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证类鉴定定义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物证类司法鉴定分类以物证类司法鉴定分类为标题,下面将对物证类司法鉴定进行详细介绍。
一、DNA物证鉴定DNA物证鉴定是指通过对犯罪现场或案件相关物品中的DNA进行检测和分析,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或者证实案件的事实真相的一种司法鉴定方法。
DNA物证鉴定是目前司法鉴定领域中最为准确和可靠的一种鉴定方法。
它可以通过提取物证中的DNA样本,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等技术手段,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二、指纹物证鉴定指纹物证鉴定是通过对犯罪现场或案件相关物品中的指纹进行检测和比对,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或者证实案件的事实真相的一种司法鉴定方法。
指纹物证鉴定依靠指纹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性,通过对指纹图案的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指纹的主人。
指纹物证鉴定已经成为刑事侦查和司法审判中不可或缺的证据之一。
三、痕迹物证鉴定痕迹物证鉴定是通过对犯罪现场或案件相关物品中的痕迹进行检测和分析,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或者证实案件的事实真相的一种司法鉴定方法。
常见的痕迹物证包括血迹、体液痕迹、纤维痕迹、鞋印痕迹等。
通过对这些痕迹进行检验和比对,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或者犯罪过程中的一些关键信息。
四、声音物证鉴定声音物证鉴定是通过对案件相关的语音录音或声音样本进行分析和比对,来确定声音的主人或者证实案件的事实真相的一种司法鉴定方法。
声音物证鉴定常用于电话录音鉴定、语音鉴定以及语音改变鉴定等方面。
声音物证鉴定依靠对声音的频率、时长、音调等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五、图像物证鉴定图像物证鉴定是通过对案件相关的图像或照片进行分析和比对,来确定图像的真实性或者证实案件的事实真相的一种司法鉴定方法。
图像物证鉴定常用于照片真实性鉴定、图像处理鉴定以及视频鉴定等方面。
图像物证鉴定依靠对图像的像素、色彩、纹理等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六、文书物证鉴定文书物证鉴定是通过对案件相关的文书材料进行分析和鉴定,来确定文书的真实性或者证实案件的事实真相的一种司法鉴定方法。
物证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证类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执业活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等规定,结合司法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物证类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物理学、化学、文件检验学、痕迹检验学、理化检验技术等原理、方法和专门知识,对文书物证、痕迹物证、微量物证等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物证类司法鉴定解决的专门性问题包括:文书物证的书写人、制作工具、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及其内容、性质、状态、形成过程、制作时间等鉴定;痕迹物证的勘验提取,造痕体和承痕体的性质、状况及其形成痕迹的同一性、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相互关系等鉴定;微量物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成分组成等鉴定。
第二章文书鉴定第四条文书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文件检验学的理论、方法和专门知识,对可疑文件(检材)的书写人、制作工具、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内容、性质、状态、形成过程、制作时间等问题进行检验检测、分析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文书鉴定包括笔迹鉴定、印章印文鉴定、印刷文件鉴定、篡改(污损)文件鉴定、文件形成方式鉴定、特种文件鉴定、朱墨时序鉴定、文件材料鉴定、基于痕迹特征的文件形成时间鉴定、基于材料特性的文件形成时间鉴定、文本内容鉴定等。
第五条笔迹鉴定。
包括依据笔迹同一性鉴定标准,必要时结合笔迹形成方式的检验鉴定结果,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的笔迹是否同一人书写或者是否出自于同一人。
第六条印章印文鉴定。
包括依据印章印文同一性鉴定标准,必要时结合印文形成方式的检验鉴定结果,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的印文是否同一枚印章盖印或者是否出自于同一枚印章。
第七条印刷文件鉴定。
包括依据印刷方式鉴定标准判断检材是何种印刷方式印制形成,如制版印刷中的凹、凸、平、孔版印刷等,现代办公机具印刷中的复印、打印、传真等;依据印刷机具种类鉴定标准判断检材是何种机具印制形成;依据印刷机具或印版同一性鉴定标准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是否同一机具或同一印版印制形成等。
