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2)
- 格式:docx
- 大小:42.23 KB
- 文档页数:28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案1. 引言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是指在城市地下进行的综合管线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已成为解决城市管线密集、易损坏、维护不便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方案和步骤。
2. 管廊设计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前需要进行管廊的设计工作。
管廊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管廊布置在进行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前,需要对整个施工区域进行布置。
根据市政规划和相关设计要求,确定管廊的位置、走向和分布。
管廊的布置应尽量满足以下几个要求:•方便施工施工和维护;•保证管道的安全性;•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2 管廊结构设计管廊的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确定管廊的结构形式、尺寸和材料等。
根据施工区域的要求,管廊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如矩形、圆形或相结合。
管廊的尺寸和材料选择应根据管道类型和使用要求来确定。
2.3 排水及通风设计地下综合管廊中的管道可能会产生水或烟雾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管道排水和通风问题。
合理的排水和通风设计可以确保管廊内的环境干燥,避免水或烟雾对管道和设备的损坏。
3. 施工准备进行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施工准备的一些基本步骤:3.1 设备准备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设备和工具,如挖掘机、起重机、输送带等。
在施工前,需要检查并准备好所需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2 安全准备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属于高风险作业,需要进行详细的安全规划和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了解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并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
3.3 施工材料准备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需要使用各种材料,如管道、支架、胶水等。
在施工前,需要及时采购和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4. 施工步骤4.1 地面标定与挖掘施工前,需要在地面上标定出管廊的位置和尺寸,并进行挖掘工作。
挖掘深度和宽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进行现场测量来确保挖掘的准确性。
综合管廊施工和管涵施工方案一、管廊工程概况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尺寸为6.75m*3.8m,全现浇工程,主要为给水,电力,能源,通讯等综合使用的通道。
位于道路中心线下方。
覆土厚度2-5米,管廊壁厚40cm,主要为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
主要工程有:土石方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部分。
二、施工准备:(1)主要机具:反铲挖土机、自卸汽车、翻斗车、铁锹、小推车。
(2)作业条件:①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②土方开挖前,将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清理完毕。
③确定开挖定位控制线,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④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⑤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三、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分段平均开挖→外运土→修边和清理。
(2)坡度的确定: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执行。
(3)开挖方法:采用一台反铲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清土修坡。
(4)开挖顺序:由标段两边同时向中间开挖。
四、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开挖基坑(槽)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2)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3)下雨时施工,要注意基坑的排水处理,排水沟、集水井一定要充分利用。
(一)钢筋工程钢筋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责任工长组织钢筋工长、质检员、钢筋班组所有成员认真熟悉图纸,掌握各部位钢筋的受力情况,并结合规范规程向施工作业班组做出书面技术交底。
3.1.1 材质所有用于工程的钢筋必须具有钢筋合格证,并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特别应注意按规范复核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验收要求。
3.1.2加工场地钢筋加工在现场地面进行加工,加工成半成品后利用机械就位进行绑扎。
3.1.3钢筋制作钢筋加工严格按经审核后的配料单制作,并分规格和形状分类堆放在规定的场地,并挂牌注明其规格数量和使用部位,以免用错。
钢筋加工时其形状和锚固长度、箍筋弯钩角度及其直线部分长度均应按设计图及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抗震规范要求执行。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土方回填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案1.剖面设计:根据地下管道的类型、所需埋深和结构要求,确定回填施工断面的高程、宽度和层数,并确定回填材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
