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常 见 疾 病 鉴 别 诊 断 及 防 治 简 表
- 格式:doc
- 大小:103.59 KB
- 文档页数:4
常见病的诊疗与预防1、仔猪水肿病断奶后的仔猪,感染溶血性大肠杆菌易发生红眼病,营养状况好者多发。
症状:主见眼脸红肿,结膜高度充血,重者头部、颈下、腹部水肿,拉稀,有神经症状。
死亡率高达90%,急性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剖检:眼脸、下颌、头颈部皮下水肿,胃大弯胃壁切开呈胶冻样水肿。
脑膜充血,脑实质水肿。
心、胸腔、腹腔积液,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
治疗:本病病程短,死亡快,务必及时治疗。
治疗原则是抑菌、解毒、强心、利尿、消肿。
1)百利星0.10ml/kg,肌注,一日二次2)链霉素0.5克加维生素B1200毫克一次肌注。
3)20%安钠咖20毫升、维生素B12:5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注射。
4)0.1%亚硒酸钠1毫升/公斤,深部肌注。
5)强力水肿灵、海达或消肿王进行治疗。
预防水肿病疫苗处于试用阶段,平时要贯彻仔猪补饲,饲料中莫缺硒和维生素E,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2、猪瘟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热性、全身败血性传染病。
高烧、下痢、废食,全身皮肤密点出血,脓性眼结膜炎,阴鞘积尿,浊白恶臭,部检见淋巴结大理石状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大肠钮扣状溃疡,肾脏、膀胱密点出血。
近年因毒力减弱致发非典型猪瘟,诊断要点如下: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呈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
体温中热(40℃左右),便秘,便中混粘液血液。
食欲减少,四肢发绀,干耳、干尾、扁桃体坏死。
精神虚好,爱喝脏水,形体消瘦,衰竭而死,病程较长。
抗菌药治疗无效(无名高热症),剖检变化不典型。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之一巨敌,目前仍占猪只死亡率60%以上。
由于病毒毒力减弱,病程延长,死亡率减少,给人们造成“无名高热”之假象。
甚至与附红体病、弓形体病、流感、中暑等混淆不清。
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延诊、误诊、乱用退烧、抗菌药物等,造成药物浪费和因延缓紧急接种,带来更大损失。
发病后除消毒隔离等综合措施外,应及时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疫苗加大用量10-15倍。
猪瘟的特征3、仔猪副伤寒流行特点:仔猪副伤寒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是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由猪霍乱沙门氏菌或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猪的烈性传染病1、猪瘟:猪瘟早年又成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仅发生于猪。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确诊:猪瘟的出现不受到年龄和品种的管制,并无季节性。
抗菌药物化疗违宪,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免疫系统猪群常为零星散发出。
典型猪瘟:病猪体温开高40.5—42℃稽留热,皮肤上有较多的小出血点,化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有的后躯麻痹剖析可见,淋巴结切面周边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喉头、粘膜、心外膜、肋膜、膀胱粘膜、肾表面点状出血、肾不肿、齿龈和唇粘膜有溃疡、胃粘膜出血斑点、大肠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回盲口、有扣壮溃疡。
综合预防:化疗未有有效率疗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阻断传染源,掌控传播途径,广为长久地积极开展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猪瘟的免疫系统程序可以根据本猪场具体情况制定,通常公猪、产卵母猪每年春秋各口服猪瘟疫苗一次注射剂量可以加倍剂量2—3倍,对仔猪通常情况下于3—4周龄首免,由于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第一次免疫系统用3—4倍剂量效果较好,9—10周龄二宽免,出现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应当使用全面性免疫系统口服2倍剂量的猪瘟疫苗,等待2小时后再民主自由哺乳,以后于8—9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2、猪口蹄疫口蹄疫:口蹄疫就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存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猪主要就是o型。
