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物证鉴定项目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电子物证规则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程序规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工作程序,根据《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和《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检察机关电子证据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电子证据是指由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而出现的各种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及其派生物。
第三条电子证据鉴定是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人根据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诉讼活动中涉及的电子证据进行检验鉴定,并作出意见的一项专门性技术活动。
第四条电子证据鉴定范围:(一)电子证据数据内容一致性的认定;(二)对各类存储介质或设备存储数据内容的认定;(三)对各类存储介质或设备已删除数据内容的认定;(四)加密文件数据内容的认定;(五)计算机程序功能或系统状况的认定;(六)电子证据的真伪及形成过程的认定;(七)根据诉讼需要进行的关于电子证据的其他认定。
第二章委托与受理第五条进行电子证据鉴定,委托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鉴定委托书;(二)检材清单;(三)检材及有关检材的各种记录材料(接受、收集、调取或扣押工作记录,使用和封存记录;检材是复制件的,还应有复制工作记录);(四)委托说明(包括检材的来源、真实完整、合法取得、固定及封存状况等);(五)其他所需材料。
第六条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的,应说明理由并提交原鉴定书或检验报告。
第七条接受委托时,应当听取案情介绍,并审查以下事项:(一)委托主体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二)鉴定要求是否属于受理范围;(三)核对封存状况与记录是否一致;(四)启封查验检材的名称、数量、品牌、型号、序列号等;(五)检材是否具备鉴定条件;(六)记录材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
第八条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应当予以受理。
需要进一步审查的,应当在收到委托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向委托单位作出答复。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一)超出受理范围和鉴定范围的;(二)违反委托程序要求的;(三)不具备鉴定条件的;(四)其他情形。
电子物证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电子物证是指什么?A. 与案件有关的电子设备B. 与案件有关的电子数据C. 与案件有关的电子设备和电子数据D. 与案件无关的电子数据答案:C2. 在电子物证的收集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直接使用嫌疑人的电脑进行数据提取B. 断开电源后立即进行数据提取C. 使用专业的取证工具进行数据提取D. 将电子设备直接交给法医进行分析答案:C3. 电子物证的完整性校验通常使用什么技术?A. 哈希值校验B. 数据恢复C. 数据加密D. 数据解密答案:A4. 在电子物证分析中,以下哪种软件最常用于电子邮件分析?A. FTKB. EnCaseC. AutopsyD. Wireshark答案:A5. 电子物证的存储介质通常包括哪些?A. 硬盘B. 光盘C. 移动存储设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电子物证的收集过程中,以下哪些措施是必要的?A. 确保收集过程的合法性B. 确保收集过程的安全性C. 确保收集过程的完整性D. 确保收集过程的可追溯性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电子物证的可靠性?A. 收集过程的不当操作B. 存储介质的损坏C. 电子设备的故障D. 分析工具的不准确性答案:ABCD3. 在电子物证分析中,以下哪些工具可以用于数据恢复?A. R-StudioB. RecuvaC. PhotoRecD. FTK Imager答案:ABC4. 电子物证的分析过程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常见的?A. 数据提取B. 数据筛选C. 数据分析D. 数据呈现答案:ABCD5. 电子物证的法律效力通常取决于哪些因素?A. 收集过程的合法性B. 证据的完整性C. 证据的关联性D. 证据的可靠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电子物证的收集过程不需要遵循法律程序。
(错误)2. 电子物证的分析结果可以直接作为法庭证据。
关于刑侦部门电子物证检验工作的分析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也就意味着,在刑侦调查中,越来越多的案件需要利用电子物证进行调查。
电子物证的检验工作既具有技术难度,又有着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要求,刑警队员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刑侦部门电子物证检验工作进行分析。
一、电子物证检验的意义与价值1.法律意义电子物证在刑事案件中的证据定性与价值逐渐显现。
因为电子记录无法被篡改、复制、删除,所以检验电子物证的数据完整性、真实性、可信性以及时间戳等信息是非常关键的。
电子物证的检验工作具有法律意义,是确保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能够为案件的审判提供有力的依据。
2.侦查价值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犯罪活动都离不开电子信息的支持。
因此,在刑案调查中,各种类型的电子物证(比如计算机恶意代码、垃圾邮件、通信记录)都可以为警方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线索,从而有助于破案。
二、电子物证检验的主要内容1.数据完整性检验电子物证中的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在传输期间或者存储期间未被人为篡改、修改或者删除。
检验过程中需要确定数据的来源、上下文关系、时间等信息,并通过数据特征值来检验数据的完整性。
2.真实性检验电子物证的真实性是指数据是否经过篡改、替换、伪造等行为。
检验真实性的过程中需要引入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对数据来源、制作过程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数据真实性做出检验和证明。
