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
- 格式:pptx
- 大小:781.87 KB
- 文档页数:21
《合理利用网络》◆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的第二框。
教材内容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结构上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学习“为什么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以及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第二部分学习“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2、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思考、情景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2、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3、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网络的正面作用;2、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由于网络引发的相关问题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图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
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
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展示下列材料)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
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
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
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不回避网络生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2.能力目标◆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
3.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知道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贡献。
◆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重点:网络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难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导入新课】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10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2)如果没有互联网,人生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答案提示:(1)查找资料、阅读书籍、购物等。
(2)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不便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很不方便等。
教师: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课时内容——网络改变世界。
【讲授新课】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阅读教材P11相关链接,回答:相关链接的材料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说明了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教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3.阅读教材P11上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有哪些?答案提示: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信息交流的速度更快。
4.教师:网络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过去杜甫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念故乡,怀念亲人友人的情感;如果在今天,杜甫可以很快地了解故乡、亲人、友人的情况。
5.阅读教材P1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1)你有网络购物的经历吗?如果有,你通过网络购买过哪些商品?(2)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答案提示:(1)请结合自身实际回答问题。
课题:《合理利用网络》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课第二框
教师:罗宇
单位:雅安市名山区前进初中
科目:道德与法治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上期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在承接上一框内容的基础上,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和传播网络正能量两大知识点,涉及什么是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恪守网络规则。
同时还要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网络观。
二、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
青少年作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不合理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
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发现部分学生受年龄的限制经验不足,同时辨别是非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
过多的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何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学会合理利用网络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了解网络利弊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参与网络生活和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学会传播网络正能量。
能力目标:主动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能够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知识目标:了解媒介素养和网络规则,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学会传播网络正能量。
四、教学方法
谈论法(问答法)按照事先准备的课堂调查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由此获取本科知识点;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自身上网实际经历解决问题。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难点:传播网络正能量。
2.2 合理利用网络一、选择题1.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A.遵守规则B.传播网络正能量C.尊重他人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1.D【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故D 符合题意;AB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均可排除。
故选:D。
2.“从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也慢,人与人的交往可能要走遍万水千山;现在的生活很快,车马邮件也快,动动手指便与世界相连……”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网络以其迅猛之势占领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以下运用网络的说法或行为可取的有①发现有微博传播谣言,举报了该微博②把同学的照片做丑化处理发到网上③网络有利有弊,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拒绝诱惑④网络不是德外之地,也不是法外之地,要文明上网,遵守道德与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和理解。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的做法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因此是错误的。
故选D。
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也越来越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
不仅如此,人们还从网络中了解到许多有用的信息,结交到许多朋友。
这说明①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②网络交往提高了人们活动的质量③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今后我们无论什么东西都要到网上去购买④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辨别能力。
题文中人们通过网络购物,消费,了解信息,结交朋友,发挥网络积极作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③观点绝对,是错误的;④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案选A。
4.2019年6月12日以来,花都警方在互联网巡查中发现网上出现“狮岭镇发生多起命案”的信息,并引起部分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1激当今所教学重点:网络开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防止网络危害。
2敖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思考:观察这两幅图片,看看人们在利用网络做什么?教师过渡: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
今天我们具体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二、新课讲授(一)网络的积极作用活动一:情景再现网上求医(展示以下材料)41岁的肖萌头痛已经有3年了。
她看过神经内科、中医科、脑外科,诊断有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好几种病,治疗的效果也是时好时坏。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鼻窦炎的病症和自己的情况接近,通过好大夫网站她联系到公安医院耳鼻喉科的张良主任。
经过三次网络咨询,张主任推测她的头痛可能是因为鼻窦炎引起的。
通过检查和治疗,肖萌进行了鼻窦炎手术,她的头痛也一年多没有犯过了。
1.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利用网络做了什么?2.通过阅读教材,你还知道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做哪些事情?提示: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给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网络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活动二:古今通讯比照(展示以下图片)图1图21.古今通信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2.通信方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总结:网络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过去杜甫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念故乡,怀念亲人友人的情感,如果在今天,杜甫可以最快地了解故乡、亲人、友人的情况。
活动三:利用网络的生活图片(展示以下图片)同学们了解一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网络的图片。
