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16.20 KB
- 文档页数:3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
量
导语: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功效和
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功效和作用吧。
【处方】麻黄6克(去节)甘草6克(炙)附子3克(炮)
【功能主治】助阳发汗。
治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7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摘录】《伤寒论》
中药方剂的发展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来越好的前景,疗效的提高,副作用的进一步减少都昭示着其正确性。
我们相信类似于麻黄附子甘草汤等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生活常识分享。
甘草附子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骨关节炎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甘草附子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骨关节炎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选取,院内骨关节炎患者80例,2020年6月-2021年10月,随机电脑抽选,对照组40例使用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40例增加使用甘草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两组所得治疗效果分析探索。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WOMAC评分、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膝关节间隙,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膝关节间隙,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骨关节炎患者,使用甘草附子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治疗,可调节患者膝关节间隙,提高膝关节功能,加强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明显。
关键词:骨关节炎;甘草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效果关节炎(KOA)是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临床特征的骨关节病,是多种因素导致膝关节软骨纤维化的退行性疾病。
口服药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等是目前治疗主要手段,不良反应、高昂成本严重影响了治疗依从性。
KOA 属于中医学“痹证”“骨痹”等范畴,中医药在治疗此病上取得了肯定的临床效果,关节软骨退变能够得到有效的延缓[1]。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甘草附子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骨关节炎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分析。
见下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院内骨关节炎患者80例,2020年6月-2021年10月,随机电脑抽选;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5.24±2.12)岁;研究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5.27±2.09)岁;两组对比性别、年龄构成等基线资料(P>0.05)。
此次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研究方法对照组40例玻璃酸钠注射:调整为仰卧位,放置下肢在中立位,常规消毒穿刺部位,髌骨上级、髌骨外缘相切线的垂直点进行进针,空针刺入之后回抽,对关节积液进行抽干,保留针头后更换玻璃酸钠注射器,将2nml玻璃酸钠项内容注射,结束后压住针头,进行膝关节屈伸,确保玻璃酸钠均匀散布。
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理中汤又称温胃理中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由附子、干姜、大枣、人参、甘草等药物组成。
其主要功效是温胃理中,具有调理脾胃、益气养血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附子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一、温胃理中的功效附子理中汤最显著的功效就是温胃理中,对于胃寒胃冷引起的脾胃功能紊乱有较好的疗效。
胃寒胃冷是指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吸收功能差,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胀闷、消化不良、大便溏泻等症状。
附子理中汤中的附子和干姜有温阳散寒的作用,能够温暖胃脘,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不良引起的症状。
二、调理脾胃的功效附子理中汤中的人参和甘草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能够调理脾胃,促进气血的运行。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气血的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附子理中汤能够滋补脾胃,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使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于调理脾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补益气血的功效附子理中汤中的人参和干姜具有温补脾胃、益气生血的功效。
人参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人体抵抗力,对于调养气血不足的人群有很好的作用。
干姜具有暖胃、理气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气血的运行能力。
附子理中汤中的甘草有温中和胃、调和诸药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气血,使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供养。
四、抗炎止痛的功效附子理中汤中的附子和干姜具有温热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流量,从而缓解疼痛。
此外,附子理中汤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且能够调理脾胃,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一些慢性疼痛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以上是附子理中汤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附子理中汤具有温胃理中、调理脾胃、补益气血、抗炎止痛等多种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附子理中汤属于温热的药方,适用于寒凉体质、胃寒胃冷引起的脾胃功能紊乱的人,对于阴虚体质、肝胃火旺等其他体质的人不适用。
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厚朴广皮汤的
功效与作用
关于《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厚朴广皮汤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姜厚朴广皮汤做为一种中医药方,不但对疾病的治疗实际效果让人十分令人满意,并且运用范畴也十分普遍。