3.可信度检验电子物证的可信度检验是指对数据的来源和制作过程进行判断和验证,可以通过数据鉴别、标识和追踪等手段来检验其可信度。
比如,对于犯罪嫌疑人使用的聊天工具进行分析,根据聊天数据的上下文关系以及数据特征等进行鉴别,并确定数据的可信度。
三、电子物证检验工作的难点1.数据获取困难由于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电子物证数据,警方需要获取到相关设备的访问权限才能够获取到相关数据。
但是,很多犯罪行为都是隐秘的,犯罪嫌疑人在电子信息上留下的痕迹也不一定能够迅速获取到。
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2005.12.29•【文号】公安部令第84号•【施行日期】2006.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公安部令(第84号)《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11月7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部长XXX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安机关鉴定人资格登记管理工作,适应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司法公正的需要,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安机关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鉴定人,是指依法取得鉴定人资格并被公安机关鉴定机构聘任,从事法医类、痕迹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声像资料检验、电子物证检验、心理测试和警犬鉴别等检验鉴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鉴定,是指公安机关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为解决案(事)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和成果,依法对有关的人身、尸体、生物检材、痕迹、物品等,进行检验、出具鉴定意见的科学实证活动。
第四条鉴定人登记管理工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遵循依法、公正、及时的原则,保证登记管理工作规范、有序、高效。
第二章登记管理部门第五条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设立或者指定统一的登记管理部门,负责公安机关鉴定人鉴定资格的审核登记、年审、变更、注销、复议、名册编制与公告、监督管理与处罚等。
第六条公安部登记管理部门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以及部属科研机构、院校、专业技术协会的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登记管理部门负责所属地市级、县级公安机关,以及省级公安机关所属院校、医院、专业技术协会的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工作。
第七条登记管理部门不得收取鉴定资格登记申请人和鉴定人的任何登记管理费用。
电子数据取证原则与步骤电子物证检材提取有二种基本形式:提取硬件物证检材和电子信息物证检材。
如果电子设备可能被用作犯罪工具、作为犯罪目标或是赃物,或者是电子设备内含有大量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就有可能需要提取硬件作为物证检材。
在准备提取整台计算机作为检材时,应考虑同时提取该计算机的外围硬件,如打印机、磁盘驱动器、扫描仪、软盘和光盘等。
如果在案件中电子信息可能是用于证明犯罪的证据,或者电子信息是非法占有的,这时候电子物证检材提取的焦点是电子设备内的电子信息内容,而不是硬件本身。
提取电子信息物证检材通常有二种选择:复制电子设备储存的所有电子信息,或者是仅仅复制需要的电子信息。
选择哪种方式主要根据案件情况和侦查需要决定。
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储存的电子信息可以快速传递、多处储存和远程操作删改。
如果一个计算机网络涉及犯罪活动,电子数据证据通常分布在多台计算机中,应尽可能地提取所有硬件或网络中的电子信息作为物证检材。
提取网络计算机内的电子数据证据需要更多的计算机技术和案件调查经验,一般需要由专业的电子物证专家完成。
不适当的提取操作很可能造成电子数据证据丢失或提取不完整的严重后果。
第一节电子数据取证原则电子数据取证的原则:1.尽早地搜集整理证据,能够得到第一手的信息,并尽可能地做到取证的过程公正和公开;2.不要破坏或改变证据,尽可能少的改变系统状态,在不对原有物证进行任何改动或损坏的前提下获取证据;3.证明所获取的证据和原有的数据是相同的;4.在不改变数据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分析;5.在取证时使用的软件应是合法的。
为此,在进行电子物证检验的过程中,要采取以下做法来保证原证据不被改变或损坏:1.尽早收集证据,以防原证据被改变或计算机系统状态被改变;2.对送检的材料采用专用的设备进行克隆,然后将原始介质作为证据保存,所有的检查都在副本上进行。
原证据创建副本时,必须是逐位复制的准确拷贝;3.如果需要浏览,要采用专用只读设备进行检查;4.原证据的副本克隆在适合供法庭使用的介质上。
电子物证鉴定工作总结一、引言电子物证鉴定是指通过对电子设备或存储介质中的数据进行鉴定分析,为司法机关和公安部门提供有力的取证依据。
本文将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电子物证鉴定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设备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电子设备中存储的数据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可能包含了司法调查活动所需的关键证据。
因此,进行电子物证鉴定工作是确保司法公正和打击犯罪的重要一环。
三、目标本次电子物证鉴定工作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获取有效的物证数据: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嫌疑人涉案电子设备中的数据;2.进行数据鉴定分析: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鉴定分析,发现其中的关键证据;3.提供可信的鉴定结论:在鉴定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供可靠的鉴定结论;4.协助司法机关打击犯罪:将鉴定结果及时提供给司法机关,为打击犯罪进行调查和起诉提供有力支持。
四、实施过程本次电子物证鉴定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信息收集和准备:了解案件情况,获取相关的嫌疑人信息和涉案电子设备的相关信息。
2.数据获取: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正当途径获取嫌疑人涉案电子设备中的数据,包括文档、照片、视频、通讯记录等。
