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冶金概论第1讲
- 格式:ppt
- 大小:114.50 KB
- 文档页数:43
第一章、概述1.1. 金属及其分类1.1.1.金属:通常把元素周期表中具有光亮的金属光泽,很高的导热、导电性及良好的延展加工性的化学元素称为金属有色轻金属黑色金属稀有轻金属1.1.2.分类有色重金属稀有高熔点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有分散性金属贵金属稀土金属稀有放射性金属1.2. 冶金和冶金方法1.2.1. 冶金1、定义:冶金是一门研究如何经济地从矿石或精矿或其他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备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科学2、广义的冶金:包括矿石的开采、选矿、冶炼、金属加工3、狭义的冶金:指矿石或精矿的冶炼,即提取冶金4、冶金:提取冶金、物理冶金5、提取冶金:从矿石或精矿提取金属(包括金属化合物)的生产过程称为提取冶金,也称为化学冶金;6、物理冶金:加工制备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或合金材料7、5、冶金学(过程冶金学):它研究火法冶炼、湿法提取或电化学沉积等过程的原理、流程、工艺及设备1.2.2. 二、冶金方法1、火法冶金2、(1)定义:它是指在高温下矿石或精矿经熔炼与精炼反应及熔化作业,使其中金属与脉石和杂质分开,获得较纯金属的过程。
3、(2)过程:原料准备、熔炼、精炼4、湿法冶金5、定义:它是在常温(或低于100℃)常压或高温(100℃~300℃)高压下,用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所要提取的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其它杂质不溶解,然后再从溶液中将金属提取和分离出来的过程。
也称为水法冶金。
6、过程:浸出、分离、富集、提取等7、电冶金8、定义:它是利用电能提取和精炼金属的方法9、分类:10、①电热冶金: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在高温下提炼金属,本质与火法冶金相同11、②电化学冶金:用电化学反应使金属从含金属的盐类的水溶液或熔体中析出12、(3)过程:水溶液电解、熔盐电解等1.3. 冶金工艺流程和冶金过程1.3.1. 工艺流程图1、设备连接图:表示冶炼厂主要设备之间的联系2、原则流程图:表示各个阶段作业间联系3、数质量流程图:表示各阶段作业获得产物的数量和质量情况1.3.2. 冶金过程1、焙烧:是指将矿石或精矿置于适当气氛下,加热至低于它们的熔点温度,发生氧化、还原或其他化学变化的过程。
第1章绪论1.1金属及其分类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黄金。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距今8000年以前,人类已经使用铜。
铅也是人类史前金属,炼铅术和炼铜术大致始于同一历史时期。
锡也是古老金属,最初是在熔炼自然铜和锡矿石或处理锡铜矿石的混合物偶然获得锡铜合金(锡青铜)-构成了人类古代文明的青铜器时代。
锌在古代是被人类制成黄铜作装饰品应用。
我国是最早掌握炼锌技术的国家,大概在北宋末年(12世纪初)已使用了金属锌。
镍是既古老又年轻的金属。
古代埃及、中国、巴比伦人都曾用含镍很高的陨铁制作器物。
古代云南生产的白铜中含镍很高,在欧洲曾经称这种白铜为“中国银”。
而到了1751年,瑞典矿物学家克朗斯塔特(A.F.Cronstedt)才分离出金属镍,而且镍用于工业上是近一百多年的事。
西方分为:铁和非铁金属。
苏联、中国: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主要指钢铁)。
锰和铬主要应用于制合金钢,而钢铁表面常覆盖着一层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所以把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叫做黑色金属。
这样分类,主要是从钢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出发的。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有色金属可分为四类:(1)重金属,如铜、锌、铅、镍等;(2)轻金属,如钠、钙、镁、铝等;(3)贵金属,如金、银、铂、铱等;(4)稀有金属,如锗、铍、镧、铀等。
轻金属密度在4.5 g·cm-3以下的金属叫轻金属。
例如钠、钾、镁、钙、铝等。
周期系中第ⅠA、ⅡA族均为轻金属。
重金属一般是指密度在4.5 g·cm-3以上的金属叫重金属。
例如铜、锌、钻、镍、钨、钼、锑、铋、铅、锡、镉、汞等,过渡元素大都属于重金属。
贵金属贵金属通常是指金、银和铂族元素。
这些金属在地壳中含量较少,不易开采,价格较贵,所以叫贵金属。
这些金属对氧和其他试剂较稳定,金、银常用来制造装饰品和硬币。
稀有金属稀有金属通常指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或分布稀散的金属。
冶金概论1第一篇:冶金概论1第一章绪论1.1.1 冶金学冶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经济地从矿石或其它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用一定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科学。
由于矿石性能不同,提取金属的原理、工艺过程和设备不同,从而形成专门的冶金学科—冶金学。
冶金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金属的制取,金属的加工,金属性能的改进→对金属成分、组织结构、性能和相关理论的研究。
冶金学按研究的领域分:提取冶金学(化学冶金学)和物理冶金学(材料的加工成型,通过控制其组成、结构使已提取的金属具有某种性能)。
提取冶金(extractive metallurgy):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及金属化合物的过程,因其中进行很多化学反应,又称化学冶金(chemical metallurgy)。
提取冶金的分类按所冶炼金属类型分:有色冶金钢铁冶金(黑色冶金)按冶金工艺过程不同分: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冶金1.1.2 火法冶金主要过程简介干燥:去水,温度为400~600℃。
焙烧:以改变原料组成为目的的、在低于矿石熔点温度下、在特定气氛中进行的冶金过程。
煅烧:在空气中以去CO2和水为目的的冶金过程。
烧结与球团:以获得特定矿物组成、结构及性能的造块。
熔炼:还原氧化物,提取粗金属。
精炼:氧化杂质,获得纯金属。
铸造:液态金属凝固成固态。