诊断:多发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开高到40℃,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开水疱溃烂,乳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心肌灰白色有虎斑心病变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综合预防:母猪在分娩初期和哺乳前一个月各注射一次灭活苗,种猪内要3个月免疫系统一次,每次肌注常规苗2毫升或肌注低大疫苗1—1.5毫升,仔猪40—45日龄首免,常规苗肌注2毫升,100—105日龄创业平台猪加强免疫一次(即为二宽免),肥育猪存栏前15—20天展开三宽免。
目录•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其他常见疾病猪瘟症状识别急性猪瘟突然发病,高热稽留,皮肤淤血,粘膜发绀,后肢麻痹,食欲废绝,极度口渴,喜欢喝脏水。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粪便恶臭,有时带血。
耳、尾、四肢末端坏死脱落。
公猪包皮积尿,挤压时流出恶臭的白色尿液。
慢性猪瘟食欲时好时坏,体温升高不显著,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但以拉稀为主。
四肢末端坏死,颜面肿胀,呈青紫色。
皮肤有出血斑点,经常出现咳嗽、喘气。
公猪包皮积尿,用手挤压阴茎流出恶臭浑浊的液体。
眼结膜炎,常常流粘脓性眼泪。
01免疫接种接种猪瘟疫苗是预防猪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特性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接种。
02强化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和清洁饮水,增强猪只的抵抗力。
03定期监测对猪群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紧急接种对健康猪只进行紧急接种猪瘟疫苗,以提高群体免疫力。
及时隔离一旦发现猪瘟疫情,应立即将病猪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
对症治疗针对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解热、消炎、补充营养等。
使用中药方剂进行辅助治疗,如板蓝根、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
猪丹毒急性败血型01病猪体温升高至42-43℃,食欲不振,渴欲增加,精神不振,初期便秘,后期腹泻,皮肤出现红斑,指压褪色。
02亚急性型皮肤出现疹块,且疹块中央褪色,若病猪不死,则转为慢性型。
03慢性型关节肿大,运动僵硬、疼痛,食欲正常,但生长不良。
症状识别01定期注射猪丹毒菌苗,每年两次。
02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细菌扩散。
03猪舍及用具用20%石灰乳或30%热草木灰水消毒。
对亚急性型可选用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或红霉素进行治疗。
对病猪及时采用青霉素治疗,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万-2万单位,每天3次,直到体温下降至正常为止。
猪肺疫慢性型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化而来,表现为消瘦,食欲不振,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鼻流出黏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出现痂样湿疹。
猪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猪病种类多而病因复杂。
但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仍然是传染病,尤其是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
严格遵循"预防为先,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猪病防治原则,做到:定期防疫,通常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定期预防。
目前除流感和传染性胃肠炎外,其余各病都有预防用疫苗。
小猪满月后应注射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疫苗,隔3~7天注射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疫苗。
除常规预防外,必要时还须注射脑炎、口蹄疫、附红细胞体等疫苗;定期驱虫,一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育肥猪也可每一两个月驱虫一次;随时观察,随时观察猪的症状,以利及时治疗。
现将猪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简介如下:(1)猪瘟:一年四季,任何猪都可发生,传染快,症状为高热稽留,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耳后、颈、腹、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指压不退色。
