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专题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1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1、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2、通过对有机化学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生命科学等结合较紧密的内容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有机物,有机化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多,是许多新诞生领域的研究基础。
3、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等探究活动,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对有机化学与有机物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有机化学的发展。
1、我国早期的有机化学: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用煤作燃料,2000多年前掌握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从植物中提取染料和香料等物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2、有机化学的形成: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概念,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现代有机化学:21世纪的今天,各种合成有机物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有机化学已经与其它学科融合形成了多个新型学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介绍:德国化学家维勒1828年,贝采利乌斯的学生、德国年轻的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中加热无机物氰酸铵时无意中得到了尿素。
NH4CNO CO(NH2)2 第一次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的生成不必借助于所谓生命力的作用。
二、有机化学的应用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天然有机物:如糖类、油脂、蛋白质、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物: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药物等。
2、具有特殊功能有机物的合成和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3、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命体中许多物质都是有机物,如细胞中存在的糖类、脂肪、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都是有机物。
4、药物中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延长寿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1965年,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知道有机化学的重大意义。
●课标解读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及其在生产、生活科技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地位本课时是系统学习有机化学的开始,是提高学好有机化学的前提。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有机物占了绝大多数。
并且新合成的有机物数量数以万计,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和生活需要,因此今天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发展的应用。
●教学流程设计安排课前阅读教材P2~5,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讨论。
⇒步骤1:导入新课,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思考交流1】要强调出含C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对【思考交流2】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涉及的有机物。
⇒步骤3:对【探究1】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差异与联系”,进而完成【例1】和【变式训练1】,教师点评。
⇓步骤6:5分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教师点评答案。
⇐步骤5:回顾本课所讲,归纳【课堂小结】,并给予强调。
⇐步骤4:对【探究2】要让学生结合图表和网络查找,了解有机化学的综合应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例2】进而学生独立完成【变式训练2】。
有条件的前提下,给学生介绍有机化学的发展史。
1.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的概念。
有机化学即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2.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家提出“生命力论”,认为有机物只能由动物或植物产生,不可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3.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盐氰酸铵(NH4CNO)合成了尿素[CO(NH2)2],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无机化合物合成有机物,尿素的人工合成开启了有机合成的大门,动摇了“生命力论”的基础。
此后,其他化学家又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了醋酸、苹果酸、甲烷、乙炔等有机化合物,使人们彻底摈弃了“生命力论”。
4.196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三个单位协作,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