物证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证类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执业活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等规定,结合司法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物证类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物理学、化学、文件检验学、痕迹检验学、理化检验技术等原理、方法和专门知识,对文书物证、痕迹物证、微量物证等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物证类司法鉴定解决的专门性问题包括:文书物证的书写人、制作工具、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及其内容、性质、状态、形成过程、制作时间等鉴定;痕迹物证的勘验提取,造痕体和承痕体的性质、状况及其形成痕迹的同一性、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相互关系等鉴定;微量物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成分组成等鉴定。
第二章文书鉴定第四条文书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文件检验学的理论、方法和专门知识,对可疑文件(检材)的书写人、制作工具、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内容、性质、状态、形成过程、制作时间等问题进行检验检测、分析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文书鉴定包括笔迹鉴定、印章印文鉴定、印刷文件鉴定、篡改(污损)文件鉴定、文件形成方式鉴定、特种文件鉴定、朱墨时序鉴定、文件材料鉴定、基于痕迹特征的文件形成时间鉴定、基于材料特性的文件形成时间鉴定、文本内容鉴定等。
第五条笔迹鉴定。
包括依据笔迹同一性鉴定标准,必要时结合笔迹形成方式的检验鉴定结果,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的笔迹是否同一人书写或者是否出自于同一人。
第六条印章印文鉴定。
包括依据印章印文同一性鉴定标准,必要时结合印文形成方式的检验鉴定结果,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的印文是否同一枚印章盖印或者是否出自于同一枚印章。
第七条印刷文件鉴定。
包括依据印刷方式鉴定标准判断检材是何种印刷方式印制形成,如制版印刷中的凹、凸、平、孔版印刷等,现代办公机具印刷中的复印、打印、传真等;依据印刷机具种类鉴定标准判断检材是何种机具印制形成;依据印刷机具或印版同一性鉴定标准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是否同一机具或同一印版印制形成等。
司法鉴定主要包括哪些类别司法鉴定的类别主要包括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声像类鉴定和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法院确定的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
因为大多数的情况下,司法鉴定的结论都是要作为诉讼活动当中所参考的最重要的证据的,但司法鉴定并不是免费的。
▲一、司法鉴定主要包括哪些类别?1、法医类鉴定,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和法医毒物鉴定。
2、物证类鉴定,包括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和微量鉴定。
3、声像资料鉴定,包括对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图片等载体上记录的声音、图像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其所反映的情况过程进行的鉴定和对记录的声音、图像中的语言、人体、物体作出种类或者同一认定。
4、其他,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
▲二、司法鉴定的原则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是指司法鉴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它是评断鉴定过程与结果是否合法和鉴定结论是否具备证据效力的前提。
这一原则在立法和鉴定过程中主要体现为:鉴定主体合法;鉴定材料合法;鉴定程序合法;鉴定步骤、方法、标准合法;鉴定结果合法五个方面。
1、司法鉴定机构必须是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定,经过省级以上司法机关审批,取得司法鉴定实施权的法定鉴定机构,或按规定程序委托的特定鉴定机构。
司法鉴定人必须是具备规定的条件,获得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的执业许可证的自然人。
2、司法鉴定材料主要是指鉴定对象及其作为被比较的样本(样品)。
鉴定对象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法律未作规定的专门性问题不能作为司法鉴定对象。
如我国现阶段对司法心理测定(俗称测谎)、气味鉴别(警犬鉴定)等尚未作为法定鉴定对象,其鉴定结论不能作为证据。
而且鉴定材料的来源 (含提取、保存、运送、监督等)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
3、鉴定程序合法性,包括司法鉴定的提请、决定与委托、受理、实施、补充鉴定、重新鉴定、专家共同鉴定等各个环节上必须符合诉讼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
法医学中的物证鉴定和鉴定技术物证鉴定在法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对案发现场、被害人、嫌疑人以及其他相关物品的分析和鉴定,为犯罪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判决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物证鉴定的概念、方法和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证鉴定的概念和作用物证鉴定是指通过对案发现场、遗体、血迹、指纹、病理切片等物品的检测、比对、分析和鉴定,确定犯罪事实、解剖死因以及证明或排除某种特定的犯罪手段或犯罪嫌疑人。