3.数据预处理: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冗余数据、恢复损坏文件等操作,以确保鉴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数据分析和鉴定:针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鉴定,寻找其中的关键证据,使用专业工具和技术进行数据还原、恢复和解读。
5.数据报告和归档:将鉴定结果整理成报告,详细说明鉴定过程和结果,保存相关的数据和文件,并进行归档备份工作。
五、取得的成果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和专业的工作技能,本次电子物证鉴定工作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成功获取了嫌疑人涉案电子设备中的重要数据,对案件的侦破起到了关键作用;2.运用先进的数据鉴定技术和方法,成功还原了部分被损坏的文件和数据,为案件的调查提供了重要线索;3.提供了多份详细的鉴定报告,包括鉴定过程、结果和结论,为司法机关进行起诉提供了有力证据;4.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鉴定流程和规范,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操作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操作原则,提出了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操作、设备、鉴定方法选择及实施环境等要求,针对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流程中所涉及的检材接收保管、审核、鉴定委托书的签订、鉴定实施、鉴定文书的出具等各个过程进行了综合性描述和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从事司法鉴定相关业务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073-2001 《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174-19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3.1电子数据基于计算机应用和通信等电子化技术手段形成的客观资料,用以表示文字、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信息,包括以电子形式存储或传输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
3.2存储介质承载电子数据的电磁介质或者光记录介质。
示例:常用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光盘、闪存等。
3.3原始电子数据存储介质被委托鉴定时所包含的电子数据。
3.4电子数据副本通过对原始电子数据的复制,获得的与原始电子数据一致的数据。
3.5数据提取建立电子数据副本的过程。
3.6写保护为防止对存储介质进行写操作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3.7完整性校验确保数据提取的结果与原始电子数据一致的校验。
3.8散列值通过散列算法把任意长度的输入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值。
注:常用散列算法包括MD5 、SHA1和SHA2等。
3.9数据恢复排除存储介质故障,使其中的电子数据可以正常读取的技术操作过程。
3.10数据搜索从电子数据中查找相关数据的过程。
3.11数据分析将电子数据中的各种信息相互印证、相互关联的综合分析过程。
4.鉴定操作原则4.1 鉴定人员有责任保证检材为被委托时的原始状态,禁止任何不当操作对检材的原始状态的更改。
4.2 在实施鉴定过程中,首先应对原始电子数据制作电子数据副本,此后原始检材应封存保管。
4.3 制作出的所有副本需要进行完整性校验。
4.4 在鉴定过程中,原则上以电子数据副本作为操作对象。
司法鉴定项目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1. 法医类鉴定,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物证鉴定、法医毒物鉴定等。
2. 痕迹鉴定,包括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等。
3. 微量物证,包括纤维、涂料、泥土、油料、硅藻等。
4. 文件鉴定,包括笔迹鉴定、印刷文件鉴定、污损文件鉴定等。
5. 声像资料鉴定,包括录音、录像、图像等。
6. 电子数据鉴定,包括电子证据的收集、固定、分析等。
7. 会计鉴定,包括审计、评估、分析等。
8. 建筑工程鉴定,包括工程质量评估、工程造价评估等。
9. 知识产权鉴定,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10. 其他专业性较强的鉴定项目,如珠宝鉴定、艺术品鉴定等。
每个类别下都有许多具体的鉴定项目,例如笔迹鉴定可以细分为普通笔迹鉴定、特种笔迹鉴定和书法笔迹鉴定。
具体的鉴定项目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案件性质来选择。
本重点所有内容都为个人猜测,仅为大家复习提供一个方向,是非不再辩诉,此版为最终版本,之后不再更新。
最后感谢万一组合、满红姐对本重点的付出。
另选择题在题库中,估计题库总题在80~150之间,建议大家像做科一般多做两遍即能达到很高的正确率。
电子物证填空题1.电子数据的特点: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依赖介质与无形性、易破坏性、易复制性、时限性、易传播性。
2.电子数据的审查:客观性审查、关联性审查、法律性审查。
3.电子数据取证:现场勘查检查、远程勘验、电子物证检验。
4.电子物证的固定方法:完整性校验方法、备份方法、封存方法。
5.电子物证检验:提取数据、检验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果、形成鉴定文书4个阶段。
6.电子物证检验的常用技术和工具①保全备份技术及工具镜像——Linux dd 命令、Encase、Forensic Toolkit、SafeBack、NTI;硬件克隆——The Forensic Dossier、DC8201、Image MASSter Solo-IV②数据擦除技术及工具同上③数据恢复技术及工具FinalData。
EasyRecovery。
FileRecovery。
PhotoRecovery。
Encase。
Forensic Toolkit。
GetFree。
R-Studio ④数据搜索技术及工具Encase。
Forensic Toolkit。
X-Ways Forensic资源管理器⑤密码破解技术及工具Encase。
Forensic Toolkit。
X-Ways Forensic⑥文件一致性检验技术及工具Encase。
Forensic Toolkit。
MD5SUM7.存储介质的擦除:存储介质的擦除标准(ChinaBMB21-2007 (6次))、命令擦除法、软件擦除法、硬件擦除法8.保全备份:命令备份法(#dd if=/dev/hdb of=/dev/hdc)软件备份法、硬件备份法9.电子物证检验工具encase:①案例文件:一个案例详细信息的文件②证据文件:encase分析方法的核心部分是证据文件③哈希值:根据文件或磁盘内容生成的用于描述文件唯一性的数字,即数字指纹④文件签名:.doc、.jpeg⑤文件松弛区:文件逻辑结束位置和物理结束位置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字节是以前文件残留下来的⑥GREP:#(0~9),?(重复0或者1次)详情P55,实际在多选题有出现过。