针对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姜厚朴广皮汤这类较为火爆的药方,我们更应当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那样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生活更强的应用它了。
特异药方生产
生茅术3钱,山参1钱5分,炮炮姜1钱5分,姜厚朴2钱,广皮1钱5分,生附片1钱5分(炮黑)。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阳阴湿寒,舌白腐,肛坠痛,便难受,不喜食。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自来水5杯,煮取8分2杯,分2次服。
特异每家阐述生产
九窍不和,皆属胃病。
胃受湿寒所伤,故肛门坠痛而便难受;阳
明失阖,故不喜食。
理中之山参补阳明之正,赤芍补太阴星而渗湿,姜、附运坤阳以劫寒,盖脾阳继而后湿行,湿行然后胃阳复。
去甘草,畏其满中也;加姜厚朴、广皮,取其理气。
合来讲之,辛甘为阳,艰辛能通之义也。
特异摘抄生产
《温病条辨》卷二
根据以上详细介绍,我们对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姜厚朴广皮汤也拥有一定的掌握,但是要留意的是,对这些不清楚应不应该挑选它的人,要依据医师建议开展应用。
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附子汤大家食用过吗?肯定很多人都没有服用过吧,附子汤是很好的中药方剂,对人体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芍药(一两)、甘草(炙.一两)、麻黄(去根节.一两)、白术(一两)、防风(去叉.一两半)、防己(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枚)、人参(一两)、黄芩(去黑心.一两)、桂心(一两)、独活(去芦.一两)、川芎(一两)、天雄(炮制.去皮脐.一枚)【功能主治】治中风欲死,身体缓急,目不得开,舌强不能语。
【用法用量】上挫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夜卧各温服,如人行五里,以熟生姜粥投之,微汗出,慎外风。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甘草(炙)、防风(去叉)、独活(去芦),各一两半。
石膏(碎)、白茯苓(去皮)、白术、川芎、柴胡(去苗)、当归(酒浸.切焙)、人参,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炒研)二十枚。
细辛,一两。
【炮制】上挫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风亸曳,手足不随,身体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酒共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
嬴瘦者只用水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附子(生.去皮脐.半两)人参(半两)茴香(炒.一分)茯苓(一分)山药(一分)甘草(炙.三分)干姜(炮.三分)【功能主治】治房室忽中风,恶风多汗,汗出粘衣,口干上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名曰内风。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二钟,生姜三片,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处方】附子15克(炮)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芍药9克【功能主治】温经助阳,祛寒除湿。
治少阴阳虚,寒湿内侵,背恶寒,身体骨节疼痛,口中和,手足寒,脉沉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中重用炮附子温经壮阳;人参补益元气;茯苓、白术健脾化湿;芍药和营止痛。
甘草附子汤和姜苓半夏汤合方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牛立新;何丽清【摘要】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和姜苓半夏汤合方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将8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40例。
中药治疗组用甘草附子汤和姜苓半夏汤合方治疗,西药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1~2月。
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血尿酸、血沉指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中药治疗组血尿酸、血沉指数下降效果更为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甘草附子汤和姜苓半夏汤合方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7)004【总页数】2页(P31-32)【关键词】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甘草附子汤;姜苓半夏汤【作者】牛立新;何丽清【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中医医院,山西临汾041000;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普通人群患病率约1.14%,痛风的发生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多见于中老年人,约占90%,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男女比例约为17∶1[1-2]。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西医治疗以促尿酸排泄及抑制尿酸生成为主,前者药物毒性、副作用大,后者复发率较高。
中医学根据其发病特点将其归属于“痹证”“历节病”等范畴,在防治方面具有优势,而经方尤其是有突出疗效。
近年来,笔者运用经方甘草附子汤合姜苓半夏汤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临汾市中医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40例。
中药治疗组男32例,女8例,年龄35~70岁,平均48.0岁,病程1.5~21年,平均8.0年。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别称乌头、附片、草乌等,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属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对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吧!附子的药用价值【性味】味辛、甘,性大热。
【归经】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附子的药用功效1、《本草纲目》:治三阴经证,及阴毒伤寒,阴阳易病。
2、《本经》:风寒咳逆邪气,温中,寒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
3、《别录》:腰脊风寒,脚疼冷弱,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强阴,坚肌骨,又堕胎,为百药长。
附子的临床应用1、用于亡阳证:本品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治久病体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所致亡阳证,多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回阳救逆,如四进汤。
治久病气虚欲脱,或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每配人参用,如参附汤。
2、用于虚寒性的阳痿宫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等证:本品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
