标表示的范围就是在同学们的认知地图草图中出现的频率比较多的地方。
其中图书馆是出现的次数最多的地方,基本上每个同学的草图中都出现了图书馆。
由于调查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学区和公寓出现的频率也比较大。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班级:园林3班姓名:刘小宁学号:201041738126 课程论文题目:《校园地图认知调查研究》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校园认知地图调查研究学生:刘小宁(园艺园林学院园林3班,学号:201041738126)摘要:对同学们的校园认知地图的调查,了解同学们对校园的认知情况和了解情况,。
对学校的方向、架构模式、识别情况、熟悉情况等,向同学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再对问卷调查资料的经过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问卷调查校园研究分析学校高校校园作为中等尺度环境,其使用者相对单纯——年龄、文化背景大致相同;使用规律比较简单——三点一线为主,即:寝室——教室——食堂;组成元素比较完整——像小城镇。
作为研究对象,便于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结论。
另一方面,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换(每年都有新生入学),来访者众多,因而校园与环境认知关系更为密切。
几乎成为新来者对某些校园的共识。
因此,对高校校园的研究也有利环境认知域本身的深化。
一.研究对象概述本次研究我们选择了我们学校湖南农大作为研究对象。
农大是一所综合性农学类,占地有2000千多亩,学生人数有万人以上。
本次调查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被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
在各个宿舍区,不分专业、的对同学们随机发放填写问卷,此次调查总共发放150张问卷,实收回145份。
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识别特征(如找路是否容易)、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和景观的评价。
对这些调查资料加以汇总进行研究分析。
二.问卷资料的归纳和讨论1.方向农大校园以南北为主导,东西略弱,这也可能和坐北朝南的亚文化习惯有关。
在调查表上关于对学校分布方向的调查时,根据调查的结果统计,在145份调查表中有63%的同学选择了南北方向,27%的同学认为是东西方向,23%的同学认为没有明显的方向,其余的同学则认为是成角分布。
2.架构模式农大校园可划分为由几条轴相交而成,以修业广场—图书馆—芙蓉广场—二食堂的连线可定为主轴;以修业广场和图书馆之间的沿那条红枫路划线可定为红轴;以丹桂路一带,可定为香轴;翠柳湖、寸草亭、逸苑一带可定为蓝轴。
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校园环境认知地图研究姓名:檀文迪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申晓辉;王治君20070601中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华侨大学泉州校区进行认知地图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发现校园内可意象性强与弱的环境。
并对这些环境从认知地图影响因素角度加以分析,找到环境建设中成功的和有待改善的方面,对成功的方面在以后的环境建设中予以坚持,对有待改善的方面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本文的研究对华侨大学校园环境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为其他高等院校的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本论文按照提出问题——理论研究——认知地图调查及案例确定——案例分析四个阶段进行写作,论文在逻辑关系上呈现逐级递进的关系。
在提出问题阶段,阐明本文对华侨大学泉州校区进行认知地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认知地图研究的现状进行归纳;在理论研究阶段,对认知地图理论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就认知地图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的研究,确定了用于评价华侨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的影响因素体系;在认知地图调查和案例确定阶段,本文采取认知草图和开放式问卷相结合、初步调查和补充调查相结合、中观环境的调查和微观环境的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园认知地图调查,并根据公众认知地图的结果确定具备研究价值的案例;最后,在案例分析阶段,用认知地图影响因素体系分析具体案例,通过分析解释具体案例的认知地图形成原因,并就认知地图不清晰的案例提出环境建设的发展展望。