防治药物:无特效治疗药物。
发病后对假定健康猪每头按4—8头份紧急注射猪瘟疫苗。
(2)猪丹毒:散发,夏季多见,架子猪易感。
症状为发热42 ℃以上,绝食便秘,皮肤有瘀斑,有的病肤出现疹块并坏死,或有心内膜炎和关节炎症状。
防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治疗。
(3)猪肺疫:秋末春初多见,中小猪易感。
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咽喉肿胀,口鼻流泡沫液体,死前瘀斑,慢性者有肺炎和胃肠炎。
防治药物: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
(4)猪链球菌病:地方流行性,各种猪均易感。
症状为高热稽留,废食、跛行、呼吸困难。
皮肤有瘀斑,神经症状明显,病程短,死亡快。
防治药物:抗菌消炎类药物。
(5)猪气喘病:无明显季节性,冬季多见。
症状为气喘咳嗽,早晚吃食,运动时咳嗽明显,呼吸快。
防治药物:卡那霉素、土霉素、咳喘速停等。
(6)猪日本乙型脑炎:7—9月份蚊子较多时易发。
症状为体温升高、口渴、结膜潮红,粪便干燥如羊屎,有的呈明显神经症状。
防治药物:磺胺嘧啶。
(7)猪流行性感冒:在天气骤变和冷湿季节易发。
症状为发病突然,全群发生,体温升高,寒颤,呼吸急促,咳嗽,流清涕、眼结膜充血,病程短,2—6天即可康复。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共计32个病一、气喘病(一)综述猪气喘病又名猪喘气病、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国外称地方性肺炎。
病原为猪肺炎霉形体,霉形体曾被译作支原体。
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肺和肺门淋巴结。
猪气喘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咳嗽和喘气,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同时易继发感染很多疾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发病无年龄、品种、性别、季节性,哺乳仔猪和幼猪的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其次为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
寒冷、潮湿、多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佳等均可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
病猪康复后带菌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年左右。
(二)临症间歇性咳嗽和喘气,流鼻涕,可视黏膜发绀;食欲无明显的变化,生长受阻。
体温一般正常,如发生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病情复杂。
(三)病理肺病变显著,肿大、水肺、气肺;肺的各叶前下缘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区,界限明显。
从“猪肉样变”到“胰变”或“虾肉样变”(初期可见病变红灰色,切面细蜜似猪肉状,俗称肺的肉变,后期呈淡紫色、深红色、灰黄色,坚韧性增加,俗称“胰变”)。
继发熏染后可见心包炎、胸膜炎、肺和胸膜粘连。
(四)防治支原净100mg/kg或强力霉素150mg/kg或克痢平250mg/kg或硫酸粘杆菌素40mg/kg(断奶前后两周);卡那霉素、长效土霉素等也敏感。
免疫:猪喘气病灭活苗,小猪1~5日龄,0.25ml/头;留种用3~4月龄二免;种公、母猪2次/年,5ml/次。
猪年2008-06-18 14:23二、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一)综述又称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等,病原有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
猪胸膜肺炎防线杆菌是黏膜的严格寄生菌,通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中。
本菌目前已经发现12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血清7心腹。
是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养猪业颇具危害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急性病猪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一般在50%左右,慢性常可耐过。
猪场常见疾病诊断治疗以及防治方案1.猪瘟症状:发热、流鼻水、呼吸困难、红眼结膜炎、呕吐、腹泻、全身发疹等。
诊断:根据症状和经验判断,需请兽医医生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
治疗:无特效药物治疗,应密切观察病情并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维持猪群的营养和水分摄入,可以使用抗生素预防并治疗继发感染。
预防:严格屠宰检疫、做好隔离、疫苗免疫等措施。
2.脚蹄炎症状:行走困难,胁肢屈曲,蹄间发炎,蹄底发软等。
诊断:观察病猪的行为和脚蹄状况,检测饲料质量、饲养环境等因素。
治疗:改善饲养环境,保持猪群的卫生,补充合适的营养和矿物质,使用足疾相关药物和外用药液治疗。
