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1.31 KB
- 文档页数:2
慢性宫颈炎患者预防及护理中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疾病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择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抽选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随机做有效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运用针对性护理,就两组护理效果、依从性、并发症、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情况展开对比。
结果:两组在护理方案实施后评测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及依从性评定值更高,并发症率更低,临床症状积分评值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满意度统计值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慢性宫颈炎护理效果,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各项并发症,有的缓解各项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慢性宫颈炎;并发症;临床症状慢性宫颈炎在中年妇女群体中较为高发,出现该疾病后的主要表现为白带异常、月经周期紊乱、腹部有明显疼痛感[1-2]。
从病理学角度来说,该疾病的发生与链球菌等相关的菌株感染有密切关联,在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的情况下,患者的病情会不断发展,炎症的严重程度也会加重,甚至演变为癌症,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4]。
在治疗中为了有效保证临床效果,就需要对患者施以合理的护理方式,来促进临床治疗。
在众多护理模式中,针对性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施以对症的护理措施,在措施的制定方面更加具体化,针对性较强,对于患者的干预效果更明显。
现以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例,分析该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预防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抽选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随机做有效分组。
观察组30例患者中,年龄25-67岁范围,平均抽取值为(40.27±3.25)岁。
观察组30例患者中,年龄抽取介于27-65岁之间,平均为(40.32±3.22)岁。
组间基线可比(P>0.05)。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要点及干预效果【摘要】目的慢性宫颈炎的护理要点及干预效果。
方法自2021年度1月至2021年12月纳入80例因慢性宫颈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呈逐年增高趋势,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40例病人。
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干预组。
常规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病人实施干预护理。
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
结果常规组治疗配合程度评分与干预组治疗配合程度评分对照,前者较低、后者高,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
结论慢性宫颈炎护理中,护理干预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慢性宫颈炎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据临床不完全收集与统计资料证实,最近几年因慢性宫颈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呈逐年增高趋势。
慢性宫颈炎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以护理干预为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1]。
我科室为了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干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干预2种方案,为了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在下文中进行调研,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20年度2月至2021年2月纳入80例因慢性宫颈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呈逐年增高趋势,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40例病人。
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命名为常规组与干预组。
常规组:年龄在29岁至5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0.56岁。
干预组:年龄在30岁至5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0.61岁。
纳入本次调研病人家属均知晓本次调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书》。
纳入病人之间的一般资料对照,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常规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即为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干预。
干预组对病人实施干预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干预: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引导病人讲述出心中的想法,帮助病人疏导心理,缓解心理压力。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观察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8.94%和91.49%,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1.28%和74.47%,组间差异显著(P<0.05);进行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49%,显著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方法;护理效果;观察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304-02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是妇科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常由急性宫颈炎症迁延而来,也可为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疼痛及下腹坠胀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1]。
此次实验我院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展开探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慢性宫颈炎,均在我院采取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及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久治不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2]。
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36.49±5.20)岁,平均病程(5.29±1.15)个月;观察组患者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37.29±5.35)岁,平均病程(5.74±1.32)个月;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以及有严重心、肝、肾等合并症患者。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抽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各有29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
结果健康知识知晓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慢性宫颈炎是女性宫颈部位受到感染而发生的慢性炎症,是我国妇科最为常见的生殖系统炎症之一。
如未及时得到治疗,导致生殖系统持续感染,则会损伤生殖系统功能,甚至影响到生育功能,诱发盆腔炎、阴道炎、输尿管不孕等,威胁女性身心健康[1]。
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慢性宫颈炎患者的认知程度低,导致治疗后未引起重视,病情反复发作,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在对症治疗基础上,临床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以提升女性的认知程度,使其积极配合,巩固治疗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为例,分析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干预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入选者共计58例,均为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并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即一组对照组,一组观察组。
对照组:本组29例中年龄最小者28岁,年龄最大者57岁,平均年龄为(42.33±2.33)岁。
观察组:本组29例中年龄最小者27岁,年龄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为(42.52±2.14)岁。
上述资料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做好日常卫生指导,告知治疗方案和流程,需要配合的工作,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开展药物指导等[2]。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影响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症,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很高,患者容易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下腹部疼痛、经期不调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和护理变得非常重要。
而通过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掌握适当的治疗措施,减轻症状,促进病情的康复。