物证鉴定在犯罪侦破和司法审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客观地还原案件的真相,为法官和陪审团提供科学的证据,保障司法公正和社会安全。
二、物证鉴定的方法和流程物证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勘查、取证、化学分析、生物学分析、物理学分析等。
具体流程如下:1. 现场勘查:调查人员通过对案发现场的仔细勘查,收集物证信息和犯罪现场图像。
现场勘查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以确保物证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 取证:调查人员根据案件需要,对现场收集到的物证进行采集和封存,确保物证在整个鉴定流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3. 化学分析:物证鉴定中的化学分析主要用于检测和分析物证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如毒物、药物、爆炸物等。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色谱、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进行。
4. 生物学分析:生物学分析主要用于对物证中的生物痕迹进行鉴定,例如DNA分析、血型鉴定、指纹鉴定等。
这些分析方法在现代法医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犯罪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5. 物理学分析:物理学分析主要涉及物证中的物理特性,如纤维结构、纤维化学成分、玻璃碎片的特征等。
物理学分析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进行。
三、物证鉴定的技术发展和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物证鉴定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发展和更新。
例如,DNA分析技术的出现将物证鉴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能够通过分析DNA序列和比对数据库,准确地确定物证来源和个体身份。
同时,纳米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也在物证鉴定中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案件侦破和证据鉴定提供了更准确和迅速的手段。
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分类
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分类主要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试行)》进行划分。
具体分类如下:法医类司法鉴定:包括法医病理学鉴定、法医临床学鉴定、法医物证学鉴定、法医毒物学鉴定等。
物证类司法鉴定:包括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微量物证鉴定等。
声像资料司法鉴定:包括电子数据鉴定、图像技术鉴定等。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包括污染物性质鉴定、地表水和沉积物环境损害鉴定、空气污染环境损害鉴定等。
产品质量司法鉴定:包括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检验、产品质量事故调查分析等。
司法会计鉴定:包括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等。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评估和鉴定。
农业司法鉴定:包括农业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鉴定。
特殊种类动物及其制品司法鉴定:包括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动物制品等的鉴定。
人类遗传资源司法鉴定:包括人类基因组、基因突变等方面的鉴定。
此外,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和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其他类型的司法鉴定,如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机动车价值评估司法鉴定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司法鉴定业务需要由相应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不同类型的司法鉴定机构也具有不同的业务范围和专业领域。
因此,在进行司法鉴定时,需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
物证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证类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明确界定司法行政机关登记管理的物证类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执业类别,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规定,根据司法鉴定实践的需求,参照司法鉴定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物证类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物理学、化学、文件检验学、痕迹检验学、理化检验技术等原理、方法和专门知识,对文书物证、痕迹物证、微量物证等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物证类司法鉴定解决的专门性问题包括:文书物证的书写人、制作工具、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及其内容、性质、状态、形成过程、制作时间等鉴定;痕迹物证的勘验提取,造痕体和承痕体的性质、状况及其形成痕迹的同一性、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相互关系等鉴定;微量物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成分组成等鉴定。