2.土方开挖:深度小于1米的浅埋管道可进行手工开挖,深度大于1米的深埋管道需使用机械进行开挖。
开挖过程中注意避免损坏已埋设的管道。
3.条块整平:施工过程中要对土方进行整平处理,确保土方平整、密实。
4.回填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先进行基础层土方回填,然后逐层回填,每层回填均要进行碾压或振动,以确保回填土方的稳定性和密实性。
5.表层处理:回填完成后,在地表进行表层处理,确保地面平坦、无明显沉降和塌陷。
二、技术措施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管道的位置、埋深和材料等信息,避免施工过程中损坏管道。
2.管道保护:施工过程中,对管道进行保护,避免发生破损、塌陷等情况。
可以采用隔离、支撑、覆盖等方式来保护管道。
3.强夯处理: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土方,可采用强夯处理方法,在回填过程中进行夯实和加固,提高土方的稳定性和密实性。
4.排水处理:在回填过程中,对于有积水的地方,要进行及时排水处理,以减少回填土方的含水量,提高回填效果。
5.质量检验:对于回填土方进行质量检验,确认回填土方的含水量、干密度、抗侧压力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三、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划分:根据施工范围和特点,划分施工区域,标明施工区域的禁止入内标志,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2.工地保护: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挡,避免人员和非相关设备进入施工区域,确保工地安全。
3.外部干扰:避免外部干扰,减少施工过程中因外部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
4.检测设备:配备合适的检测设备,对施工过程中的土方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总结: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的土方回填施工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和安全措施,确保回填土方的稳定性和质量,同时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重点在于地质勘察、管道保护、强夯处理、排水处理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达到设计要求。
**城区北环路地下综合管廊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二零一五年九月廿二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施工准备四、土方开挖方案五、质量技术组织措施六、雨季施工措施七、夜间施工安全措施八、明挖深基坑存在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九、环境保护措施与文明施工一、工程概况1.1、北环路地下综合管廊位于**城区北环路,西起诚信大道,东至银山路,总长约5.6,管廊以**矿冶职业技术学院为界,分为东西两段。
西段长1.7,目前道路正在实施征地拆迁。
东段长约3.9,目前道路正在施工,场地已整平。
本次施工范围为北环路东段地下管廊的主体结构与附属设施。
道路设计规划60米,实施宽度50米,两侧各留5米退缩带。
标准段管廊设置在道路南侧非机动车道,中心线离内侧绿化带边线1.7米。
路线全长5.6,管廊以**矿冶职业技术学院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西段长约1.7,东段全长约3.9。
本次施工范围为东段地下综合管廊的主体结构与附属设施。
起止桩号为K0+0003+932,长度为3932米,综合管廊为矩形三仓断面,分别为热力仓、天然气仓与电力仓。
管廊总体尺寸为11.8×3.4米,天然气仓净宽高尺寸为1.9×3.4米,电力管道仓净宽高尺寸为3.3×3.4米,热力仓净宽高尺寸为5.2×4.3米,管廊顶面距路面约2.3米。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现浇法施工,混凝土采用C15防水垫层,C45主体结构,抗渗等级为P8。
1.2、在建白环路东段断面图图1北环路在建东段道路横断面1.3、地下综合管廊断面设计采用3舱型式,包括电力舱、管道舱和燃气舱,管廊尺寸11.00X3.40m(宽X高),覆设在南侧绿化与非机动车道下。
图2 北环路地下综合管廊断面设计图1.4、地质概况**市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山东端,秦祁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
地质构造主要为向西北方向收敛、向东南方向撒开的帚状旋转构造体系,曾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其中以加里东运动最为强烈,表现为强烈的沉降和局部的升起。
综合管廊工程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技术方案1.施工准备⑴根据招标文件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和施工计划安排,迅速组织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场定点,组建项目部、搭建临时设施,做好三通一平工作。
⑵搞好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复审及技术资料的准备,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及地质资料,组织本标段的现场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工认真制定具体施工方案。
⑶组织技术人员搞好线路的交接桩和复测工作,对线路中线、高程要进行了贯通闭合。
根据施工需要,增设了水准点桩、导线控制桩,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施工安排做好路基边桩、桥涵、施工放样工作及控制桩的护桩测设。
⑷组织试验人员做好各种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和混凝土、砂浆级配料配合比的选配工作;搞好取土场的调查选择和路基填料的取样,进行填料的液塑限试验、颗粒大小分析试验、含水量试验、击实试验、土的承载比试验等一切必要的试验。