关键词:华侨大学认知地图影响因素案例分析AbstractThis text,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cognitive map to the district of HuaQiao University, find but image strong and weak environment in the campus. And analyze to these environments in terms of influence factor of the cognitive map, find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succeed in and await the improved respect, To insisting on in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fterwards of the successful respect, propose the rationalization improves the suggestion in awaiting the improved respect. The research herein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s in comple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uaQiao campus environment, and can offer reference for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of the othe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This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 of putting forward --Theoretical research --Cognitive map investigation and case fix --Case analysis carries on the writing at four stages, the relation going forward one by one on the logic relation step by step appears in the thesis. During the course of putting forward the question, expound this text carries on cognitive map background and meaning that studies to the district of school of huaqiao University, and sum up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urrent situation that study about the cognitive map; At investigate stage of the cognitive map, this literary grace fetches the cognitive sketch map and combines with open questionnair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nd supplementing and investigating that combines, hits the way in whic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view environment combines with investigation of the micro environment and investigates the cognitive map, and confirm that possesses the case which studies valu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public's cognitive map; Analyze concrete case with cognitive map influence factor system finally, through analyze, explain concrete cognitive map of case form the reason, put forward the forecast of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on case which is being weak of the cognitive map.Keyword: HuaQiao University Cogn itive map Influence factor Case analysis图表目录图1-1 华侨大学与泉州市区位置示意图来源:图1-2 华侨大学卫星影像图来源:图1-3 华侨大学泉州校区总平面图来源:校基建处提供表1-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旨趣的构成来源:据《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P29表格自绘图2-1 群化原则来源:据《环境心理学》P23图自绘图2-2 良好完形原则来源:据《环境心理学》P24图自绘图2-3 简化原则来源:据《环境心理学》P24图自绘表3—1 不同类型意象元素出现率表来源:自绘表3-2 开放式问卷问题制定依据表来源:自绘图3-1 华侨大学认知地图来源:根据黄源成提供资料自绘图3-2 意象要素案例位置分布图来源:根据校基建处提供资料自绘图4-1 嘉庚广场平面图来源:根据校基建处提供资料自绘图4-2 嘉庚广场平面分析图来源:根据校基建处提供资料自绘图4-3 嘉庚广场来源:自摄图4-4 嘉庚广场来源:自摄图4-5 承志广场平面图来源:根据校基建处提供资料自绘图4-6 承志广场平面分析图来源:根据校基建处提供资料自绘图4-7 承志广场来源:自摄图4-8 承志广场来源:自摄图4-9 秋中湖平面图来源:根据校基建处提供资料自绘图4-10 秋中湖平面分析图来源:根据校基建处提供资料自绘图4-11 秋中湖全景来源:图4-12、13、14、15 秋中湖畔来源:自摄图4-16 春华园平面图来源:根据校基建处提供资料自绘图4-17 春华园来源:自摄图4—18 CUBA塑像来源:自摄图4-19 旧二食堂前道路交叉口平面图来源:根据校基建处提供资料自绘图4-20 旧二食堂前道路交叉口来源:自摄图4—21 旧二食堂前道路交叉口来源:自摄图4-22 由交叉口望向路段d 来源:自摄图4-23 华园大道平面分析图来源:根据校基建处提供资料自绘图4-24 华园大道来源:自摄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果。