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二首
- 格式:docx
- 大小:8.23 KB
- 文档页数:4
《外国诗两首》课文评点
《外国诗两首》课文评点
[这是诗的第一节,用动静相衬的手法描写盛夏时“蝈蝈的乐音”。
]
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鸟儿“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示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里“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
]
[这是诗的第二节,用动静相衬的手法,描写冬日“蛐蛐的歌儿”并将前一节的画面叠加起来,交织成大地的诗歌。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在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第2节接着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歌唱,这里以动写静,以动衬静,从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
]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第3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魅力。
]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第4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
外国诗两首《未选择的路》经典句子篇一:《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一首著名诗歌,它以探讨人生选择和决策的主题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其中两句经典句子的分析和拓展。
1.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这句诗意味深长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两条不同的道路时,选择了一条不那么常规的、少有人走的路。
这句话可以被解读为探索冒险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象征。
弗罗斯特在诗中强调了个人选择对人生产生的巨大影响,表达了一种勇敢面对未知的态度。
拓展:这句诗也可以被解读为对社会规范和传统的批判。
诗人选择了一条不那么常规的路,意味着他拒绝了被社会期望和压力所束缚,坚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
这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鼓励人们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声音,走出固有的框架,追求自己的真正梦想。
2.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traveled by.'这句诗传达了一种悔意,表明诗人在未来某个时刻会带着叹息来讲述他选择少有人走的路。
这种悔意可能是因为诗人意识到选择不同路径所带来的不同机遇和挑战,而他内心对于未选择的那条路始终有着一种无法消除的好奇和疑虑。
拓展:这句诗也反映了人们常常在回顾过去时感到后悔和疑虑的现象。
无论选择哪条路,总会有一种“如果我当时选择了另一条路会怎样”的思考。
这种思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我们往往在决策的过程中陷入纠结和犹豫。
这句诗向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能够接受自己的选择并活在当下,而不是过度纠结于未选择的那些可能性呢?总而言之,这两句来自《未选择的路》的经典句子,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外国诗二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外国诗二首》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两首经典的外国诗篇:英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路不拾遗》和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哦,白昼》。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深入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外国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首外国诗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及表现手法。
2. 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两首诗的韵律特点及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掌握两首诗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首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讲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作者背景及创作背景。
3. 诗歌朗读:带领学生朗读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例题讲解:分析两首诗的韵律特点及表现手法,以《路不拾遗》为例,讲解如何鉴赏诗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哦,白昼》的韵律特点及表现手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的寓意和审美价值。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诗歌、作者及创作背景。
2. 黑板右侧:两首诗的韵律特点、表现手法及鉴赏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路不拾遗》和《哦,白昼》的异同点。
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具有鲜明的韵律特点,表现手法独特。
不同点:《路不拾遗》以叙事为主,寓意深刻;《哦,白昼》以抒情为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2. 拓展延伸:请学生课后查找其他外国诗歌,尝试进行鉴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两首外国诗,让学生了解了外国诗歌的魅力,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拓展延伸,阅读更多外国诗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十首最出名的外国诗《思绪之束》——卡尔·桑德堡【美】我想起了海滩,田野,眼泪,笑声。
我想起建造的家——又被风刮走。
我想起聚会,但每一次聚会都是告别。
我想起在孤单中运行着的星星,黄鹂成双成对,落日慌乱地,在愁闷中消隐。
我想要越过茫茫宇宙,到下一个星球去,到最后一个星球去。
我要留下几滴眼泪,和一些笑声。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拜伦【英】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消磨这幽深的夜晚,尽管这颗心仍旧迷恋,尽管月光还那么灿烂。
因为利剑能够磨破剑鞘,灵魂也把胸膛磨得够受,这颗心呵,它得停下来呼吸,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夜晚为爱情而降临,很快的,很快又是白昼,但是在这月光的世界,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
《对镜》——哈代【英】当我照我的镜,见我形容憔悴,我说但愿上天让我的心也象这样凋萎那时人心对我变冷我再也不忧戚我将能孤独而平静等待永久的安息可叹时间偷走一半却让一半留存被时间摇撼的黄昏之躯中搏动着正午的心《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雪莱【英】一这一朵花失去了香味,它象你的吻,曾对我呼吸;那鲜艳的颜色也已消褪,不再闪耀着你,唯一的你!二一个枯萎而僵死的形体,茫然留在我凄凉的前胸,它以冰冷而沉默的安息折磨着这仍旧火热的心。
三我哭了,眼泪不使它复生!我叹息,没有香气扑向我!唉,这沉默而无怨的宿命虽是它的,可对我最适合。
《阶段》——赫曼赫塞【德】正如花会凋谢正如青春消逝生命的每一个阶段亦复如是生命会在每一个阶段召唤我们心啊预备告别过去重新开始心啊勇敢地寻找寻找新的境地我们必须离乡背井否则便要受到终身监禁心啊就是这般要不断告别辞行《像这样细细地听》——茨维塔耶娃【俄】像这样细细地听如河口凝神倾听自己的源头像这样深深地嗅嗅一朵小花直到知觉化为乌有。
在蔚蓝的空气里溶进了无底的渴望在床单的蔚蓝里孩子遥望记忆的远方。
莲花般的少年默默体验血的温泉……就像这样与爱情相恋《我已不再归去》——西梅内斯【西班牙】我已不再归去晴朗的夜晚温凉悄然凄凉的明月清辉下世界早已入睡我的躯体已不在那里而清凉的微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探问我的魂魄何在我久已不在此地不知是否有人还会把我记起也许在一片柔情和泪水中有人会亲切地回想起我的过去但是还会有鲜花和星光叹息和希望和那大街上浓密的树下情人的笑语还会响起钢琴的声音就像这寂静的夜晚常有的情景可在我住过的窗口不再会有人默默地倾听《远方》——安德鲁·怀斯【美】那天是如此辽远辽远地展着翅膀即使爱是静止的静止着让记忆流淌你背起自己小小的行囊你走进别人无法企及的远方我知道那是你心的方向拥有这份怀念这雪地上的炉火就会有一次欢畅的流浪于是整整一个雨季我守着阳光守着越冬的麦田将那段闪亮的日子《爱在身边》——歌德【德】当晨曦染红了大海时,我想起了你;当月夜穿透了流泉时,我又想起了你。
