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庆茂博士_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_系列讲座第一讲概述_尚庆茂
- 格式:pdf
- 大小:91.08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蔬菜穴盘育苗省工省力、节能高效、便于管理,适于幼苗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栽培,目前在全国各地被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操作简便、效益显著、菜农易于接受的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苗床管理、病害防治等,供广大农户参考。
关键词:穴盘基质;优势;关键技术蔬菜穴盘育苗技术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我国。
由于穴盘育苗省工省力、节能高效、便于管理,适于幼苗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栽培,目前在全国各地被广泛推广应用。
虽然湖南省的蔬菜穴盘集约化育苗技术在部分蔬菜品种和部分地区已得到应用,但总体发展较慢。
随着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高效益、高产出的现代农业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为快速推广蔬菜穴盘育苗技术,我们在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团队、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尚庆茂研究员的指导下,于2017-2019年开展了相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总结出了一套操作简便、效益显著、菜农易于接受的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
1穴盘育苗的优势与传统的营养土苗床育苗相比,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1)苗龄缩短,秧苗整齐度高,若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急需大量优质蔬菜苗时,应用穴盘育苗技术可批量生产优质蔬菜苗,为灾后迅速恢复生产提供保障。
(2)种子出苗率高,降低种子成本,且穴盘育苗操作简单,省工省力,便于管理。
(3)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发生,生态效益明显,解决了传统育苗取土难的问题,避免了育苗场地因取土而破坏土壤结构。
(4)幼苗定植时不易伤根,几乎没有缓苗期,蔬菜作物定植活棵后直接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势强,不易早衰,产品可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5)集约化种苗生产能使单位面积育苗量翻2番以上,体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优势。
2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关键技术2.1播前准备2.1.1苗床在连栋大棚或镀锌钢管大棚内育苗,大棚覆盖棚膜,棚内筑畦宽1.3m 、沟宽0.5m ,整平压实畦面后铺设电热线。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1、技术名称: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
2、技术概述:育苗是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环节。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缓苗迅速、育苗成活率高、丰产高效等优点,已经渐渐成为育苗技术的发展方向。
3、增产增效情况:提高成苗率,节省用种7%;适龄壮苗率提高10%;苗期病害发病率降低15%,少用药l~2次;亩节省用工5~6个;增收节支8%。
4、技术要点:(1)肥泥营养块育苗技术:一是设施准备。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塑料棚、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冬春育苗应配有防寒保温设施。
二是苗床准备。
应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的设施作苗床。
一般南方地区作高畦。
三是种子准备。
按常规方法晒种、消毒、浸种、催芽。
四是铺膜摆块。
苗床准备好后,应在床底平铺一层塑料薄膜,四周延伸到畦埂上,防止失水、根扎入床土和防病虫害。
高温季节育苗,应加遮阳网,并在膜上铺消毒土1-2厘米。
摆块时,块体间距根据育苗季节、作物种类、苗龄长短而定。
低温季节育苗和一次性育成苗的,块体间距应稀些,膨胀后不少于1厘米为宜;高温季节育苗和苗龄短的,块体间距应密些,膨胀后不少于0.5厘米为宜。
五是胀块检查。
胀块是使用营养蛱最关键的操作规程,应掌握:一喷、二灌、三再喷的原则。
一喷就是先对摆放好的营养块自上而下雾状喷水1~2次,使块体有一个全面湿润过程,以引发大量吸水。
二灌就是用小水流从苗床边缘灌水到淹没块体,水吸干后再灌一次,直到营养块完全疏松膨胀(细铁丝扎无硬芯)而苗床无积水。
如膜上还有多余积水,可在膜上打孔放掉。
一般每100块吸水7~7.5千克。
三再喷就是灌水12~24小时后,播种前再对胀好的营养块雾状喷水一次。
六是播种覆土。
播种时,先对灌水后隔夜的块体喷水一次,在将种子平放于种孔内。
以无菌的沙壤土覆盖为佳。
然后在营养块上面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夏季覆盖遮阳网降温保湿)。
七是出苗管理。
,播种至出齐苗,采用接近适宜温度上限和充足的水分管理,实现快出苗、出齐苗,但苗床不能有积水。
“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四讲蔬菜穴盘育苗基质的科学配制技术育苗基质固定、支撑蔬菜幼苗,还是蔬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所需全部水分、矿质养分的“源”,育苗基质溶氧量、微生物多样性与蔬菜种子霉烂、苗期猝倒病、根腐病等病害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育苗基质必须具有足够的孔隙度、养分、适宜的pH值范围,为蔬菜幼苗健康发育提供良好的根系环境。