第二章文书鉴定第四条文书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文件检验学的理论、方法和专门知识,对可疑文件(检材)的书写人、制作工具、制作材料、制作方法、性质、状态、形成过程、制作时间等问题进行检验检测、分析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文书鉴定包括笔迹鉴定、印章印文鉴定、印刷文件鉴定、篡改(污损)文件鉴定、文件形成方式鉴定、特种文件鉴定、朱墨时序鉴定、文件材料鉴定、基于痕迹特征的文件形成时间鉴定、基于材料特性的文件形成时间鉴定、文本内容鉴定等。
第五条笔迹鉴定。
包括依据笔迹同一性鉴定标准,必要时结合笔迹形成方式的检验鉴定结果,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的笔迹是否同一人所书写或者是否出自于同一人。
第六条印章印文鉴定。
包括依据印章印文同一性鉴定标准,必要时结合印文形成方式的检验鉴定结果,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的印文是否同一枚印章所盖印或者是否出自于同一枚印章。
第七条印刷文件鉴定。
包括依据印刷方式鉴定标准判断检材是何种印刷方式印制形成,如制版印刷中的凹、凸、平、孔版印刷等,现代办公机具印刷中的复印、打印、传真等;依据印刷机具种类鉴定标准判断检材是何种机具印制形成;依据印刷机具或印版同一性鉴定标准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是否同一机具或同一印版印制形成等。
法医学中的物证鉴定和鉴定技术物证鉴定是法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对物证的检验和分析,可以为司法机关提供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确认、案件的事实依据以及犯罪手段的还原等重要信息,对于破案和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物证鉴定的基本概念、鉴定的步骤和技术以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物证鉴定的基本概念物证鉴定是指通过对案件现场及相关物品的检验、分析和鉴定,运用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及相关技术手段,确定物证的真伪、性质、数量和作用,进而为司法机关提供科学的鉴定结论。
物证鉴定包括指纹鉴定、血迹鉴定、病理解剖鉴定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鉴定方法和技术。
二、物证鉴定的步骤和技术物证鉴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收集物证、现场勘查、实验室检验和鉴定结论。
首先,物证需要被专业人员收集并保护,避免证据被破坏或者变质。
接着,通过对案发现场的勘查,寻找相关物证,确定可能具有犯罪价值的证据。
然后,将物证送往实验室进行多项分析和检验,如指纹鉴定、DNA鉴定、毒物分析等。
最后,结合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法医专家会给出相应的鉴定结论,进一步指导案件的侦破和司法裁决。
在物证鉴定中,涉及到的技术主要包括:1. 指纹鉴定技术:通过比对指纹图案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确认指纹的归属。
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成为刑事案件侦破中常用的物证。
2. DNA鉴定技术:通过对DNA序列的比对和分析,确定个体的遗传信息和亲缘关系。
DNA鉴定在法医学中有广泛应用,可用于嫌疑人身份的确认和亲属关系的鉴定等。
3. 毒物分析技术:通过对生物组织、体液和物质样本中的毒物进行检测和定量,判断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毒物分析在解决中毒案件和药物滥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 病理解剖技术:对尸体进行详细的解剖检查,确定死因和伤情。
病理解剖在刑事侦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刑事案件的定性和侦破提供依据。
三、物证鉴定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物证鉴定在法医学中应用广泛,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公正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司法鉴定分类四大类
司法鉴定是指在司法程序中,由司法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对案件中的事实、证据、技术等问题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鉴定,为法院提供专业的鉴定意见,以协助法院正确判决案件。
根据鉴定对象的不同,司法鉴定可以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物证鉴定。
物证鉴定是指对案件中的物品、痕迹、工具等物质证据进行鉴定。
物证鉴定是司法鉴定中最常见的一种,其鉴定结果对案件的判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证鉴定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指纹鉴定、DNA鉴定、痕迹鉴定、毒品鉴定、爆炸物鉴定等。