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论文(精选8篇)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论文(精选8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论文篇1摘要:地理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更是一门基础的学科,是一门跨越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三大知识领域的综合学科。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
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最有效方法。
初中地理教材中图片资料极为丰富,增加了大量精美的彩色图像,也增添了许多教学生亲自动手画图的活动,真正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因此结合地图讲解教材,学生既容易接受理解,又能够牢固记忆。
与直观的示意图、景观照片和图片,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但也对学生地理空间概念,提高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解决方案图,审美能力。
关键词:地理数学教学通过这十几年的地理教学,笔者深深体会到: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学好地理不是会背课本文字那么简单,而是会在图上叙述文字内容。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锻炼学生不仅要会地图而且要学会画图的教学方式,对于增强地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条理性均有很大帮助,且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让学生学会看懂图如何学会使用地图和观看地图,这一点老师需要特例示范,把关键性的要领带给学生,我们要给学生知道认识地图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要突出地图的兴趣来抛给学生引起学生了解的欲望。
在多数学生有了对地图的兴趣后我们在给学生讲述地图的一些有趣知识来提升学生更多的吸引力。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在拿到课本后,看课本的内容只喜欢的世界各地的彩色图片,看到一幅彩色图像,作为一种升值,不想读图的意识,作为一个事实上,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很多内容通过地图阅读、提问让学生掌握,这个数字是文本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校园环境的认知地图研究分析(共五则)第一篇:校园环境的认知地图研究分析校园环境的认知地图研究分析摘要:本次认知地图研究是以吉林建筑大学为调查对象,对学校进行更进一步地了解。
在本次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影响校园意象的要素是:建筑、场所、道路、标志、边界、区域。
得出学校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同一性、认知意象元素和特殊意象元素。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校园内的可意象性强与弱的环境并对这些环境从认知地图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找到环境建设中成功的和有待改善的方面,成功的方面在以后的环境建设中给予支持,对有待改善的方面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且调查主要是通过开放性的调查问卷与意向图。
关键词:认知环境、意象、校园、地图正文:一、调查对象概况:吉林建筑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学校始建于1956年,时为国家城市建设部设立的新中国首批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
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
1997年学校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等次。
学校已成为吉林省城乡建设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和决策咨询与服务基地。
2013年更名吉林建筑大学。
学校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1亿元人民币,校区占地面积9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
学校设有图书馆、行政馆、公共教学馆、实验楼、土木教学馆、逸夫建筑艺术馆以及文体中心等教学中心。
其中吉林建筑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37484.5平方米,设有7个阅览室,研究间一个,有阅览座位2800席。
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其中纸质图书为112万册,电子图书76万册;藏有中外文报刊1400种,其中中文期刊1008种,外文期刊92种,中外文报纸112种。
藏书结构以建筑科学为主要特色,兼有理工、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法律、交通及其它各学科藏书。