⑸落实各种施工用材料的供应渠道及材料进场的运输方法、道路,保证各种用料按时保质有计划的供应,做到不积压、不短缺。
⑹针对本标段特点,做好职工上岗前的安全、技术再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质量意识。
⑺协助建设单位办理有关征地拆迁工作。
⑻填写项目工程开工申请书,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综合管廊施工方案**科技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一期工程综合管廊全长约6753m,综合管廊布置在南江路、槜李路及亚太路上。
亚太路和槜李路为干线双舱管廊,南江路为支线单舱管廊。
南江路综合管廊起点位于三环南路,终点位于万兴路,全长1551.77m;槜李路西起庆丰路,东与亚太路连接,全长约2253m;亚太路综合管廊南起槜李璐,北过新07省道,终点广益路。
其中槜李路至新07省道为新建道路工程,新07省道~广益路为现有道路下建设综合管廊。
亚太路综合管廊全长约2900m。
综合管廊监控中心位于亚太路由拳路交叉口处绿地内,为一幢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建筑。
占地面积约533m2,地下建筑面积343.5m2,地上建筑面积320m2。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案1. 简介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的基础设施工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本文将介绍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2. 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详细的工程设计、地质勘察和环境影响评估。
同时,还需获取相关的施工许可证和环境保护手续。
3. 施工队伍组建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
该队伍应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等。
他们将协同合作,完成不同的施工任务。
4. 地下管道布局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地下管道的布局。
这涉及到管道的类型、尺寸、走向和连接方式等。
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实现管道的最佳利用效果。
5. 施工工艺选择为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
这包括开挖技术、支护技术、管道铺设技术和恢复技术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6. 安全措施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涉及到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这包括安全培训、安全警示标识、防止坍塌的支护结构以及适当的通风和排水系统等。
7. 质量控制为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这包括技术要求、检查程序和记录要求等。
通过全程监控和检验,可以保证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8.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环境。
这包括噪音治理、污水处理和粉尘控制等。
通过合适的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9. 施工进度管理为了保证施工的按时完成,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的管理。
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和进度监控,可以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10. 结束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这包括对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并提交相关材料和证明。
只有通过竣工验收,工程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11. 总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地下管廊工程土方开挖方案一、项目概述地下管廊工程是一项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施工包括土方开挖、支护、管道敷设等多个环节。
土方开挖工程是地下管廊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工程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地下管廊工程土方开挖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土方开挖方案编制依据1. 《地下管廊施工图纸》2. 《地下管廊工程设计方案》3. 《地下管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 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三、工程地点地下管廊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地下堆积土质为黏土和砂土。
四、土方开挖工程的技术要求1. 土方开挖工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土方开挖的准确性和平整度。
2. 土方开挖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避免对周边建筑和道路的损坏。
五、土方开挖工程的具体方案1. 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开挖范围和开挖深度,绘制土方开挖的工程标高控制线。
(2)清理开挖范围内的固体废物、植被等。
(3)检测地下管线情况,确保土方开挖过程中不会对地下管线产生影响。
(4)确定土方开挖过程中的临时支撑方案,保证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安全。
2. 土方开挖的具体工艺(1)采用机械开挖方式进行土方开挖,如挖掘机、推土机等。
(2)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采取合理的开挖斜坡和台阶,保证土方开挖的斜坡稳定与平整。