若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常与肉桂、山荣萸、熟地等同用,如右归丸。
治脾肾阳虚、寒湿内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常与党参、白术、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汤。
治脾肾阳虚的阴寒水肿,多与白术、茯苓、生姜同用。
治脾阳不足、寒湿内阻的阴黄证,可与茵陈、白术、干姜同用。
治阳虚感寒,可配麻黄、细辛同用。
3.用于寒痹证: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
凡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每多用之,尤善治寒痹痛剧者,多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
附子的食用方法1、真武汤:熟附片9克、白术12克、白芍9克、茯苓12克、生姜9克,水煎服。
2、实脾饮:熟附片9克、白术12克、茯苓9克、厚朴6克、大腹子6克、木瓜6克、草豆蔻3克、广木香3克、干姜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一年来到时节更替的情况下,各种各样身体不舒服也就竞相而至,滋补人体的情况下来到,多喝些中医药方是很合理的,一起来看一下麻黄禄特科技甘草汤的作用和功效吧。
特异药方生产
麻黄6克(去节)甘草6克(炙)禄特科技3克(炮)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温补肾阳出汗。
治少阴病,畏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上三味,自来水700ml,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ml,去滓,分二次温服。
特异摘抄生产
《伤寒论》
中医药方的发展趋势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适用下获得了越变越好的市场前景,功效的提升,副作用的进一步降低都充分说明着其准确性。
我们坚信类似麻黄禄特科技甘草汤等中医药方在现代科学的科学研究下一定会充分发挥越来越大的功效。
第19卷 V01.19 第5期
No.5 中莲为导双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2013年5月
May.2013
,m' c 、 I临床 报道j
甘草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4例临床观察
曹江山1,庄贺t,侯王君 ,邓传超 ,孙素平2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省中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f摘要1 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8例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分为治 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甘草附子汤治疗,对照组采用MTX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并评价 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4%,对照组为55.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ESR、血清 RF、IL—l、INF一0l水平低于对照组(P<O.05);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ESR、血清RF、IL—l、INF—O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O.05);两组 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关节痛数、关节肿数、握力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甘草附子汤可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L一1、TNF一0l水平。 『关键词1甘草附子汤;类风湿关节炎;IL一1;TNF—Ot 『中图分类号1 R255.6 f文献标识码1 B f文章编号1 1672—951X(2013)05—0035—02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 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 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亦可 累及心、肺、血管、浆膜、眼等组织器官。RA属多因子 致病,在其发病演变过程中,IL_1和TNF一 在RA细 胞因子网络中起关键作用,可能对滑膜炎症的发生、 发展及滑膜血管翳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Ⅲ。20 1 l ̄lZ6 月至2012年6月山东省中医院门诊以甘草附子汤治 疗本病患者6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RA)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987年)【2]拟定,符合以 下4项即可诊断为RA:(11晨僵≥1 h,持续>6周;f2)≥ 3个关节肿胀,持续≥6周;f31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 节肿胀,持续>6周;(4)对称性关节肿,持续>6周;(5) 皮下结节;(6)X线示骨质疏松或骨侵蚀;f7)类风湿因 子阳性,滴度超过1:32。 1.1.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诊疗标 准》【3J(19951风湿痹证证候诊断标准:风湿相搏,骨节 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 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风虚头重眩,苦极不 知食味。 1.2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活动性 RA患者;(3)无严重心、肝、肾、血液、内分泌系疾病 者;f4)半年内未服用过免疫抑制剂或激素者;f5)无 消化性溃疡病史者;f6 }除过敏体质、有药物过敏史、 孕妇及,m- ̄L期妇女。 1.3 l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于山 东省中医院门诊就诊的RA病A68例,按人组先后1:1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男7例,女 27例;年龄37—65岁,平均(47.5±5.3)岁;病程0.5—10 年,平均(5.0±2.5)年。对照组男6例,女28例;年龄 39—68岁,平均(48.7±4.3)岁;病程0。6一l1年,平均 (5.3±2.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O.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对照组予甲氨蝶呤(MTX)f上海医药(集 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规格:2.5 mg/片,批号: 110408A]肌肉注射,15 mg/次,1次/周,3个月为1个疗 程。 2.1.2治疗组予甘草附子汤治疗,方药组成:熟附 子20—30 g,生甘草l2 g,桂枝12 g,白术30 go汗出气 短者,加防己l2g,黄芪4Og。恶风喜温者,加红参10 g, 白芍3O go加水 ̄1ooo mL,煎取600 mL,1剂/d,分3次 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 2.2观察指标f1)观察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和肿胀 数、双手握力、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白介 素一l(IL一1)、肿瘤坏死因子一a(TNF一 );f21严密观 第19卷 Vo1.19 第5期 No.5 中莲药导般
麻黄附子甘草汤文章目录*一、麻黄附子甘草汤概述*二、麻黄附子甘草汤功能主治*三、麻黄附子甘草汤服用方法*四、麻黄附子甘草汤副作用*五、麻黄附子甘草汤注意事项*六、麻黄附子甘草汤药典记载麻黄附子甘草汤概述1、定义麻黄附子甘草汤,中医方剂名。