以校园为例说明认知地图的含义及特点
认知地图是一种用于组织和表达思维的图形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理解复杂的信息。
以校园为例,我们可以用认知地图来展示校园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校园是一个包含学校建筑、学生、教师、学科等要素的场所。
在认知地图中,我们可以将校园作为中心主题,围绕它展开相关的信息。
2.特点:认知地图可以展示校园的多个特点和细节。
例如,可以用分支来表示不同的建筑,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也可以用分支来表示不同的活动,如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
这些分支可以连接到更详细的信息,例如具体的课程、活动安排、参与人员等。
3.层次结构:认知地图可以按照层次结构组织信息,将校园的各个层面展示出来。
例如,可以在主分支下创建子分支,表示不同的学科领域或学生组织。
这种层次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校园的组织结构和内部关系。
4.关联性:认知地图可以展示校园内不同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连接分支或使用箭头,我们可以显示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例如,可以展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课程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等。
5.可视化:认知地图通过图形、颜色和图标等可视化元素,使信息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来
表示不同的信息类型,使用图标来代表特定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呈现校园的特点。
总的来说,认知地图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展示校园的含义及特点,将复杂的信息以清晰、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校园的相关信息。
校园环境论文认知论文【摘要】认知地图是一门涉及地理学、心理学等等诸多学科的跨学科领域。
其运用领域也越来与广泛,目前,认知地图已经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发展、旅游意象研究中获取相应调研数据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认知地图的研究被广泛运用于城市设计中,在国外,还被运用于其他领域,如:城市犯罪学。
环境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当时由于二战后欧洲国家的百废待兴,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恶化与加剧。
生态文明的破坏从而引起部分先锋人士的忧虑,其中,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撰写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以及生物学家卡逊撰写的《寂静的春天》就分别从两个方面探讨了环境与人行为的相互影响关系。
一、校园环境认知研究意义以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认知草图两种方法对校园结构进行梳理。
其中问卷调查问题围绕校园五意象展开,即:校园边界、道路、标志物、节点、区域。
而认知地图主要反映了人群脑海中对于校园的认知印象。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为了解学生心中的校园认知意象,因此,问卷主要调查人群针对青少年(18-24岁),数据相应能代表学生群体对于校园的认知。
而将大学作为认知研究对象,还是因为校园的功能设施实际同城市社区相接近,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因此,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象的研究理论也同样适用校园环境认知。
二、校园环境认知研究过程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使用者,因此本次的问卷发放主要针对青少年(18-24岁)群体。
发放问卷30份,回收26份(学生20份、教职工4份、商铺经营者2份)。
问卷共计11题,采用多项选择题形式,从校园的整体色调入手,由深入浅,其中,主观拓展与客观意象的题型比值为4:7。
有关校园序列型意象(边界、道路)2题,空间型意象(区域、节点、标志物)5题。
2.1 问卷统计通过对26份问卷的统计,将有关安徽建筑大学北区的校园意象大体梳理如下所示:问卷中最后一题让被调查者绘制脑海中有关校园的认知草图,而很多人交出了白卷,给出的理由是:“地理不好”、“画不好地图”,也有不少成果可识别性不够好。
GLOBALCITYGEOGRAPHY 231 校园认知评价研究———以海口经济学院为例段晓黎(海口经济学院美术学院,山东 烟台 571127)摘要:通过对海口经济学院新校区进行认知地图调查,从调查结果中总结了校园的识别特征、结构特征和总体评价。
对校园环境从认知地图的影响因素方面加以研究讨论,找到校园环境建设中有待改善的方面并提出有利措施,此次的研究对海口经济学院校园环境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认知地图;意象要素;校园;调查分析一.研究背景本项研究的对象为校园环境及其使用者,但重点在于环境景观和使用者心理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
对学院中的路径、标志、节点、边界和区域的调查研究,将数据进行统计制成表格,做整体分析。