连贯性护理是指护理工作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紧密衔接的方法和措施,不断地对患者进行教育和指导,使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学会如何正确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连贯性护理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整合不同护理环节的资源,在实践中与患者达到良好的互动和沟通。
同时,连贯性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疾病的发展周期,提高治疗的效果。
因此,连贯性护理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
对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和护理,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宣传健康知识:通过传递健康知识,让患者了解宫颈炎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2.促进治疗合理化:针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选择较为适合的治疗方法,并对治疗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
3.鼓励生活方式改变:加强患者对健康饮食、良好的休息和运动的认识,鼓励患者适当地改变生活方式。
4.帮助患者朝着目标前进:与患者一起制定治疗计划,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调查中发现,经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患者的症状得到了全面和有效的缓解,包括阴道分泌物减少、外阴瘙痒减轻、下腹部疼痛缓解等。
此外,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干预还可以促进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重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对疾病的了解和应对技能,同时,也会更加重视个人卫生和饮食等方面的调节,从而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01-18T14:53:03.35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作者:周雯雯谭玲[导读] 在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措施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患者预后不易复发,值得借鉴。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人民医院妇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2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显著较对照组(77.781%)高,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7.22%)显著较对照组(83.33%)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措施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患者预后不易复发,值得借鉴。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慢性宫颈炎临床发病率较高,多由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发展而成,多发于30-50岁女性人群中,患者症状以白带异常为主,分泌物增多且表现为乳白色黏液状态,严重时出现淡黄色脓性分泌物,同时也有患者出现血性白带,若控制不及时会波及盆腔,一旦出现盆腔炎症患者会出现腹部坠胀、腰痛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
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需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同时考虑到患者病程较长,且易复发,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其疾病恢复[2]。
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了探究,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定本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2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例数=36)、试验组(例数=36)。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慢性宫颈炎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其症状主要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带有异味、性交疼痛等。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
针对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宫颈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宫颈常常出现淋巴滤泡增生、充血、水肿等病理变化,严重影响了宫颈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通过使用针对性护理手段,如宫颈局部药物渗透、手法按摩等,可以促进宫颈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减轻肿胀,从而恢复宫颈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针对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不适感。
慢性宫颈炎的患者常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性交疼痛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通过使用针对性护理手段,如阴道冲洗、局部药物应用等,可以清洁阴道,减轻分泌物的症状,改善异味,并且通过温和的按摩手法可以促进阴道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性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提高治疗的预后。
慢性宫颈炎的治疗需要患者长期进行,而且容易复发。
通过针对性护理,可以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过程中,加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减少慢性宫颈炎的复发率,提高治疗的预后。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通过恢复宫颈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可以有效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提高治疗的预后。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护理技术的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作用。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应用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用随机数法平均分组,一组是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一组是采用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有效性更高,可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主要是由于宫颈组织受到病原体感染而引发的炎性反应,其中以葡萄球菌、厌氧菌、链球菌等感染比较常见。
发生感染后根据感染程度的轻重患者也会发生不同的表现,有些患者无明显的不适变化,有些患者会表现出分泌物异常、阴道异常流血、宫颈糜烂等表现。
慢性宫颈炎会造成患者的宫颈部位发生病理性的糜烂、增生,会明显增加恶变的几率,故及时进行正规治疗和护理极为重要[1]。
针对性护理在临床各科中应用甚广,将病人作为服务主体而开展针对性且全面的护理服务,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最大保障。
本研究中则将针对性护理用于慢性宫颈炎的护理中,对其效果开展具体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100例研究样本,均是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用随机数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年龄23-47岁,均值(34.9±0.7)岁,观察组50例,年龄22-49岁,均值(35.1±0.9)岁,通过对比两组的个人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交代患者的药物如何进行正确的使用,明确告知复查时间。
协助患者将检查的产物进行送检,明确告知结果的等待时间。
将生活中影响疾病恢复的一些事项进行交代。
如保持会阴处的卫生,流水清洁会阴、饮食上保持清淡、忌重口味食物、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1)强化健康知识科普。
加强患者对慢性宫颈炎的疾病知识了解,开展护患健康知识宣教,将疾病的发病诱因、危害、治疗方式、症状以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详细充分的思想灌输。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方案应用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
方法:于数据库中调选1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个体资料进行分析后,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为60。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临床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平分相较对照组明显更低,而护理满意度相较对照组更高。
结论:临床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不良情绪配合与常规护理使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优质护理;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效果宫颈炎常发生于育龄妇女中,是临床多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因为宫颈受损或病原体侵入引起,其中包含子宫颈阴道炎症和子宫颈管黏膜炎症。
宫颈的主要功能是防止下生殖道的病原体侵入上生殖道,但其抗感染能力较弱,在分娩、流产、手术等对其造成刺激后很容易感染。
主要包含慢性炎症和急性炎症,其中慢性炎症较多,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糜烂、外翻等表现,可能和宫颈癌存在相关性。