《外国诗两首》教案【7篇】外国诗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资料。
2、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二)潜力目标:1、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潜力。
2、体会诗人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提高分析诗歌资料的潜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诗人简况,了解作品资料。
2、了解诗歌相关知识,并能运用到自读、自学中去。
(二)难点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思路诗歌教学不宜多讲,重在体会,但本课的两首诗歌都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在指导自读、自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
当然这种点拨并不是简单灌输,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用心性。
四、教学方法朗读、讨论五、教学媒体投影仪六、课时安排1课时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⑴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⑵ 写景诗的特点。
⑶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1、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2、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3、问题研究: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4、课后练习一: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外国诗二首作者简介
外国诗二首是由不同的外国诗人所创作的两首诗歌作品。
以下是这两位诗人的简介。
1. 约翰基茨(John Keats)
约翰基茨(John Keats,1795年-1821年)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以其精致的诗意和感性的表达而闻名于世。
基茨的诗歌作品多以自然、爱情和美为主题,常常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他的作品包括《琼楼玉宇》、《杜鹃颂》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2.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年-1886年)是美国著名的诗人。
她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而被誉为美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狄金森的诗歌充满了隐喻、象征和短小精炼的语言,常常探讨生死、爱情和宗教等主题。
尽管她的作品在她生前几乎未被发表,但在她去世后,她的诗歌被广泛出版并受到赞誉。
她的作品包括《希望是那种有羽毛的东西》、《我不在乎》和《酷暑夜晚的静默》等。
这两位诗人各自代表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文学风格。
基茨的作品富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和理想主义的思想,而狄金森的作品则更加
独立、内省和探索性。
他们的诗歌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了后来的诗人,也为读者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感受。
20外国诗二首诗歌是一种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
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都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以下是20首外国诗的精选,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思考和感受。
1. 《飞鸟集》 - 泰戈尔(印度)泰戈尔是印度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飞鸟集》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迅速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2. 《野草》 - 萨贝尔(日本)日本诗人萨贝尔以其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洞察力而闻名。
他的《野草》集中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
3. 《秋夜长》 - 谢霆锋(中国)谢霆锋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和歌手,他的《秋夜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夜晚的美丽景色和内心的孤独。
4. 《乌鸦》 - 埃德加·爱伦·坡(美国)坡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乌鸦》以黑暗和神秘的氛围探索了人类内心的恐惧和痛苦。
5. 《夏日风暴》 - 纳尔维克(挪威)挪威诗人纳尔维克以其探索人类存在的深度和激情而闻名。
他的《夏日风暴》以强烈的意象和情绪描绘了一个夏天的动荡和挣扎。
6. 《晚霞》 - 约翰·基茨(英国)英国诗人约翰·基茨以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情感的敏感而著称。
他的《晚霞》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情的诗句打动了世界各地的读者。
7. 《感伤的人》 - 弗里德里希·尼采(德国)尼采是德国哲学家和诗人,他的《感伤的人》以抒发对现代文明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思考而著称。
8. 《静夜思》 - 李白(中国)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静夜思》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离乡别井的思念之情。
9. 《诗人与村庄》 - 瓦西里·瓦西列维奇·罗日丁(俄罗斯)俄罗斯诗人罗日丁以其对农村生活和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描绘而闻名。
他的《诗人与村庄》以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10. 《爱的哲学》 - 奥玛尔·海亚姆(波斯)波斯诗人奥玛尔·海亚姆以其对爱和哲学的诗意探索而闻名。
《外国诗两首》一、原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二、衍生注释:“欺骗”在这里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欺骗行为,而是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或者不如意的事情,让人感觉好像被生活蒙骗了,没有得到期望中的美好。
“镇静”就是要保持冷静、沉着,不被坏情绪左右。
“瞬息”表示很短暂的时间,强调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不会一直持续。
三、赏析:主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它告诫人们不要被暂时的困境打倒,要相信困难终会过去,未来充满希望。
情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传递出乐观、坚强的情绪,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诗中先安慰读者在面对生活的“欺骗”时不要悲伤、心急,接着用坚定的语气表达对未来的信心。
表现手法: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倾诉内心的想法。
像“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这样的句子简单直接,却很有力量。
诗人以清醒的头脑和平静的口吻告诉人们要正视生活中的不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深远。
他生活在一个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但他始终向往自由,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他的作品大多充满了对人民的同情,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信念。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敏这次跑步比赛没有得到好名次,她十分沮丧。
她的好朋友小慧走过去对她说:“小敏呀,你可不能这么灰心哦。
就像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里说的那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一次小小的失败算什么呢,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呀。
”例子二:刚刚工作不久的小李被老板批评了,心情极度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