调查对象均为在校学生,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校园环境使用现状,为校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并加深自身对于校园环境建设的认知与思考,不涉及学校教学方向的问题。
海口经济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文、理、工、艺术等并存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图1作者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学校创办于1974年,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
校园面积广阔,规划设计合理,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是非常理想的生活学习之地。
(图2作者绘)图1 作者绘图2 作者绘二.现状分析学校占地1800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
学院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拥有浓郁的学术氛围。
(图3作者绘)图3 作者绘三.前期调研准备(1)调查问卷概述在校园认知地图调查确定阶段,采取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自行绘制分析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找到具备研究价值的校园环境案例,利用认知地图的五要素和场所意象评价分析进行深入研究,结合问卷结果中人的感知因素,对海口经济学院的校园环境进行有效的总结。
(2)调查对象确定此次调研我们选取60个调查对象,30名男生,30名女生。
年级、专业和所住宿舍区采取随机的方式。
摘要校园导航要求每两个场所间可以有不同的路,且路长也可能不同,找出从任意场所到达另一场所的最佳路径(最短路径)。
要用“邻接矩阵”来存储各点间的距离,然后用Dijkstra算法求出最短路径。
所以采用工程思想,将系统共分以下五个模块:节点数据结构类型、创建导航图函数、最短路径导航函数、查询函数声明、主菜单。
关键字校园导航查询 Dijkstra算法目录摘要 (1)校园导航问题 (3)1 问题分析与任务定义: (3)2 数据结构描述与定义 (4)3 Dijkstra算法流程图 (5)4 程序运行调试 (6)5 结论 (9)参考文献 (92)附录: (19)校园导航问题1 问题分析与任务定义: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为设计学校的平面图,至少包括10个以上的场所,每两个场所间可以有不同的路,且路长也可能不同,找出从任意场所到达另一场所的最佳路径(最短路径)。
如图1,图中已标出主要路线,各路线的长度如表1中所示。
显然要解决这一问题要用“邻接矩阵”来存储各点间的距离,然后用Dijkstra图1:校园平面图0←→1:200 0←→3:20 0←→7:100 0←→8:1001←→7:50 1←→8:50 2←→4:350 2←→5:2002←→6:100 2←→9:150 3←→4:290 3←→6:2003←→9:300 4←→5:200 4←→9:50 5←→9:1006←→7:200 7←→8:100表1:各景点距离单位:米(m)2 数据结构描述与定义1.节点数据结构类型#define Max 20000#define NUM 10typedef struct ArcCell{int adj; /* 相邻接的景点之间的路程 */}ArcCell; /* 定义边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VertexType{int number; /* 景点编号 */char* sight; /* 景点名称 */char* info; /* 景点描述 */}VertexType; /* 定义顶点的类型 */typedef struct{VertexType vex[NUM]; /* 图中的顶点,即为景点 */ArcCell arcs[NUM][NUM]; /* 图中的边,即为景点间的距离 */int vexnum,arcnum; /* 顶点数,边数 */}MGraph; /* 定义图的类型 */2.创建导航图函数void CreateUDN(int v,int a)函数描述:主要将每个节点进行命名、每个顶点到其他所有定点的路径值用邻接矩阵进行存储。
*****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学院班级:******班姓名:****** 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校园认知地图研究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老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湖南农业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研究
学生:******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认知地图调研结果的分析,得出学校环境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同一性、一般意象元素和特殊意象元素。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校园内的可意象性强与弱的环境并对这些环境从认知地图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找到环境建设中成功的和优待改善的方面,成功的方面在以后的环境建设中予以支持,对有待改善的方面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且调查主要是通过开放性的问卷调查。
关键词:认知环境、校园内、意象、问卷调查、认知地图
正文:
一. 对研究对象的概述