(3)开挖过程中,根据地下情况,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开挖方向,避开地下障碍物,确保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
3. 土方开挖后的处理工作(1)清理开挖区域内的积土、石块等杂物,保持开挖区域清洁。
(2)进行地基处理工作,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填筑、夯实等处理。
六、土方开挖工程的安全措施1. 土方开挖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2. 土方开挖作业现场,应设置专人负责监督,并配备专用工具和器材,确保开挖安全。
3. 土方开挖作业现场,应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因雨水等原因引起的积水。
管廊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管廊土方工程是实施地下管廊工程的重要一环,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地下管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下管廊工程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地上地下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问题。
因此,管廊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案必须合理、科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前,必须对工程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同时,要对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地下管线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信息。
2、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安全施工意识和操作技能。
3、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料车等,以及相关的土方、灌浆材料等。
4、确定施工组织架构和责任划分,明确各个施工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建立施工管理人员的施工档案和安全检查记录。
三、施工工艺和步骤1、地面准备工作(1)清理施工现场,清除现场杂物和垃圾,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2)布置施工现场,确定施工道路和材料堆放场所,保证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安全和方便使用。
2、土方开挖(1)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采用适当的土方开挖方法,包括机械开挖、爆破开挖等。
(2)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地面附近的建筑、管线等造成损坏,保证施工安全。
(3)开挖完毕后,要及时清理挖掘出的土方,并进行堆放和整理,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3、土方填筑(1)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填筑方法和土方,确保填筑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2)在填筑过程中,要进行适量的夯实和压实,确保填筑的坚固和平整。
4、灌浆封底(1)在土方填筑完毕后,要对地下部分进行灌浆封底,填充灌浆材料,确保管廊地下部分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2)灌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灌浆材料溢出和浪费,保证灌浆的均匀和完整。
5、工地清理(1)施工完毕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清理,清除施工垃圾和杂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美观。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技术方案1.1基坑降水排水措施1降排水方法选择本工程施工范围内降水方式采用基坑外双侧管井降水的方式。
1)降水:基坑开挖深度大部分是深度超过8m,主要采用坑外管井降水,降水井间距8米,每个集水井设置1台φ250直径水泵抽水的方式降水。
2)排水:排水井采用硬质钢丝网围成圆筒状放置在集水井内,防止石子及土块被吸入水泵内,卡坏水泵。
将水用钢管排入排水沟中。
保证地下水位降至施工面以下500mm,管廊施工在干处作业。
2井点降水施工方法1)管井施工工艺程序:放线定位→钻孔→安装井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开挖泄水明沟→安装离心泵抽水→水位观测记录2)管井定位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对疏干井、观测井,进行测量定位,井孔孔位测放位置误差不大于300mm。
3)管井施工⑴挖泥浆池:泥浆池的大小按井深、井数、排浆量综合确定,泥浆池可多井一池。
⑵挖探坑、安装护口管:采用人工开挖井口,井口直径为600mm,埋设的护口管为2m。
⑶钻机安放在稳固、平整的地基平台上。
⑷钻孔:采用冲击NJ-150型回旋钻机钻井成孔,用泥浆护壁。
用清水置换井内泥水即洗井,并测定孔深,满足孔深要求之后,撤机。
⑸下井管井管为无砂混凝土管。
下放混凝土管时,将准备好的井管设计要求的长度进行排序,并按要求包裹好滤水网,用三角架吊装分段下入孔内。
⑹填滤料:井管与孔壁之间回填砂砾。
降水井运行时,随水位下降,滤料会产生一定沉陷,及时采用粘土封闭。
⑺洗井:洗井应在下管填料成井后8小时进行,一气呵成,采用潜水泵反复进行抽洗,直至水清砂净。
⑻安装水泵①安装和启动水泵前,应对泵的放气孔、放水孔、放油孔和电缆接头处得封头等进行检查。
②检查全部电路和开关合格后,先在地面上空转3-5min,并检查电动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均无问题后方可下入水中使用。
3坑内排水在开挖过程中,基坑内沿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以免基坑积水,排水沟300×300,距离坡底最少1m。
综合管廊明挖现浇施工工法综合管廊明挖现浇施工工法一、前言综合管廊建设是在城市地下采用框架结构,为多种公用设施提供布线和保护的一种工程形式。