蔬菜穴盘育苗,幼苗根系发育空间小,基质含水量、透气性、pH值、EC值很容易在短期内发生很大的变化,基质配制不好常常导致烂种、出苗率降低、幼苗营养缺乏、烂根、徒长等。
许多蔬菜穴盘苗生产者因不十分了解基质特性和配制技术而损失成批种苗。
本文从质量要求、常用基质组分、优选基质配方、配制技术等叙述了蔬菜穴盘育苗基质的科学配制及注意事项。
1育苗基质的质量要求通常从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生物学特性表现评判蔬菜育苗基质质量。
1.1物理特性包括粒径、容重、孔隙度、持水力、阳离子交换量等。
基质中水分和空气是在孔隙间反向移动的,水分因重力渗出或向空气中蒸发产生孔隙,空气进入,所以水分过多,易造成缺氧,水分过少,会造成幼苗干旱胁迫。
幼苗对矿质养分吸收是依存于水分的,干旱缺水条件下幼苗也无法获得足够的矿质养分。
基质中0.1mm以上的孔隙,其中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很快流失,主要容纳空气,称为通气孔隙(也称大孔隙),0.001~0.1mm的孔隙,主要贮存水分,称为持水孔隙(也称小孔隙),两者的比例(简称气水比)决定持水力大小。
粒径大小、容重等都会影响基质的孔隙大小和分布。
阳离子交换量(CEC)表示基质对养分的保持能力。
具体要求见(表1)。
表1蔬菜穴盘育苗基质物理性状推荐标准项目推荐范围-----------------------------容重(g/cm3)0.2-0.0.8-----------------------------粒径大小(mm)1-10-----------------------------总孔隙度(%)>60-----------------------------通气孔隙度(%)>15-----------------------------持水孔隙度(%)>45-----------------------------气水比 1:2-1:4-----------------------------含水量(%)≤35.0-----------------------------持水力(%) 100-120-----------------------------阳离子交换量(cmol/kg,以NH4+计)>15.0-----------------------------1.2化学特性包括有机质含量、pH值、EC值、矿质养分含量,其中pH值、EC值最为关键。
尚庆茂博士“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系列讲座第五讲蔬菜穴盘苗水分管理技术水分是蔬菜幼苗的重要组成,约占鲜质量的92 %以上,这是幼苗旺盛的生命代谢所必须的。
当水分供应充足时,细胞维持较高的膨压,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和物质运转得以高速进行,细胞快速分裂和伸长,使幼苗表现出迅速生长。
反之,水分缺乏,幼苗生长发育也随之减缓或停滞。
所谓穴盘苗的水分管理,就是充分认识蔬菜幼苗水分需求规律以及穴盘特定容器条件下基质- 幼苗水分运动规律,通过科学高效的灌溉方式,供给每株幼苗适量、均一的水分,调控幼苗正常的生长速率,使幼苗保持良好的株型和整齐度。
水分管理在蔬菜幼苗生长发育调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管理不善,常常导致幼苗徒长,养分流失,抗逆性下降,病害发生严重,根系坏死等。
因此,蔬菜集约化育苗水分管理总是由经验颇丰的技术人员完成。
1 蔬菜穴盘苗对水分的需求规律蔬菜苗期绝对生长量和蒸腾面积小,每株幼苗水分消耗量也非常小。
但是,幼苗本身含水量高,根系不发达,缺乏保护组织(如表皮细胞的角质化和蜡被),决定了幼苗吸水能力弱且极易失水萎蔫。
因此,尽管幼苗耗水量小,但水分供应必须充分。
穴盘苗从播种至成苗可分为 5 个阶段,为满足各阶段幼苗水分需求,同时兼顾幼苗株型调控,幼苗不同发育阶段水分供应量和频度也不尽相同。
总体上,对于所有蔬菜(果菜类、叶菜类)穴盘苗,水分供应量和频度基本呈“高—低—低—中—低”的变化趋势。
第Ⅰ阶段保证基质较高湿度,有利于种子吸水和萌发;第Ⅱ、Ⅲ阶段控制基质湿度主要为防止穴盘苗下胚轴、上胚轴的徒长;第Ⅳ阶段保证基质中等湿度用来维持穴盘苗正常生长发育;第Ⅴ阶段降低基质湿度以提高穴盘苗的抗逆性。
即使在同一阶段,因种子大小或播种方式不同,基质水分供应也会产生差异。
大粒种子(如西瓜、南瓜种子等),播种较深,小粒种子(如结球甘蓝、芹菜种子等),播种较浅。
在第Ⅰ、Ⅱ阶段小粒种子孔穴基质更不能缺水,一旦水分较少,表层干燥,种子无法萌发或幼苗萎蔫倒伏。
优劣距离法筛选育苗基质矿质养分浸提方法孙娇娇 尚庆茂*(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 要:为了探索一种高效、简便、无污染的基质矿质养分浸提方法,以去离子水为浸提剂,研究固液比(m ∶m )、浸提温度、振荡时间3个因素对育苗基质13种矿质养分浸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O 3--N 、K 浸提效率最高的处理组合为固液比1∶20、浸提温度50 ℃、振荡时间5 h ;NH 4+-N 、P 、Ca 、Mg 、S 、Fe 、Mn 、Cu 、Zn 、Na 、Cl 浸提效率最高的处理组合为固液比1∶20、浸提温度50 ℃、振荡时间10 h ;进一步建立优劣距离法模型,综合评判育苗基质13种矿质养分浸提效率,筛选出综合浸提效率最优的处理组合,即固液比1∶20、浸提温度50 ℃、振荡时间10 h 。
关键词:优劣距离法;育苗基质;矿质养分;浸提方法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质本身养分含量往往达不到幼苗生长要求,仅根据幼苗生长状态施肥或灌溉营养液,易对幼苗造成营养缺乏胁迫,若提前了解基质中养分的含量,便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因此在穴盘育苗管理过程中,及时了解基质中养分含量变化,适时供应养分,对培育健壮幼苗至关重要。
矿质养分检测是判断育苗基质养分丰缺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基质矿质养分的检测方法一般是参照土壤养分含量的检测方法。
土壤养分检测方法有常规法和速测法。
常规法有碱解扩散法(测定有效氮含量)、Olsen 法和Bray1法(测定有效磷含量)、乙酸铵法(测定速效钾含量)等,测量值准确度较高。
但测试时每一种有效养分采用一种浸提剂,浸提时间长,操作复杂,费工费时,效率低,且污染环境(刘春生和杨守祥,1997;刘秀珍 等;2007;郝冠军 等,2016)。
而速测法因其测量快速、简便、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浸提出土壤中的速效N 、P 、K 等多种成分,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日益发展起来(王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