教师总结: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本钱,提高了效率。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重要知识点总结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有哪些积极影响?(利)(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2.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弊)(1)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会误导大众,侵犯他人人格尊严,侵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网络中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及其危害:(1)行为: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
(2)危害: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4.如何正确认识网络?(1)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2)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3)网络具有消极影响。
(4)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1.我们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第二节合理利用网络第一课时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随堂基础练习1.下面的漫画启示我们()①网络能丰富我们的头脑②要抵制不良诱惑③网络诱惑是无法抵制的④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2.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我们要做到()①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②时刻牢记网络交往的道德和法律规则③善于利用虚拟时空转化角色,为所欲为④善于利用网络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3.读漫画,回答问题。
没时间读书时间都去哪了?(1)你能回答漫画中的问题吗,时间都去哪了?(2)针对漫画中的问题,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课后巩固作业1.“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这句话启示我们()①要全面看待网络②要远离网络③要沉迷于网络④对待网络要趋利避害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①④2.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超过四分之三的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的手机。
课间休息、睡前、上学放学路上、做作业时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时间: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活动。
下列关于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态度,不正确的是()A.要合理把握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从事有益于身心的活动B.使用手机有百害而无一利,应拒绝使用C.在使用手机上网时,要虚心听取父母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D.增强自制力,避免上网成瘾3. “我家孩子正在参加XXX比赛,麻烦朋友们帮忙投个票”.“这是我朋友家的孩子,拜托投一票…”随着微信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在朋友圈中给孩子拉票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家长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工作”。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评选活动,有助于展示候选人的风采,也创新了投票方式,是一种社会进步②通过拼人脉,拼资源获胜,体现的是个人能力,这种竞争很公平③网络投票比较亲民,但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民意,所以要理性对待④这种“绑架”友情的投票现象惹人烦,所以生活中要学会拒绝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合理利用网络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2018年以来,某市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350起,同比上升309%.诈骗方式主要有偿刷点、低价卖装备充游戏币等。
材料警示我们要()①慎用网络,不在网上和陌生人搭讪②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③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抵制不良诱惑④增强法律意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青少年文明上网提供了行为道德规范。
下列行为中有违《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是()A.在网络聊天室里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B.网络交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C.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受约束,为所欲为D.在网络交往过程中遵守法律,不制造、不传播病毒3.右边漫画的寓意是()A.要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B.要遵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C.要遵守网络法律D.要诚实守信4.新兴网络词语“喷子”是指爱好胡乱指责他人而不通情达理的人,一些变态喷子甚至通过种种不道德,乃至违法的手段配合“攻击语言”。
以达到在精神上战胜对方的目的,在网络上遇到“喷子”时,正确的选择是()A.发动网民搜索其信息并予以曝光B.以相同方式回应他们,彻底战胜他们C.道德谴责或运用法律维护权益,维护公平与正义D.应尊重他们的言论自由5.小安的同学小闽是个宅男,交朋友也只交网友。
对此小安应给他的忠告是()A.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B.交友不能没有原则C.要学会处理交友的各种问题D.网上交往平等自主6.调查显示当下中小学生越来越“宅”,很多人不喜欢外出与小伙伴一起活动,而是更愿意“宅”在家里,上网玩游戏、与网友聊天。
对这种“网宅生活”,正确的看法是()A.不赞同,应正确使用网络,重视现实人际交往B.不赞同,网上交往毫无意义C.赞同,网上交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D.赞同,网上交往是当下最佳的交往方式7.当今时代,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学生也是网络生活的参与者,对待网络上的朋友,下列同学的做法和态度,你赞同的是()A.小磊:网友想请我一起吃饭,我准备单独赴约B.小华:我拒绝了对方索要我的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的要求C.小丹:对方说自己家庭有困难,我就发200元红包给对方了D.小苏:只要有人在微信中发送“添加请求”,我都会同意加为微信好友8.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的种种乱象已经到了令人侧目的程度。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教材习题答案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课时网络改变世界(P10·运用你的经验)1.(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2)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1)查阅学习资料、学习新知识;交友和聊天;购物;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在朋友圈、微博、空间分享自己的日常动态,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等等。
(2)①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变慢,信息量减少。
②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③休闲娱乐的方式也会变得单一。
④人们会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纸质书籍。
⑤人们更多地通过面对面交流,增进感情;等等。
(P11·探究与分享)2.结合上图和生活经历,说说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网络交往比其他交往方式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传播及时、准确;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不受时空限制;交往的领域、对象和范围得到扩大;视频聊天直观、清晰,犹如面对面;等等。
(P11-12·探究与分享)3.(1)你有网络购物的经历吗?如果有,你通过网络购买过哪些商品?(2)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参考答案】(1)有,购买过衣服、鞋子、食品、书籍和日用品等。
(2)①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利用搜索引擎,使信息查询和传递又快捷又便利,省时省钱,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②网上购物,品种齐全,送货上门方便快捷,价格低廉。
③网上银行让我们足不出户,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交易,提高了效率。
④互联网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给网民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⑤疫情期间,我们借助互联网上“网课”,既不耽误学习进度又保障了师生的健康;等等。
(P12-13·探究与分享)4.(1)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2)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
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映。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教学目标】1.感受网络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到网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通过网络对我们日常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以及网络的负面作用,理解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树立合理利用网络的意识。
【学习重点】网络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学习难点】体会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回答。
师: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但促动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展开学习——《网络改变世界》。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动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动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警惕网络中的陷阱: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合作探究生成水平探究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活动(一) 网络改变生活材料一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知识和信息主要通过书籍、胶片、磁带等介质存储。
存有于不同介质上的知识和信息互不关联,很难流动、共享。
互联网出现之后,知识和信息不再受介质的束缚,只要有人愿意将它们在互联网上共享,知识和信息就能够在网络中自由流通。
随着技术的持续变革,电脑存储的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信息交流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实现了海量知识、信息的高速传递和共享。
材料二晚饭后,小明一家坐在一起谈论起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明爷爷说:“我们那个时代与人联系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信,有时一封信要十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到达,真急人呀!”爸爸说:“到我们这个代,写信变得越来越少,有事就打固定电话,很快但就是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