1.2.1 钢铁材料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原因:储量大;冶炼加工容易;综合性能好;易改质处理预计未来几年钢铁产品在各行业中占的比例1.2.3 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简史远古至13世纪末:半熔融状态的铁块—海绵铁;13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熔融状态的生铁→粗钢,形成两步法炼钢;19世纪中期至今:1856年英国人发明了空气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1864年法国人发明了平炉炼钢法;1874年发明了空气底吹碱性转炉炼钢法;20世纪初发明了电弧炉炼钢;20世纪中叶氧气顶吹转炉(LD法)。
1.2.3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1996年,突破1亿吨;1999年,产量世界第一;2003年,突破2亿吨,世界惟一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2004年,产量2.8亿吨;2005年,产量3.5亿吨;2006年,产量4.2亿吨;2008年,产量5.0亿吨;2009年,产量5.6亿吨。
《有色冶金概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0531101适用专业:冶金技术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第三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现代冶金通常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铁、铬、锰三种金属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称为有色金属。
按有色金属的比重,化学特性,自然界的分布情况以及习惯称呼,有色金属又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半金属五类。
《有色冶金概论》是高职冶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全面了解,且并初步掌握现代工农业生产各行业较常用的十五种有色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矿物组成及冶金提取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通识能力,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冶金技术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
学生在学完《冶金基础化学》、《冶金制图》、《金属学及热处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并通过认识实习后学习本课程,是后续课程《铝冶金》、《铝冶金》、《锌冶金》、《贵金属冶金技术》的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有色冶金概论》课程是鉴于有色金属种类多、冶炼方法各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标准在设计上本着懂理论,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并考虑其与后续开设课程的关系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主要介绍铜冶金、镍冶金、铅冶金、锌冶金、锡冶金、铝冶金、钨冶金、钛冶金及有色冶金中的综合回收。
鉴于我专业后续课程开设铅冶金、锌冶金、锡冶金、铝冶金,本课程重点介绍铜冶金、镍冶金、锡冶金、钨冶金和钛冶金。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按有色冶金的种类设计10个学习单元,每个单元按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生产原料、冶炼方法、生产原理、工艺过程进行内容介绍。
本课程紧密结合生产实践,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引导教学,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典型有色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生产原料和冶炼方法;(2)理解典型有色金属冶炼的原理;(3)掌握典型有色金属冶炼的工艺过程;(4)了解有色冶金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
冶⾦概论考试重点总结冶⾦概论考试重点总结第⼀章:绪论1、冶⾦学的分类?按研究的领域分:提取冶⾦学(从矿⽯中提取⾦属及⾦属化合物的过程,因其中进⾏很多化学反应,⼜称化学冶⾦)和物理冶⾦学(材料的加⼯成型,通过控制其组成、结构使已提取的⾦属具有某种性能)。
按所冶炼⾦属类型分:有⾊冶⾦和钢铁冶⾦(⿊⾊冶⾦)。
按冶⾦⼯艺过程不同分:⽕法冶⾦、湿法冶⾦、电冶⾦。
2、钢与⽣铁的区别?3、钢铁⽣产的典型⼯艺(长流程)?4、什么是耐⽕材料?钢铁⽣产对耐⽕材料的要求是什么?凡是耐⽕度⾼于1580℃,能在⼀定程度上抵抗温度骤变、炉渣侵蚀和承受⾼温荷重作⽤的⽆机⾮⾦属材料,称为耐⽕材料。
其要求是:耐⽕度⾼;能抵抗温度骤变;抗熔渣、⾦属液等侵蚀能⼒强;⾼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好。
5、什么是炉渣?炉渣的分类以及碱度?炉渣是炉料在冶炼过程中不能进到⽣铁和钢中的氧化物、硫化物等形成的熔融体。
其主要成分是CaO、MgO、SiO2、Al2O3、MnO、FeO、P2O5、CaS等。
根据冶炼⽅法的不同,钢铁⽣产产⽣的炉渣分为⾼炉渣和炼钢渣,按炉渣中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可分为碱性渣和酸性渣。
第⼆章:⾼炉炼铁1、⾼炉冶炼⽤原料?⾼炉冶炼⽤的原料主要有铁矿⽯(天然富矿和⼈造富矿)、燃料(焦炭和喷吹燃料)、熔剂(⽯灰⽯与⽩云⽯等)。
⾼炉冶炼是连续⽣产过程,必须尽可能为其提供数量充⾜、品味⾼、强度好、粒度均匀粉末少、有害杂质少及性能稳定的原料。
2、⾼炉结构及附属设备?⾼炉本体主要由钢结构(炉体⽀承框架、炉壳)、炉衬(耐⽕材料)、冷却设备(冷却壁、冷却板等)、送风装置(热风围管、⽀管、直吹管、风⼝)和检测仪器设备等组成。
附属设备:原料供应系统、送风系统、煤⽓净化系统、渣铁处理系统。
3、⾼炉⽣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效容积利⽤系数(?V):⾼炉每⽴⽅⽶有效容积每天⽣产的合格铁⽔量(t/m3·d)⼊炉焦⽐(K):冶炼⼀吨⽣铁消耗的焦炭量(kg/t)煤⽐(或油⽐):冶炼⼀吨⽣铁消耗的煤粉量或重油(kg/t)燃料⽐=焦⽐+煤⽐(或油⽐)冶炼强度:⾼炉每⽴⽅⽶有效容积每天消耗的(⼲)焦炭量(焦⽐⼀定的情况下)⽣铁合格率:⽣铁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的总量占⽣铁总量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