第二类是文书鉴定。
文书鉴定是指对案件中的书面证据进行鉴定。
文书鉴定的范围包括笔迹鉴定、印章鉴定、文本鉴定等。
文书鉴定的结果对于案件的判决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类是精神鉴定。
精神鉴定是指对案件中的被鉴定人的心理、精神状态进行鉴定。
精神鉴定的范围包括心理鉴定、精神病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等。
精神鉴定的结果对于案件的判决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类是技术鉴定。
技术鉴定是指对案件中的技术问题进行鉴定。
技术鉴定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交通事故鉴定、建筑工程鉴定、计算机鉴定、声像鉴定等。
技术鉴定的结果对于案件的判决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司法鉴定是司法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鉴定结果对于案件的判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鉴定对象的不同,司法鉴定可以分为物证鉴定、文书鉴定、精神鉴定和技术鉴定四大类。
在司法鉴定过程中,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客观、公正。
物证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司规[2020]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证类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执业活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等规定,结合司法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物证类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物理学、化学、文件检验学、痕迹检验学、理化检验技术等原理、方法和专门知识,对文书物证、痕迹物证、微量物证等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物证类司法鉴定解决的专门性问题包括:文书物证的书写人、制作工具、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及其内容、性质、状态、形成过程、制作时间等鉴定;痕迹物证的勘验提取,造痕体和承痕体的性质、状况及其形成痕迹的同一性、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相互关系等鉴定;微量物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成分组成等鉴定。
第二章文书鉴定第四条文书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文件检验学的理论、方法和专门知识,对可疑文件(检材)的书写人、制作工具、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内容、性质、状态、形成过程、制作时间等问题进行检验检测、分析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文书鉴定包括笔迹鉴定、印章印文鉴定、印刷文件鉴定、篡改(污损)文件鉴定、文件形成方式鉴定、特种文件鉴定、朱墨时序鉴定、文件材料鉴定、基于痕迹特征的文件形成时间鉴定、基于材料特性的文件形成时间鉴定、文本内容鉴定等。
第五条笔迹鉴定。
包括依据笔迹同一性鉴定标准,必要时结合笔迹形成方式的检验鉴定结果,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的笔迹是否同一人书写或者是否出自于同一人。
第六条印章印文鉴定。
包括依据印章印文同一性鉴定标准,必要时结合印文形成方式的检验鉴定结果,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的印文是否同一枚印章盖印或者是否出自于同一枚印章。
第七条印刷文件鉴定。
包括依据印刷方式鉴定标准判断检材是何种印刷方式印制形成,如制版印刷中的凹、凸、平、孔版印刷等,现代办公机具印刷中的复印、打印、传真等;依据印刷机具种类鉴定标准判断检材是何种机具印制形成;依据印刷机具或印版同一性鉴定标准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是否同一机具或同一印版印制形成等。
物证检验及鉴定专业一、引言物证检验及鉴定是一门重要的法医学科学,通过对物证的检验和鉴定,可以为犯罪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物证检验的定义、作用、检验方法和鉴定流程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专业。
二、物证检验的定义和作用物证检验是指对犯罪现场遗留的物证进行科学分析和检验的过程。
物证可以是各种与案件相关的物体,如血迹、指纹、毛发、纤维、痕迹等。
物证检验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证明犯罪事实:通过物证检验,可以确立犯罪的客观事实,为案件的侦破和审判提供可靠的证据。
2. 查明犯罪手段:物证检验可以揭示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工具、武器等,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
3. 辨认犯罪嫌疑人:物证检验可以通过指纹、DNA等技术手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关键证据。
4. 排除误判:物证检验可以帮助排除冤假错案,保证司法公正。
三、物证检验的方法物证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显性检验:通过肉眼观察和简单的实验方法,对物证进行初步的检验,如血迹的颜色、形状、分布等。
2. 化学检验:利用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对物证中的特定成分进行检验,如酸碱度、氧化性等。
