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在沙漠中心导学案 (1)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22《在沙漠中心》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用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的品质;4、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
【知识链接】
安东尼•德•圣埃克絮佩里(1900——1944)生于法国一个传统的天主教贵族家庭。他是一位出色的飞行员,开辟过邮政航线,曾多次驾机去敌占区执行侦察任务,直至为国捐躯。代表作有《南线邮航》《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等。
【作品背景】
《人类的大地》是一本由八篇文章组成的散文集,每章都有一个主题,独立成篇。本课以作者的飞行经历为线索,再现了作者和他亲密战友的几次惊心动魄的历险——绝境——超脱的经历,漫谈航线、飞机、星球、绿洲和沙漠,展现了迷人而又残酷的天空和沙漠的奇景。贯穿这些文章的线索是飞行员的感受、激情和思索,是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是作者对友谊、责任、勇气、毅力的颂扬,是对人类、文明、战争的深层思考。他是一本以飞机为书房、以身体力行为座右铭的心灵自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硌.( ) 犁铧..( )( ) 脐.带( ) 辐.( )射
打嗝.( ) 筛糠..( )( ) 乙醚.( ) 虫豸.( )
协.( )奏 躯壳.( ) 真谛.( ) 噎.住( ) jié( )毛
lí( )明 口干舌zào( ) 遮bì( ) 遗hàn( )
2.根据下列的解释,写出相关的词语。
(1)指死亡的期限。( )
(2)虫子。泛指虫类小动物。这里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
(3)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
(4)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3.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国家)作家 (人名),其代表作有 、 、 等。
4. 本文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沙漠中他们遇到了_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_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自学探究】
1、在沙漠中心,“我”遭受到哪些痛苦和煎熬?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2、面对这些痛苦,作者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书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提示:从痛苦、绝望、平静、乐观几个方面找)
【句子赏析】
(1)、“我们没有看见把我们栓在井上的绳索,它像脐带一样,把我们和大地的肚子连在一起。谁多走了一步,谁就得死。”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2)、“我感到,有一股图像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在大海的深处,江河就平静了。”“一股图像的激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能“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
(3)、“之后我感到呼吸困难好像是膝盖硌着我的胸膛。我在天使的重负下挣扎。”真的有一个膝盖硌着他吗?现实中并没有天使,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在天使的重负下挣扎”?
(4)、“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如何理解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