具有解表散寒,固本通阳的功效,主治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麻黄附子汤中麻黄散寒,附子固护表里之阳,且助麻黄、甘草通阳散邪。
邪出而真阳不出。
2、别名麻黄附子甘草汤。
3、组方麻黄、甘草、附子。
4、制法上三味,用水7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即得。
5、性状液体,棕黄色,味甘微苦。
麻黄附子甘草汤功能主治1、功效作用助阳发汗。
治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2、临床应用用于感冒、鼻炎、哮喘、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闭经、嗜睡、遗尿等。
麻黄附子甘草汤服用方法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
2、用法用量麻黄6克(去节) 、甘草6克(炙) 、附子3克(炮)。
上三味,用水7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加减:若表证微热,受寒较轻者,去细辛加甘草。
麻黄附子甘草汤副作用麻黄碱常用于发汗平喘,服用过量时,常发生烦躁、失眠等中枢兴奋症状以及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成人内服麻黄,其中毒量为30~45g。
麻黄附子甘草汤注意事项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咽喉干燥者,气喘属虚者,皆当忌用麻黄附子甘草汤药典记载1、《准绳·伤寒》:“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温寒气。
”2、《金鉴》:“此少阴脉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阳,是表热阳衰也。
夫发热无汗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少阴之里,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太阳之微阳外亡。
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径庭也。
”3、《古方选注》:“以熟附固肾,不使麻黄深入肾经劫液为汗,更妙在甘草缓麻黄,于中焦取水谷之津为汗,则内不伤阴,邪从表散,必无过汗亡阳之虑矣。
附子汤合用芍药甘草汤镇痛作用效果及其途径李睿明【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6(010)007【摘要】BACKGROUND: Analgesic applied at present induces harmful effects of different ways and degrees, which restricts the treatment of pain to a certain extend. Analgesia of Chinese drug with multi-target and multi-layer mechanism is advantageous to the treatment of pain.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algesia of allied fuzi tang and shaoyao gancao tang (allied decoction) and its approach on painful animal model.DESIGN: Randomized controlled observation was designed.SETTING: Center Laboratory Room of 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MATERIALS: 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in Center Laboratory Room of 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2004. Totally 50 SD rats and 60 Kunming mice were employed. By pre-screening of pain threshold, the animals with similar threshold were selected in the experiment.METHODS:① Preparation of allied decoction:fuzi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was decocted firstly for 1 h, shaoyao (Paeonia Lactiflra Pall.), baishao (Radix Paeoniae Alba.) (stirred-fried with wine) and gancao (Radix Glycyrrhizae) (prepared with honey) were extracted with 750 mL/L ethanol successively, 0.5 hour/time and the ethanol was recycled totally for 3 times. The extracts were collected together and concentrated as 4 g/mLof raw herbs.② Analgesia of allied decoction on painful rats induced by formaldehyde solution: 50 S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 named model group, aspirin group and allied-decoction groups of 40 g/kg, 20g/kg and 10 g/kg successively, 10 rats in each one. In model group and aspirin group, formaldehyde solution 25 mL/L and aspirin 0.2 g/kg were applied respectively. Gastric perfusion was applied for medication in each group.Before the medication, in every group, 25 mL/L formaldehyde solution 50 μL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on dorsum of left hindquarter of rat. Cumulative time of pain reaction in 1-5 minutes ( Ⅰ phase) and 15-40 minutes (Ⅱ phase) was recorded r espectively after injection for evaluation.Painful integral= (time of raising the injected hindquarter ×1+ time of biting the trembled injected hindquarter ×2)/300. After bred for 1 week,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were medicated by gastric perfusion continuously for 3 days. On the 3rd day, 1 hour after medication, 25 mL/L formaldehyde solution 50 mL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on dorsum of left hindquarter.Painful integral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above method. Analgesic score =integral after medication/integral before medication ×100%.