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规则公信安[2005]281号有效二○○五年三月二十三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工作,保证鉴定结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的电子数据,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
本规则所称的电子数据鉴定,是指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机构的鉴定人按照技术规程,运用专业知识、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对受理委托鉴定的检材进行检查、验证、鉴别、判定,并出具鉴定结论的过程。
第三条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保证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第二章鉴定机构第四条公安部对全国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机构实行鉴定资质许可管理制度。
第五条省级以上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可以设立电子数据鉴定机构。
第六条省级以上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需要设立电子数据鉴定机构的,应当经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逐级审核后向公安部申请电子数据鉴定资质。
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在接到省级公安机关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电子数据鉴定资质申请后,应当在一个月内对其资质条件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由公安部向其颁发《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资质证书》。
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资质每三年审核一次。
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机构的资质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公安部统一制定。
第七条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明确的业务范围;(二)有在业务范围内开展电子数据鉴定所必需的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三)有与独立开展电子数据鉴定业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公安部第五局关于印发《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规范》的通知【法规类别】公安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公刑[2018]2883号【发布部门】公安部【发布日期】2018.06.25【实施日期】2018.06.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公安部第五局关于印发《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规范》的通知(2018年6月25日公刑[2018]28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刑侦局、刑侦(警)总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刑警总队,山西、辽宁、黑龙江、安徽、福建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科技处、物证鉴定管理处):为规范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升电子物证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电子物证支撑侦查破案的重要作用,我局组织制定了《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规范》。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在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我局。
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刑事技术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建设。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5-20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9-201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57-20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74-201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222-201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311-201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43-201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电子物证实验室分三级:a) 一级电子物证实验室;b) 二级电子物证实验室;c) 三级电子物证实验室。
4.1 电子物证提取与固定对电子物证及相关物品发现、识别、提取和固定。