综合管廊的建设对于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的统一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在综合管廊工程中,明挖现浇施工工法是常见的一种方式,本文将对综合管廊明挖现浇施工工法进行分析和介绍。
二、工法特点综合管廊明挖现浇施工工法以明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即通过挖掘土方和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形成地下管廊结构。
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灵活性:明挖现浇施工工法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动。
2. 质量控制:通过现场施工监控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3. 施工速度快:明挖现浇施工工法操作简单,可以快速地进行施工,提高工程的建设速度。
三、适应范围综合管廊明挖现浇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范围:1. 无地下障碍物的区域:明挖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土方工程,需要保证施工现场没有地下障碍物,以免影响施工进展。
2. 地质条件良好的区域:综合管廊明挖现浇施工工法要求地质条件不过于复杂,土体稳定,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四、工艺原理综合管廊明挖现浇施工工法的原理是将工程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工程施工的方法和措施。
其关键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挖掘土方工程,开挖出管廊所需的空间。
2. 钢筋预埋:在土方开挖后的基础上进行钢筋预埋,以提供混凝土施工的加固支撑。
3. 现浇混凝土施工:在钢筋预埋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现浇施工,形成管廊的结构。
五、施工工艺1.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好施工区域,并进行精确的土方开挖,保证挖掘的准确度和平整度。
2. 钢筋预埋:根据设计要求,在土方开挖后的空间中预埋钢筋,以增强管廊的结构强度。
3. 现浇混凝土施工:在钢筋预埋后,进行混凝土现浇施工,将混凝土浇注至设计要求的位置,形成管廊的结构。
4. 预留设备孔口:在混凝土施工中,根据实际需要预留设备孔口,以便后续设备安装和维护。
管廊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市综合管廊项目,位于市中心区域,主要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等管线的集中敷设。
管廊全长约3公里,采用地下箱涵式结构,主体结构尺寸为宽4米,高3.5米,埋深约8-12米。
工程区域地质条件复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富含地下水。
二、施工目标1. 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施工,确保管廊结构安全、稳定、可靠。
2. 保证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 控制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4. 保护环境: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内容1. 土方开挖: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要求,进行管廊基坑的开挖,出土方量约为5万立方米。
2. 土方回填:在管廊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填充量约为3万立方米。
3. 基坑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采用相应的基坑支护措施,确保基坑稳定。
4. 排水降水:针对工程区域丰富的地下水条件,采用排水降水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1. 土方开挖:采用自卸汽车出土,挖掘机辅助开挖,按照设计坡度进行开挖,严禁超挖。
开挖过程中,加强监测,确保基坑稳定。
2. 土方回填:回填土采用合格的原状土,分层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0.3米。
3. 基坑支护:根据地质报告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方案。
本工程拟采用SMW工法桩结合锚喷支护的方式。
4. 排水降水: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井,采用泵站进行降水,保持基坑内水位稳定在基坑底部以下。
五、施工组织与管理1. 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现场的全面管理。
2. 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设备及材料,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
4.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置警示标志,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5.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案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在城市地下建设中的综合管廊项目,总长1000米,净宽4米,净高4米,施工区域经过市区繁华地段,路口较多,居民密集,道路交通繁忙。
二、安全措施:1. 建立工地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责任;2. 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操作规程和现场安全规定,从严从重处罚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人员;3. 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4.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语,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5. 配备充足的消防设施,加强消防设备维护保养,配备专职消防人员,保障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6. 安排专人监测周围管道和井盖的裂缝和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7. 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工具,如安全帽、防护鞋、护目镜等;8. 加强对机具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保证机器正常运转;9.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严格落实整改措施。