本项研究的对象为校园环境及其使用者,重点在于环境特征。
校园环境:****大学
被试者:
被试人员上选择了10级刚入校半年的新生和09级已入校一年半的学生,在校园认知上具有不同的代表性。
且被试者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园林专业和非园林专业的被试,使校园认知的被试者更加全面,使调查内容也比较准确。
研究采用认知地图法:要求被试者根据记忆迅速画出校园的平面草图并填写问卷,其内容包括识别特征,结构特征和校园评价,将为校园规划和设计提供原则性的建议。
二、范围、结构、同一性和意向元素
(一)公共意向范围
表一:学校的主要活动区域(同意率%)
以上调查表统计说明:公共意向范围主要集中在:
1.宿舍,食堂各个教学楼区域(80%以上)
2.图书馆和红旗市场(60%~80%)
3.车站(51.3%)
而**广场,**和运动场的同意率仅10%~30%,说明这三个地方对09级和10级的学生来说,使用率不高。
(二)意向空间结构
1. 方向
本校以南北为主导,东西略弱,以**路,**广场,图书馆和在建的**广场
为中轴,向东西方扩张。
2.核心与层次
表二:**的中心位置(同意率%)
以上调查表说明:63.2%的同学同意图书馆为**的中心,超过一半的学生同意,说明了图书馆是本校标志性的建筑,在学生心里享有中心地位。
校园以图书馆为中心,向四周发射,层次分明。
3构架模式
本校的构架清晰,主要分为北面的新校区(**公寓,**公寓,**公寓和*教~*教学楼)和南面的老校区(**宿舍区和*教~*教学楼)东西两侧有市场和车站,靠近生活区,方便学生采购日常用品和出行,基本不影响上课自习。
如下图:
(三)同一性
表三:你觉得校园的整体感觉和谐吗?(同意率%)
以上调查表说明:校园的整体同一性较强,老校区的建筑风格以“工”字楼为主,楼层较低;新校区的建筑现代教学建筑为主,6层高,建筑色调统一为偏红橙色的暖色调。
新老校区虽然区别明显,但调查表明,不十分影响校园整体
的同一感。
(四)一般意向元素
从图中可以看出,校园意象的组成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分为建筑、场所、道路和标志,区域和边界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1.建筑
建筑元素在草图中出现率较高,大部分调查者还画出了建筑平面的大致形状,成为公共意象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
这说明了,建筑物最易为人记忆和再认,是识别环境的重要参照物。
且画图者主要以图书馆或**为中心向四周展开。
2.道路
校园的道路,由于**路和**路接近学生公寓,切较为宽大,从而人流车流量大,为两天主干道。
3.场所
在**校园内,提供的一些休息娱乐的场所,主要是**广场、**前面的大草坪、**、等露天场所。
这些小尺度的区域边界清晰,功能特征或环境特征明确,对利用者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从而使得可意象性高。
同时视野较为开阔,有利于观察者了解环境。
4.标志
校园的标志主要在节点和核心部位,图书馆在校园的中轴线上且位置居中心地带,从而,图书馆为校园的主标志,但据调查,认为校园的标志有一教、****等其他地方。
说明校园内的标志物都是特色不明显。
5.区域和边界
校园内**路和**路相较于替它路较为宽阔,而且车流量较大,两边的道路绿化不同,易于识别,所以人们常把这两条路当作学校各区域的边界。
(五)特殊意象
略
三、意象调查的统计结果
表四:你觉得**的校门在哪里(%)
以上调查表说明:09级60%的学生认为**入口处为农大校门,而10级学生则不清楚校门的位置在哪里,没有明显的校门概念,说明的农大与周边环境的界限
不明显。
表五: 你在**迷过路吗?(%)
以上调查表说明:65.8%的同学没有在**迷过路,只有 5.2%同学迷路超过两次,说明农大的整体让人方向感明确,**的基本布局合理。
表六:你觉得校园的环境怎么样?(%)
以上调查表说明:52.6%的被试者认为校园环境好,31.6%的被试者认为校园环
境一般,仍需改进。
另外还有5.3%的被试者认为环境不好,这是需要重点调查原因的。
表七:学校需要增添改进的公共设施有哪些?(同意率%)
以上调查表说明:需要增添的公共设施主要有坐凳(满足人们休息休闲需要)和路灯(满足照明需要),校园公共设施还有待改善。
表八:你觉得校园内供人休憩娱乐的地方多吗?(%)
以上调查表说明:校园内供休憩娱乐的地方不是很多,只有15.4%的被试者认为休闲的地方多,有35.9%的被试者认为少,说明校园的休闲环境还不能完全满足在校学生的需要。
设计规划可以参考此表。
表九:你觉得校园的植物丰富吗?(%)
以上调查表说明:校园的绿化面积比较好,只有2.6%的被试者认为校园环境不丰富,且普遍认为老校区的环境好于新校区。
表十:你最喜欢**的哪些地方(同意率%)
以上调查表说明:图书馆,逸苑最受大家的喜爱。
汽车站,红旗市场,新润市
场等地同意率为15%~30%,说明这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表十一:你最不常去的地方有哪些?(同意率%)
以上调查表说明:**市场,**,**和运动场是被试着不常去的地方(同意率35.0%~50%),调查原因显示,是因为距离太远,没有必要的事需在这些地方做,所以,部分地区还是存在的交通布局的不合理。
另外调查结果还需改进的地方有:
四、结束语
调查中还是存在相应的不足,包括被试者人数不多,问卷调查题目不丰富,包含范围不全面等问题。
但是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了认知地图以及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对农大的认知研究中,我们发现校园在认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存在黄泥路,道路状况不好,交通不安全
2.车站、**市场环境需要改善
3.空地应多加强绿化
4.草坪上的垃圾问题
5.绿地布置位置问题
希望此次调查能给校园设计和规划提供原则性的建议,并帮助改善校园环境。
解决方法:
1.**广场的修建
2.在适当的位置增添人行道
3.在空地上植树
等等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