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课件:《有趣的影子》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21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优质课件有趣的影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和影》的第三节《有趣的影子》。
详细内容包括:影子的形成原理,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探索影子产生的条件,以及动手制作简单的影子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
2. 观察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现象,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产生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动手制作影子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卡片、剪刀、胶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卡片,在白布上形成影子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影子是如何产生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影子产生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
3. 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5分钟)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室内的影子现象,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4. 动手制作影子戏(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材料,动手制作简单的影子戏。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用教具手电筒照射自己的影子戏,观察并描述影子现象。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影子戏,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影子的形成原理2. 光与影子的关系3. 生活中的影子现象4. 制作影子戏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的影子现象。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家里的手电筒和卡片,给家长表演一个简单的影子戏。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制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影子现象,进一步探索光与影子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影子现象。
2. 例题讲解中,影子产生原理的阐述。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有趣的影子》含PPT课件PPT课件【活动目标】1、能够认真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
2、喜欢玩影子的游戏,对影子的变化感兴趣。
【活动准备】ppt课件等。
推荐课件:中班语言公开课《有趣的影子》PPT课件下载地址:/ppt/1377.html【活动过程】一、导入。
师:夜晚的森林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小朋友们快跟我一起到森林里去瞧一瞧吧。
小动物在森林里找到了一样东西,猜猜看这是什么?二、观察ppt内容。
师:原来,一群小动物找到了一只手电筒啊!一按按钮,咦!(播放ppt:两只小兔子肩并肩站着图)墙面上出现了一只手的影子,是谁的手呢?大家慌忙四处看。
原来是两只小兔子。
你们看看,小兔子的影子怎么会是一只手呢?总结:原来两只小兔子肩并肩站着,兔耳朵照过去就是手指的样子。
师:是不是很好玩?这下两只小兔子觉得很有趣于是又变了一个动作,你们瞧这次的影子会是什么样的呢?(播放ppt:两只小兔子背靠背坐着图)总结:原来两只小兔子背靠背坐着,兔耳朵照过去就是兔子头的样子。
(播放ppt大象与小鸟图):观察并且讨论:这是谁的影子呢?会是谁变出来的呢?请小朋友来学一学小鸟是怎么摆出水龙头开关造型的?(播放ppt全体动物图)老师:小朋友说的真好,小动物们玩的很开心!大象对小伙伴们说:我们一起来玩吧!于是大家都走到了手电筒的面前!瞧。
这次这么多小动物会变出什么样的影子呢?他们是怎么合作的?总结:原来大象躺在地上,小动物都站在大象的身上才完成的高难度动作。
变出了一棵大树的影子。
你们觉得小动物们是不是非常有趣?三、出示ppt,欣赏完整故事。
老师:接下来请听老师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给你们讲一讲。
附故事:夜晚的森林里,动物们发现了一个手电筒,一按按钮,一束圆圈的光照在墙壁上。
咦?谁的手?大家慌忙四处查看,原来是俩只兔子肩并肩站在手电筒面前。
()怎么回事?"手影"又变了。
哦,俩只兔子背靠背坐在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