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句型What’s this?与What’s that?区别与用法》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展开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一、学习目标
了解这两个相近句型的意义与区别,并能准确使用这两个句型。
二、学习资源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 播放微视频
三、学习方法
课前提前观看微视频,结合单元教材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已学的相关单词和词组,同时能够对比了解句型What’s this?和What’s that?的区别和用法。
课堂上师生一起观看微视频实行句型What’s this?和What’s that?的专项梳理和巩固使用。
四、学习任务
1.认读下列单词及句型
单词:cat, dog, duck, bear, pig 句子:What’s this? It’s a….
2. 对照微视频在书本中找出使用句型What’s this?和What’s that?表达意思的句子,并读一读,对比并思考这两个句型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在专项梳理的基础上完成以下练习
(1)看图片,判断对错,错误的实行改正。
( ) What’s this? It’s cat.
( ) What’s this? It’s dog.
( ) What’s that? It’s pig.。
《党的一大》微课程学习任务单填写说明: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情况。
2.了解与中共“一大”会议有关的历史小故事。
3.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4.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5.培养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学习资源(提示:可选项,如有其他相关资源请在此说明):“党的一大”微视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mp3,中共“一大”史料片段。
三、学习方法(提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请在此处为学生提出微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或建议)1. 观看前:搜集整理嘉兴南湖游船的故事,中共“一大”召开的相关历史资料图片等。
2.观看时:认真观看,边看边思考,中共“一大”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是何时召开的?召开的地点在哪?参会的历史人物有哪些?3. 观看后:议一议,想一想: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一种形式下诞生的?中共“一大”为何会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呢?这次会议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四、学习任务(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一)、填空。
1、中国共产党“一大”是在()年()月()日--()年()月()日召开的,会议持续了()天。
2、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地点先是在(),后来转移到()上继续召开。
3、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名代表们代表了当时全国()名党员。
(二)、思考讨论题。
1、为什么南湖上的这艘游船这么出名?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诞生在南湖游船上呢?3、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为什么要变动?4、参加中共“一大”的主要代表有哪些?5、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三)、拓展延伸:1、党旗是什么样的?上面的每个图案象征着什么?2、中共“一大”有13名代表,为何教材上只出现了部分代表?课后到网上去查阅资料。
(四)、学唱歌曲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曲。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1、继续全面了解中共“一大”之后的历届或有名的几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情况、党员人数的变化、会议内容或重要决策、以及它的召开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
《平移与旋转》微课程学习任务单填写说明: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明白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
3、会欣赏数学带给生活的美。
二、学习资源
(提示:可选项,如有其他相关资源请在此说明):
微课程视频《平移与旋转》
三、学习方法
(提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请在此处为学生提出微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或建议)
认真观看视频,能按视频中的要求去做手势。
四、学习任务
(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
测试: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移、旋转现象?
思考:你会用平移、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画吗?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1、你会分辨图形的变换方式吗?
2、通过平移得到的图形,你知道它是怎样运动的吗?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二元一次方程组》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1 / 1 《二元一次方程组》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填写说明: 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一、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自己成长的喜悦,并体验自己与朋友及他人一起成长的快乐,有自信地成长; 能力目标:了解并掌握一些能帮助自己健康成长的方法; 初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对待他人的建议,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知识目标: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懂得取长补短 二、学习资源 (提示:可选项,如有其他相关资源请在此说明): 微视频
三、学习方法 (提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请在此处为学生提出微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或建议) 在动画导入呈现出来前,想一想:黛比掉了一样最宝贵的东西
是什么?独立尝试利用活动一“寻找成长的足迹”,认真倾听,可以对照检查自己和一年级的身高体重对比,你发现了什么?提高学习能力和检查能力!活动二要学会“分享成长的快乐”,通过视频学习与朋友、老师、家人分享成长的快乐,参照画面的做法让自己更加快乐的成长。 《二元一次方程组》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1 / 1 四、学习任务 (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 【典例一】黛比掉了一样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典例二】为什么学前班的衣服和鞋子不能穿了? 思考:和一年级的身高体重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典例三】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在生活中成长的画面。 思考:你还从哪些地方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典例四】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快乐或难忘的事情?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变化,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和身边的同学、老师、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长度单位整理与复习》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填写说明: 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一、学习目标
1、 帮助学生系统整理长度单位的知识,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理解、巩固这部分知识,以期
达到能灵活应用的目的。
2、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意识。提高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二、学习资源
(提示:可选项,如有其他相关资源请在此说明):
微视频
三、学习方法
(提示: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请在此处为学生提出微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或建议)
1.游戏感知
2.故事练习
四、学习任务
一、填一填。
1、用千米可以测量( ),用毫米可以测量( ),用厘米可以测量( )。
2、换算;计算
8米=( )厘米 70厘米=( )分米
6厘米=( )毫米 3000米=( )千米
1米-6分米=()分米 54米-50米=( )米
57分米-17分米=()分米=()米38米+56米=()米=()分米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本书厚1( ) ②手掌的宽约8( )
③操场长约60( ) ④课桌的高65( )
⑤一条跳绳长2( ) ⑥哥哥的身高1( )28( )
⑦小兔子身长2( ),尾巴长约7( )
4、在()里填上>、<或=
8千米()6000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
9分米()2米 48毫米+2毫米()5厘米
300分米()300厘米 5毫米()1厘米-2毫米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五、学习困惑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