因此,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时,给予患者高质量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旨在分析临床优质护理护理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1.1基线资料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与我院数据库中调选其中1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个体资料进行两组,均分后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60。
对照组中患者27~66(51.67±2.25)岁。
实验组中患者年龄区间为28~68(52.42±2.63)岁。
本次研究中患者个体资料对比良好,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本次研究可顺利开展,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由宣教后了解本次实验方案,承诺非主观因素不会主动退出,患者资料可比。
(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明确患者的用药状况,辅助患者接受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宫颈炎护理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奇偶数交替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患者并发症、满意度、焦虑、抑郁负性心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盆腔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价值较高,能够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提升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护理方法;综合护理;效果慢性宫颈炎多见育龄女性中,是局部病原体感染造成的慢性炎症,多数患者无症状,少部分患者表现为白带异常、引导出血等不良症状,倘若未能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与优质护理干预,则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炎与盆腔炎等并发症,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1]。
针对轻度宫颈炎患者一般无效治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示定期复查即可。
对于中度或重度宫颈炎患者,需要给予药物治疗,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影响,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本文分析综合护理在慢性宫颈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计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以病例编号奇偶数交替方式,将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见表1:表1 两组一般资料详情表组别生育史年龄(岁)平均病程(年)有无对照组(n=40)221833.25±2.483.44±1.28观察组(n=40)251533.09±2.563.67±1.12或t0.4640.2840.855P0.4960.7770.395分析上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P>0.05),具有可比性。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慢性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患有慢性宫颈炎的女性患者,针对性护理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一、针对性护理的原理与作用针对性护理是指通过对患者具体的情况、病史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护理效果。
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原理是根据病因、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特点,为患者制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加速疾病的康复。
1、明确病因: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护士更快、更准确地找到患者宫颈炎的病因,从而针对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定期跟踪:针对性护理能够为护士提供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等结果,并基于这些结果,制定客观有效的治疗计划和护理措施。
3、评估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能够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了解治疗效果的好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细致护理:针对性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细致的护理计划,使患者感到被关爱,加速康复过程。
1、提高治疗效果: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护士及时找到患者宫颈炎的病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针对性护理还能够定期跟踪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迅速康复。
2、提高患者满意度:针对性护理能够针对患者的疾病状态、身体状况、心理需求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细致的护理计划,使患者感到被关爱,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针对性护理还能够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卫生知识,提供健康咨询建议等,从而达到预防复发的目的。
慢性宫颈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容易复发。
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找到病因,及时治疗,加速康复。
同时,针对性护理还能够在治疗结束后,提供健康咨询建议,使患者掌握正确的卫生知识,预防复发。
因此,针对性护理对慢性宫颈炎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在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在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宣教护理干预。
结果出院前1天,观察组认知情况评分86.60±8.85分,对照组认知情况评分74.36±7.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达标率为88%,观察组达标率为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宫颈炎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可以增强健康知识和意识水平,改善依从行为。
【关键词】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宫颈炎;认知状态;依从性前言: 宫颈炎在育龄妇女中多发,与病原体和宫颈损伤有关。
宫颈肿胀和感染是主要症状,严重危害女性健康[1]。
宫颈炎以药物治疗为首选,但很多患者对宫颈炎缺乏全面的了解,对药物的了解不够,不能积极配合医生的要求,不听从医嘱。
这些行为将直接导致治疗效果的降低。
疗效减弱,导致治疗工作陷入困境,患者病情也极易复发[2]。
因此,对宫颈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但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都比较简单和死板。
大部分是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前的简单知识介绍。
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患者的配合不足。
这时就需要引入健康宣教护理干预方法,健康宣教护理干预方法主要针对患者的情况提炼出不同的健康宣教方法,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与传统的健康教育相比,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具有持续的优势和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3]。
1 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50例患者平均年龄(33.36±3.25)岁。
观察组50例,平均年龄(32.26±4.06)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分析目的:探析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1例,分为两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治愈17例,总有效率81.82%,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全面、综合、科学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标签: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慢性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多发病,能够引起患者产生腰痛、下腹坠胀与白带增多等不适,严重影响女性正常工作生活。
相关文献表明,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之间联系密切,因宫颈炎发生感染难以彻底根治,病情顽固,迁延不愈,容易引发宫颈癌[1]。
加强慢性宫颈癌的临床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我院对2013年7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71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71例,分为两组。
观察组38例,年龄在21~52岁之间,平均年龄(32.18±3.62)岁;对照组33例,年龄在22~55岁之间,平均年龄(33.27±3.85)岁。
给予患者阴道涂片检查,排除霉菌感染与滴虫感染;行子宫颈病理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与癌前病变;TCT检查阴性。
主要症状:白带增多、骶部疼痛、痛经、下腹坠痛,性交、排便或者月经期症状加重。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护理、生活护理与必要的心理疏导等。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如下。
1.2.1 检查护理慢性宫颈炎典型症状为白带增多,因患者的炎症与病原菌范围不同,白带量、颜色、性状、气味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血性白带、乳白色的黏液状白带与淡黄色的脓性白带。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慢性宫颈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诱发炎症的因素有许多,例如感染、免疫因素、内分泌等。