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管理要点探讨发布时间:2021-05-11T08:47:50.09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8期作者:刘森辛忠安徐丽娅[导读] 新时代打击犯罪新形势、执法办案新要求,对电子物证实验室的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结合工作实践,从委托受理、设备配置、检材流转、标准依据和结果报告等5个方面,对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方面的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济宁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山东济宁 272019摘要:本文在阐明电子物证检验鉴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验室建设经验,深入探讨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的管理要点,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电子物证;实验室;管理新时代打击犯罪新形势、执法办案新要求,对电子物证实验室的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结合工作实践,从委托受理、设备配置、检材流转、标准依据和结果报告等5个方面,对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方面的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建立勘验与鉴定相互协调的受案机制(一)充分认识电子物证检验鉴定的侦查属性。
与刑事技术机构其他检验鉴定专业不同,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具有强烈的侦查属性。
首先,电子物证的范围很宽,整个介质载体中的数据都涵盖于电子物证定义的范畴之内。
这些数据是否确定为鉴定的对象,取决于侦查工作的需要。
其次,电子物证与侦查工作的互动性较强。
在处理现场扣押的手机、计算机或其他电子物证载体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潜在的犯罪痕迹。
检验鉴定与侦查办案相互配合的实战需求,要求实验室必须做好技术、法律方面的准备工作。
这既是刑事技术机构电子物证专业得以不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电子物证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风险点。
(二)以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为基础,制订案件受理制度。
现行制度兼顾勘查和鉴定的法律要求,主要特点:一是严格执行《公安机关鉴定规则》关于“熟悉案(事)件情况的两名办案人员送检”的要求,在第一次受理委托时,即与熟悉案情的办案人员面对面,为受理人员准确了解电子数据处理需求提供可能。
电子物证服务方案电子物证服务是指通过对电子设备、网络、数据库等电子产品和系统进行调查和取证,以获得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一项服务。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电子物证在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企业信息安全等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电子物证服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子物证的定义和意义电子物证是指通过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与取证,以证明或否认某一事实的证据。
其具备不易伪造、易保存、易传播、可追踪、存证时效长等特点,可以提供法庭审判和调查调解等环节所需的有力证据,相较传统的纸质文件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证明力。
二、电子物证服务的流程和方法1.需求确认和立案在接受电子物证服务之前,需要与需求方进行沟通,了解案件的背景和需求,对案件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服务的范围和目标,确保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需求方的要求。
2.取证计划和准备针对具体案件,制定取证计划,并进行取证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取证范围、采取适当的取证手段和工具、准备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等。
3.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对目标设备、系统或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收集到的电子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执行数据提取、恢复和分析等操作,以确保取得的数据完整、准确和可信。
4.取证报告撰写结合对电子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将所获得的证据信息进行整理和整合,并撰写详细的取证报告。
报告应包括取证过程的描述、分析结果的陈述和结论的阐述,确保准确传达信息。
5.取证结果呈递将取证报告提交给需求方,对报告所包含的电子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详细解释,以帮助需求方了解和利用所提供的取证结果,并根据需求方的要求提供进一步的协助,如提供法庭证人、专家咨询等。
三、电子物证服务方案的注意事项1.合法合规在进行电子物证服务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应的法规和道德准则,确保取证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特别要注意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2.保密性与安全性电子物证服务需要保证取证过程的保密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Love your employees, he will love your business a hundredfold.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机构的服务项目有哪些?1、各种存储介质内的数据检验鉴定(1)计算机硬盘、SSD固态硬盘、软盘、磁带(2)磁盘阵列 RAID0、RAID1、RAID5等(3)移动存储设备 MO、移动硬盘、U盘、Zip盘等;2、计算机软件检验鉴定(1)软件功能鉴定(2)软件一致性比对3、数据恢复。
针对所有存储介质和操作系统。
司法鉴定的鉴定类型有很多,如法医鉴定、司法精神鉴定等。
与此同时,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也是司法鉴定的一种常见类型。
随着我国司法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司法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多,司法机构所能够鉴定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
常见的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机构有北京网络协会司法鉴定中心、江西中证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等。