③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monoxide (NO), prostaglandin (PG)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in serum and spinal cord in painful mice induced by glacial acetic acid: 60 kunming mice were divided into 6 groups, named blank control, model group, aspirin group and allied-decoction groups of 40 g/kg, 20 g/kg and 10 g/kg successively, 10 mice in each one. In blank control and model group, physiological saline 10 mL/kg and 6 g/L glacial acetic acid 10 mL/kg were injectedabdominally respectively. In aspirin group and allied-decoction groups of 40 g/kg, 20 g/kg and 10 g/kg successively, 1 hour after medication on the 3rd day, 6 g/L glacial acetic acid 10 mL/kg was injected abdominally. Ten minutes after the injection,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posterior ocular venous plexus. Serum was separated to determine NO concentration (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y), PG content (UV spectrophotometry) and SOD activity.MAIN OUTCOME MEASURES:① Analgesic integralof rats in each group.② Determination of NO,PG contents and SOD activity in serumand spinal cord in serum and spinal cord in mice.RESULTS: Totally 50 SD rats and 60 kunming mice were all in result analysis,no dropped-out case.① Comparison of analgesic integrals ofrats in each group: Analgesic int egral of Ⅰ phase in allied-decoction group of 40 g/kg was lower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model group (82.1±9.8, 95.3±8.7, t=3.17, P <0.05). The integrals of allied-decoction groups of 40 g/kg and 20 g/kg at Ⅱ phase were lower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in model group (69.7±10.4, 73.2±7.5, 98.9±6.7, t=6.64, 6.08, P <0.01).② Comparison of NO,PG contents and SOD activity in serum and spinalcord in mice in each group: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NO and PG contents in aspirin group and allied groups of 40 g/kg, 20 g/kg and 10 g/kg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and SOD activity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3.21-19.30, P < 0.05-0.01). Compared with aspirin group, NO and PG contents in allied decoction group of 40 g/kg and 20 g/kg were re duced significantly and SOD activity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2.82-7.43, P < 0.05).CONCLUSION: Allied decoction inhibits pain at Ⅰ and Ⅱ phases induced by formaldehydesolu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s NO and PG contents in serum and spinal cord of painful mice induced by glacial acetic acid and increases SOD activ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lliance of two formulas provides analgesia of central nerve and peripheral nerve ending, which is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the alternations of NO, PG and SOD.%背景:现有镇痛药物均有不同类型及程度的不良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疼痛的治疗.中药镇痛作用的多靶点、多层次机制,对于疼痛治疗有一定优势.目的:观察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对疼痛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中心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4-10/2004-12在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SD大鼠50只;昆明种小鼠60只.经过痛域预筛,选择痛域相近的动物用于实验.方法:①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制备:附子先煎1 h,芍药、白芍(酒炒)、甘草(蜜灸)750 mL/L乙醇提取,0.5 h/次,共3次回收乙醇.合并各提取液浓缩至含生药4 g/mL.②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对甲醛溶液致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SD大鼠50只分为5组,即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 g/kg,20 g/kg,10 g/kg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阿司匹林组分别给予25 mL/L甲醛溶液10 mL/kg和阿司匹林0.2 g/kg,各组均灌胃给药.各组给药前在大鼠左后肢足趾部皮下注射25 mL/L甲醛溶液50μL,分别记录注射甲醛溶液1~5 min(Ⅰ相)和15~40 min(Ⅱ相)内疼痛反应的累积时间进行评分.疼痛累积分值=(抬起注射脚时间×1+咬和抖动注射脚时间×2)/300.实验动物饲养1周后,灌胃给药连续3 d,第3天给药1 h后左后肢足趾部皮下注射25 mL/L甲醛溶液50 mL,按上述方法计算疼痛累积分值.计算镇痛评分值,即给药后累积分值/给药前累积分值×100%.③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脊髓中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昆明种小鼠60只分为6组,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 g/kg,20 g/kg,10 g/kg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和6 g/L冰醋酸溶液10 mL/kg,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 g/kg,20 g/kg,10 g/kg组于给药第3天给药1 h后,腹腔注射6 g/L冰醋酸溶液10 mL/kg.注射冰醋酸10 min后,小鼠眼后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测定一氧化氮浓度(催化光度法)、前列腺素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的镇痛评分值.