对于患者来说,不仅影响着她们的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着她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因此,开展针对性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一、针对性护理的介绍针对性护理是一种个性化、综合性的护理方式,它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的特点,提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式,针对性护理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个性化护理方案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表现各异,病因的多样性也导致了患者状况的复杂性。
因此,在制定护理方案时,针对性护理要以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和病情为基础,以治疗疾病为中心,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护理方案应包括以下方面:保持宫颈干燥、清洗、局部药物治疗、搭配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对每一个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教育,让患者明确自己的治疗目标和规划和护理计划。
2. 个体化护理服务针对性护理要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在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时,我们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习惯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为她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例如依托片的使用,组织心理人际交往活动,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疑虑情绪,增强她们的抗病能力。
3. 监测和评估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还包括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
针对性护理通过对治疗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每隔一定时间为患者进行随访,听取她们的反馈信息,了解是否存在不良病情,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针对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过程。
通过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疾病发展得以控制,有迹象表明在治疗方面,针对性护理具有更好的效果和预后。
慢性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
2018-08-20T11:43:11.9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作者: 岳坤
[导读] 结论 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可以明显提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南江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巴中 635600)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0
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开展基础护理的
25例患者为参照组,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2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
对护理效果。结果
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96%)高于参照组(72%),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
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更高,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呈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健康教
育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可以明显提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临床疗效
在妇科疾病中慢性宫颈炎较为常见,若不能予以有效的治疗措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有学者研究后表明,在治疗
期间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治疗效果提升
[1]。为此,此研究选择我院近一年(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
50
例,对其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探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础信息
此次研究抽取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将所有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研究和参照两组,
患者各
25例。研究组中,经核实后最大年龄为52岁,最小年龄为25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34.73士2.36)岁。参照组中,经核实后最大
年龄为
55岁,最小年龄为23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35.06士2.40)岁。在统计软件SPSS19.0中将研究组和参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基本
信息输入,组间差异呈
P>0.05,则说明数据结果统计学意义未产生。
1.2
护理流程
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详细记录患者的就医情况和历史就诊,之后对其进行简单的疾病宣教,对患者的就医治疗进行引导。研究
组患者则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详情流程包括:①首先对患者的文化背景进行掌握,结合实际状况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让患者深刻认
识慢性宫颈炎的引发机制和预防措施。在此期间可予以患者心理指导,获取其信赖的同时提升治疗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普及
慢性宫颈炎的有关知识,这样可以确保治疗顺利开展。②治疗期间伤口会由于脱痂现象引发少量出血,因此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不得进行
盆浴和冲洗阴道,加强保暖,从而使感染风险降低
[2]。必要时可在医嘱条件下使用抗生素。③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理变化高度重视,加
强两者之间的沟通,将治疗期间潜在的意外状况进行告知,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④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让其对日常预防的重要
性充分了解,同时将有效的预防措施充分掌握。如:在特殊时期不得进行性生活,对患者的卫生习惯予以纠正,定期清洗阴道,禁止乱用
药物,防止对阴道内酸碱平衡造成影响。不得盆浴,这样可以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1.3
护理效果评估[3]
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月经恢复至正常水平,表示护理效果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月经恢复正常水平,表示护理效果
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月经未见任何改善,表示护理效果无效。
1.4
指标的判定
对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为十分满意、相对满意和不满意。
1.5
数据统计:卡方检验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表现形式以(%)为基准,组间予以卡方检
验,结果证实后差异呈
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研究结果
2.1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的护理总有效率
比对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96%高于参照组72%,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表1为详细数据,展开如
下。
表1: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后的护理总有效率
3
讨论
慢性宫颈炎不仅会对女性生理、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会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虽然当前的临床治疗获取显著的效
果,但是仍有部分患者较易出现复发,因此在治疗期间其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为全新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普及慢
性宫颈炎的有关知识和防治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4]。加之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使其不良情绪改善的同时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
构建。从此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
96%、护理满意度100%均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72%、
60%
,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足以证实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更具优势。
综上总结,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可以明显提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参考文献
[1]
张翠翠,李桂兰,荆如等.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8):3392-
3395.
[2]
刘红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21-4122.
[3]
张雪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的作用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3):121,123.
[4]
杨美媛.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1138-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