三、施工措施:1. 施工前,进行现场勘测,制定施工方案,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施工进程和护路措施;2. 施工区域进行封锁,设置隔离栏,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安全;3. 采用先开挖、再支护的施工方式,先进行地面开挖,开挖到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标高后再进行支护工程;4. 施工期间,对现场进行监控,确保材料配送和施工进度;5. 施工过程中,做好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避免破坏周围管道设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好地下管网与综合管廊的交界处;6.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7. 施工结束后,进行清场工作,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杂物,并对施工区域进行修整和复原。
四、环境保护措施:1. 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减少噪声、灰尘和污染物的扩散;2. 严禁随地乱扔垃圾,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设施;3.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得到合理处理,不得私自排放;4. 合理使用机具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5. 对周围居民进行宣传,提醒他们注意环保、节约用水,共同保护环境。
**城区北环路地下综合管廊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二零一五年九月廿二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编制依据 三、 施工准备 四、 土方开挖方案 五、 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六、 雨季施工措施 七、 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八、 明挖深基坑存在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九、 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 一、工程概况 、北环路地下综合管廊位于**城区北环路,西起诚信大道,东至银山路,总长约,管廊以**矿冶职业技术学院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西段长,目前道路正在实施征地拆迁。东段长约,目前道路正在施工,场地已整平。本次施工范围为北环路东段地下管廊的主体结构及附属设施。 道路设计规划60米,实施宽度50米,两侧各留5米退缩带。标准段管廊设置在道路南侧非机动车道,中心线离内侧绿化带边线米。路线全长,管廊以**矿冶职业技术学院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西段长约,东段全长约。本次施工范围为东段地下综合管廊的主体结构及附属设施。起止桩号为K0+000~K3+932,长度为3932米,综合管廊为矩形三仓断面,分别为热力仓、天然气仓及电力仓。管廊总体尺寸为×米,天然气仓净宽高尺寸为×米,电力管道仓净宽高尺寸为×米,热力仓净宽高尺寸为×米,管廊顶面距路面约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现浇法施工,混凝土采用C15防水垫层,C45主体结构,抗渗等级为P8。
、在建白环路东段断面图 图1北环路在建东段道路横断面 、地下综合管廊断面设计 采用3舱型式,包括电力舱、管道舱和燃气舱,管廊尺寸宽X高),覆设在南侧绿化及非机动车道下。
图2 北环路地下综合管廊断面设计图 、地质概况 **市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祁连山东端,秦祁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地质构造主要为向西北方向收敛、向东南方向撒开的帚状旋转构造体系,曾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其中以加里东运动最为强烈,表现为强烈的沉降和局部的升起。第四纪沉积物的发育属于陆相沉积,包括河流冲积相,塬梁地区风成黄土,山前洪积相及断陷带内的冲洪积相等四种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下的沉积物。境内地质构造自远古代前寒武系至新生代第四地层均有出露,以第四系覆盖面积最大。已探明的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淘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岩土分布:1)、素填土:厚度;2)、角砾层:厚度,顶层埋深平均;3)、粉质粘土:厚度,顶层埋深平均;)、强风化泥岩:厚度,顶层埋深,平均;)、中风化泥岩:顶层埋深,平均,最大揭穿厚度;)、强风化砂岩:厚度,顶层埋深,平均;)、中风化砂岩:顶层埋深平均,最大揭露厚度14m。
地下水类型:根据钻探揭露结果,本段未发现地下水,开挖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开挖的影响。
、气候、气象 **市气候类型属河东半干旱区向河西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按干燥度指标划分,市80%以上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年均气温6-9℃;年降水量,蒸发量大,是平均降水量的 倍。境域灾害性天气频繁,春季降水少,大风沙尘暴天气居多,夏季多冰雹,春秋季多霜冻。
二、编制依据
、根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市城区道路综合管廊工程工程施工图》编制。
、根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的《**市城区道路综合管廊工程勘察设计图》编制。