3. 物理检验:利用物理原理和仪器设备,对物证的形态、结构等进行检验,如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
4. 生物检验:通过对物证中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检验,如DNA检验、指纹识别等。
5. 数字检验:利用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对物证中的数字信息进行检验,如图像处理、声音分析等。
四、物证鉴定的流程物证鉴定是在物证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物证与案件之间的关联程度。
物证鉴定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鉴定请求:根据案件需要,由公安机关、法院等提出物证鉴定的请求,并提供相关的案件资料和物证样本。
2. 鉴定受理:鉴定机构接受鉴定请求,并进行受理,确定鉴定人员和鉴定方法。
3. 鉴定准备:鉴定人员对物证样本进行处理和准备,如提取、分离、扩增等,以便进行后续的检验和分析。
物证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司法鉴定术语。
物证类鉴定,包括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和微量鉴定。
文书鉴定是指运用文件检验学的原理和技术,对文书的笔迹、印章、印文、文书的制作及工具、文书形成时间等问题进行鉴定。
痕迹鉴定是指运用痕迹学的原理和技术,对有关人体、物体形成痕迹的同一性及分离痕迹与原整体相关性等问题进行鉴定。
微量鉴定是指运用物理学、化学和仪器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有关物质材料的成分及其结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检材的种类、检材和嫌疑样本的同类性和同一性进行鉴定。
物证鉴定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同一认定,另一类叫比对检验。
一、同一认定物证技术学的先驱保罗柯克说:“一个客体只能与其自身同一,因为它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客体,是区分于所有其它客体的。
无论多么相似的客体之间也终有差异。
也许两个客体能够相似的使任何检验都无法区分它们,但它们也绝不能同一。
”他认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基本观点,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同一认定的含义。
从这套理论来说,一个客体可以和许多客体同类,但只能和其自身同一。
在物证鉴定中进行同一认定的前提是:所鉴定的客体本身具有唯一性。
所以同一认定只能是不同痕迹的造成客体是否同一,或在不同形态下留下的物证是否同属一个客体。
常见的同一认定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人体个体识别所有的犯罪主体都是人,所以人体物证的个体识别成为刑事鉴定中一个极其中哟的领域。
我们知道,生物个体是由细胞组成的,高等生物的细胞中含有细胞核。
每个个体都有独特性、唯一性,这种唯一性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这种遗传物质是一种DNA分子长键。
现代遗传学认为,每个人的遗传物质DNA都具有唯一性,而每个人不同组织中的细胞都含有DNA物质。
所以使人体物证的个体识别成为可能。
也就是说,通过体液、人体组织等,可以惊醒人体识别从而达到同一认定的目的。
同理,因为每个人的遗传物质DNA 不同,使人的指纹也有其唯一性,而人类做事情都用手,使指纹成为犯罪现场最易发现的物证。
物证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202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物证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已经司法部2020年6月19日第23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司法部2020年6月23日物证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物证类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执业活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等规定,结合司法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物证类司法鉴定是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物理学、化学、文件检验学、痕迹检验学、理化检验技术等原理、方法和专门知识,对文书物证、痕迹物证、微量物证等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物证类司法鉴定解决的专门性问题包括:文书物证的书写人、制作工具、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及其内容、性质、状态、形成过程、制作时间等鉴定;痕迹物证的勘验提取,造痕体和承痕体的性质、状况及其形成痕迹的同一性、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相互关系等鉴定;微量物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成分组成等鉴定。
第二章文书鉴定第四条文书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文件检验学的理论、方法和专门知识,对可疑文件(检材)的书写人、制作工具、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内容、性质、状态、形成过程、制作时间等问题进行检验检测、分析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文书鉴定包括笔迹鉴定、印章印文鉴定、印刷文件鉴定、篡改(污损)文件鉴定、文件形成方式鉴定、特种文件鉴定、朱墨时序鉴定、文件材料鉴定、基于痕迹特征的文件形成时间鉴定、基于材料特性的文件形成时间鉴定、文本内容鉴定等。
