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课件:《有趣的影子》 ppt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21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有趣的影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材第三章《光和影》,详细内容为“有趣的影子”。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探索光与影的关系,并培养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产生的现象,理解光与影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界中影子现象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的形成原理,光与影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探索影子现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不透明物体(如玩具、书本等)、白板或大白纸、画笔。
学具:每人一个手电筒、一张白纸、一支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内观察不同时间的光线变化,引发幼儿对光与影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教具手电筒和不透明物体演示影子的形成过程,讲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产生的现象,引导幼儿理解光与影的关系。
3. 随堂练习(5分钟)a. 影子是怎样产生的?b. 光线与影子的关系是怎样的?4. 动手操作(1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在白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影子图案,并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影子》2. 内容:a. 影子的形成原理b. 光与影的关系c. 影子观察与绘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光线变化,找一找、画一画不同时间出现的影子。
2. 答案:a. 影子是由光线照射不透明物体产生的现象。
b. 光线与影子的关系:光线越强,影子越清晰;光线越弱,影子越模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影子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阳光下观察、探索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