预防:合理饲喂,保持猪群的空间卫生,定期修剪蹄甲,避免过度运动和胁肢受力过大。
3.猪圆环虫病症状:食欲减退,消瘦,腹泻、大便中可发现卵或幼虫等。
诊断:粪便检查,观察猪发病情况。
治疗:使用相应的驱虫药物,同时提供高营养饲料,增强猪的免疫力。
预防:改善猪场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保持饲养场清洁干净,避免猪群过度密集,预防并消除圆虫的传播源。
4.猪蓝耳病症状:高热、厌食、呼吸困难、全身出现湿疹等。
诊断:根据典型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对显著发热的猪群进行降温,提供优质饮水和饲料。
预防:屠宰检疫、猪群隔离,定期消毒,保持猪舍空气流通和清洁。
5.猪蜱虫病症状:食欲减退,发热、体重下降,蜱虫寄生在猪的外部,常聚集在耳、腹股沟和肛门周围。
诊断:观察猪身体出现异常红肿、蜱虫聚集等情况。
治疗:使用相关的驱虫药物喷洒或涂敷治疗,将住在一个猪舍的感染猪进行集中治疗。
预防:对猪舍进行消毒杀虫处理,注意隔离新进猪群,定期检查检测猪只身上的蜱虫。
总之,猪场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需要与专业兽医医生合作,根据猪群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猪场的环境卫生和疫苗免疫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同时合理饲喂、提供营养饲料等也是保持猪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
猪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但由于环境、饲养管理不善以及病原体的感染等原因,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
下面将介绍一些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及诊治方法。
1. 猪瘟:猪瘟是一种对猪群造成严重危害的病毒性疾病,其传播速度快且致死率高。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严格隔离、消毒和接种疫苗。
一旦发现猪群中有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
患病猪只,消毒及时处理尸体和污染物。
诊断方法主要通过病死猪或病理组织学检查。
2. 猪肺炎:猪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
急促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饲料质量、加强饲养管理以及接种相应疫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改善饲养条件。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
为母猪怀孕期间流产或死胎和仔猪的呼吸困难。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及时
清理粪便和污物,隔离患病猪只,并进行消毒。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毒
学检测。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及诊治方法是多样化的,综合预防和治疗方法是重要的手段。
加强
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以及及时处理患病猪只和消毒物是预防和
控制疾病的有效途径。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该采用可行的检测方法和药物,以减少对
猪的伤害并保证养殖效益。
近期常见猪流行病的诊断与预防和治疗一附红细胞体病:1传播途径:吸血昆虫、疥螨、虱子等为主要传播媒介。
多在温暖季节发病。
各年龄的猪都可感染。
常呈地方流行。
2、症状:分急性、亚急性、慢性型。
急性常突然发病死亡,死后口鼻流血,全身红紫,指压褪色。
有的突然瘫痪、痛苦嘶叫、肌肉颤抖、四肢抽搐。
死亡时口内出血、肛门排血,病程1-3天。
亚急性病猪体温升高达39.5-42℃。
死前体温下降。
病初便秘,粪便有粘液或粘膜,后拉稀。
后期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
有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病程3-7天,或死亡或转为慢性。
慢性病猪体温在39.5℃,食欲下降,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病猪全身苍白,被毛粗乱无光。
小猪病后变为僵猪,母猪引起流产等。
病程几天甚至数月。
3、治疗:(1)黄色素:4mg/kg体重一天两次。
连续5-7天。
(2)黄连素+维生素C。
连续使用3-5天。
(3)长效土霉素:0.1mg/kg体重,每日一次,连用5天。
大群猪可用土霉素粉按600-800mg/kg饲料,饲喂一个月。
(4)血虫净:5-10mg/kg体重,肌注,每天一次。
连3-5天。
(5)碘硝酚:15mg/k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天。
(6)阿散酸200PPM+四环素150PPM+三甲氧苄氨嘧啶(TMP)200PPM拌料,连用7—10天。
(7)磺胺-6-甲氧嘧啶100毫克/公斤体重,静脉注射,然后磺胺嘧啶+0.5%的亚硒酸钠4毫升/头维持,同时,用血虫净4毫克/公斤体重+安钠加肌注。
连用4—5天。