第五条笔迹鉴定。
包括依据笔迹同一性鉴定标准,必要时结合笔迹形成方式的检验鉴定结果,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的笔迹是否同一人书写或者是否出自于同一人。
第六条印章印文鉴定。
包括依据印章印文同一性鉴定标准,必要时结合印文形成方式的检验鉴定结果,判断检材之间或检材与样本之间的印文是否同一枚印章盖印或者是否出自于同一枚印章。
刑事证据法中的物证鉴定与证明在刑事案件中,证据的鉴定和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其中,物证的鉴定与证明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证是指以物质形式呈现的证据,如血迹、指纹、毒品等。
本文将探讨刑事证据法中的物证鉴定与证明的相关内容。
一、物证鉴定的基本原则物证鉴定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物证进行检验、分析和鉴定的过程。
在刑事案件中,物证鉴定要符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客观性原则:物证鉴定应该是客观、中立和科学的。
鉴定人员要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鉴定,而不受个人主观意识和偏见的影响。
2. 法定性原则:物证鉴定必须合乎法律。
鉴定人员在进行物证鉴定时,必须以法律作为准绳,确保鉴定结果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3. 公正性原则:物证鉴定应当公正无私。
鉴定人员必须遵循事实真相的原则,不能被外界因素左右,确保鉴定结果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物证的真实情况。
二、物证鉴定的科学性与可证明性物证鉴定必须符合科学性和可证明性原则。
科学性是物证鉴定的基础,只有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才能保障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而可证明性则是指物证鉴定结果能够经过法庭审查并被认可。
在物证鉴定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证鉴定的手段也在不断改进和突破。
现代的物证鉴定技术包括DNA检验、指纹比对、药物分析等多种方法,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准确地鉴定物证,为司法审判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同时,物证鉴定的结果要经过法庭的审查和认可,才能发挥作用。
法庭对物证鉴定的结果有着严格的审查标准,除了考虑鉴定方法的科学性和鉴定人员的专业性外,还需要对鉴定过程是否合法、完整和准确进行评估。
只有经过法庭的认可,物证鉴定的结果才能被作为证据使用,否则将无法产生法律效力。
三、物证的价值与限制物证在刑事案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由于物证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其本身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能够直接反映案件的事实情况。
例如,血迹的DNA检验可以直接证明嫌疑人是否参与了某起犯罪活动;指纹的比对可以确定某人是否曾经到过案发现场。
There is a process for everything. Hold on and hold on again.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物证的种类司法鉴定是什么?对案件的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物品和痕迹,叫作物证。
物证大体可分为六类:1.人体组织器官的一部分或其分泌物、排泄物2.凶器、工具、被损害的物品3.衣着、日常用品及其附着物。
4.药品、毒物、生药。
5.指纹、掌纹、足纹、足迹、鞋印。
6.印鉴、票证、笔迹、信件、遗书。
我国司法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的时候会面对很多的作案工具也就是说,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判案的时候会需要很多的物证,但是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并不能对工具进行相关的拓展性认识,所以就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司法鉴定程序。
那么,物证的种类司法鉴定是什么?一、物证的种类司法鉴定是什么?物证司法鉴定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成果,对侦察活动中收集到的某些物证进行科学分析和鉴定,用以解释和回答它们与案件或案件中的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回答罪与非罪问题,提示事物真相,将侦察工作引向深入。
现代物证鉴定强调三点: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担任鉴定工作;鉴定人员必须同案件无任何利害关系,必须由社会公认的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出具正式鉴定证书。
以此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正确、权威,从而为法庭和当事人接受。
在侦察工作中物证鉴定的对象和内容是各种文书、痕迹及与案件有关并需要查明的物品。
痕迹鉴定既包括进行同一认定的形象痕迹,如指印、脚印、工具痕迹;物体断离痕迹;也包括只能进行种类认定的各种微体物证,如毛发、纤维、玻璃碎片、金属屑、泥土等。
物证鉴定中的文书,不是作为书证的文书,而是作为物证的文书。