②各组小鼠血清、脊髓中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SD大鼠50只及昆明种小鼠6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的镇痛评分值比较: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 g/kg组大鼠的Ⅰ相镇痛评分值显著低于模型组[82.1±9.8,95.3±8.7(t=3.17,P<0.05)].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 g/kg,20 g/kg 组大鼠的Ⅱ相镇痛评分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69.7±10.4,73.2±7.5,98.9±6.7(t=6.64,6.08,P<0.01)].②各组小鼠血清、脊髓中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阿司匹林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 g/kg,20 g/kg,10 g/kg组与模型组相比,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含量均显著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t=3.21~19.30,P<0.05~0.01).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40 g/kg,20 g/kg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含量均显著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t=2.82~7.43,P<0.05).结论: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提取物合用,能抑制甲醛溶液引起的Ⅰ相及Ⅱ相疼痛,显著降低冰醋酸疼痛模型小鼠血清中和脊髓中的一氧化氮、前列腺索的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示二方合用对中枢及外周神经末梢均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与一氧化氮、前列腺素、超氧化物歧化酶改变有关.【总页数】3页(P180-182)【作者】李睿明【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浙江省,湖州市,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1.1【相关文献】1.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J], 李睿明;王明亮;雷朝霞;李晋华2.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合用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J], 李睿明;李卫平;雷朝霞;郝泽峰3.抗菌剂合用对芍药甘草汤中甘草酸生物利用度的降低作用及减少该作用的方法I :芍药甘草汤中甘草酸生物利用度在芍药甘草汤连续给药下的变化(英文) [J], 何菊秀;谿忠人4.抗菌剂合用对芍药甘草汤中甘草酸生物利用度的降低作用及减少该作用的方法Ⅱ:合用西药对于芍药甘草汤中甘草酸生物利用度的影响(英文) [J], 何菊秀;谿忠人5.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J], 邱明义;曹远礼;俞良栋;李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0年12月第35卷第12期CJTCMP,December2020, Vol.35, No.12 .6355 ••研究报告•甘草附子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IL-i p、IL-10及TN F-a含量的影响李东薇i穆柏辰\窦德强康廷国2r辽宁医药职业学院,沈阳110101;2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连116600;3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沈阳110032)摘要: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 I A)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
方法:将60只W i s t a 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甘草附子汤低、中、高剂量组,M T X组,每组10只,建立C I A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连续灌胃给药2周,1次/d,甘草附子汤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4、8、W g i k g'c T1,M T X组给药剂量为l m g/k g,每周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
观察大鼠足趾肿胀程度,采用E L I S A试剂盒测定血清和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I L)-i p、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cx(T N F-a)含量。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容积显著增加(/><〇.〇5,P<0.0丨),血清及关节液中I L-i p、T N F-a水平显著升高(P<0.0l, P<0.05), I 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甘草附子汤中、高剂量组和M T X大鼠足趾容积显著减小(P<0.05),甘草附子汤高剂量组和M T X组血清和关节液中丨L-1P、T N F-a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1L-10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
结论:甘草附子汤可能通过降低C I A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I L-1(3和T N F- a含量、增加丨丨」-10含量发挥抗炎作用,起到对C I A大鼠膝关节的保护作用。
第 1 页
甘草附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的种类有很多,它们都是由常用的养生药材混合制成的,
甘草附子汤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甘草附子
汤的药效有哪些吧。
【别名】
四物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
甘草6克(炙)附子12克(炮,去皮,破)白术6克 桂枝12
克(去皮)
【功能主治】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
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一
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
第 2 页
【摘录】
《伤寒论》
【处方】
甘草1两,附子1两(炮,去皮脐),桂4两(去皮)。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1盏,去滓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四○引《指南方》
【处方】
甘草(炙)2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
【制法】
第 3 页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湿,掣痛不得屈伸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二
使用甘草附子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
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
该及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