那么你知道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机构的服务项目有哪些?不要着急,的将为您仔细解答。
一、什么是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计算机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和技术手段,对诉讼涉及的电子数据进行恢复、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以取得最具证明力的电子证据作为认定事实依据的活动。
二、服务项目1、各种存储介质内的数据检验鉴定(1)计算机硬盘、SSD固态硬盘、软盘、磁带;(2)磁盘阵列 RAID0、RAID1、RAID5等;(3)移动存储设备 MO、移动硬盘、U盘、Zip盘等;(4)各种CD-R、CD-RW刻录光盘;(5)各种品牌型号手机;(6)各种数码相机用的Flashcard、Memory Stick、Microdrive等存储卡。
2、计算机软件检验鉴定(1)软件功能鉴定(2)软件一致性比对3、数据恢复针对所有存储介质和操作系统4、数据获取(1)网络数据获取(2)现场数据获取5、声像资料鉴定音频、视频、图片鉴定三、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应用在哪些方面?1、刑事,民事诉讼活动中的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取证;2、审计、调查中的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取证(如:财务审计,公司调查等);3、保险,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纠纷仲裁活动中的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取证。
电子物证数据搜索检验规程
电子物证数据搜索检验是法庭审理中科学技术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取得技术性证据,可以有效地帮助法院对案件进行全面分析,
加快案件审理。
因此,电子物证数据搜索检验规程必须是科学合理的,可以保证技术性证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首先,在开展电子物证数据的搜索前,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条文来进行合法性评估,确保数据搜索的
合法性。
此外,要遵循抽取、查验、摘录等规范步骤,并在搜索过程
中记录取证过程,以便日后验证数据完整性。
在数据取得后,必须建
立严格的保管程序,以防止数据入侵、病毒攻击等丢失情况发生。
其次,搜索设备和硬件必须严格使用,对电子数据的搜索进行严
格审计,以确保其技术性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此外,搜索结果需
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以确保其准确性。
为了更好地保证数据真实性,在数据取证过程中还要记录现场环境照片、多媒体记录等。
最后,在搜索电子物证数据时,要严格遵守搜索、取证程序,遵
守有关法律、条例及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任何失误,无论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都会影响技术性证据的完
整性和准确性,从而影响到法律实践。
司法部关于印发《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司法部•【公布日期】2021.06.15•【文号】司规〔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6.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司法鉴定正文司法部关于印发《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细则》的通知司规〔202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细则》已经2021年5月26日第9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司法部2021年6月15日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细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准入登记的审核,规范专家评审工作,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95号)、《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96号)、《关于<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条、<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的解释》(司规〔2020〕4号)等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法》、司法部令第95号、第96号和司规〔2020〕4号等规定,对申请从事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鉴定业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机构)、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员)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审查,根据审查结果,按照法定时限出具书面受理决定书或者不予受理决定书。
决定受理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于十五个工作日内组织评审专家开展评审工作。
第三条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选取相关的评审专家,分别按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鉴定的专业领域组建专家评审组,每个专业领域的专家评审组人数不少于5人且为单数。
评审专家原则上应为具备高级职称的鉴定人,执业范围应包含被评审的专业领域。
评审组专家的专业能力应覆盖被评审的所有专业分领域及项目。
电子物证鉴定项目分类
序号领域分领域及项目备注
17025 24 电子物证2401 电子数据的提取、固定与恢复
01 计算机存储介质
02嵌入式系统
03 移动终端(包括手机)
04 数码设备
05 智能卡、磁卡
06 网络数据(包括互联网数据)
07 计算机系统现场数据(特指运行中的
系统数据提取)
08 其他
2402 电子数据的分析与鉴定
01用户操作
02 网络入侵
03 恶意代码
04 电子文档
05 数据电子[特指包括电子邮件等有收
(发)/签名等行为的报文,符合电子签名法
的定义]
06 隐藏数据
07 数据库
08 其他
2403 信息系统分析与鉴定
01 软件相似性
02 芯片相似性
03 信息系统功能(包括软件)
04 其他
2404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