它们往往被作为犯罪手段,通过鉴定证明其是否由罪犯所为以及在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刑事侦察中的鉴定可分为4类:法医鉴定:鉴定的对象是活体、尸体、尸骨以及人体的各种分泌物、排泄物。
法医鉴定可以解决死亡原因、操作性质、致伤凶器、性机能、亲子和血型问题等。
The kind of people who blindly look forward to but never act are a breeding ground for the plagu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司法鉴定四大类都是什么,鉴定的原则有哪些?司法鉴定的四大类: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声像资料鉴定及其他。
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是指司法鉴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它是评断鉴定过程与结果是否合法和鉴定结论是否具备证据效力的前提。
在涉及专业性问题的诉讼案件中常需要司法鉴定机构在审理时提供具有专业性的鉴定意见,如交通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赔偿问题需要具受害者的伤残程度而定。
而现实生活中司法鉴定机构所承办的业务不仅仅是伤残鉴定,还有物证等其他方面的鉴定。
那么司法鉴定四大类都是什么呢?下面就由为大家说道说道。
一、司法鉴定的四大类1、法医类鉴定,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和法医毒物鉴定。
2、物证类鉴定,包括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和微量鉴定。
3、声像资料鉴定,包括对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图片等载体上记录的声音、图像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其所反映的情况过程进行的鉴定和对记录的声音、图像中的语言、人体、物体作出种类或者同一认定。
4、其他,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
二、司法鉴定的原则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是指司法鉴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它是评断鉴定过程与结果是否合法和鉴定结论是否具备证据效力的前提。
这一原则在立法和鉴定过程中主要体现为:鉴定主体合法;鉴定材料合法;鉴定程序合法;鉴定步骤、方法、标准合法;鉴定结果合法五个方面。
1、司法鉴定机构必须是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定,经过省级以上司法机关审批,取得司法鉴定实施权的法定鉴定机构,或按规定程序委托的特定鉴定机构。
物证的种类司法鉴定是什么在司法实践中证据对案件的判决起到决定性的作⽤,我国司法制度是重证据、轻证⾔的,⽽物证是证据的重要种类之⼀,如果对物证的证据效⼒不确定时,可以做司法鉴定,那么物证的种类司法鉴定是什么?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物证的种类司法鉴定是什么对案件的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的物品和痕迹,叫作物证。
因此,凡作为犯罪使⽤的⼯具,保留有犯罪痕迹的物品,以及其他⼀切能揭露罪⾏和证实犯罪的资料,均为物证。
物证⼤体可分为六类:1.⼈体组织器官的⼀部分或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液(⾎痕)、精液(斑),阴道液(斑),唾液(斑)、粪便、尿,胎便、胎垢,⽺⽔、恶露,乳汗、呕吐物,胃肠内容物、⽪肤、⽑发、指甲、⾻骼、脏器碎⽚等。
2.凶器、⼯具、被损害的物品(如门框上的撬压痕迹)。
3.⾐着、⽇常⽤品及其附着物。
如⾐服、钮扣、帽⼦,⼿帕,⽑⼱、鞋袜、书包、拐杖、⾬伞、尘埃、轮胎印痕、砂⼟、炭粉、染料、纸⽚等。
4.药品、毒物、⽣药。
5.指纹、掌纹、⾜纹、⾜迹、鞋印。
6.印鉴、票证、笔迹、信件、遗书。
物证是⼀种客观证据,在侦查、审判上有重要意义。
某⼀物品成了案件的物证,是因为它的存在,所处的位置和它的形状、特性,特殊标志,能够反映—定的案情,可以根据它来证明案件的事实真相,如在现场上或被告⼈家⾥发现的凶器,在被告⼈⾐服或⾝体上发现有不属于他本⼈的⾎痕,以及现场上遗留的指纹、⾜迹,字条、纸烟头或其他物品,往往能够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和起到证据的作⽤。
⼤部分物证,往往要在专门检验之后,才能起到证据的作⽤。
凡为侦审⽬的,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进⾏检验鉴定,以判断它们是否能作为肯定或否定犯罪的证据,均称为物证检验本章着重叙述有关⼈体组织器官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液、精液、⽑发、⾻骼等的检验。
⼆、物证的发现,提取与送验应注意事项1.物证多数是在现场勘验时发现,也有在检查罪犯或嫌疑对象时发现,故必须全⾯细致地耐⼼寻找,对发现的—切物证都要按物证提取⼿续详细记录,证明发现地点,照相或绘图后,⽤适当⽅法采取和包装。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 物证类鉴定定义
司法鉴定术语。
物证类鉴定,包括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和微量鉴定。
文书鉴定是指运用文件检验学的原理和技术,对文书的笔迹、印章、印文、文书的制作及工具、文书形成时间等问题进行鉴定。
痕迹鉴定是指运用痕迹学的原理和技术,对有关人体、物体形成痕迹的同一性及分离痕迹与原整体相关性等问题进行鉴定。
微量鉴定是指运用物理学、化学和仪器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有关物质材料的成分及其结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检材的种类、检材和嫌疑样本的同类性和同一性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