(此法对附红细胞体和弓形虫混合感染的猪有较好的疗效)。
二、猪瘟:该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猪瘟的潜伏期为2-21天,根据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此性多见于新疫区发病初期。
病猪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未死亡猪可见体温升至41-42℃,食欲减少,精神沉郁,眼、鼻粘膜充血,极度衰弱。
病程1-2天,死亡率较高。
急性:除不食、精神差、喜卧、弓背、寒颤及衰弱等症状外;体温可达40-42℃,眼结膜发炎,有脓性分泌物,有时可见眼结膜小出血点。
猪病鉴别诊
断表(一)消化系统
2.未断奶猪发生腹泻时剖检所见和诊断
3.年龄与断奶猪发生腹泻的某些疾病的关系
哺乳猪生长肥育猪成年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症状重传染性胃肠炎症状轻
症状重猪流行性腹泻症状轻
猪瘟和非洲猪瘟
轮状病毒性肠炎
大肠杆菌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猪痢疾
| 猪鞭虫病
沙门氏菌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增生性肠炎_________________
胃溃疡
增生性出血性肠炎断奶猪到成年猪的腹泻
(二)呼吸系统引起未断奶猪呼吸困难和咳嗽的疾病
引起断奶猪到成年猪咳嗽和呼吸困难的疾病
(三)神经系统引起未断奶猪神经症状的疾病
断奶猪和较大猪神经性疾病
中毒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营养不平衡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四)肌肉骨骼系统引起未断奶猪跛行的疾病
引起断奶猪到成年猪跛行的疾病
(五)泌尿生殖系统
(六)皮肤病
(七)全身病引起未断奶猪全身病的疾病
断奶猪到成年猪的全身病
断奶猪到成年猪没有临诊先兆即死亡的原因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整理。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一)
一、疾病治疗原则:
1、准确诊断是选择用药及治愈的关键,猪场应配备经验丰富的兽医和基本诊断条件。
2、个别发病、或当病猪不能采食和饮水时、或急性热性疾病应采取注射给药。
3、当大批发病时,应采用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治疗;也可采取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与注射相结合方式治疗;同时增用“多种维生素”加强畜禽免疫机能。
4、当猪场曾发生过疾病在未得到净化时,猪群带毒或环境有野毒存在时,除搞好防疫免疫接种外,还应在猪群生长发育的各阶段,采取必要的药物保健措施,防止个别免疫不好的猪只发病或引起群发。
5、有条件时尽量使用“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药物,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二、猪场的消毒原则:
1、猪场平时应采取经常性预防消毒和带猪消毒、清场时清洗消毒的原则,减少因排泄或外界各种途径的菌毒影响。
2、发病时应采取隔离和猪场紧急消毒措施,减少疾病传染。
3、老鼠、苍蝇、蚊子等是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应采取经常性灭鼠,选用适合的灭昆虫药物,减少疾病传播。
三、传染病的基本防治原则:
1、健全猪场防疫制度和体系,搞好整体防疫。
2、注意引种工作,防止上代猪场疾病因引种而进入。
3、切实抓好猪场防疫免疫工作,严格监测猪群免疫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4、病毒性传染病如发生,一般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多数死亡于细菌的继发和混合感染,采用对症和防继发、混合感染的治疗措施可减少大部分的死亡。
5、猪场疫情临床症状千变万化,上述的几种混合感染的疫情虽在当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却不能囊括所有。
但无论何种演变,综合防制措施不离其宗,搞好科学的防疫、消毒工作,从各方面减少病原微生物数量上的积累与传播;再根据本场实际,搞好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猪群抗体水平,增强猪体的免疫力等是实践证明了最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瑞昌市畜牧水产局宣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二)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三)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四)
猪肺炎霉形体(MH)2、流感病毒(SIV)3、蓝耳病毒(PRRSV)4、链球菌(SS)5、猪瘟病毒(CSFV或HCV)6、圆环病毒(PCV)7、口蹄疫病毒(FMDV)8、细小病毒PPV 9、伪狂犬病毒(PRV)10、副嗜血杆菌(HPS)11、传染性胸膜肺炎(APP)12、仔猪断乳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13、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14、巴氏杆菌。