、《甘肃省**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实施计划》(2015~2017)。 、《甘肃省**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3~2030年) 、根据施工现场场地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相关规范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068-2001 《建筑建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技术安全技术规程》(JGJ 167-2009) 《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 50942-2014)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1-2008)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2)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安全生产法》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三、施工准备 、查勘现场,摸清工程实地情况,地上障碍物及地下管线、光缆走向等,清理后进行开挖施工。 、按设计或施工要求标高整平场地。 、做好防水排水工作。 、设置测量控制网。 、设置就绪基坑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及围挡。 、选择有利转运的临时弃土场。 、根据开挖放线记录及相关规范、措施,完成技术交底。 四、土方开挖方案 、开挖工艺 土石方开挖的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定出综合管廊中线→根据综合管廊中线依据合理的放坡系数定出综合管廊沟槽开挖边线→投入机械进行土石方开挖→人工修边检平基坑→验槽合格→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设备选用 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并装25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土场。 石方开挖采用挖机配合液压破碎锤开挖,并用25T自卸汽车转运至指定弃土场。 、土石方开挖 4.3.1、挖方段 综合管廊的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基坑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开挖时,基坑开挖至距基底10cm应立即停止开挖,改为用人工进行清理,禁止出现超挖现象,保证基底以下土体稳定, 槽底以上30cm必须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土、淤泥、大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并保持沟槽干燥,修整好底面,立即进行边坡支护、基础施工。开挖料部分堆于基坑坡顶线3m以外,多余部分弃置到指定弃土场。
基坑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施工中需备足土袋,木桩等,以防止流砂。
机械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每次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开挖边坡进行校核,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不超挖也不欠挖,以防止开挖放坡过缓形成浪费或者开挖放坡过陡造成边坡坍塌。
当开挖沟槽深度大于4m时,应分两层台阶开挖,土石方需要分两次转运,1台挖机位于台阶下,将台阶上挖机工作范围外的弃方倒运至于台阶上,台阶上再配1台挖机挖装弃土至25T自卸汽车上运出。
在开挖过程中若遇其它管线或是古文物,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处理。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以防坍塌。
基坑内积水要求及时排除,每隔10m设置一个集水坑,以保证土体稳定性。 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在开挖坡壁两侧间隔15m埋设变形监控点,基坑开挖及时,测量人员应对监控点进行变形观测,并记录,如发现变形量过大,应立即停止施工,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后再恢复施工。 施工时,开挖地段若遇到不良地质,为防止坍塌可采用喷锚支护防护措施,具体情况及混凝土用量根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在基坑两侧安装安全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基坑;人工开挖时要求观测员全程观测,基坑两边各安排一个安全员进行来回巡查,确保基坑内作业人员安全。
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按要求及时回填砂砾石,间隔时间不超过12小时。 基坑开挖技术指标见下表 基坑开挖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偏差(单位:mm)
1 基底高程 土方 0 -20
石方 +50 -200 2 轴线偏位 50 3 基坑尺寸 不小于设计规定 4.3.2、填方段
填方段填方时清除填方范围内的草皮,树根,淤泥,积水,并翻松,平整压实地基,实测填前标高后,方能上土填筑,选择适宜的取料场,适宜的填筑材料,提前作好标准击实试验,填至综合管廊管顶标高并压实后再进行沟槽开挖。
、基坑支护: 4.4.1、支护方式 依据设计在以下地段采用B型支护(土钉支护)(K1+440-K1+470、K1+540-K1+480、K1+993-K2+040、K2+850-K2+930、K2+980-K3+035,其余地段采用A型支护(自然放坡)。
4.4.2、安全措施 堆放土袋时,应确保土袋的堆砌质量,表面平整、堆垒密实、坡度统一,施工过程加强边坡的稳定性监测,防止边坡变形导致支护结构坍塌。
因地下部分工作量大,工期长,为保证土袋支护结构及边坡的稳定,以及施工防暴雨、强降雨冲刷边坡导致边坡失稳,对边坡还应采用防水雨布遮盖,确保安全施工。
由于本工程开挖基坑长,因此在开挖时必须留上下人斜道,立杆应横平竖直并分布均匀,楼梯步距应保持一致,横杆外露长度应保持一致且不得超过100mm,斜道坡度应保持在300-450斜道应满铺脚手板上下人斜道宽度为1m,休息平台宽度为1m,坡度(高∶长)为1∶3。上下人斜道两侧应设置双道防护栏杆和踢脚板(上道栏杆高度950mm,下道栏杆高度450mm,踢脚板高度180mm,栏杆和踢脚板表面刷黄黑警示色油漆)
、基坑监测
4.5.1、基坑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